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靠背电动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4748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座椅靠背电动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座椅靠背电动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作为工作时的交通工具已被人们所接受。但对于国产汽车而言,其座椅均为手动调整控制靠背的调整角度,即通过旋转手轮进行调整控制。一方面,靠背调整时,比较费时、费力,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另一方面,该调整装置仅用于低档车,无法升级汽车的档次,因此说,对于汽车的整体设计和档次升级受到的限制。而目前高档车座椅的智能控制,即选用编码器,单片机构成。因价格高,而且维修很不方便,也制约了普通汽车的选配。针对这一技术问题,必需加以改进和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设计结构及操作简单的汽车座椅靠背电动调整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电动调整装置,它是在原有汽车座椅一侧的传动轴引出端设置连接盘,通过连接盘上固定连接用于调整座椅靠背角度的驱动机构。
本技术方案还包括上述的驱动机构是由蜗轮、蜗杆啮合,通过蜗杆连接电机构成。
本装置的驱动机构除采用上述传动结构形式外,还可以采用主、被动伞齿轮啮合,通过主动伞齿轮连接电机构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特点效果是1、该装置是在原有设施不变的情况下,省去了手动旋轮,增加电动驱动机构,即可以轻松、便捷调整倾斜角度,又节省了调整时间,其价格也容易接受。
2、因驱动机构采用的蜗轮、蜗杆或伞齿轮的传动方式,使其工作安全可靠,维修简单、使用寿命长。
3、该装置可以满足任一款带有调整座椅靠背的汽车使用,可整体提高汽车的档次或升级。


图1是本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驱动机构的另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由图1所示的汽车座椅靠背电动调整装置,它是采用原有结构的座椅1及其上的调整靠背,通过由座椅1一侧引出端的传动轴2上设置用于起到连接作用的连接盘3。该连接盘3的中部为一方形孔,并与传动轴2引出端方形轴头安装配合。位于连接盘3的另一侧设置一蜗轮4,使蜗轮4固定连接于连接盘3。由该蜗轮4与一蜗杆5啮合,并通过蜗杆5接于永磁电机6构成一用于控制调整靠背角度的驱动机构。
上述中所涉及驱动机构是利用蜗轮4通过连接盘3与传动轴2连接。也可以利用蜗轮4一侧设置的轴套直接与传动轴2连接,均能满足工作要求。
上述设置的电动调整装置工作时,通过配制的按钮启动电机6,使电机6通过蜗杆5与蜗轮4啮合并旋转,带动座椅1靠背上的传动轴2转动,使靠背或顺或逆时方向转动达到所需要的角度,从而实现了本新型的设计目的。
图2给出了驱动机构的另一实施例结构。它是在图1所给结构的基础上,作了相应的变化均未脱离本新型的总体构思。即采用上述结构座椅1一侧的引出传动轴2,在其传动轴2的轴头上直接安装设置一带有轴套的被动伞齿轮4′,与设置的主动伞齿轮5′啮合,该主动伞齿轮5′连接于永磁电机6构成另一驱动机构。同样能够完成上述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电动调整装置,包括座椅及其上的传动轴,其特征是在所述座椅(1)一侧传动轴(2)的引出端设置连接盘(3),其上固定连接一用于调整座椅靠背角度的驱动机构。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电动调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机构是由蜗轮(4)与蜗杆(5)啮合,通过蜗杆(5)连接电机(6)构成。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电动调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机构是由被动伞齿轮(4′)与主动伞齿轮(5′)啮合,通过主动伞齿轮(5′)连接电机(6)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电动调整装置,包括座椅及其上的靠背调整传动轴,其中,在其传动轴的引出端设置连接盘,其上固定连接一用于调整座椅靠背角度的驱动机构。该装置具有设计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工作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等,可适用于普通汽车座椅的改良或高级汽车。
文档编号B60N2/22GK2635435SQ03273170
公开日2004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27日
发明者杨学涛 申请人:杨学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