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电镀涂料及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1955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仿电镀涂料及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仿电镀涂料及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表面材料性能的装饰性的提高,对于具有金属质感的表面装饰效果的 需要不断增加,如手机、笔记本电脑、仪表盘,家用电器等,以为采用是电镀的手段达到具有 金属质感的装饰效果,但是由于电镀有天然的局限性,不能在非导电物质进行,限制了其使 用范围,即使采用敏华处理的方式在导电表面进行处理,也给施工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困难, 为实现在各种表面的金属质感装饰要求,本发明了一种能够仿电镀的涂层材料,扩大了金 属质感表面装饰的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要求,利用分子设计与分子自组装的基本原 理,通过聚合物提供的配位键与氢键,与加入的涂层的金属纳米粒子进行自组装,使金属颗 粒排列成有序结构,并使其排列的结构具有高度的反射性使之达到一种具有电镀效果的涂 层,它扩大了装饰金属质感涂层的范围。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实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仿电镀涂料,按质量百分比含量由组分聚乙烯醇与聚乙烯吡啶二元共聚物为 6-20%,环己酮为50-60%,流平剂为0. 5-2%,羟基喹啉为2_8%,纳米金属粉为20_35%,醋丁纤 维素为2-8%组成,其中聚乙烯醇与乙烯吡啶二元共聚物的分子结构为
分子量为10000-40000,ml:m2=10 1。其中上述吡啶环中的N原子可以纳米金属表面上 的空轨道进行配位进行组装,而分子中的氢键又可以与另个分子进行自组装或与纳米金属 配位,从而实现是涂层中的纳米粒子有序排列的目的。上述所述的纳米金属粉为铝粉,铜粉,银粉中的任一种。其制备方法是按照所述的配比将组分放在真空搅拌器中混合,搅拌,采用灌装机灌装。本发明的仿电镀镀料可以应用于家用电器,家具,塑料、陶瓷和壁纸等方面。本发明的一种仿电镀涂料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附着力高;2、可以在塑料、木材、陶瓷表面获得金属的质感;
3、没有废气、废水,对环境没有污染。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 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
聚乙烯醇与乙烯吡啶二元共聚物 6%, 环己酮50%,
流平剂1%
羟基喹啉6%,
纳米金属粉35%,
醋丁纤维素2%。
-步的详述,所述
其制备方法是将所述的配比放在真空搅拌器中混合均勻,使用灌装机灌装。 实施例2 元共聚物
。。。聚乙烯醇与乙烯吡啶 。。。环己酮 。。。流平剂 。。。羟基喹啉 。。。纳米金属粉 。。。醋丁纤维素。。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
。。。聚乙烯醇与乙烯吡啶二元共聚物
。。。环己酮
。。。流平剂
。。。羟基喹啉
。。。纳米金属粉
。。。醋丁纤维素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4:
聚乙烯醇与乙烯吡啶二元共聚物
环己酮
流平剂
羟基喹啉
纳米金属粉
醋丁纤维素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5:
9%, 60%, 0. 5%,
2%, 25%,
3. 5%ο
12%, 55%, 1. 5%, 6. 5%, 20%, 5%。
15%, 50%, 1%,
3%, 23%,8%。
4聚乙烯醇与乙烯吡啶二元共聚物
环己酮
流平剂
羟基喹啉
纳米金属粉
醋丁纤维素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6:
聚乙烯醇与乙烯吡啶二元共聚物
环己酮
流平剂
羟基喹啉
纳米金属粉
醋丁纤维素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20%,
50%,
2%,
2%,
23%,3%。
18%, 51%, 0. 5%,
8%, 20%, 2. 5%ο
权利要求
一种仿电镀涂料,其特征是按质量百分比含量由组分聚乙烯醇与聚乙烯吡啶二元共聚物为6 20%,环己酮为50 60%,流平剂为0.5 2%,羟基喹啉为2 8%,纳米金属粉为20 35%,醋丁纤维素为2 8%组成,其中聚乙烯醇与乙烯吡啶二元共聚物的分子结构为分子量为10000 40000,m1:m2=10:1。2010105213114100001dest_path_image001.jp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电镀涂料,其特征是所述的纳米金属粉为铝粉,铜粉,银 粉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电镀涂料应用于木材、塑料、陶瓷表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电镀涂料,该涂料按质量百分比含量由聚乙烯醇与乙烯吡啶二元共聚物为6-20%,环己酮为50-60%,流平剂为0.5-2%,羟基喹啉为2-8%,纳米金属粉为20-35%,醋丁纤维素为2-8%,该涂料应用于金属、木材、塑料的表面能够获得电镀的装饰效果,无废水,对环境无污染,具有良好的附着力与装饰效果,可以用于表面装饰。
文档编号C09D5/00GK101974268SQ20101052131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7日
发明者高延敏 申请人:江苏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