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涂布组合物及光学扩散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布组合物和使用该涂布组合物所形成的扩散膜。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平板显示器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掌上电脑、GPS导航仪等。这些液晶显示器的画面光源由其中的背光模组所提供,对光源的要求是均匀、高亮度。
光学扩散膜的作用在于通过折射现象将点光源或线光源的光均匀扩散成均一、高亮度的面光源。这种光学扩散膜被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或等离子显示器的背光模组中。
平板显示背光模组装置的典型结构是光线由光源发射出来,经反射膜、导光板和反射片,再经光学扩散膜进行扩散形成面光源,光学扩散膜一般配置在导光板和增亮膜之间,用以扩散由导光板射出的光线并重复利用增亮膜部分反射光。
在已有的光学扩散膜中,其主要组成为基材、扩散层和背层,其中扩散层主要由树脂、扩散粒子、溶剂、交联剂(或引发剂)组成,为了达到良好的扩散效果,扩散层中一般采用粒径在10-40微米的扩散粒子,其添加量一般占整个体系的15%_30%,但是,这样体系存在如下问题(1)分散在涂布液中的大量的大粒径的粒子,由于受其自身重力、粒子本身表面能及涂布液粘度的影响,粒子之间容易团聚结块、产生沉淀,进而涂布液分散稳定性差;(2)涂布生产时因涂布液的流平性差易造成扩散层的涂层不均匀、涂层表面线纹;(3)颗粒聚集在涂层表面产生“白点”、“药液线”等缺陷,因缩孔而在涂层表面产生“透光点”,严重影响到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稳定性高, 不产生沉淀、颗粒结块、粘度适中的扩散膜用涂布组合物。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涂层均匀、涂层表面无“白点”、“药液线”、“透光点”的扩散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涂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涂布组合物含有的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为热固化树脂40 70份;扩散粒子50 180份交联剂2. O 10份流平剂O. 10 2份纤维素酯10 60份溶剂100 300份或者,紫外固化树脂40 70份;扩散粒子光引发剂流平剂纤维素酯溶剂50 180份; 2. O 10份 O. 10 2份 10 60份 100 300 份。
上述涂层组合物中,所述的涂布组合物含有的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为热固化树脂扩散粒子交联剂流平剂纤维素酯溶剂或者,紫外固化树脂扩散粒子交联剂流平剂纤维素酯溶剂45 65份; 70 150份 3. O 8份O.2 I. 5份 15 55份 150 250 份;45 65份 70 150份3.O 8份O.2 I. 5份 15 55份 150 250 份;上述涂布组合物中,所述的热固化树脂选自聚酯、聚氯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硅酮树脂、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或者,所述的紫外固化树脂选自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树脂,环氧(甲基)丙烯酸酯树脂,聚酯(甲基)丙烯酸酯树脂、纯丙烯酸树脂中的任意两种物质。
上述涂层组合物中,所述的扩散粒子选自平均粒径为1(Γ40μπι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珠、聚苯乙烯微珠、丙烯酸树脂微珠、碳酸钙、二氧化硅或二氧化钛。
上述涂层组合物中,所述的纤维素酯选自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物。
一种光学扩散膜,它包括基材和涂覆在基材表面的涂层组合物形成的扩散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I.本发明通过对紫外固化树脂或热固化树脂的选择,并通过调整纤维素树脂和扩散粒子之间的用量配比,使得到的涂层组合物的稳定性高,粒子之间无团聚结块、沉淀;涂布组合物的黏度变化小。
2.本发明提供的光学扩散膜的涂层均匀,涂层表面无“线纹”、“白点”、“药液线”、 “透光点”等缺陷。
图I是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扩散膜表面的扩散粒子分布图。
图2、3是对比例的扩散膜表面的扩散粒子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I涂层组合物的制备环氧丙烯酸树脂(EA)5份,聚氨酯丙烯酸酯(PUA)35份,184I. O 份,850I. O 份,BYK307O. I 份,丁酮100 份,甲苯100 份,PMMA 微珠(10 μ m)50份,醋酸丁酸纤维素10份,首先将环氧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丙烯酸酯加入到由丁酮和甲苯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分散均匀,再加入醋酸丁酸纤维素,高搅分散均匀后再加入流平剂BYK307与扩散粒子PMMA微珠,最后加入光引发剂184和850,搅匀后得到涂层组合物。
将以上配制的涂层组合物施加至作为基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的一个面上,在80-90°C对形成的涂层干燥2. Omin之后,以700mj/cm2的光量通过紫外线照射使涂层固化形成扩散层;再以公知的技术制备在基材的另一面涂布背层,得到扩散膜。所获得的扩散膜的评估结果列于表I中。
实施例2涂层组合物的制备环氧丙烯酸树脂(EA)5份,聚氨酯丙烯酸酯(PUA)40份,184I. 5 份,850I. 5 份,BYK307O. 20 份,甲苯100份,聚苯乙烯微珠(20 μ m)70份,乙酸纤维素15份,首先将环氧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丙烯酸酯加入到甲苯溶剂中分散均匀,再加入乙酸纤维素,高搅分散均匀后再加入流平剂BYK307与扩散粒子聚苯乙烯微珠,最后加入光引发剂 184和850,搅匀后得到涂层组合物。
将以上配制的涂层组合物施加至作为基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的一个面上,在80-90°C对形成的涂层干燥2. Omin之后,以700mj/cm2的光量通过紫外线照射使涂层固化形成扩散层;再以公知的技术制备在基材的另一面涂布背层,得到扩散膜。所获得的扩散膜的评估结果列于表I中。
实施例3涂层组合物的制备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PUA)184850BYK3072. O 份, I. 5 份, O. 3 份, 80份,30份, 140 份, 90份, 22份,40份,25份,醇酮丙苯I~^已升甲二氧化硅微珠(30 μ m)乙酸丙酸纤维素首先将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和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加入到由丁酮、甲苯和异丙醇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分散均匀,再加入乙酸丙酸纤维素,高搅分散均匀后再加入流平剂 BYK307与扩散粒子二氧化硅微珠,最后加入光引发剂184和850,搅匀后得到涂层组合物。
将以上配制的涂层组合物施加至作为基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的一个面上,在80-90°C对形成的涂层干燥2. Omin之后,以700mj/cm2的光量通过紫外线照射使涂层固化形成扩散层;再以公知的技术制备在基材的另一面涂布背层,得到扩散膜。所获得的扩散膜的评估结果列于表I中。
实施例4 涂层组合物的制备聚丙烯酸酯树脂(固含量50%,羟值50)110份,异氰酸酯交联剂IPDI (NC0含量37%)8. O份,BYK307I. 5 份,丁酮50份,甲苯115份,丙烯酸树脂微珠(40 μ m)150份,醋酸丁酸纤维素20份,乙酸丙酸纤维素15份,首先将聚丙烯酸酯树脂加入到由丁酮和甲苯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分散均匀,再加入醋酸丁酸纤维素和乙酸丙酸纤维素,高搅分散均匀后再加入流平剂BYK307与扩散粒子丙烯酸树脂微珠,最后加入异氰酸酯交联剂IPDI,搅匀后得到涂层组合物。
将以上配制的涂层组合物施加至作为基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的一个面上,热风干燥使涂层固化形成扩散层;再以公知的技术制备在基材的另一面涂布背层,得到扩散膜。所获得的扩散膜的评估结果列于表I中。
实施例5涂层组合物的制备聚丙烯酸酯树脂粘合剂(固含量50%,羟值50)120份,异氰酸酯交联剂IPDI (NC0含量37%)10. O份,BYK307O. 8 份,丁酮甲苯丙烯酸树脂微珠(30 μ m)乙酸纤维素50份, 100 份, 130 份,55份,首先将聚丙烯酸酯树脂加入到由丁酮和甲苯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分散均匀,再加入乙酸纤维素,高搅分散均匀后再加入流平剂BYK307与扩散粒子丙烯酸树脂微珠,最后加入异氰酸酯交联剂IPDI,搅匀后得到涂层组合物。
将以上配制的涂层组合物施加至作为基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的一个面上,热风干燥使涂层固化形成扩散层;再以公知的技术制备在基材的另一面涂布背层,得到扩散膜。所获得的扩散膜的评估结果列于表I中。
实施例6涂层组合物的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PUA)50份,己内酯改性双季戊四醇五/六丙烯酸酯(DPHA) 20份,1842. 5 份,8502. 5 份,BYK3772. O 份,丁酮130份,甲苯170份,二氧化钛微珠(15 μ m)180份,醋酸丁酸纤维素35份,乙酸丙酸纤维素25份,首先将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和己内酯改性双季戊四醇五/六丙烯酸酯加入到由丁酮、 甲苯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分散均匀,再加入醋酸丁酸纤维素和乙酸丙酸纤维,高搅分散均匀后再加入流平剂BYK307与扩散粒子二氧化钛微珠,最后加入光引发剂184和850,搅匀后得到涂层组合物。
将以上配制的涂层组合物施加至作为基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的一个面上,在80-90°C对形成的涂层干燥2. Omin之后,以700mj/cm2的光量通过紫外线照射使涂层固化形成扩散层;再以公知的技术制备在基材的另一面涂布背层,得到扩散膜。所获得的扩散膜的评估结果列于表I中。
对比例涂层组合物的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PUA)50份,己内酯改性双季戊四醇五/六丙烯酸酯(DPHA) 20份,1842. 5 份,8502. 5 份,BYK3772. O 份,丁酮110份,甲苯140份,8丙烯酸树脂微珠(15 μ m)165份,首先将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和己内酯改性双季戊四醇五/六丙烯酸酯加入到由丁酮、 甲苯组成的混合溶剂中,高搅分散均匀后再加入流平剂BYK307与扩散粒子丙烯酸树脂微珠,最后加入光引发剂184和850,搅匀后得到涂层组合物。
将以上配制的涂层组合物施加至作为基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的一个面上,在80-90°C对形成的涂层干燥2. Omin之后,以700mj/cm2的光量通过紫外线照射使涂层固化形成扩散层;再以公知的技术制备在基材的另一面涂布背层,得到扩散膜。所获得的扩散膜的评估结果列于表I中。
表I性能数据表
权利要求
1. 一种涂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组合物含有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为热固化树脂40 70份;扩散粒子50 180份;交联剂2. O 10份;流平剂O. 10 2份;纤维素酯10 60份;溶剂100 300 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涂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组合物含有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为 热固化树脂45 65份;扩散粒子70 150份交联剂3. O 8份流平剂O. 2 I. 5份纤维素酯15 55份溶剂150 2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涂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化树脂选自聚酯、聚氯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硅酮树脂、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粒子选自平均粒径为1(Γ40 μ 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珠、聚苯乙烯微珠、丙烯酸树脂微珠、碳酸钙、二氧化硅或二氧化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酯选自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物。
6.一种涂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组合物含有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为紫外固化树脂40 70份;扩散粒子50 180份;光引发剂2. O 10份流平剂O. 10 2份纤维素酯10 60份溶剂100 300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涂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组合物含有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为紫外固化树脂45 65份扩散粒子70 150份交联剂3. O 8份流平剂O. 2 I. 5份纤维素酯15 55份溶剂150 250份。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涂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固化树脂选自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树脂,环氧(甲基)丙烯酸酯树脂,聚酯(甲基)丙烯酸酯树脂、纯丙烯酸树脂中的任意两种物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涂布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粒子选自平均粒径为1(Γ40 μ m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珠、聚苯乙烯微珠、丙烯酸树脂微珠、碳酸钙、二氧化硅或二氧化钛粒子;所述纤维素酯选自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物。
10.一种光学扩散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材和涂覆在基材表面的由权利要求I 9所述的涂层组合物形成的扩散层。
全文摘要
一种涂布组合物及光学扩散膜,该涂布组合物含有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为热固化树脂或紫外固化树脂40~70份;扩散粒子50~180份;交联剂或光引发剂2.0~10份;流平剂0.10~2份;纤维素酯10~60份;溶剂100~300份。本发明涂层组合物的稳定性高,粒子之间无团聚结块、沉淀;涂布组合物的黏度变化小。含有该涂层组合物的光学扩散膜的涂层均匀,涂层表面无“线纹”、“白点”、“药液线”、“透光点”等缺陷,可以满足背光模组的需要。
文档编号C09D167/06GK102925036SQ201210430200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日
发明者鲁若娜, 孟亮, 常国岭 申请人:昆山乐凯锦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