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散热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5557发布日期:2019-02-15 20:09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散热胶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带制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墨散热胶带。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器件以及产品向高集成度、高运算领域的发展,耗散功率随之倍增,散热日益成为重要研究课题。石墨片是一种全新的导热散热材料,具有独特的晶粒取向,沿两个方向均匀导热,这种全新的天然石墨解决方案,散热效率高、占用空间小、重量轻,屏蔽热源与组件的同时改进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性能。随着电子产品、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发展,目前用于粘接石墨片的粘接胶带也趋向于薄型化应用,由于柔韧性一般,在实际粘接作业过程中,经常出现断裂、撕裂问题,粘接时易出现褶皱,影响到粘接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石墨散热胶带,应用石墨材料散热导热,厚度薄,兼具良好的韧性和结构强度,粘接作业工艺性好,不易出现断裂或撕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一种石墨散热胶带,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双面胶带、石墨散热膜和防护型粘接胶带,双面胶带包括第一树脂基层,第一树脂基层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第二粘接层的外表面设置有离型层,防护型粘接胶带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三粘接层、第二树脂基层、油墨印刷层、透明哑光膜、第四粘接层和防护树脂层。

作为优选,第一粘接层、第二粘接层、第三粘接层和第四粘接层均为丙烯酸粘接剂、硅酮粘接剂、聚氨酯粘接剂、聚酰胺粘接剂或聚苯乙烯粘接剂。

作为优选,第一树脂基层和第二树脂基层均为聚酯薄膜、聚氨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苯乙烯薄膜或聚碳酸酯薄膜。

作为优选,透明哑光膜为聚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或聚醚树脂结构。

作为优选,油墨印刷层上印刷有文字或图案。

作为优选,离型层为聚酯离型膜、聚乙烯离型膜、聚丙烯离型膜或聚碳酸酯离型膜。

作为优选,防护树脂层为聚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或聚碳酸酯薄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双面胶带、防护型粘接胶带和石墨散热膜组配形成石墨散热的粘接胶带组件,在厚度上实现薄型化胶带特征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结构强度和柔韧性,在粘接作业时,不易发生褶皱,避免返工,不易出现断裂、撕裂问题,具有更好的粘接工艺性,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旨在便于描述较佳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双面胶带,11-第一树脂基层,12-第一粘接层,13-第二粘接层,14-离型层,2-石墨散热膜,3-防护型粘接胶带,31-第三粘接层,32-第二树脂基层,33-油墨印刷层,34-透明哑光膜,35-第四粘接层,36-防护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中给出的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石墨散热胶带,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双面胶带1、石墨散热膜2和防护型粘接胶带3。

双面胶带1包括第一树脂基层11,第一树脂基层11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粘接层12和第二粘接层13,第二粘接层13的外表面设置有离型层14,第一树脂基层11的厚度为2至5微米,离型层14为聚酯离型膜、聚乙烯离型膜、聚丙烯离型膜或聚碳酸酯离型膜,离型层14的厚度为20至30微米。

防护型粘接胶带3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三粘接层31、第二树脂基层32、油墨印刷层33、透明哑光膜34、第四粘接层35和防护树脂层36。透明哑光膜34为聚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或聚醚树脂结构,厚度为40微米至50微米。油墨印刷层33上印刷有文字或图案,厚度为2微米至8微米。防护树脂层36为聚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或聚碳酸酯薄膜,厚度为50微米至150微米。

第一粘接层12、第二粘接层13、第三粘接层31和第四粘接层35均为丙烯酸粘接剂、硅酮粘接剂、聚氨酯粘接剂、聚酰胺粘接剂或聚苯乙烯粘接剂,厚度为3微米至50微米。

第一树脂基层11和第二树脂基层32均为聚酯薄膜、聚氨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苯乙烯薄膜或聚碳酸酯薄膜,厚度为1微米至3微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