防粘性胶浆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245268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防粘性胶浆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纺织助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粘性胶浆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胶浆树脂,常用于涂料印花,胶浆树脂在打样烘干后会发粘,这一现象在夏季表现 尤为明显,克服不了这一问题,胶浆树脂的性能难以得到体现,也难以确保其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防粘效果的防粘性胶 浆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0004] 本发明提供的防粘性胶浆树脂,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由以下原料反应而成:
[0005]
[0006] 本发明提供的防粘性胶浆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1)、按上述的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各原料;
[0008] (2)、溶解:用热水将十二烷基硫酸钠溶解,再进行冷却;
[0009] (3)、预乳化:将冷却后十二烷基硫酸钠、与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N-羟甲 基丙條醜胺、乙條基二乙氧基硅烷偶联剂、非尚子乳化剂、占总量90 %的水、乙條基硅油依 次加入到分散机中分散,分散完全后,制成预乳液;
[0010] ⑷、引发剂:将过硫酸铵与占总量5%的水混合,形成引发剂;
[0011] (5)、初加:待反应釜温度达到75°C后,开始向反应釜内初加5~10%的引发剂和 初加5~10 %的预乳液;
[0012] (6)、滴加:反应稳定后,开始滴加预乳液以及滴加引发剂,滴加过程中控制温度保 持在 85±3°C ;
[0013] (7)、保温:在85 °C范围内,保温1小时;
[0014] (8)、降温:降温至 50-60 °C ;
[0015] (9)、后处理:滴入叔丁基过氧化氢、亚硫酸氢钠与占总量5%的水,并保温20分 钟;
[0016] (10)、降温:降温至45°C以下;
[0017] (11)、调PH :将胶浆树脂的PH值调整为L 0±0· 5 ;
[0018] (12)、出料。
[0019] 本发明使用乙烯基硅油作为功能单体参加到反应中去,就可以与树脂大分子在聚 合过程中进行互相交联,使得最终的胶浆树脂具有乙烯基硅油的特性,进而使胶浆树脂在 烘干后的防粘性上有所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1] 防粘性胶浆树脂,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由以下原料反应而成:
[0022]
[0023]
[0024] 防粘性胶浆树脂的制备方法为:
[0025] (1)、按上述的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各原料;
[0026] (2)、溶解:用热水将十二烷基硫酸钠溶解,再进行冷却;
[0027] (3)、预乳化:将冷却后十二烷基硫酸钠、与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N-羟甲 基丙條醜胺、乙條基二乙氧基硅烷偶联剂、非尚子乳化剂、占总量90 %的水、乙條基硅油依 次加入到分散机中分散,分散完全后,制成预乳液;
[0028] (4)、引发剂:将过硫酸铵与占总量5 %的水混合,形成引发剂;
[0029] (5)、初加:待反应釜温度达到75°C后,开始向反应釜内初加5~10%的引发剂和 初加5~10 %的预乳液;
[0030] (6)、滴加:反应稳定后,开始滴加预乳液以及滴加引发剂,滴加过程中控制温度保 持在 85±3°C ;
[0031] (7)、保温:在85 °C范围内,保温1小时;
[0032] (8)、降温:降温至 50-60 °C ;
[0033] (9)、后处理:滴入叔丁基过氧化氢、亚硫酸氢钠与占总量5%的水,并保温20分 钟;
[0034] (10)、降温:降温至45°C以下;
[0035] (11)、调PH :将胶浆树脂的PH值调整为7. 0±0. 5 ;
[0036] (12)、出料。
[0037] 实施例1
[0038] 将冷却后的2. 5g十二烷基硫酸钠、IlOg苯乙烯,270g丙烯酸丁酯,3g丙烯酸,2g N-羟甲基丙烯酰胺,2g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6g非离子乳化剂,250g水,5g乙烯基硅 油依次加入到分散机中分散,分散完全后,制成预乳液;待反应釜温度达到75°C后,开始向 反应釜内初加10%由0. 5g过硫酸铵与13g水制成的引发剂和初加10%的预乳液,反应稳 定后,开始滴加预乳液以及滴加引发剂,滴加过程中控制温度保持在85°C,保温1小时,之 后降温至50-60°C,再滴入0. 3g叔丁基过氧化氢、0. 3g亚硫酸氢钠与14g水,并保温20分 钟,再降温至45°C以下,用氨水调节胶浆树脂的PH值调整为7. 0±0. 5,即得到产品。
[0039] 实施例2
[0040] 将冷却后的2. 5g十二烷基硫酸钠、IlOg苯乙烯,270g丙烯酸丁酯,3g丙烯酸,2g N-羟甲基丙烯酰胺,2g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6g非离子乳化剂,250g水,IOg乙烯基 硅油依次加入到分散机中分散,分散完全后,制成预乳液;待反应釜温度达到75°C后,开始 向反应釜内初加10%由0. 5g过硫酸铵与13g水制成的引发剂和初加10%的预乳液,反应 稳定后,开始滴加预乳液以及滴加引发剂,滴加过程中控制温度保持在85°C,保温1小时, 之后降温至50-60°C,再滴入0. 3g叔丁基过氧化氢、0. 3g亚硫酸氢钠与14g水,并保温20 分钟,再降温至45°C以下,用氨水调节胶浆树脂的PH值调整为7. 0±0. 5,即得到产品。
[0041] 实施例3
[0042] 将冷却后的2. 5g十二烷基硫酸钠、IlOg苯乙烯,270g丙烯酸丁酯,3g丙烯酸,2g N-羟甲基丙烯酰胺,2g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6g非离子乳化剂,250g水,15g乙烯基 硅油依次加入到分散机中分散,分散完全后,制成预乳液;待反应釜温度达到75°C后,开始 向反应釜内初加10%由0. 5g过硫酸铵与13g水制成的引发剂和初加10%的预乳液,反应 稳定后,开始滴加预乳液以及滴加引发剂,滴加过程中控制温度保持在85°C,保温1小时, 之后降温至50-60°C,再滴入0. 3g叔丁基过氧化氢、0. 3g亚硫酸氢钠与14g水,并保温20 分钟,再降温至45°C以下,用氨水调节胶浆树脂的PH值调整为7. 0±0. 5,即得到产品。
[0043] 实施例4
[0044] 分别对实施例1-3得到的防粘性胶浆树脂进行防粘效果测试。
[0045] 以上检测项目数据如下表所示:
[0046]
[0047]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 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 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防粘性胶浆树脂,其特征在于: 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由以下原料反应而成:2. 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粘性胶浆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按上述的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各原料; (2) 、溶解:用热水将十二烷基硫酸钠溶解,再进行冷却; (3) 、预乳化:将冷却后十二烷基硫酸钠、与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N-羟甲基丙 烯酰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非离子乳化剂、占总量90%的水、乙烯基硅油依次加 入到分散机中分散,分散完全后,制成预乳液; (4) 、引发剂:将过硫酸铵与占总量5 %的水混合,形成引发剂; (5) 、初加:待反应釜温度达到75°C后,开始向反应釜内初加5~10%的引发剂和初加 5~10 %的预乳液; (6) 、滴加:反应稳定后,开始滴加预乳液以及滴加引发剂,滴加过程中控制温度保持在 85±3°C; (7) 、保温:在85°C范围内,保温1小时; (8) 、降温:降温至50-60°C; (9) 、后处理:滴入叔丁基过氧化氢、亚硫酸氢钠与占总量5%的水,并保温20分钟; (10) 、降温:降温至45°C以下; (11) 、调PH:将胶浆树脂的PH值调整为7. 0±0. 5 ; (12)、出料。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粘性胶浆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胶浆树脂包括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乙烯基硅油等。制备方法包括预乳化、初加、滴加、后处理等步骤。本发明使用乙烯基硅油作为功能单体参加到反应中去,就可以与树脂大分子在聚合过程中进行互相交联,使得最终的胶浆树脂具有乙烯基硅油的特性,进而使胶浆树脂在烘干后的防粘性上有所提高。
【IPC分类】C08F230/08, C08F220/18, C08F283/12, C08F212/08, C08F220/58, D06P1/52, C08F220/06
【公开号】CN104961867
【申请号】CN201510358713
【发明人】唐红涛, 李曼莉, 杨明虎
【申请人】合肥聚合辐化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