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2503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气囊装置用在机动车中以提高被动安全性并改善车辆使用者的保护。这种气囊装置通常具有一个气囊和一个用于为气囊填充填充气的气体发生器。用在气囊装置中的气体发生器已知有多种不同类型,特别是管状气体发生器,其中气体发生器外壳具有管状设计。这些管状气体发生器的优点是它们具有非常细长的设计并因此在管横截面方向具有很小的结构尺寸。在固定安装管状气体发生器的情况下,其中管轴线指向车辆内部方向,可以在仪表板的有限的表面上获得特别有利的安装尺寸。
在固定安装管状气体发生器的情况下的问题在于,管状气体发生器本身经受损害的危险,因为它是一个固定在车辆上的突出部分。对于固定在车辆上并毗邻车辆内部的这些部分,例如在头部碰撞事故中由这些部分施加到头部上的加速度是法律规定的极限值。因此布置在仪表板区域的部分必须具有规定的变形性能,从而可以满足这些极限值。但是,由于其产生压缩气体的功能,管状气体发生器不会变形到必要的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管状气体发生器的用于机动车的气囊装置,所述气囊装置在碰撞事故中降低对机动车使用者的伤害危险。
用于机动车的气囊装置具有连接于机动车结构的管状气体发生器,用于产生气囊的填充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管状气体发生器可以相对于车辆结构沿其管轴线移动并且与变形件相互作用,其中,在大于或等于规定的最小作用力的作用力作用下,该变形件变形并使得管状气体发生器可以沿其管轴线移动。可以设置紧固件来将管状气体发生器简单地连接于机动车结构。
为了沿规定的、特别是受限的移动行程引导管状气体发生器,在本发明的一种方案中提供了相互结合的引导件。这种情况下的引导件可以设置为第一引导件布置在紧固件上,而和第一引导件结合的第二引导件布置在管状气体发生器上。
为了使得尽可能有效地将冲击能量引入变形件内,至少一个引导件基本上沿所安装的管状气体发生器的管轴线的方向延伸。在本发明的一个节省成本的实施例中,第一引导件设计为长孔,第二引导件设计为啮合在该长孔内的销钉。销钉和长孔可以以简单的方式成型在管状气体发生器或紧固件上。
为了进一步降低对管状气体发生器的突出部分的损坏的危险,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由引导件限定的移动行程基本上远离位于车辆内部的车辆使用者。
变形件尤其用于当作用有规定的最小作用力时允许管状气体发生器相对于紧固件移动。因此变形件可以设置为防止在移动方向上的低于最小作用力的作用力作用下管状气体发生器移动。这防止了当正常操作机动车时管状气体发生器的移动。因此仅仅当超过规定极限值的作用力作用在管状气体发生器时,实际的保护作用才起作用。
因为在本发明的一种改进中,例如气囊至少部分地支撑在管状气体发生器上,因此管状气体发生器的移动行程必须限制为作用在气囊上的支撑力也可以从机动车结构传递到管状气体发生器。因此第一和/或第二引导件具有至少一个止挡用来限制管状气体发生器的沿至少一个移动方向上的移动行程。如果提供有两个止挡,变形件可以设置为管状气体发生器被支撑在其中一个止挡和紧固件之间的停止位置。然后第二止挡用于当发生碰撞时限制管状气体发生器的移动。
本发明的气囊装置当所安装的管状气体发生器的管轴线基本上指向机动车内部方向时特别可以提供良好的碰撞保护,当发生碰撞时,作用力基本上沿管状气体发生器的管轴线传输。这里还涉及管状气体发生器在机动车内的“固定安装”。在本发明的一种改进中,管状气体发生器带有一个外壳用于容放气囊装置的其他组件,尤其是扩散器和/或气囊。从而可以生产其中集成有大量组件的紧凑型气囊装置。


以下参照

本发明,其中图1示出本发明的用于机动车的气囊装置,带有一个管状气体发生器,以及一个用于将管状气体发生器连接于机动车结构的紧固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管状气体发生器的用于机动车的气囊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紧固件,用于将管状气体发生器连接于机动车结构;一个引导件,用于引导管状气体发生器相对于紧固件的移动;以及设置在管状气体发生器和紧固件之间的变形件,在大于或等于规定的最小作用力的作用力作用下,该变形件变形并使得管状气体发生器可以沿移动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气囊装置表示在图1中。该气囊装置包括由紧固件2固定于车辆结构的管状气体发生器1,这里的紧固件2设计为紧固夹或紧固套管。管状气体发生器1在面对机动车内部4的一个端部100带有一个外壳5,该外壳5例如容放这里未示出的气囊。而且,可以在外壳5内设置用于均匀地将从管状气体发生器1流出的气体分布到气囊内的扩散器,该扩散器同样没有示出。
管状气体发生器1沿其管轴线R可移动地设置在紧固件2内。这可以例如通过管状气体发生器1的外径小于紧固件2的内径而实现。成型在管状气体发生器1上的是一个销钉10,它啮合在紧固件2内的长孔20内。紧固件2的长孔20具有一个上止挡202和一个下止挡201,它们限制管状气体发生器1的可能的移动行程V。因此管状气体发生器1可以在由长孔20确定的路径上以移动行程V的移动量在这两个止挡201、202之间移动。
而且,变形件3设置在紧固件2和管状气体发生器1之间。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变形件3以如下方式相对于紧固件2支撑管状气体发生器1成型在管状气体发生器1上的销钉10紧贴于长孔20的上止挡202。从而,管状气体发生器1由长孔20的上止挡202在沿其管轴线R的一个移动方向上被阻塞,并且变形件3在另一个移动方向上被阻塞。
如图1所示的气囊装置以如下方式安装在机动车内管状气体发生器1的带有外壳5的一侧指向机动车内部4的方向。因此外壳5和管状气体发生器1的相应的端面100面对位于机动车内部4内的机动车使用者。
在发生事故时,高加速度作用力作用在机动车使用者上。在不利的状况下,机动车使用者的头部没有碰到展开的气囊,而是碰到了管状气体发生器1的端面100或者外壳5。在这种情况下,作用力F沿管状气体发生器1的管轴线R的方向施加在管状气体发生器1上。当作用力超过规定的最小作用力时该施加在管状气体发生器1的端面100上的作用力F使得设置在紧固件2和管状气体发生器1之间的变形件3变形。该最小作用力例如由法律规定。由机动车使用者的身体的碰撞管状气体发生器的部分施加到管状气体发生器1内的能量部分转换为变形件3中的变形能。在作用力F的作用下,管状气体发生器1沿其管轴线R的方向移动,直到长孔20内的销钉10紧贴于下止挡201。这样可以降低管状气体发生器1的突出部分对机动车使用者的伤害危险,因为由于碰撞动能转换为变形能的结果所产生的最大加速度减小。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
09/04/2002申请的德国专利申请102 41 622.2,包括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以及摘要整体包含于本文作为参考。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气囊装置,包括管状气体发生器,用于产生气囊的填充气,该气体发生器具有管轴线;以及变形件,构造为和气体发生器相互作用,并且可以变形以允许管状气体发生器相对于机动车沿管轴线的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将气体发生器连接于机动车的紧固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沿规定的移动路径引导管状气体发生器的引导件,该引导件结合于上述路径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装置,进一步包括布置在紧固件上的第一引导件以及位于管状气体发生器上并且和第一引导件结合的第二引导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两个引导件基本上沿管状气体发生器的管轴线的方向延伸。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引导件是长孔,第二引导件是结合在长孔(20)内的销钉。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引导件形成的移动路径基本上远离位于车辆内部的车辆使用者。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和/或第二引导件具有至少一个止挡用来限制管状气体发生器的沿至少一个方向上的移动行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变形件设置为当气体发生器受到管轴线的方向上的低于预定作用力时防止管状气体发生器的移动。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变形件设置在紧固件和管状气体发生器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变形件设置为管状气体发生器被支撑在一个止挡和紧固件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气体发生器定位为使得管轴线基本上指向机动车内部方向。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位于管状气体发生器上的外壳,用于容放气囊装置的其他组件,尤其是扩散器和/或气囊。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气囊装置,具有连接于机动车结构的管状气体发生器,用于产生气囊的填充气。管状气体发生器可以相对于车辆结构沿其管轴线移动并且与变形件相互作用,其中,在大于或等于规定的最小作用力的作用力作用下,该变形件变形并使得管状气体发生器可以沿其管轴线移动。
文档编号B60R21/26GK1500679SQ03155448
公开日2004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4日
发明者斯特凡·富克斯, 拉尔夫·巴托洛梅乌斯, 巴托洛梅乌斯, 斯特凡 富克斯 申请人:高田-彼得里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