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空气悬架离心平衡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491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空气悬架离心平衡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悬架附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辆空气悬架的离心平衡调 节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悬架减震装置的功能是减少路况不佳造成的振荡,同时减轻车子急转弯或急 刹车时车身的摇晃。空气悬架式减震装置以其刚度低,且刚度呈非线性、可调节,空气悬架 高度可调、质量轻、噪声低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各种车辆上,特别是高级大客车和 重型载货车上,同时,空气悬架在豪华越野汽车上的应用量也在迅速上升,部分轿车也逐渐 开始安装空气悬架。活塞式车辆空气悬架减震装置,使得车辆空气悬架体积显著减小,方便 了悬架的安装,而且能承受的工作压力更大。同时,结构更加简单,密封性能指标更容易达 到。但该装置的技术效果并不完善,在不可避免的行驶拐弯的情况下,使得车辆重心偏离, 造成车辆的外侧较高内侧较低,这不利于车辆的行驶平衡,大大降低了乘坐的舒适度和行 驶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调节车辆两侧空气悬架高度的离心平 衡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车辆空气悬架离心平衡调节装置,包括活塞悬架减 震装置、左、右同步板、左、右高度限位杆和左、右套筒,所述活塞悬架减震装置包括左、右活 塞杆、左、右活塞和左、右活塞缸,所述左、右活塞杆下端分别连接所述左、右活塞,上端伸出 所述左、右活塞缸外,所述左、右高度限位杆分别通过左、右同步板与左、右活塞杆连接,左、 右高度限位杆分别伸入所述左、右套筒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套筒顶端连接右小同步板, 在所述小同步板的下方连接右平衡活塞杆,所述右平衡活塞杆的下端连接右平衡活塞,所 述右平衡活塞套装于右平衡活塞缸内,所述右平衡活塞缸下部设有右平衡导管与右平衡活 塞缸缸腔相通,右平衡导管另一端伸入右调节活塞缸内,所述右调节活塞缸内有右调节活 塞,所述右调节活塞通过调节活塞柱与左调节活塞缸内的左调节活塞相连,所述左调节活 塞缸左端设有左平衡导管,所述左平衡导管与左平衡活塞缸相通,在左平衡活塞缸内设有 左平衡活塞,在所述左平衡活塞的上方设有左平衡活塞杆,所述左平衡活塞杆的上端连接 左小同步板,所述左小同步板与所述左套筒顶端连接。在所述右调节活塞缸和左调节活塞 缸上设有定位板,在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制动片,所述制动片与活塞柱同步器连接,所述活塞 柱同步器与调节活塞柱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同步电磁连接器连接,所述同步电磁连接器 设置在方向杆上。本装置随方向盘的转动,使得车辆外侧减震器升高,内侧减震器降低,从 而使车辆转弯时达到离心平衡。在所述制动片套装在定位板上;所述同步电磁连接器套装在方向杆上。套装结构 可以很好的实现制动的目的。[0006]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了由于车辆拐弯的情况下的车辆重心偏离,使得 车辆两侧车轮随着转弯形成的离心力而出现外高内低的情况,使得车辆始终保持平衡状 态,大大提升了乘坐的舒适度和行驶的安全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车辆空气悬架离心平衡调节装置,如图所示,由活塞悬架减震装置、左、右同步板 (4b、4a)、左、右高度限位杆(5b、5a)和左、右套筒(6b、6a)组成,活塞悬架减震装置由左、右 活塞杆(lb、la)、左、右活塞(2b,2a)和左、右活塞缸(3b,3a)组成,左、右活塞杆(lb、la)下 端分别连接左、右活塞(2b、2a),上端伸出左、右活塞缸(3b、3a)外,左、右高度限位杆(5b、 5a)分别通过左、右同步板(4b、4a)与左、右活塞杆(lb、la)连接,左、右高度限位杆(5b、 5a)分别伸入所述左、右套筒(6b、6a)内,右套筒6a顶端连接右小同步板7a,在右小同步 板7a的下方连接右平衡活塞杆8a,右平衡活塞杆8a的下端连接右平衡活塞9a,右平衡活 塞9套装于右平衡活塞缸10a内,右平衡活塞缸10a下部设有右平衡导管11a与右平衡活 塞缸10a缸腔相通,右平衡导管11a另一端伸入右调节活塞缸12a内,右调节活塞缸12a内 有右调节活塞13a,右调节活塞13a通过调节活塞柱14与左调节活塞缸12b内的左调节活 塞13b相连,左调节活塞缸12b左端设有左平衡导管11b,左平衡导管lib与左平衡活塞缸 10b相通,在左平衡活塞缸10b内设有左平衡活塞%,在所述左平衡活塞9b的上方设有左 平衡活塞杆8b,左平衡活塞杆8b的上端连接左小同步板7b,左小同步板7b与左套筒6b顶 端连接。在右调节活塞缸12a和左调节活塞缸12b上设有定位板15,在定位板15上套装制 动片16,制动片16与活塞柱同步器17连接,活塞柱同步器17与调节活塞柱14固定连接, 其另一端与同步电磁连接器18连接,同步电磁连接器18套装在方向杆19上。当车辆转弯时,司机转动方向盘,使得方向杆19水平运动,方向杆19带动活塞柱 同步器17运动,活塞柱同步器17带动调节活塞柱14运动,调节活塞柱14使得左、右调节 活塞(13b、13a)运动,左、右调节活塞(13b、13a)使得左、右平衡活塞(9b、9a)向上下相反 反向移动,通过左、右平衡活塞杆(8b、8a)和左、右小同步板(7b、7a)带动左、右套筒15上 下移动,从而使得左右套筒15与左右感应杆14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使得辆外侧减震 器降低,内侧减震器升高,从而使车辆转弯时内外侧高度基本相等达,提高了乘客乘车的舒 适性和车辆的行车安全。
权利要求车辆空气悬架离心平衡调节装置,包括活塞悬架减震装置、左、右同步板(4b、4a)、左、右高度限位杆(5b、5a)和左、右套筒(6b、6a),所述活塞悬架减震装置包括左、右活塞杆(1b、1a)、左、右活塞(2b、2a)和左、右活塞缸(3b、3a),所述左、右活塞杆(1b、1a)下端分别连接所述左、右活塞(2b、2a),上端伸出所述左、右活塞缸(3b、3a)外,所述左、右高度限位杆(5b、5a)分别通过左、右同步板(4b、4a)与左、右活塞杆(1b、1a)连接,左、右高度限位杆(5b、5a)分别伸入所述左、右套筒(6b、6a)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套筒(6a)顶端连接右小同步板(7a),在所述小同步板(7a)的下方连接右平衡活塞杆(8a),所述右平衡活塞杆(8a)的下端连接右平衡活塞(9a),所述右平衡活塞(9a)套装于右平衡活塞缸(10a)内,所述右平衡活塞缸(10a)下部设有右平衡导管(11a)与右平衡活塞缸(10a)缸腔相通,右平衡导管(11a)另一端伸入右调节活塞缸(12a)内,所述右调节活塞缸(12a)内有右调节活塞(13a),所述右调节活塞(13a)通过调节活塞柱(14)与左调节活塞缸(12b)内的左调节活塞(13b)相连,所述左调节活塞缸(12b)左端设有左平衡导管(11b),所述左平衡导管(11b)与左平衡活塞缸(10b)相通,在左平衡活塞缸(10b)内设有左平衡活塞(9b),在所述左平衡活塞(9b)的上方设有左平衡活塞杆(8b),所述左平衡活塞杆(8b)的上端连接左小同步板(7b),所述左小同步板(7b)与所述左套筒(6b)顶端连接。在所述右调节活塞缸(12a)和左调节活塞缸(12b)上设有定位板(15),在所述定位板(15)上设有制动片(16),所述制动片(16)与活塞柱同步器(17)连接,所述活塞柱同步器(17)与调节活塞柱(14)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同步电磁连接器(18)连接,所述同步电磁连接器(18)设置在方向杆(1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空气悬架离心平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动 片(16)套装在定位板(15)上;所述同步电磁连接器(18)套装在方向杆(19)上。
专利摘要车辆空气悬架离心平衡调节装置,由左、右小同步板、左、右平衡活塞杆、左、右平衡活塞、左、右平衡活塞缸、调节活塞柱、定位板、制动片、活塞柱同步器、同步电磁连接器和方向杆组成。在所述右调节活塞缸和左调节活塞缸上设有定位板,在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制动片,所述制动片与活塞柱同步器连接,所述活塞柱同步器与调节活塞柱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同步电磁连接器连接,所述同步电磁连接器设置在方向杆上。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了由于车辆拐弯的情况下的车辆重心偏离,使得车辆两侧车轮随着转弯形成的离心力而出现外高内低的情况,使得车辆始终保持平衡状态,大大提升了乘坐的舒适度和行驶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B60G21/073GK201721283SQ201020238569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5日
发明者罗小洪 申请人:罗小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