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侧部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0027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侧部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侧部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侧防护板是安装在汽车(尤其是大型车辆)的侧部,后车轮前方位置,以防止 侧面行人被卷入后车轮下。传统的轻型车侧面防护装置大多是一个平行于车身的防护板, 为了保证对该防护板提供适当的支撑强度,通常在防护板上设置支撑件。该支撑件的两端 分别与防护板和车辆的侧部焊接,以对防护板提供支撑。这种结构吸能性能差且笨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能效果较好、结构简单的汽车侧部防护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侧部防护结构包括防护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防 护板的宽度方向的中部朝向一侧凸出以形成凹陷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在该底部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防护板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 二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端之间且与该第一支撑板倾斜设置。一方面,所述防护板的凸出的中部加强了对汽车侧部冲撞的缓冲作用,从而提高 了吸能防护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与车身连接,从而形成多点 支撑,强化了对所述防护板的支撑作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部防护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侧部防护结构的左视示意图;图3是图1中沿A-A平面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侧部防护结构(以下简称防护结构)包括防护板10、第一支撑 板20和第二支撑板30,防护板10的宽度方向的中部朝向一侧凸出以形成凹陷的底部11, 第一支撑板2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该底部11的外表面上,第一支撑板20的长度方向与防护 板10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二支撑板3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20的两端之间且与该 第一支撑板20倾斜设置。由于避免采用平板状的防护板,当行人撞到防护板10时,首先碰到防护板10的宽 度方向的两侧部分,从而减少了碰撞面积,提高了冲撞吸能效果。另外,由于使用第一支撑 板20和第二支撑板30支撑防护板10,因而对防护板10构成了三点支撑,即第一支撑板20 和防护板10固定连接的位置、第一支撑板20的另一端以及第二支撑板30的另一端构成了 三点支撑,从而提高对防护板10的支撑的稳定性。优选地,第一支撑板20的长度方向和第 二支撑板30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为30-60度,以得到稳定的三点支撑。[0011]防护板10可以由具有适当强度的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铝合金材料。防护板10的 凹陷的底部11的横截面可以是梯形或矩形。所述凹陷的沿防护板10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可 以是防护板10的宽度的1/3-1/2,从而能够兼顾防护板10的强度和吸能效果。另外,防护 板10的两端可以具有使防护板10沿其长度方向紧固的部件和相应的结构,例如防护板10 的两端可以设置为弯曲的板状,从而便于固定在车身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防护板10与车身 的安装和连接是本领域公知的,在此不作冗述。第一支撑板20和第二支撑板30可以由各种适于用作支撑板的材料制成,例如钢 板。优选地,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支撑板20和第二支撑板30对防护板10的 稳定支撑,可以使防护板10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支撑板20的长度方向和第二支撑板30 的长度方向所在的平面。另外,第一支撑板20和第二支撑板30可以为多个,该多个第一支撑板20沿防护 板10的长度方向均勻设置,多个第二支撑板30各自与多个第一支撑板20固定连接。也就 是说,多个第一支撑板20相互平行且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板20之间的间隔相同,从而对防 护板10提供均勻分布的支撑力。如图3所示,所述防护结构包括连接板40,第一支撑板20通过连接板40固定连接 到防护板10。优选地,第一支撑板20可以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40上,连接板40 和防护板10可以通过螺固件50(例如螺栓和螺母)紧固在一起。这种设置可以使第一支 撑板20和防护板10便于拆装,并且避免了因防护结构整体焊接导致的笨重和易锈蚀等缺
点o另外,可以使第一支撑板20的一端的板面与连接板40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30 的一端的板面与第一支撑板20的板面固定连接,从而增大第一支撑板20与安装板40的固 定连接的接触面积和第二支撑板30与第一支撑板20的固定连接的接触面面积,以提高固 定连接的接合强度和可靠性。为了便于将所述防护结构安装在车身上,可以使第一支撑板20的另一端的板面 和第二支撑板30的另一端的板面具有安装孔,从而通过紧固件(例如螺钉、螺栓等)和所 述安装孔将所述防护结构整体地固定在车身上。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支撑板20和第二支撑板30各自包括两个板面且 第一支撑板20和第二支撑板30的横截面均为L形(参见图3)。L形的第一支撑板20和 第二支撑板30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板20的一端的一个板面 通过焊接固定在连接板40上,第二支撑板30的一端的一个板面通过焊接固定在第一支撑 板20上。其中,可以使第一支撑板20和第二支撑板30的L形具有相同的规格,从而便于 第一支撑板20和第二支撑板30的固定连接。另外,当沿防护板10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第一支撑板20和第二支撑板30时,可 以使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板20的L形的开口相对或相背离,以对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板20 之间的防护板10施加相同的支撑力。此外,第一支撑板20的另一端的至少一个板面和第二支撑板30的另一端的至少 一个板面具有安装孔,从而便于通过第一支撑板20和第二支撑板30将所述防护结构整体 地安装到车身上。
权利要求一种汽车侧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包括防护板(10)、第一支撑板(20)和第二支撑板(30),所述防护板(10)的宽度方向的中部朝向一侧凸出以形成凹陷的底部(11),所述第一支撑板(2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该底部(11)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板(2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防护板(10)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支撑板(3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20)的两端之间且与该第一支撑板(20)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10)的长度方向垂直于 所述第一支撑板(20)的长度方向和第二支撑板(30)的长度方向所在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0)和第二支撑板 (30)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板(20)沿所述防护板(10)的长度方向均勻设置,所述多个 第二支撑板(30)各自与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板(2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包括连 接板(40),所述第一支撑板(20)通过所述连接板(40)固定连接到所述防护板(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0)通过焊接固定 连接在所述连接板(40)上,所述连接板(40)和防护板(10)通过螺固件(50)紧固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0)的一端的板面 与所述连接板(4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30)的一端的板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0) 的板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0)的另一端的板 面和第二支撑板(30)的另一端的板面具有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0)和第二支撑板 (30)各自包括两个板面且所述第一支撑板(20)和第二支撑板(30)的横截面均为L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0)的一端的一个 板面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连接板(40)上,所述第二支撑板(30)的一端的一个板面通过焊 接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2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0)的另一端的至 少一个板面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0)的另一端的至少一个板面具有安装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侧部防护结构包括防护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防护板的宽度方向的中部朝向一侧凸出以形成凹陷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该底部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防护板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端之间且与该第一支撑板倾斜设置。一方面,所述防护板的凸出的中部加强了对汽车侧部冲撞的缓冲作用,从而提高了吸能防护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与车身连接,从而形成多点支撑,强化了对所述防护板的支撑作用。
文档编号B60R19/56GK201580348SQ200920246949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0日
发明者张群坡, 徐东求, 王英杰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