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显示器用元件、光学用元件、照明用元件或传感器元件的芳香族聚酰胺溶液的制作方法_6

文档序号:9692597阅读:来源:国知局
0243] FFDA:9,9-双(3-氟-4-氨基苯基)芴;
[0244]
[0245] [溶剂]
[0246] DMAc:N,N-二甲基乙酰胺
[0247] [芳香族二酰氯]
[0248] TPC:对苯二甲酰氯;
[0249]
[0250] IPC:间苯二甲酰氯;
[0251]
[0252] [捕捉试剂]
[0253] PrO:环氧丙烷
[0254][数均分子量(Μη)和重均分子量(Mw)]
[0255] 合成的聚酰胺的数均分子量(Μη)和重均分子量(Mw)使用以下的装置和流动相测 定。
[0256] 装置:凝胶渗透色谱(T0S0H制,HLC-8320GPC)
[0257] 流动相:DMAc溴化锂10mM,磷酸5mM
[0258] [玻璃化转变温度(Tg)、弹性模量(E')]
[0259] 聚酰胺膜的E'和Tg通过如下方式测定,即,使用动态机械分析仪(RHE0VIBR0N DDV-01FP,A&D公司制),在升温速度5°C/min、张力10mN、大气条件下测定25°C~400°C的动 态粘弹性,得到30°C下的E ',将测定时的tanD的最大值设为Tg。
[0260] [线膨胀系数(CTE)]
[0261] 聚酰胺膜的线膨胀系数(CTE)采用如下测定的平均线膨胀系数。
[0262] 使用Bruker AXS株式会社制TMA4000SA,在氮气氛下,以1分钟10°C的比例使温度 从30°C升到300°C后,在300°C保持30分钟后,测定以1分钟10°C的比例将温度冷却至25°C时 的降温时的平均线膨胀系数。使试样宽度为5_,使负荷为2g,在拉伸模式下进行测定。平均 线膨胀系数利用下式求出。
[0263] 平均线膨胀系数(ppm/K) = ((L3(x) -L3q)/L3q)/(300 -30)X106
[0264] L3Q():300°C下的试样长度
[0265] L3q:30°C下的试样长度
[0266] [CTE 变化率]
[0267] 聚酰胺膜的CTE变化率如下计算。对聚酰胺膜实施热处理(325°C/8小时),对热处 理后的聚酰胺膜的CTE(热处理后CTE),与上述同样地进行测定。另一方面,测定没有进行该 热处理的聚酰胺膜的CTE(热处理前CTE)。将两者的比(=热处理后CTE/热处理前CTE)作为 CTE变化率。
[0268] 以下对溶液1的一般制备方法进行说明。溶液1是DMAc中含有5重量%的了?(:、Π)Α、 PFMB和DAB的共聚物(摩尔比是TPC/FDA/PFMB/DAB = 100 % /15 % /80 % /5 % )的溶液。
[0269] 向具备机械式搅拌机、氮导入口和排出口的250ml的三口圆底烧瓶中加入FDA (0.523g,0.0015mol)、PFMB(2.562g,0.008mol)、DAB(0.0761g,0.0005molWPDMAc(45ml) 〇 在FDA、PFMB和DAB完全溶解后,向溶液中添加 Pr0( 1.4g,0.024mol)。上述溶液被冷却至0°C。 添加后,边搅拌边添加 TPC(2.121 g,0.0 lmo 1)。烧瓶的内壁用DMAc (1.5ml)清洗。2小时后,将 苯甲酰氯(〇. 〇32g,0.23mmo 1)添加到上述溶液中,再搅拌2小时,得到溶液1。
[0270] 对于溶液2~4,也与溶液1同样地制备成5重量%的聚酰胺溶液。
[0271][聚酰胺膜的形成]
[0272] 将制备的聚酰胺溶液1~4流延到玻璃基板上而形成膜,调查其特性。
[0273] 通过旋涂,将聚酰胺溶液涂布在平坦的玻璃基板(l〇cmX l〇cm,商品名EAGLE XG, Corning Inc.,U. S. A公司制)上。在60°C干燥30分钟以上之后,将温度从60°C加热至330°C 或350°C,在真空或者非活性气氛下将330°C或者350°C维持30分钟,由此将膜进行固化处 理。得到的聚酰胺膜的厚度约为1〇μπι。
[0274] 用上述的方法测定该聚酰胺膜的特性(Tg、弹性模量、CTE和CTE变化率)。将其结果 示于下述表1。
[0275][翘曲评价]
[0276] 通过旋涂,将聚酰胺溶液涂布在平坦的玻璃基板(370mm X 470mm,厚度0.7mm的钠 钙玻璃)上。在60°C干燥30分钟以上之后,将温度从60°C加热至330°C或350°C,在真空或者 非活性气氛下将330°C或350°C维持30分钟或60分钟,由此将膜进行固化处理。得到的聚酰 胺膜的厚度约为ΙΟμπι。
[0277] 利用激光位移测量仪(KEYENCE,LT9010)测定聚酰胺膜与玻璃层叠的状态下的翘 曲。将高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翘曲量。
[0278] 表1
[0279]
[0280] 如表1所示,用CTE变化率为1.3以下的溶液1~3制造的聚酰胺膜与用CTE变化率超 过1.3的溶液4制造的聚酰胺膜相比,抑制了翘曲。
[0281] 符号说明
[0282] 1 有机EL元件
[0283] 1〇〇 透明树脂基板
[0284] 1〇1 气体阻隔层
[0285] 200 栅电极
[0286] 201 栅极绝缘膜
[0287] 202 源电极
[0288] 203 活性层
[0289] 204 漏电极
[0290] 300 导电性连接部
[0291] 301 平坦层
[0292] 302 下部电极
[0293] 303 空穴输送层
[0294] 304 发光层
[0295] 305 电子输送层
[0296] 306 上部电极
[0297] 400 密封层
[0298] 500 支撑材料
[0299] A 基板
[0300] B 薄膜晶体管
[0301 ] C 有机EL层
[0302] 10 传感器元件
[0303] 2 基板
[0304] 3 开口部
[0305] 11A 光电二极管(光电转换元件)
[0306] 11B 薄膜晶体管(驱动元件)
[0307] 12A 第1层间绝缘膜
[0308] 12B 第2层间绝缘膜
[0309] 13A 第1平坦膜
[0310] 13B 第2平坦膜
[0311] 14 保护膜
[0312] 20 栅电极
[0313] 21 栅极绝缘膜
[0314] 22 半导体层
[0315] 23S 源电极
[0316] 23D 漏电极
[0317] 24 下部电极
[0318] 25N η型半导体层
[0319] 251 i型半导体层
[0320] 25P p型半导体层
[0321] 26 上部电极
[0322] 27 配线层
[0323] 28 中继电极
【主权项】
1. 一种聚酰胺溶液,含有芳香族聚酰胺和溶剂, 所述芳香族聚酰胺至少由两种结构单元构成, 将所述聚酰胺溶液流延到玻璃板上而制作的流延膜的线膨胀系数CTE与将所述流延膜 在200°C~450°C进行热处理后的该流延膜的CTE的变化率,即热处理后CTE/热处理前CTE为 1.3以下。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溶液,其中,将所述聚酰胺溶液流延到玻璃板上而制作 的流延膜的全光线透过率为80%以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酰胺溶液,其中,将所述芳香族聚酰胺溶液流延到玻璃 板上而制作的流延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365°C以上。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1项所述的聚酰胺溶液,其中,将所述芳香族聚酰胺溶液流延 到玻璃板上而制作的流延膜的CTE为20ppm/°C以上。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1项所述的聚酰胺溶液,其中,相对于构成所述芳香族聚酰胺 的结构单元整体,属于刚性成分的结构单元超过35.0摩尔%。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1项所述的聚酰胺溶液,其中,相对于在所述芳香族聚酰胺的 合成中使用的单体整体,属于刚性成分的单体超过35.0摩尔%。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聚酰胺溶液,其中,属于所述刚性成分的芳香族单体选自 9,9-双(4-氨基苯基)芴即FDA、对苯二甲酰氯即TPC以及它们的组合。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1项所述的聚酰胺溶液,其中,构成所述芳香族聚酰胺的结构 单元中的至少1个具有游离的羧基。9.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1项所述的聚酰胺溶液,用于显示器用元件、光学用元件、照 明用元件或传感器元件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a) 将聚酰胺溶液涂布到支撑材料上的工序, b) 在所述涂布工序(a)后,在所述支撑材料上形成聚酰胺膜的工序,和 c) 在所述聚酰胺膜的表面上形成显示器用元件、光学用元件、照明用元件或传感器元 件的工序。10. -种层叠复合材料,包括玻璃板和聚酰胺树脂层, 在玻璃板的一面上层叠有聚酰胺树脂层, 所述聚酰胺树脂是将权利要求1~9中任1项所述的聚酰胺溶液流延到所述玻璃板上而 形成的聚酰胺树脂。11. 一种显示器用元件、光学用元件、照明用元件或传感器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 工序: a) 将权利要求1~9中任1项所述的聚酰胺溶液涂布到支撑材料上的工序, b) 在所述涂布工序(a)后,在所述支撑材料上形成聚酰胺膜的工序,和 c) 在所述聚酰胺膜的表面上形成显示器用元件、光学用元件、照明用元件或传感器元 件的工序。12. -种显示器用元件、光学用元件、照明用元件或传感器元件,是利用权利要求11所 述的制造方法制造的。
【专利摘要】本公开在一个方式中涉及一种聚酰胺溶液,其含有芳香族聚酰胺和溶剂,上述芳香族聚酰胺至少由两种结构单元构成,将上述聚酰胺溶液流延到玻璃板上而制作的流延膜的线膨胀系数(CTE)与将上述流延膜在200℃~450℃进行热处理后的该流延膜的CTE的变化率(=热处理后CTE/热处理前CTE)为1.3以下。
【IPC分类】H05B33/02, H01L51/50, C08L77/10
【公开号】CN105452382
【申请号】CN201480044074
【发明人】孙立民, 张东, 景蛟凯, 法兰克·W·哈里斯, 楳田英雄, 川崎律也, 片山敏彦, 井上雄介, 冈田润, 井上美津穗, 内藤学
【申请人】亚克朗聚合物系统公司, 住友电木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4年9月29日
【公告号】US20150099131, WO2015050089A1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