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不同表面涂层的隔离衬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774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经常用于保护压敏胶粘剂的类型的隔离(剥离)衬垫的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如下隔离衬垫:其在其两个主表面上具有两个不同隔离涂层(涂料)且其中其因此可在各侧上实现特定的性质。
背景技术
:在一侧或两侧上涂覆有胶粘剂的胶带通常在制造过程结束时被卷起以得到阿基米德螺旋形式的卷。在双面胶带的情况下,在卷绕胶带之前,用保护性覆盖材料(也称作隔离材料)覆盖胶粘剂,以防止胶粘剂之间的接触,或在单面胶带的情况下以确保更容易的展开(解卷)。本领域技术人员用于这些保护性覆盖材料的术语为隔离衬垫或衬垫。衬垫不仅用于单面或双面胶带的保护性覆盖物,而且用于标签的覆盖物。此外,隔离衬垫还确保胶粘剂在使用前不被灰尘污染。通过隔离材料的性质和组成还可以允许使用期望的力(小的或大的)来展开胶带的方式调节隔离衬垫。在两侧上涂覆有胶粘剂的胶带的情况下,隔离衬垫的另一功能是确保在展开期间首先揭开胶粘剂的正确侧。衬垫或隔离衬垫不是胶带或标签的组成部分,而仅仅是对这些的制造和储存、或用于进一步加工的辅助物。此外,衬垫不同于胶带载体,因为其不具有与胶粘剂层的永久粘结。工业中使用的隔离衬垫包括载体,其由纸或膜制成且其装配有隔离涂层(也称作防粘组合物)以降低胶粘产品胶粘至这些表面的倾向(隔离功能)。使用的隔离涂层可包括各种各样的物质:蜡、氟化或部分氟化的化合物和特别地有机硅及具有有机硅含量的各种共聚物。由于有机硅的良好的可加工性、低的成本和宽范围的性质,近年来有机硅已经在胶带应用的领域中广泛地确立为隔离材料。现在,还对具有聚烯烃隔离层的衬垫存在兴趣。举例而言,ep2354203a1描述了可在至少90℃的温度下使用并且包括其上施加有隔离衬垫的压敏胶粘剂层的胶带。隔离衬垫又包括包含聚烯烃树脂的基础层,和与压敏胶粘剂层接触的包括ldpe的隔离层。ep2025507a1描述了包括乙烯多嵌段共聚物的隔离剂,其中所述乙烯多嵌段共聚物由包括至少95%(w/w)的乙烯和共聚单体的硬链段嵌段、以及包括乙烯和共聚单体的软链段嵌段组成;并且其中软链段嵌段中的共聚单体含量为10至20摩尔%,和乙烯多嵌段共聚物中的硬链段嵌段的含量为至多45%(w/w)。ep2298844a1描述了具有隔离衬垫的丙烯酸酯胶带,所述隔离衬垫包括以下:ldpe表面层;作为第二表面层的包括ldpe和hdpe作为树脂组分的树脂混合物;和中间hdpe层。通常在应用前即刻将隔离衬垫从胶带上移除,并且为了便于此,衬垫有时在其背面侧(展开侧)上具有称作“耳片(拉片,tab)”的把握辅助物(gripaid)。这些有利于衬垫的剥离,因为它们除去了对于衬垫和胶粘剂之间初始穿透(刺入)的要求以把握衬垫的一段,然后继续其剥离;可通过把握耳片简单地实现衬垫的无问题地移除。为此,以这样的方式将耳片焊接或胶粘结合至衬垫的背面侧:使得耳片的可把握的部分没有结合至衬垫,而是从其表面突出,或与其所述表面接触,但不结合至其。该类型的把握辅助物描述于例如ep2426185a1中。对于具有旨在符合特定使用要求和特定工艺技术要求的特定性质的隔离衬垫存在持续的要求。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如下隔离衬垫:其即使在升高的温度下也尺寸稳定,并且其对于压敏粘合剂、特别地对于基于聚丙烯酸酯的压敏胶粘剂显示出足够的隔离效果。此外,以下也是目的:可为衬垫提供把握辅助物,和可借助于所述辅助物从胶粘剂无困难地剥离所述衬垫。此外,隔离衬垫意图显示在强度和柔性之间的适当关系。一方面,其强度意图抑制在加工和应用期间的胶带的过度伸展或拉伸,但是另一方面,衬垫也意图保持足够的柔性以防止在具有隔离衬垫的胶带的应用(包括涉及曲率的应用)期间的折皱。具体实施方式目标的实现是基于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提供具有特定层结构的衬垫。本发明首先和在通常情况下提供在压敏胶粘剂上使用的隔离衬垫,其包括-位于外部的有机硅隔离层(sr);-层体系(pol),在其层的每一个中包括总共至少50重量%的一种或多种聚烯烃,在各情况下基于所述层的总重量,其中所述层体系(pol)包括至少60重量%的聚丙烯,基于所述层体系(pol)的总重量;和-位于外部的层(per),其包括至少80重量%的聚乙烯,基于所述层(per)的总重量,其中胶粘剂将所述层(per)结合至隔离衬垫的结构中的紧接其后层。已证明本发明的隔离衬垫具有非常良好的耐热性。可特别地在加工之后即刻用在热熔体工艺中加工的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涂覆本发明的衬垫的隔离层(sr),而在隔离衬垫的形状方面没有任何产生的不利改变。在由层(per)覆盖的本发明的衬垫的那侧上,可通过热焊接工艺附着一个或多个把握辅助物耳片,实例为由pet/pe复合材料或铝/pet/pe复合材料制成的耳片。然后,可无困难地从压敏胶粘剂剥离所述衬垫,而没有由把握辅助物和衬垫制成或由衬垫的层叠体制成的复合材料的任何产生的损害。本发明中的表述“压敏胶粘剂”的含义是公认的含义:(特别地在室温下)持久地粘性的且胶粘的物质。压敏胶粘剂具有以下特性特征:其可通过压力施加至基底并且继续胶粘在其上;必须施加的压力和暴露于所述压力的持续时间没有更详细地限定。在一些情况下,取决于压敏胶粘剂的精确类型、温度和湿度、以及基底,短时间的暴露于不超过温和接触的最小压力短暂的时刻足以实现胶粘效果;在其它情况下,也可存在更长地暴露于高的压力的需要。压敏胶粘剂具有特定的特征性粘弹性质,其提供持久的粘性和胶粘。它们的特征在于,机械形变不但导致粘性流动过程,而且导致弹性恢复力的建立。在由所述两种过程提供的相应组分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这不但取决于压敏胶粘剂的精确组成、结构和交联度,而且取决于形变速率和形变时间、及温度。粘性流动组分对于实现胶粘是必需的。源自具有相对高的运动自由度的大分子的粘性组分单独地为需要胶粘结合的基底上的良好润湿和良好流动负责。大的粘性流动组分导致高的粘性(也称作表面粘性),并且据此经常也导致高的胶粘结合强度。高度交联的体系和结晶或玻璃状聚合物显示出没有粘性或仅很小的粘性,因为它们具有不足的可流动组分。提供弹性恢复力的组分对于实现内聚是必需的。它们例如源自具有非常长的链并且是高度交缠(interwined)的大分子、以及经物理或化学交联的大分子,并且它们允许传递作用于胶粘结合的力。它们容许胶粘结合充分地承受其暴露于的长期载荷(例如采用长期剪切载荷的形式)长的时间。通过使用变量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可更精确地描述和量化弹性和粘性组分的量(magnitdue)以及组分彼此之间的比率,所述变量可通过动态机械分析(dma)测定。g’为物质的弹性组分的量度,以及g”为物质的粘性组分的量度。两个变量取决于形变频率和温度。所述变量可借助于流变仪来测定。在此,举例而言,使需要研究的材料在板-板(板在板上,plate-on-plate)布置中暴露于正弦振荡剪切应力。在剪切应力受控的仪器的情况中,作为时间的函数测量形变,并且相对于剪切应力的引入测量该形变的基于时间的偏移。该基于时间的偏移称作相位角δ。储能模量g’如下定义:g’=(τ/γ)·cos(δ)(τ=剪切应力,γ=形变,δ=相位角=剪切应力向量和形变向量之间的相位移)。损耗模量g”如下定义:g”=(τ/γ)·sin(δ)(τ=剪切应力,γ=形变,δ=相位角=剪切应力向量和形变向量之间的相位移)。如果在室温(此处定义为23℃)下,在100至101rad(弧度)/秒的形变频率范围内,g’至少在某种程度上(tosomeextent)在103至107pa的范围内且g”同样地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在所述范围内,则物质通常被认为显示出粘性,并且被定义显示出对于本发明而言的粘性。“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g’曲线的至少一段(部分)在由从100rad/秒(包括100rad/秒)至101rad/秒(包括101rad/秒)的形变频率范围(横坐标)和从103pa(包括103pa)至107pa(包括107pa)的g’值的范围(纵坐标)所限定的窗口内。对于g”,这相应地适用。表述“位于外部的层”意为相关层形成对于衬垫的层结构外部划界的两个层之一,即超出所述层(在所述层之上)不存在属于衬垫的结构的另外的层。有机硅隔离层(sr)(在下文中也简称作“有机硅隔离层”)可优选地源自可交联的有机硅体系。在这些可交联的有机硅体系中有交联催化剂和称为可热固化的缩合-或加成-交联的聚硅氧烷的混合物。有机硅隔离层可源自含溶剂和/或不含溶剂的体系;其可优选地源自含溶剂的体系。有机硅隔离层(sr)可优选地源自辐射-(uv-或电子束-)、缩合-或加成-交联体系,特别优选地源自加成-交联体系。基于加成交联的基于有机硅的隔离剂可通常通过氢化硅烷化固化。用于制造这些隔离剂的配制物通常包括以下成分:·包括烯基的线性或支化的聚二有机硅氧烷,·聚有机氢硅氧烷交联剂和·氢化硅烷化催化剂。铂和铂化合物特别地被证明作为加成-交联有机硅体系的催化剂(氢化硅烷化催化剂)是成功的,实例为karstedt催化剂(pt(0)络合物)。更具体地,这些加成-交联隔离涂层(涂料)可包括以下组分:a)线性或支化的二甲基聚硅氧烷,其由约80至200个二甲基聚硅氧烷单元组成,并且在链末端具有末端乙烯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单元。典型的实例为不含溶剂的具有末端乙烯基的加成-交联硅油,例如921或610,二者可自wacker-chemiegmbh商购获得;b)线性或支化的交联剂,其在链中仅具有甲基氢甲硅烷氧基单元(均聚物交联剂)或由甲基氢甲硅烷氧基单元和二甲基甲硅烷氧基单元构成(共聚物交联剂),其中链末端通过三甲基甲硅烷氧基或二甲基氢甲硅烷氧基饱和。该产品类别的典型实例为具有高含量的反应性sih的氢聚硅氧烷,例如交联剂v24、v90和v06,其可自wacker-chemiegmbh商购获得;c)mq有机硅树脂,其还具有乙烯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单元与通常使用的三甲基甲硅烷氧基单元一起作为m单元。该组的典型实例为可自wacker-chemiegmbh商购获得的离型力(释放力)调节剂17和42;d)可溶于有机硅的铂催化剂,例如铂-二乙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络合物,其通常称作karstedt络合物且其可例如作为催化剂ol自wacker-chemiegmbh商购获得。用于制造隔离涂层的含有机硅的体系可例如自dowcorning、wacker或rohm&haas商购获得。举例而言,可提及其包括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剂“crosslinkerv24”、甲基氢聚硅氧烷、和催化剂“catalystol”(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铂催化剂)。该体系可自wacker-chemiegmbh获得。此外,举例而言,可使用具有相关联的催化剂体系的来自wacker-chemie的加成-交联有机硅隔离体系有机硅隔离体系通常以未交联的状态应用并且随后交联。在所提及的有机硅中,加成-交联有机硅具有最大的商业重要性。然而,这些体系的不期望的性质为它们对催化剂毒物的敏感性,例如重金属化合物、硫化合物和氮化合物(在该方面参见rdittmeyer等的“chemischetechnik,prozesseundprodukte”[chemicaltechnology,processesandproducts],volume5,5thedn.,wiley-vch,weinheim,germany,2005,chapter6-5.3.2,第1142页)。一般规则为,电子供体可被认作铂毒物(a.colas,siliconechemistryoverview,technicalpaper,dowcorning)。因此,磷化合物例如膦和亚磷酸盐(酯)也必须被认作铂毒物。存在催化剂毒物的影响在于,有机硅隔离剂的各成分之间的交联反应停止或仅在很小程度上进行。因此,在制造防粘有机硅涂层期间,通常严格地避免催化剂毒物、特别地铂毒物的存在。有机硅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案为聚硅氧烷嵌段共聚物,例如具有脲嵌段并且以商品名“geniomer”由wacker销售的那些,或由氟有机硅制成的隔离体系,其特别地用于具有有机硅胶粘剂的胶带。此外,也可使用称为光引发剂的光活性催化剂,其与基于环氧和/或乙烯基醚的uv可固化的阳离子交联硅氧烷组合、或与受自由基交联作用的uv可固化的硅氧烷组合,实例为经丙烯酸酯改性的硅氧烷。同样可使用电子束可固化的有机硅丙烯酸酯。也可使用可光聚合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成分)。举例而言,可提及在光敏剂的存在下通过在拥有具有被(甲基)丙烯酸酯基团的取代且具有至硅原子的直接结合的烃部分的有机聚硅氧烷之间的反应而交联的组合物(参见,例如,ep0168713b1或de3820294c1)。同样地,可使用其中在光敏剂的存在下在拥有具有被巯基的取代且具有至硅原子的直接结合的烃部分的有机聚硅氧烷和具有直接结合至硅原子的乙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之间发生交联反应的组合物。这些组合物描述于例如us4,725,630中。当使用描述于例如de3316166c1中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这些拥有具有被环氧基的取代且具有至硅原子的直接结合的烃部分)时,交联反应经由释放通过添加的盐催化剂的光分解而获得的催化量的酸而引发。通过阳离子机理可固化的其它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为例如具有末端丙烯基氧基硅氧烷基团的材料。有机硅体系还可包括适于预期用途的另外的添加剂,例如稳定剂或流动助剂。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有机硅隔离层(sr)为包括如下的压敏胶粘剂hkm-至少一种由包括如下的组合物可获得的有机硅压敏胶粘剂si-hkm-至少一种具有多个si-烯基基团的聚硅氧烷-至少一种具有多个si-h基团的物质-至少一种氢化硅烷化催化剂,和-至少一种有机硅树脂;其中压敏胶粘剂hkm的胶粘结合强度随着每单位面积的重量增加而增加。特别优选的,有机硅隔离层(sr)为包括如下的压敏胶粘剂hkm-至少一种由包括如下的组合物可获得的有机硅压敏胶粘剂si-hkm-至少一种具有多个si-烯基基团的聚硅氧烷-至少一种具有多个si-h基团的物质-至少一种氢化硅烷化催化剂,和-至少一种有机硅树脂;其中压敏胶粘剂hkm的胶粘结合强度随着每单位面积的重量增加而增加,并且隔离衬垫对于与有机硅隔离层(sr)接触的任何期望的(所需)压敏胶粘剂的离型力为2至100cn/cm。特别地,在此,隔离衬垫对于包括发泡的基于聚丙烯酸酯的层的胶带、例如对于胶带acxplus7812的离型力为2至100cn/cm。总体上已经发现,当隔离层(sr)为压敏胶粘剂hkm时,对于高粘度的基于聚丙烯酸酯的压敏胶粘剂实现非常良好的离型力、特别地不太低的离型力。作为有机硅压敏胶粘剂si-hkm的一部分并且具有多个si-烯基基团的聚硅氧烷优选地为包括多个si-乙烯基基团的聚二有机硅氧烷、特别地包括多个si-乙烯基基团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有机硅压敏胶粘剂si-hkm的一部分并且具有si-h基团的物质优选地为由甲基氢甲硅烷氧基单元和二甲基甲硅烷氧基单元组成的线性或支化的交联剂,其中链末端通过三甲基甲硅烷氧基或通过二甲基氢甲硅烷氧基饱和。氢化硅烷化催化剂优选地为用于si-h基团在烯基基团上的加成反应的常规的pt基催化剂。优选地存在于压敏胶粘剂hkm中的所述催化剂的量为50ppm至1000ppm。压敏胶粘剂hkm的有机硅树脂优选地为mq有机硅树脂。有机硅树脂优选地包括si结合的烷基部分和/或si结合的烯基部分、特别地甲基部分和/或乙烯基部分、特别优选地在不是指示为(分配至)si-o-si桥的那些价态的硅原子上的甲基部分。有机硅压敏胶粘剂si-hkm的聚硅氧烷的si-h基团与si-烯基基团的摩尔比优选地为1.3:1至7:1。当使用所描述的压敏胶粘剂hkm作为根据本发明的衬垫的隔离层(sr)时,隔离层的胶粘结合强度和与其相关的隔离行为可有利地通过施用的压敏胶粘剂hkm的层厚度,以及通过有机硅树脂的含量来控制。增加压敏胶粘剂hkm的施用重量导致胶粘结合力的增加和因此将隔离衬垫自其所覆盖的胶粘剂移除所需的分离力的增加。本发明的隔离衬垫包括层体系(pol),其包括至少60重量%的聚丙烯,基于层体系(pol)的总重量。表述“层体系”意为本发明的隔离衬垫的层结构的单层或多层部分,其中在多层体系的情况下,所述层体系的层直接相互跟随。层体系(pol)在其层的每一个中包括总共至少50重量%的一种或多种聚烯烃。根据以上已经描述的内容,表述“在其层的每一个中包括”也适用于单层层体系,以及在该情况下意为“在所述层中包括”。层体系(pol)优选地包括层(ppk),其包括至少60重量%、更优选地至少65重量%、特别地至少70重量%、例如至少75重量%的聚丙烯,在各情况下基于所述层的总重量。已经发现,这些聚丙烯含量对本发明的层(ppk)、整个层体系(pol)和隔离衬垫的耐热性具有有利的影响。层(ppk)特别优选地由与至多15重量%、更优选地至多12重量%的橡胶和与至多15重量%、更优选地至多10重量%的着色剂混合的聚丙烯组成。层(ppk)优选地为聚丙烯膜。聚丙烯膜可已通过使用颜料或有机染料着色,这些已经以颜色(彩色)母料的形式添加。如上已经描述地,聚丙烯膜优选地包括至多15重量%、更优选地至多12重量%的橡胶,在各情况下基于聚丙烯膜的总重量。特别地,聚丙烯膜由具有至多15重量%的橡胶含量和至多15重量%的着色剂含量、更优选地具有至多12重量%的橡胶含量和至多10重量%着色剂含量的多相聚丙烯共聚物组成。橡胶优选地为epm橡胶。特别优选地,层(ppk)为具有至少160℃的熔点的聚丙烯膜。层(ppk)的聚丙烯优选地为所谓的多相pp共聚物(hecopp,冲击pp)。该类型的共聚物特别地具有高的热稳定性。源自熔点的热稳定性与未经改性的均pp的热稳定性是可相比的。然而,多相pp共聚物具有更好的柔性、以及更低的强度和更低的脆性。这是经由均pp与ep橡胶的共聚而实现的。在本发明的隔离衬垫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层体系(pol)包括层(ppk)和聚烯烃层(pok),所述聚烯烃层(pok)包括至少25重量%、更优选地至少30重量%、特别地至少35重量%的聚乙烯、以及至少20重量%、更优选地至少30重量%、特别地至少50重量%的聚丙烯,在各情况下基于聚烯烃层(pok)的总重量。非常特别优选的,聚烯烃层(pok)包括至少70重量%、更优选地至少80重量%、特别地至少90重量%的如下pp/pe重量比例的聚乙烯和聚丙烯的混合物,在各情况下基于聚烯烃层(pok)的总重量:40/60至80/20、特别地50/50至70/30、例如55/45至65/35。特别优选地,聚烯烃层(pok)由聚丙烯和聚乙烯的该混合物组成。在本文中,表述“聚烯烃层(pok)”和“层(pok)”表示相同的层。特别优选地,聚烯烃层(pok)的聚丙烯为多相pp共聚物,例如冲击聚丙烯。聚烯烃层(pok)的聚乙烯为优选地mpe、特别地lldpe。分别地由一个或多个层(ppk)和(pok)制成的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质、特别地其强度的微调可有利地通过共混比而实现。所述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质特别地在用意在形成层(sr)的有机硅隔离组合物和/或用意在形成层(per)的组合物涂覆所述复合材料期间是明显的。在本发明的隔离衬垫的应用中,特别地在其机械加工中和其使用中,当其所覆盖的胶带围绕曲线胶粘结合时,情况特别有利地是这样。隔离衬垫或至少所描述的复合材料特别有利地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并且因此在胶带的应用和加工期间对胶带的拉伸或过度伸长是有抗性的。值得注意地,由层(ppk)和(pok)制成的复合材料实现在伸展性和拉伸强度的两种相反性质之间的特别良好的平衡。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层体系(pol)包括层(ppk)和分别布置在层(ppk)的上侧和下侧并且与其直接接触的层(pok)。在此,两个层(pok)优选地由相同的材料组成。因此,优选地,两个层(pok)和层(ppk)采取层叠体的形式,其中层(ppk)形成中心层,且层(pok)分别布置在其上侧和下侧,其中层(pok)分别与层(ppk)直接接触。该三层复合材料特别优选地采取共挤出的膜的形式。该复合材料特别地以吹塑膜的形式制造,但也可以平坦膜工艺作为平坦膜制造。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层体系(pol)包括层(pok)和分别布置在层(pok)的上侧和下侧并且与其直接接触的层(ppk)。在此,两个层(ppk)优选地由相同的材料组成。同样,该三层复合材料特别优选地采取共挤出的膜的形式。所述复合材料特别地以吹塑膜的形式制造,但也可以平坦膜工艺作为平坦膜制造。特别地,如果忽略源自制造和/或工艺的变化,则在两个实施方案中(即在结构(pok)-(ppk)-(pok)中以及在结构(ppk)-(pok)-(ppk)中)相应外层的层厚度是相同的。这些对称结构不同于不对称结构,因为它们没有显示出对卷曲的倾向,这是在后者中经常观察到的,特别地在暴露于热应力时。用于制造层(ppk)和(pok)、以及因此特别地层(ppk)、和分别地层(ppk)和(pok)的原料优选地包含按重量计小于1000ppm的关于层(sr)的氢化硅烷化催化剂的催化剂毒物。否则在有机硅交联中可出现问题,具有产生的层(sr)的隔离性质的损害。被认为是催化剂毒物的材料特别地为含磷和含氮的化合物,例如亚磷酸酯稳定剂例如irgafos168或irgafostnpp,和具有酰胺官能团或胺官能团的润滑剂或抗静电剂,例如芥酸酰胺。特别优选地,用于制造层(ppk)、和分别地层(ppk)和(pok)、和因此特别地层(ppk)、和分别地层(ppk)和(pok)的原料不含关于层(sr)的氢化硅烷化催化剂的催化剂毒物。结构(pok)-(ppk)-(pok)或(ppk)-(pok)-(ppk)中的相应中心层的厚度优选地分别为40至80μm、更优选地50至70μm、特别地55至65μm、非常特别优选地57至63μm。结构(pok)-(ppk)-(pok)或(ppk)-(pok)-(ppk)中相应外层的厚度分别独立优选地为10至30μm、特别地15至25μm、非常特别优选地17至23μm。结构(pok)-(ppk)-(pok)或(ppk)-(pok)-(ppk)中的相应中心层和外层之一的层厚度的比率优选地为10:3至10:1。此外,本发明的衬垫包括至少一个包括至少80重量%的聚乙烯的位于外部的层(per)。所述层(per)优选地包括至少90重量%、更优选地至少95重量%、特别地至少98重量%、例如至少99重量%的聚乙烯,在各情况下基于层(per)的总重量。非常特别优选地,所述层(per)由聚乙烯组成。特别地,层(per)为聚乙烯膜。在此,所述层(per)也可由不同聚合物的共混物或混合物组成。层(per)的聚乙烯优选地为低密度pe(ldpe)。特别优选地,位于外部的层(per)由ldpe组成,并且特别地,层(per)为ldpe膜。特别地,层(per)为具有10至45μm的厚度、非常特别优选地具有20至40μm、例如24至33μm的厚度的lpde膜。层(per)的聚乙烯膜优选地为吹塑膜。聚乙烯膜(per)也可为多层膜,例如三层膜。在后者情况下,膜由三个pe层组成。层(per)的ldpe的密度优选地小于0.925g/cm3、特别地小于0.92g/cm3。该类型的层(per)对于压敏胶粘剂显示出特别低的离型力或展开力;因此,无需使用额外的有机硅隔离涂层。层(per)还因此具有特别高的耐热性。这又有利地提供使用有效的热封工艺将把握辅助物施加至层(per)的可能性。因此,优选地,在层(per)的至少一部分上施加把握辅助物。胶粘剂将本发明的隔离衬垫的层(per)结合至隔离衬垫的结构中的紧接其后层。已经发现,与用于将层(per)引入隔离衬垫层叠体中的替代方法相比,由此实现显著改善的胶粘。用于将层(per)引入隔离衬垫层叠体中的替代方法的实例为层(per)与相邻层的共挤出或挤出涂覆。所述胶粘剂可被认作层叠胶粘剂,并且原则上在可使用的胶粘剂的范围内不受任何限制,只要衬垫的结构中的层(per)和紧接其后层可以满足要求的方式与其结合。优选地,胶粘剂将层(per)结合至层(ppk)或(pok)。特别地,胶粘剂将层(per)粘结至上述结构中的相应外层之一:层体系(pol)的(pok)-(ppk)-(pok)或(ppk)-(pok)-(ppk)。所使用的胶粘剂原则上可为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任何含溶剂、不含溶剂和水性的胶粘剂并且基于各种聚合物,例如聚氨酯、聚酯、聚乙烯或乙烯-乙酸乙烯酯。优选地,胶粘剂为基于聚氨酯的胶粘剂。表述“基于聚氨酯的”在此意为一种聚氨酯或多种聚氨酯的全体形成所述胶粘剂的聚合物组合物(成分)的主要组分,即构成聚合物组合物(成分)的含量的大部分。不含溶剂的聚氨酯胶粘剂可采取单组分或双组分体系的形式。其它差异可源自聚氨酯的结构和交联的类型。以下聚合物经常是优选的:-单组分体系:具有低分子量、nco封端、湿交联的预聚物;-双组分体系:具有末端nco基团的预聚物+多元醇。经常使用芳族异氰酸酯,但是这些与食品接触是有问题的,因为这可导致形成伯芳族胺。因此,有时使用脂族异氰酸酯-特别地当需要耐uv性时。芳族异氰酸酯原则上可实现更好的胶粘和更快的硬化。聚醚聚氨酯大部分具有比聚酯聚氨酯更大的热稳定性。然而,多元醇组分经常由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的混合物组成。为了产生额外的交联效果,也经常使用三和更高的官能度的多元醇;这又经常在更大的热稳定性方面是明显的。本发明的所述实施方案的胶粘剂优选地为基于不含溶剂的双组分体系的基于聚醚-聚氨酯的胶粘剂。已经发现有利的是,允许通过胶粘剂制造且由层(per)和(ppk)或(per)和(pok)制成的复合材料放置许多天以实现完全的结合强度。同样已经发现有利的是,在胶粘结合前使待彼此胶粘结合的区域经受电晕预处理。层(ppk)或(pok)对层(per)的胶粘结合的特别的优点在于与两层的共挤出相比显著更高的结合强度。所述层的共挤出已经证明是可能的,但是导致较低的结合强度值。结合强度可通过以下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使用所谓的粘附促进剂例如马来酸改性的聚合物来改性一个或两个层,或使用额外的粘附促进剂层(称作连接层(tielayer))。尽管有这些措施,但是结合强度对于应用是不足的,并且因此当在自胶带剥离衬垫的尝试中使用耳片时,观察到层(per)分层(层离)。本发明进一步提供本发明的隔离衬垫用于保护压敏胶粘剂的用途。本发明的隔离衬垫原则上适于任何已知的压敏胶粘剂。本发明的隔离衬垫优选地用于覆盖或保护包括聚(甲基)丙烯酸酯的压敏胶粘剂。特别优选地,使用本发明的隔离衬垫作为用基于聚(甲基)丙烯酸酯的压敏胶粘剂的熔体涂覆的基底,其中有机硅隔离层(sr)被涂覆。非常特别优选地,在用基于聚(甲基)丙烯酸酯的压敏胶粘剂的熔体涂覆之后,本发明的隔离衬垫还用于保护所述压敏胶粘剂。表述“基于聚(甲基)丙烯酸酯基的压敏胶粘剂”意为压敏胶粘剂包括总共至少30重量%、优选地至少50重量%、特别地至少60重量%的聚(甲基)丙烯酸酯。本发明同样包括多种主聚合物的组合和共混物,以及已经向其添加胶粘剂树脂、填料、老化抑制剂(阻滞剂)、交联剂等的胶粘剂。意图与本发明的隔离衬垫一起使用的压敏胶粘剂当然可在不具有载体(“转移胶带”)或具有载体的情况下使用。对于该目的已知的任何材料可用作载体;特别地,还可使用发泡的基于聚(甲基)丙烯酸酯的压敏胶粘剂。实施例隔离衬垫的结构(数据以重量%表示,除非另有说明)衬垫1:使用具有下列结构的三层吹塑膜(对应于“pol”)作为起始材料:20μm的由40%的lldpe(eltexpf6130,ineos)和60%的pp(ba110cf,borealis)制成的共混物(对应于“pok”)60μm的92%的pp(ba110cf,borealis)和8%的颜色母料(对应于“ppk”)20μm的由40%的lldpe(eltexpf6130,ineos)和60%的pp(ba110cf,borealis)制成的共混物(对应于“pok”)。使上述三层膜在一侧上经电晕预处理。然后,通过网目(半色调)辊(卷)(halftoneroll)在40℃下以2g/m2的每单位面积的重量施加双组分聚氨酯层叠胶粘剂体系(liofolur7780/ur6080,henkel)至经预处理的侧。将由ldpe(purell1840h,lyondellbasell)制成的28μm厚度的吹塑膜(对应于“per”)层叠至其。在室温下将胶粘结合硬化10天。用根据下面规格的加成-交联有机硅体系以1g/m2的每单位面积的重量涂布上述三层膜的剩余侧(对应于“sr”)。衬垫1a:使用具有下列结构的三层吹塑膜作为起始材料:20μm的100%pp(ba110cf,borealis)60μm的由26%的lldpe(eltexpf6130,ineos)和66%的pp(ba110cf,borealis)及8%的颜色母料制成的共混物20μm的100%的pp(ba110cf,borealis)膜的进一步处理和隔离衬垫的结构与衬垫1相同。衬垫1b所使用的膜和用于构造隔离衬垫的进一步的步骤与衬垫1相同,除了如下之外:使三层膜在两侧上经电晕处理以及同样地在两侧上通过层叠胶粘剂设置有实施例1的吹塑ldpe膜,在此所使用的材料与衬垫1中的相同。然后,如对于衬垫1一样将材料在一侧上硅化。衬垫2:程序与对于衬垫1一样,除了使用mp985(-nco)/mp730(-oh),bostik)作为层叠胶粘剂之外。衬垫3(对比例):使用具有下列结构的三层吹塑膜作为起始材料:20μm的ldpe(purell1840h,lyondellbasell)80μm的由62%的pp(ba110cf,borealis)、30%的lldpe(eltexpf6130,ineos)和8%的颜色母料制成的共混物20μmldpe(purell1840h,lyondellbasell)。如对于衬垫1一样将该三层膜的一侧硅化。衬垫4(对比例)使用衬垫1的三层吹塑膜作为起始材料。在用于涂覆的一侧已经进行电晕预处理之后即刻,将该膜用加热至300℃的ldpe熔体(ld251,exxonmobil)在一侧上涂覆(挤出涂覆)。在涂覆至吹塑膜上之前即刻,还将臭氧吹至热的ldpe熔体上。如对于衬垫1一样将膜的未涂覆侧硅化。衬垫5(对比例)使用具有下列结构的三层吹塑膜作为起始材料:20μm的ldpe(purell1840h,lyondellbasell)80μm的hdpe(92%的hostalengf9055f,8%的颜色母料)20μm的ldpe(purell1840h,lyondellbasell)。如对于衬垫1一样将该三层膜的一侧硅化。衬垫6(对比例)程序与对于衬垫1b一样。然而,没有进行硅化。衬垫7程序与对于衬垫1一样,除了吹塑ldpe膜由ld157cw(exxonmobil,密度0.931g/cm3)构成之外。有机硅隔离层的制造和施用:将598g的mq胶粘剂树脂dc7066(dowcorning)、80g的si-h交联剂syl-off7678(dowcorning)和50g的铂催化剂syl-off4000(dowcorning)与1.002g的基于pdms的有机硅胶粘剂dc7651(dowcorning)混合。用1179g的石油精将混合物稀释并且均化30分钟。通过使用凹版印刷辊的三辊涂覆机以1g/m2层的形式将所得混合物施用在基底上,并在120℃下交联30秒。测试方法-衬垫的胶粘剂-可涂覆性:将衬垫1至5和7的硅化侧以及衬垫6的一侧分别通过热熔体工艺用发泡的基于聚丙烯酸酯的压敏胶粘剂涂覆,即将所述压敏胶粘剂在125至135℃的温度下以熔体状态施用。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如下制造:主聚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制造:将72.0kg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20.0kg的丙烯酸甲酯、8.0kg的丙烯酸和66.6kg的丙酮/异丙醇(94:6)装入常规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器。在通过氮气45分钟后,在搅拌的情况下,将反应器加热至58℃,并且添加溶解于500g的丙酮中的50g的aibn。然后,将外部加热浴加热至75℃,并在该恒定的外部温度下进行反应。在1小时后,添加另外的溶于500g的丙酮中的50g的aibn,和在4小时后,将混合物用10kg的丙酮/异丙醇混合物(94:6)稀释。在5小时后,以及在7小时后,将溶解于500g的丙酮中的150g的双(4-叔丁基环己基)过氧二碳酸酯分别用于后引发。在22小时的反应时间后,终止聚合并且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产物具有55.8%的固含量,并将其干燥。所得的聚丙烯酸酯的k值为58.9,其平均摩尔质量mw为748000g/mol,其多分散性d(mw/mn)为8.9和其静态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35.2℃。通过两个固体计量单元将颗粒形式的烃树脂piccolytea115和合成橡胶kratond1102装入具有四个混合区的行星式滚筒挤出机的进料段,并且在第一混合区中混合以得到均匀的组合物。将在单螺杆挤出机中预热的主聚丙烯酸酯聚合物在接着的区中引入。然后,将包括萜烯酚醛树脂dertophent105的熔融树脂计量加入体系中。将混合物转移至双螺杆挤出机,其中混合包括交联剂(rheofosrdp中的polypoxr1620%)和包括促进剂(rheofosrdp中的20%epicure925)的溶液。然后,添加微球糊状物(ethomeenc25中的50%expancel051du40)。将在125至135℃的温度下的熔体通过双辊压延机涂覆在相应隔离衬垫的适当侧上。在室温下三周的储存/熟化时间后,产物为具有1000μm层厚度和700kg/m3密度的单层胶带(下文中:测试带)。组成为42%的聚丙烯酸酯、10%的kratond1102、25%的dertophent105、15%的piccolytea115、2%的交联剂/促进剂溶液(交联剂:促进剂=1:1)、6%的微球糊状物(数据以重量%计)。-分层(层离)将待测试的衬垫修剪成15mm的宽度。在190℃下在3巴的压力下使用面积15×15mm的金属印3秒以将同样地具有宽度15mm的由pet/pe层叠体制成的耳片熔接至待测试的材料上;(也可以使用铝/pet/pe层叠体作为替代)。将所得到的复合材料冷却,然后在自由悬挂(t-剥离)的同时以300mm/分钟的速度分开。记录在此分离耳片和衬垫之间的结合所需的力。该测试用于获得两个测量值:-对应于初始分层的相对高的初始峰,和-对应于两种材料的实际分层力的恒定的测量值。总是陈述两个测量值。-根据dineniso527-1的力-伸展(延伸)行为将待测试的衬垫修剪成宽度15mm和长度25cm。将衬垫夹至具有50mm夹爪间隔的拉伸测试机中,而不施加任何拉伸应力,并且然后以150mm/分钟的速度伸展,直至其断裂或直至达到拉伸测试机的最大横断(横臂)。在此记录衬垫的机械性质。-性能测试(耳片测试)将设置有衬垫的两条测试带连续地在纵向上以约1cm的间隔施用至期望的基底上。将耳片作为把握辅助物施用于第一衬垫的近端区域。两个衬垫也通过由耳片制成的桥接件结合,其中耳片的一端被熔接至第一衬垫的末端区域,并且耳片的另一末端被熔接至另一条带的第二衬垫的近端区域。在190℃和3巴的压力下将金属印章用于熔接,熔接时间为3秒。使用pet/pe层叠体作为耳片和桥接件;(也可以使用铝/pet/pe层叠体作为替代)。把握辅助物意在允许在单一步骤中将衬垫从测试带除去。评价体系:+:无论测试带上耳片和桥接件的位置如何,可经由耳片和桥接件在单一步骤中将衬垫自测试带100%除去。o:如果耳片和桥接件直接位于测试带的极端边缘处,则可经由耳片和桥接件在单一步骤中将衬垫自测试带100%除去。-:衬垫不可从测试胶带除去。发生耳片从衬垫脱落,或在衬垫的各层之间发生分裂。-围绕曲线的胶粘结合的容易性使用测试:用具有限定宽度的胶带在温和的张力下围绕限定的半径胶粘结合(取决于胶带的宽度,参见表1)。对于胶粘结合程序使用敷料器。表1:胶带宽度对胶粘结合曲线半径的关系胶带宽度(mm)胶粘结合曲线半径(cm)61591812211524评价:+在半径的内侧上的衬垫没有折皱和隆起’-在半径的内侧上的衬垫的折皱或隆起’-剥离力(衬垫移除力):该测试用于测定将衬垫自施加在其上的胶粘剂剥离所需的力。它本质上涉及有机硅隔离层和位于其上的压敏胶粘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用宽度2厘米的acxplus7812双面胶带测定衬垫剥离力。样品制备:使用在展开期间的未覆盖侧将长度30cm的胶带条分别胶粘结合至衬垫的硅化侧(衬垫1至5和7)和一侧(衬垫6)并且经受在150g钢辊下的限定的施加,所述钢辊横跨所述材料滚动十次。然后,将样品沿着所施用的胶带条切成条,并且在测试前将所得样品在室温下水平地储存1周。测试:除去位于待测试的衬垫上的胶带的非胶粘结合侧上的衬垫,并且将样品用未覆盖的胶粘剂层固定在pe载体片材上。固定方法为使得待测试的衬垫的短段突出超过所述片材。然后,将待测试衬垫的伸出端朝下的测试片材夹至拉伸测试机(bz2.5/tn1s,zwick)的下夹爪中。将待测试的衬垫的伸出端夹至上爪中,并且以300mm/分钟的机器速度以180°的角度剥离。-展开力:该测试测定展开已经设置有衬垫并且卷起以得到卷的胶带所需的力。其本质上涉及衬垫的非硅化侧与胶粘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仅在卷起状态下彼此接触,而在展开状态下不接触。使用的测试胶带为acxplus7812双面胶带,宽2cm。将该(转移)胶带所基于的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以熔体的形式根据在“衬垫的胶粘剂-可涂覆性”下所述的方法分别施用至衬垫1至5和7的硅化侧和衬垫6的一侧,并且经历储存/熟化。将所得到的设置有待测试的衬垫的胶带卷起以得到卷,其在用于测试的气候条件下(23℃,50%相对湿度)调节16小时。丢弃各卷的前三圈。使用适当尺寸的插入心轴将胶带卷固定在设置有展开装置的拉伸测试机的下夹爪中。将胶带的末端固定在上夹爪中。然后,启动机器。以300mm/分钟的取下速度展开胶带,并且在此在230mm的距离上测量力。来自记录的所有测量点的平均值已经对于胶带宽度进行陈述。原则上期望低的展开力。185cn/cm的值被认为是展开力的上限值;当展开力更高时,展开程序不再是充分可行的。测试结果表2:结果表3:结果*衬垫5:涂覆期间的折皱、膜的耐热性不足衬垫6:涂覆期间ldpe层的熔化,以及随后ldpe层对胶粘剂的密封。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