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掺杂的黄色荧光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35202发布日期:2018-11-14 02:16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碳量子点和金属离子检测,特别涉及氮掺杂的碳量子点和钴离子的检测,具体涉及一种氮掺杂的黄色荧光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碳量子点在检测钴离子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碳量子点(cds)作为一种新型碳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优异的光学特性、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超低的细胞毒性以及显著的生物相容性等性质,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广泛的研究。基于这些优异的性能,在生物探针,细胞成像以及药物输送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

迄今为止,报道了大多数cds的波长处于蓝、绿光区域,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实用性。许多文献合成了杂原子(如氮,硫,磷)掺杂的cds,对改善和调整cds的光学性质有很大的改善。其中,氮掺杂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钴(co2+),作为一种微量元素,与人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异常水平的co2+与各种疾病如哮喘、肺功能下降、甲状腺损伤、血管扩张以及癌症等相关。因此,开发一种简单有效的可用于检测co2+的碳纳米材料和用该材料检测co2+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氮掺杂的黄色荧光碳量子点(y-cds)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并提供一种利用该碳量子点简单、快速、高选择性的检测co2+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氮掺杂的y-cds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葡萄糖和天冬氨酸放置于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充分搅拌,得到澄清溶液,葡萄糖、天冬氨酸、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比为0.4-0.5∶0.3-0.4∶0.1-0.2∶2-4;

2)、将装有溶液的烧杯放置于油浴中,加热至150℃反应30-40分钟,得到固体;

3)、取出烧杯,自然冷却后加入去离子水,搅拌溶解,得到澄清的溶液,通过500-1000da的透析袋透析处理1天,每隔6小时换一次水,即得到纯净的碳量子点的水溶液;

4)、将上述得到的碳量子点水溶液经过冷冻干燥后得到目标碳量子点。

所述葡萄糖、天冬氨酸、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比优选为0.45∶0.32∶0.12∶3。

本发明制备的y-cds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在y-cds溶液中,只有加入co2+,使得溶液颜色由黄棕色变为橘红色,y-cds的荧光淬灭,而加入其他离子时,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并且y-cds的荧光强度无明显变化。因此,该碳量子点可在检测钴离子中应用,也可在细胞荧光成像中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荧光和比色双模式检测co2+的方法,步骤为:

1)、配置浓度0.25mg/ml的如上所述y-cds溶液;

2)、分别配置浓度为0.01、0.05、0.1、0.5mol/l的co2+的标准溶液;

3)、取3ml步骤1)制备的y-cds溶液置于荧光杯中,依次加入步骤2)配置的不同浓度的co2+的标准溶液,使y-cds的荧光逐渐淬灭,得到的y-cds/co2+溶液,溶液颜色由黄棕色变为橘红色;

4)、测定y-cds/co2+反应前后的荧光强度,根据co2+的浓度和相对荧光强度变化值之间的关系建立检测co2+的标准曲线;

5)、将待测样品加入到步骤1)制备的y-cds溶液中,根据y-cds与co2+反应前后的荧光强度变化,计算反应前后相对荧光强度变化值,参照步骤4)中获得的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样品中co2+的溶度。

本发明利用y-cds的光学性质,开发一种双输出模式的分析检测方法。当存在co2+时,y-cds的荧光被有效淬灭。与此同时,y-cds溶液颜色由黄棕色变为橘红色。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y-cds制备步骤简单,仅需一步合成,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反应,无需表面钝化剂进行处理,反应物在同一体系中进行碳化、聚合及表面修饰,即可得到目标碳量子点。

(2)本发明的y-cds在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溶解度和分散性,并且是粒径小于10nm的纳米颗粒,生物相容性好、毒性小,可应用于生物成像,在生物体内表现出有良好的应用潜能。

(3)本发明的y-cds用于co2+检测,可实现荧光和比色相给合的检测方法,与单一的检测方式相比,双检测模式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更具有优越性,提高了分析方法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对待测物可实现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

(4)y-cds的光学性质稳定,量子产率较高,以罗丹明6g(量子产率95%)为标准物,所得的碳量子点的相对量子产率一般在20.06%。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y-cds的透射电镜图(左侧)和粒径分布图(右侧);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y-cds的xps光谱图;

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y-cds的红外光谱图;

图4为实施例1制备的y-cds的紫外吸收光谱;

图5为实施例1制备的y-cds的荧光激发发射光谱图;

图6为实施例1制备的y-cds对金属离子选择性的淬灭;

图7为实施例1制备的y-cds对co2+淬灭的荧光光谱图;

图8为实施例1制备的y-cds对co2+淬灭的滴定线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实施例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步骤1,分别称量0.32g天冬氨酸和0.45g葡萄糖置于烧杯中,随后加入3ml氢氧化钠(1mol/l)溶液水,充分搅拌,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步骤2,将装有溶液的烧杯放置于油浴中,加热至150℃反应30-40分钟,得到浅黄棕色固体;

步骤3,从油浴中取出烧杯,自然冷却,向其中加入20ml二次水,搅拌溶解得到浅黄色溶液,过滤去除不溶物得到澄清的深棕色溶液,通过500-1000da的透析袋,放置在1000ml烧杯中透析处理1天去除杂质,每隔6小时换次水,即得到纯净的y-cds的水溶液;

步骤4,将上述y-cds水溶液冷冻干燥后得到浅棕色y-cds固体。以罗丹明6g为标准物,测得该y-cds的相对量子产率为20.06%。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制备的y-cds进行tem、红外光谱和xps表征(见图1-3),得到本发明制备的y-cds的粒径均小于10nm,表面含有羧基、羟基、氨基等基团。进行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表征(见图4-5)。

实施例3

取实施例1制备的y-cds水溶液(0.2mg/ml)3ml置于荧光比色皿中,分别加入0.02ml(0.1mol/l)18种常见的金属阳离子溶液,混合均匀,在荧光光度计中扫描发射光谱(λex=455nm,λem=541nm),并记录荧光强度,如图6所示,y-cds对co2+有良好的离子选择性,co2+可以使y-cds的荧光淬灭。(见图6)

实施例4

取实施例1制备的y-cds水溶液(0.25mg/ml)3ml置于荧光比色皿中,分别加0.02ml不同浓度(从低到高)的co2+溶液,混合均匀,在荧光光度计中扫描发射光谱(λex=455nm),根据co2+的浓度和相对荧光强度变化值之间的关系(见图7),计算y-cds对co2+的检测范围为1-120μmol/l及检出限为90nmol/l(见图8)。同时溶液颜色由黄棕色变为橘红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