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倒正档、高低速的机动车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586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倒正档、高低速的机动车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倒正挡、高低速的机动车制冷系统,主要用于三轮、四轮摩
托车、机动车。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三轮摩托车、机动车,-一般多采用链条、皮带或者传动轴转动,其中尤 以轴传动最为普及,但轴传动结构在部分解决了链条磨损和车辆可以实现倒挡的同时,由 于采用两次锥齿轮9(T转变动力传递方向(倒挡器和发动机连接、传动轴和后桥牙包连 接),从而致使发动机输出功率到车辆后桥之间极大降低,这也是目前用户普遍反映轴传动 车辆动力性能下降的根本原因。 其次,由于目前三轮车、四轮车多用于载货、载客,不同的用途引发不同的功能需
要,载货车辆要求车辆配置低速大扭矩动力转换装置,可以应付重载、爬坡、泥泞路面等苛
刻要求,载客车辆则由于载重少、空载率较高,要求车辆配置较高速度,以降低百公里燃油
消耗。目前部分厂家也推出了附带低速转化功能的后桥产品,但一般采用拉线装置、齿轮滑
动啮合,普遍存在挂挡难、定位部可靠、手感差、易损坏和维修、维护困难等问题,且由于挂
挡不到位、挂挡定位不可靠而极易产生安全隐患,危机驾乘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市场上还主要流行一种外观比较漂亮的防踏板车外形的三轮摩托车,该摩
托车外观漂亮、大小速度适中,深得人民大众的青睐,正越来越走进百姓人家。但该款车型
发动机外覆盖一个玻璃钢机罩,在外观漂亮的同时,却使通用四冲程风冷发动机的散热能
力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功率输出,以致于在夏季炎热季节车辆几乎不能使用,产生严重功
能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倒正挡、高低速的机动车制冷系统,可以同时实 现倒正挡、高低速转换和发动机适时强制风冷的功能,散热效果较好,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倒正挡、高低速的机动 车制冷系统,包括变速箱,变速箱内设有输入轴、输出轴、多功能输出轴,输入轴和输出轴--匕 分别设置用于切换参与传动的齿轮的奇偶个数的换挡轮;输入轴与发动机的输出端传动连 接,输出轴通过其上设置的齿轮直接与车后桥差速器上连接的齿轮相啮合;发动机外侧设 置风冷外罩,多功能输出轴外端设置变速箱离心风机并通过通风管道与风冷外罩连通。 所述的变速箱还包括传递一轴和传递二轴;输入轴设有可左右移动的输入换挡 轮,输入换挡轮的两侧设有与输入换挡轮配合并与输入轴通过光孔连接的第七齿轮和第八 齿轮;输出轴上设有可左右移动的输出换挡轮,输出换挡轮的两侧设有与输出换挡轮配合 并与输出轴通过光孔连接的第三齿轮和第十-一齿轮;传递一轴上分别固定设有第九齿轮、 与第三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齿轮、与第十一齿轮相啮合的第十齿轮;传递二轴分别固定设有 与第七齿轮相啮合的第六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的第五齿轮;传递一轴上的第九齿轮与输入轴上的第八齿轮相啮合。 所述的变速箱设有传递三轴和多功能输出轴;输入轴上固定设有第十二齿轮,传 递三轴上分别固定设有第十三齿轮和与第十二齿轮相啮合的第十四齿轮;多功能输出轴上 设有与第十三齿轮相啮合的第卜五齿轮。 所述的输入换挡轮和输出换挡轮通过花键分别和输入轴和输出轴传动连接并可
沿轴向移动,和换挡轮结合的齿轮为光孔,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上可以自由转动。 所述的输入换挡轮和输出换挡轮两侧设有凸台/凹坑,并相应分别在与输入换挡
轮和输出换挡轮结合的第七齿轮和第八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十一齿轮上设有凹坑/凸台。 所述的发动机前端的缸体或者缸体和缸头整体被风冷外罩包覆设置。 所述的输入轴外端与发动机的输出端通过齿轮和链条机构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三轮、四轮摩托车、机动车,该系统主要由一个和车辆驱动后
桥一体设计的变速箱组成,变速箱里面主要由倒顺挡、高低速、多功能输出三组齿轮组构
成。多功能输出轴伸出变速箱外,在该输出轴上设计专用的离心风扇。同时,在发动机上设
计包覆发动机缸体,或者缸体和缸头整体的外罩。然后通过专用的通风管道,将变速箱离心
风机产生的风量传送到发动机前端包覆缸体或者缸体和缸头整体的外罩中,从而实现发动
机强制风冷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车辆热天温度高、散热效果不佳而导致的动力性能下降,极大 的保障了整车动力性能和可靠性、安全性。同时本系统一体化变速箱附带的倒正挡、高速和 低速大扭矩转换功能更加贴合实际,其换挡简捷、可靠,操控容易,较大增强车辆动力输出 的同时并能适当降低燃油消耗,适用所有车型,大大拓宽了车辆原有的使用范围,更加满足 用户的多用途需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变速箱的侧视图; 图6为和换挡轮结合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带倒正挡、高低速的机动车制冷系统,包括变速箱E1, 变速箱El内设有输入轴Z5、输出轴Z2、多功能输出轴Z7,输入轴Z5和输出轴Z2上分别设 置用于切换齿轮传递方式的换挡轮;输入轴Z5与发动机Gl的输出端通过齿轮E2、 E3和链 条E4传动连接,输出轴Z2通过其上设置的第二齿轮2直接与车后桥Hl差速器上连接的第 一齿轮1相啮合;发动机Gl外侧设置风冷外罩F2,多功能输出轴Z7外端设置变速箱离心 风机F1,通风管道F3连接变速箱离心风机F1的出风口和发动机风冷外罩F2的进风口。 图1中H2为车后轮,H3所示的虚线框内为变速箱和后桥组成的新后桥总成。 本实施例中变速箱El还包括传递一轴Z3和传递二轴Z4 ;输入轴Z5设有可左右移动的输入换挡轮A1,输入换挡轮A1的两侧设有与输入换挡轮A1配合并与输入轴Z5通过 光孔连接的第七齿轮7和第八齿轮8 ;输出轴Z2 ....匕设有可左右移动的输出换挡轮A2,输出 换挡轮A2的两侧设有与输出换挡轮A2配合并与输出轴Z2通过光孔连接的第三齿轮3和 第卜一齿轮11 ;传递一轴Z3上分别固定设有第九齿轮9、与第三齿轮3相啮合的第四齿轮 4、与第十--齿轮11相啮合的第十齿轮10 ;传递二轴Z4分别固定设有与第七齿轮7相啮合 的第六齿轮6、与第四齿轮4相啮合的第五齿轮5 ;传递一轴Z3上的第九齿轮9与输入轴 Z5上的第八齿轮8相啮合。变速箱El设有传递三轴Z6和多功能输出轴Z7 ;输入轴Z5上 固定设有第十二齿轮12,传递三轴Z6上分别固定设有第十三齿轮13和与第十二齿轮12相 啮合的第十四齿轮14 ;多功能输出轴Z7上设有与第十三齿轮13相啮合的第十五齿轮15。 输入换挡轮Al和输出换挡轮A2通过花键分别和输入轴Z5和输出轴Z2传动连接 并可沿轴向移动。输入换挡轮Al和输出换挡轮A2两侧设有凸台22/凹坑,并相应分别在 与输入换挡轮Al和输出换挡轮A2配合的第七齿轮7和第八齿轮8、第三齿轮3和第卜一齿 轮ll上设有21凹坑/凸台。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变速箱里面主要由倒顺挡、高低速、多功能输出三组齿轮组 构成。通过输入换挡轮A1的左右滑动结合,可以分别和C1、C2齿轮组啮合完成正常挡和倒 挡的转换。通过输出换挡轮A2的左右滑动结合,可以分别和:B1、B2齿轮组啮合完成正常速 度和低速大扭矩的转换。通过Dl、 D2 二级齿轮组的变速,可以将发动机传输过来的较低的 转速任意提高,在变速箱多功能输出轴Z5外端装配专用的变速箱离心风机Fl,在发动机Gl 前端设计包覆缸体G2或者缸体G2和缸头G3整体的风冷外罩F2。通过配套的通风管道F3 将变速箱离心风机F1产生的放量传送到发动机G1前段包覆的风冷外罩F2内,实现发动机 的适时强制风冷。 当车辆需要实现倒挡功能时,输入换挡轮A1通过拨叉的作用,从和正挡齿轮(第 七齿轮)7结合转而分开,和倒挡齿轮(第八齿轮)8结合,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通过输入轴 Z5,通过花键配合传递到输入换挡轮A1,输入换挡轮A1通过侧面的凸台和倒挡齿轮(第八 齿轮)8侧面的凹坑结合,将动力传递过去,再由第八齿轮8,通过行星齿轮的第九齿轮9、第 四齿轮4、第三齿轮3、第二齿轮2,将动力传递到和车辆后桥差速器上固定的第一齿轮l,从 而驱动车辆实现倒挡的功能。 当车辆需要实现低速大扭矩是,输出换挡轮A2通过拨叉的作用,从和正常速度齿 轮(第三齿轮)3结合转而分开,和低速齿轮(第十 -齿轮)ll结合,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通 过输入轴Z5,通过花键配合传递到输入换挡轮Al,输入换挡轮Al通过侧面的凸台22和第 七齿轮7侧面的凹坑21结合,将动力传递过去,再由第七齿轮7,通过行星齿轮的第六齿轮 6、第五齿轮5、第四齿轮4、第十齿轮1()、第卜一齿轮11、第二齿轮2,将动力传递到和车辆后 桥差速器上固定的第--齿轮1,从而驱动车辆实现低速大扭矩的功能。 车辆发动机强制风冷的实现,是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通过变速箱输入轴Z5传递第 十二齿轮12,第十二齿轮12通过齿轮组D1、D2上的第十四齿轮14、第十三齿轮13、第十五 齿轮15,将动力传递到多功能输出轴Z7,多功能轴Z7外端安装配套专用的变速箱离心风机 F1,变速箱离心风机F1产生的风量通过专用通风管道F3引入到发动机G1前端包覆的风冷 外罩F2内,实现发动机的适时强制风冷。 车辆后桥可以通过后桥差速器上连接的第一齿轮1和变速箱齿轮轴Z2上的第二齿轮2啮合,从而使车辆后桥和变速箱实现一体化设计,形成车辆驱动新后桥总成H3 ;变速 箱输入轴Z5外端的链轮E2和发动机功率输出副轴....匕的链轮E3通过链条连接。变速箱内 B1、B2齿轮组通过输出换挡轮A2的左右滑动结合,实现车辆正常速度和低速大扭矩功能的 转化。变速箱内C1、C2齿轮组通过输入换挡轮A1的左右滑动结合,实现车辆正常挡和倒挡 功能的转化。变速箱内用于和齿轮组Bl、 B2、 Cl、 C2结合的换挡轮A2、 Al直径方向中间有 花键(如图5所示),和换挡轮A2、 Al结合的第三齿轮3、第十一齿轮11、第七齿轮7、第八 齿轮8直径方向中间是光孔(如图6所示),换挡轮A2、 Al上的花键和齿轮轴Z2、 Z5上的 花键结合,换挡轮A2、 Al两边有机械加工的凸台22(如图5所示),可以通过左右滑动,和 齿轮侧面上机械加工产生的凹坑21(如图6所示)结合,实现动力传递。变速箱内的所有 齿轮位置都是固定不变的,动力传递通过在齿轮轴....匕可以左右滑动的换挡轮A2、 Al和第三 齿轮3、第十一齿轮11、第七齿轮7、第八齿轮8结合实现。变速箱多功能输出轴Z7外端装 配系统配套变速箱离心风机F1,离心风机转速通过齿轮组D1、D2二级变速实现。车辆驱动 后桥,其传动速比可以通过变速箱内齿轮齿数多少来改变,也可以通过变速箱输入轴外端 链轮E2和发动机输出副轴上的链轮E3齿数多少来改变。
权利要求一种带倒正挡、高低速的机动车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变速箱内设有输入轴、输出轴、多功能输出轴,输入轴和输出轴上分别设置用于切换参与传动的齿轮的奇偶个数的换挡轮;输入轴与发动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输出轴通过其上设置的齿轮直接与车后桥差速器上连接的齿轮相啮合;发动机外侧设置风冷外罩,多功能输出轴外端设置变速箱离心风机并通过通风管道与风冷外罩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倒正挡、高低速的机动车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变速箱还包括传递一轴和传递二轴;输入轴设有可左右移动的输入换挡轮,输入换挡轮 的两侧设有与输入换挡轮配合并与输入轴通过光孔连接的第七齿轮和第八齿轮;输出轴上 设有可左右移动的输出换挡轮,输出换挡轮的两侧设有与输出换挡轮配合并与输出轴通过 光孔连接的第三齿轮和第十一齿轮;传递-一轴上分别固定设有第九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 合的第四齿轮、与第十一齿轮相啮合的第十齿轮;传递二轴分别固定设有与第七齿轮相啮 合的第六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的第五齿轮;传递一轴上的第九齿轮与输入轴上的第八 齿轮相啮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倒正挡、高低速的机动车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变速箱设有传递三轴和多功能输出轴;输入轴上固定设有第十二齿轮,传递三轴上分别 固定设有第十三齿轮和与第十二齿轮相啮合的第十四齿轮;多功能输出轴上设有与第十三 齿轮相啮合的第卜五齿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倒正挡、高低速的机动车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输入换挡轮和输出换挡轮通过花键分别和输入轴和输出轴传动连接并可沿轴向移动,与 换挡轮结合的齿轮为光孔,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上可以自由转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倒正挡、高低速的机动车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输入换挡轮和输出换挡轮两侧设有凸台/凹坑,并相应分别在与输入换挡轮和输出换挡 轮结合的第七齿轮和第八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十一齿轮....匕设有凹坑/凸台。
6. 根据权利要求卜5任一条所述的一种带倒正挡、高低速的机动车制冷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发动机前端的缸体或者缸体和缸头整体被风冷外罩包覆设置。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种带倒正挡、高低速的机动车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输入轴外端与发动机的输出端通过齿轮和链条机构传动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带倒正挡、高低速的机动车制冷系统,包括变速箱,变速箱内设有输入轴、输出轴、多功能输出轴,输入轴和输出轴上分别设置用于切换齿轮传递方式的换挡轮;输入轴与发动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输出轴通过其上设置的齿轮直接与车后桥差速器上连接的齿轮相啮合;发动机外侧设置风冷外罩,多功能输出轴外端设置变速箱离心风机并通过通风管道与风冷外罩连通。本实用新型一体化变速箱附带的倒正挡、高速和低速大扭矩转换功能更加贴合实际,散热效果好,换挡简捷、可靠,操控容易,降低油耗,操控容易,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B60K17/08GK201525281SQ200920090299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8日
发明者王栋 申请人:王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