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冷车辆的驾驶室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3811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气冷车辆的驾驶室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结构,尤其是在气冷车辆的驾驶室上使用的通风 结构。
背景技术
车辆发动机的冷却方式有许多种,其中主要有气冷和水冷两种方式。 虽说气冷引擎的设计较为繁复,但是具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是保养方便;二是成 本较低三是重量较轻。气冷车辆,即采用气冷方式冷却发动机的车辆,头部下方 有进气窗,进气窗内有散热片。这种结构利于设计一种高效率的驾驶室通风结构。
中国专利CN1974248号所公开的"用于机动车辆驾驶室的通风和空调组件" 专利(申请号200610163039.0),外壳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引入空气的进气口和至 少一个朝向所述驾驶室的、用于将通过所述进气口进入外壳的空气排出的排气口 ; 组件包括排放装置,用以将由蒸发装置冷却空气时产生的液体或通过进气口进入 外壳的空气中包含的液体排出外壳;所述组件具有收集装置,适于收集由于出口 孔上面存在负气压而导致的在出口孔上面以液柱形式存在的液体。该项专利的不 足之处在于采用主动通风和空气调节,耗能,影响车辆的运行速度。
中国专利CN101080334号所公开的"车辆驾驶室的通风系统的通风器"专利 (申请号200580043414.1),涉及通风系统的通风器,其构成输送上游气流的主 空气导道的终端部分,所述通风器配有漫射部件、定向部件、以及从一种模式变 成另一模式的控制部件,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中央导道,其至少部分地与一环 形导道同轴,这两导道的上游端部连接于主空气导道,且每个导道在其下游端部 具有所述漫射部件和所述定向部件之一和一控制环,所述控制环可在一第一位置 和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其作用是关闭中央导道和环形导道之 间的连接,在所述第二位置,环的作用是打开所述连接。该项专利的不足之处在 于-其进风系统未能有效利用车辆现有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气冷车辆的驾驶室通风结构,有效利用 车辆现有的结构,节约能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冷车辆的驾驶室通风结构由进风孔、 导风管、通风器组成,其中,通风器位于驾驶室内的控制台上,配有漫射部件、 定向部件、以及从一种模式变成另一模式的控制部件,为已有技术;进风孔位于 车辆头部下方进气窗内的散热片旁,靠近驾驶室一侧;导风管位于车辆前盖下方 靠近驾驶室一侧,布置在发动机旁的车体内侧,用塑料制成,其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从散热片旁的进风孔一直通到驾驶室,并与通风器连通。当本发明使用 时,在车辆运动过程中,风从进风孔进入导风管,再经通通风器进入驾驶室。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冷车辆的驾驶室通风结构具有积极的效果由进风孔、 导风管、通风器组成,结构简单;进风孔位于车辆头部下方进气窗内的散热片旁, 靠近驾驶室一侧,雨水不能进入进风孔;导风管位于车辆前盖下方靠近驾驶室一 侧,布置在发动机旁的车体内侧,用塑料制成,其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从散 热片旁的进风孔一直通到驾驶室,并与通风器连通,不影响车辆的外表美观;本 发明使用时,在车辆运动过程中,风从进风孔进入导风管,再经通通风器进入驾 驶室,有效利用车辆现有的结构,采用自然风,节约能源,并符合运动学原理, 适用于所有气冷车辆。


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看附图 附图1表示本发明的示意图。
附图l所示的结构包括驾驶室l,通风器2,导风管3,前盖4,进风孔5, 进气窗6,散热片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冷车辆的驾驶室通风结构由进风孔5、导风 管3、通风器2组成,其中,通风器2位于驾驶室1内的控制台上,配有漫射部 件、定向部件、以及从一种模式变成另一模式的控制部件,为已有技术;进风孔 5位于车辆头部下方进气窗6内的散热片7旁,靠近驾驶室l一侧;导风管3位 于车辆前盖4下方靠近驾驶室1一侧,布置在发动机旁的车体内侧,用塑料制成, 其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从散热片7旁的进风孔5—直通到驾驶室1,并与通 风器2连通。当本发明使用时,在车辆运动过程中,风从进风孔5进入导风管3, 再经通通风器2进入驾驶室1 。
本发明保护范围涉及上面所述的所有变化形式。
权利要求
1、一种气冷车辆的驾驶室通风结构,包含通风器(2),通风器(2)位于驾驶室(1)内的控制台上,配有漫射部件、定向部件、以及从一种模式变成另一模式的控制部件,其特征在于驾驶室通风结构有一进风孔(5)、一导风管(3)、一通风器(2),其中,进风孔(5)位于车辆头部下方进气窗(6)内的散热片(7)旁,靠近驾驶室(1)一侧;导风管(3)位于车辆前盖(4)下方靠近驾驶室(1)一侧,布置在发动机旁的车体内侧,用塑料制成,其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从散热片(7)旁的进风孔(5)一直通到驾驶室(1),并与通风器(2)连通。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冷车辆的驾驶室通风结构,由进风孔、导风管、通风器组成,结构简单;进风孔位于车辆头部下方进气窗内的散热片旁,靠近驾驶室一侧,雨水不能进入进风孔;导风管位于车辆前盖下方靠近驾驶室一侧,布置在发动机旁的车体内侧,用塑料制成,其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从散热片旁的进风孔一直通到驾驶室,并与通风器连通,不影响车辆的外表美观;本发明使用时,在车辆运动过程中,风从进风孔进入导风管,再经通通风器进入驾驶室,有效利用车辆现有的结构,采用自然风,节约能源,并符合运动学原理,适用于所有气冷车辆。
文档编号B60H1/32GK101648501SQ20091005988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30日
发明者宇 曹 申请人:成都市宇中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