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驾驶室叉车的液压行走开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8092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用于双驾驶室叉车的液压行走开式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用于双驾驶室叉车的液压行走开式系统。包括主液压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主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箱、变量泵、系统溢流阀、单稳分流阀、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前行走马达和后行走马达;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和副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主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副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和梭阀。本发明采用单双马达切换工作制,实现了双驾驶室侧面叉车在平地行走与爬坡工况的切换,解决了双驾驶室侧面叉车平地行驶时速度要求高,而爬坡时,要求驱动力矩大的问题。使用液控先导技术,使控制车辆行走的液压控制阀可更加方便的布置于驾驶室,符合操作人员的驾驶习惯。
【专利说明】用于双驾驶室叉车的液压行走开式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叉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隧道、匝道中搬运长条型货物的侧面叉车。
【背景技术】
[0002]某特种侧面叉车用于隧道、匝道中搬运长条型货物,因为作业环境的空间限制导致车辆无法调转车头行驶,如采用倒车行驶,则会由于驾驶员的视野不好,极易造成车辆与墙壁碰撞,因此,需要在车辆两端分别设置驾驶室来进行车辆控制,双驾驶室要求在两个驾驶室均能实现车辆行走操纵。现有的双驾驶室叉车的两个驾驶室内分别设置一套独立的行车系统,每套独立的行车系统都包括一个变量泵、一个主溢流阀、两个行走马达、两个主控制阀。整车液压行走系统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双驾驶室叉车的液压行走系统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结构改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好,且符合驾驶人员行车操纵习惯,用于双驾驶室叉车的液压行走开式系统。
[0004]用于双驾驶室叉车的液压行走开式系统包括主液压系统,所述主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箱1、变量泵2、系统溢流阀4、单稳分流阀5、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前行走马达12和后行走马达13 ;所述变量泵2的吸油Ql 口和泵体卸压Tl 口分别连通着油箱,变量泵2的进油Pl 口通过三通管分别与系统溢流阀4的进油P2 口、单稳分流阀5的进油P3 口连通;系统溢流阀4的回油T2 口连通油箱;单稳分流阀5具有非稳态分流A3口和稳态分流B3 口 ;单稳分流阀5的非稳态分流A3 口通过三通管分别连通着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进油P4 口和变量泵2的反馈油LS 口 ;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回油T4 口连通着油箱;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第一工作A4 口通过三通管分别连通着前行走马达12的第一工作A5 口和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的第一工作Al 口 ;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第二工作B4 口通过三通管分别连通着前行走马达12的第二工作B5 口和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的第二工作BI 口 ;前行走马达12的卸压T5 口连通着油箱;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的第三工作Cl 口连通着后行走马达13的第一工作A6 口,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的第四工作Dl 口连通着后行走马达13的第二工作B6 口 ;后行走马达13的卸压T6 口连通着油箱;
还包括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6和副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7、主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8、副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9、梭阀20和梭阀21 ;所述单稳分流阀5的稳态分流B3 口通过三通管分别连通着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6的进油El 口和副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7的进油E2 口 ;所述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6的工作油Fl 口连通着主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8的进油Jl 口,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6的回油Gl 口通过三通管分别与主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8的回油Kl 口和油箱连通;所述主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8的第一工作Ml 口连通着梭阀21的第一进油U2 口,主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8的第二工作NI 口连通着梭阀20的第一进油口 Ul ;所述副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7的工作F2 口连通着副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9的进油J2 口,副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7的回油G2 口通过三通管分别连通着副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9的回油K2 口和油箱;所述副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9的第一工作油口 M2连通着梭阀20的第二进油Vl 口,副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9的第二工作油N2口连通着梭阀21的第二进油V2 口 ;梭阀20的出油Wl 口连通着所述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第一控制油X 口,梭阀21的出油W2 口连通着所述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第二控制油Y 口。
[0005]所述单稳分流阀5的稳态分流B3 口上设有控制溢流阀。
[0006]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发明使用一套集成的液压行走开式系统实现了双驾驶室侧面叉车的行车操纵;采用单双马达切换工作制,实现了双驾驶室侧面叉车在平地行走与爬坡工况的切换,解决了双驾驶室侧面叉车平地行驶时速度要求高,而爬坡时,要求驱动力矩大的问题;
2.本发明使用液控先导技术,使控制车辆行走的液压控制阀可更加方便的布置于驾驶室,符合操作人员的驾驶习惯;
3.本发明结构简单,经济性好,可靠性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系统结构示意图。
[0008]上图中序号:液压油箱1、变量泵2、系统溢流阀4、单稳分流阀5、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前行走马达12、后行走马达13、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6、副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7、主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8、副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9、梭阀20和梭阀21。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0]实施例:
参见图1,用于双驾驶室叉车的液压行走开式系统包括主液压系统,所述主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箱1、变量泵2、系统溢流阀4、单稳分流阀5、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前行走马达12和后行走马达13 ;所述变量泵2的吸油Ql 口和泵体卸压Tl 口分别连通着油箱,变量泵2的进油Pl 口通过三通管分别与系统溢流阀4的进油P2 口、单稳分流阀5的进油P3 口连通;系统溢流阀4的回油T2 口连通油箱;单稳分流阀5具有非稳态分流A3 口和稳态分流B3 口 ;单稳分流阀5的非稳态分流A3 口通过三通管分别连通着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进油P4 口和变量泵2的反馈油LS 口 ;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回油T4口连通着油箱;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第一工作A4 口通过三通管分别连通着前行走马达
12的第一工作A5 口和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的第一工作Al 口 ;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第二工作B4 口通过三通管分别连通着前行走马达12的第二工作B5 口和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的第二工作BI 口 ;前行走马达12的卸压T5 口连通着油箱;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的第三工作Cl 口连通着后行走马达13的第一工作A6 口,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的第四工作Dl 口连通着后行走马达13的第二工作B6 口 ;后行走马达13的卸压T6 口连通着油箱;还包括液压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6和副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7、主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8、副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9、梭阀20和梭阀21 ;所述单稳分流阀5的稳态分流B3 口通过三通管分别连通着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6的进油El 口和副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7的进油E2 口 ;所述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6的工作油Fl 口连通着主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8的进油Jl 口,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6的回油Gl 口通过三通管分别与主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8的回油Kl 口和油箱连通;所述主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8的第一工作Ml 口连通着梭阀21的第一进油U2 口,主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8的第二工作NI 口连通着梭阀20的第一进油口 Ul ;所述副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7的工作F2 口连通着副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9的进油J2 口,副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7的回油G2 口通过三通管分别连通着副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9的回油K2 口和油箱;所述副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9的第一工作油口M2连通着梭阀20的第二进油Vl 口,副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9的第二工作油N2 口连通着梭阀21的第二进油V2 口;梭阀20的出油Wl 口连通着所述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第一控制油X 口,梭阀21的出油W2 口连通着所述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第二控制油Y 口。
[0011]单稳分流阀5的稳态分流B3 口上设有控制溢流阀,对液压控制系统进行保护。
[0012]所述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当电磁铁不通电时,第一工作Al 口,第二工作BI 口均处于断开状态,第三工作Cl 口与第四工作Dl 口连通;当电磁铁通电时,第一工作Al 口与第三工作Cl 口接通,第二工作油BI 口与第四工作Dl 口接通。其主要作用为实现单马达行走与双马达行走的功能切换。
[0013]所述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当第一控制油X 口、第二控制油Y 口均无压力时,切换至中位,其进油P4 口、回油T4 口、第一工作A4 口和第二工作B4 口均连通。当第一控制油X口有压力时,切换至左位,进油P4 口与第一工作A4 口接通,回油T4 口与第二工作B4 口接通;当第二控制油Y 口有压力时,切换至右位,进油P4 口与第二工作B4 口接通,回油T4 口与第一工作A4 口接通;其主要作用为实现车辆的前进与后退的行走方向切换。
[0014]所述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6在踏板松开时,处于下位,进油El 口断开,工作Fl 口与回油Gl 口连通;当踩下踏板时,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6处于上位,进油El口与工作Fl 口连通,回油Gl 口断开。所述副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7工作原理同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6,其主要作用是控制车辆的行驶速度,具体布置在驾驶员的右脚位置,功能等同于汽车的油门。
[0015]所述主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8处于中位时,其进油Jl 口、回油Kl 口、第一工作Ml 口和第二工作NI 口均连通;当手动换向至左位时,进油Jl 口与第二工作NI 口接通,第一工作Ml 口与回油Kl 口接通;当手动换向至右位时,进油Jl 口与第一工作Ml 口接通,第二工作NI 口与回油Kl 口接通。所述副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9工作原理同主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8。其主要作用是控制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换位,实现车辆的前进与后退,具体布置于驾驶员的右手方位,功能等同于汽车的前后换挡。
[0016]本发明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当驾驶员启动车辆,未操纵主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8和副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9,主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8和副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9均处于中位。未踩下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6和副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7,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6和副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7均处于下位。变量泵2从液压油箱I吸油,液压油经变量泵2的进油Pl 口、三通管至单稳分流阀5的进油P3 口,单稳分流阀5将一部分液压油从稳态分流B3 口提供给液控系统,液控系统的液压油经三通管分别流向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6和副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7。此时因为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6的和副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7均处于下位,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6的进油El口和副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7的进油E2 口均断开,控制油经单稳分流阀5的回油T3口溢流回油箱。单稳分流阀5将稳态分油后剩余的液压油从非稳态分流A3 口排出,经三通管至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进油P4 口,此时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第一控制油X 口、第二控制油Y 口均无压力处于中位,油液经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回油T4 口回油箱,车辆处于静止状态。
[0017]当车辆工作在平坦的路面,需要在主驾操作车辆前进行驶时,将主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8换向至左位,踩下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6,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6切换至上位,控制油液经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6的进油El 口、工作Fl 口,主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8的进油Jl 口、第二工作NI 口至梭阀20的第一进油Ul 口,在压力油的作用下,梭阀20的第二进油Vl 口关闭,控制油液经梭阀20的出油Wl 口到达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第一控制油X 口,推动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换位至左位。主系统的压力油经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进油P4 口、第一工作A4 口,三通管至前行走马达12的第一工作A5 口,驱动前行走马达12逆时针旋转,前行走马达12的回油经前行走马达12的第二工作B5 口,三通管,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第二工作B4 口、回油T4 口回油箱,实现了车辆在主驾的前进行驶。
[0018]当车辆工作在平坦的路面,需要在主驾操作车辆后退行驶时,将主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8换向至右位,踩下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6,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6切换至上位,控制油液经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6的进油El 口、工作Fl 口,主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8的进油Jl 口、第一工作Ml 口至梭阀21的第一进油U2 口,在压力油的作用下,梭阀21的第二进油V2 口关闭,控制油液经梭阀21的出油W2 口到达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第二控制油Y 口,推动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换位至右位。主系统的压力油经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进油P4 口、第二工作B4 口,三通管10至前行走马达12的第二工作B5 口,驱动前行走马达12顺时针旋转,前行走马达12的回油经前行走马达12的第一工作A5 口,三通管,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第一工作A4 口、回油T4 口回油箱,实现了车辆在主驾的后退行驶。
[0019]当车辆工作在平坦的路面,需要在副驾操作车辆前进行驶时,将副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9换向至右位,踩下副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7,副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7切换至上位,控制油液经副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7的进油E2 口、工作F2 口,副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9的进油J2 口、第二工作N2 口至梭阀21的第二进油V2 口,在压力油的作用下,梭阀21的第一进油U2 口关闭,控制油液经梭阀21的出油W2 口到达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第二控制油Y 口,推动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换位至右位。主系统的压力油经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进油P4 口、第二工作B4 口,三通管至前行走马达12的第二工作B5 口,驱动前行走马达12顺时针旋转,前行走马达12的回油经前行走马达12的第一工作A5 口,三通管,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第一工作A4 口、回油T4 口回油箱,实现了车辆在副驾的前进行驶。
[0020]当车辆工作在平坦的路面,需要在副驾操作车辆后退行驶时,将副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9换向至左位,踩下副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7,副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7切换至上位,控制油液经副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7的进油E2 口、工作F2 口,副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9的进油J2 口、第一工作M2 口至梭阀20的第二进油Vl 口,在压力油的作用下,梭阀20的第一进油Ul 口关闭,控制油液经梭阀20的出油Wl 口到达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第一控制油X 口,推动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换位至左位。主系统的压力油经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进油P4 口、第一工作A4 口,三通管至前行走马达12的第一工作A5 口,驱动前行走马达12逆时针旋转,前行走马达12的回油经前行走马达12的第二工作B5 口,三通管,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第二工作B4 口、回油T4 口回油箱,实现了车辆在副驾的后退行驶。
[0021]当车辆需要进行较大角度的爬坡行驶时,可操作单双马达切换开关,让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电磁铁通电,此时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第一工作A4 口通过三通管,一路直接连接前行走马达12的A5 口,另一路通过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的第一工作Al 口、第三工作Cl 口连接后行走马达13的A6 口。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第二工作B4 口通过三通管,一路直接连接前行走马达12的B5 口,另一路通过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的第二工作BI 口、第四工作Dl 口连接后行走马达13的B6 口。此时行走前行走马达12和后行走马达13可实现同时工作,增加了车辆的驱动力。
【权利要求】
1.用于双驾驶室叉车的液压行走开式系统,包括主液压系统,所述主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箱(I)、变量泵(2)、系统溢流阀(4)、单稳分流阀(5)、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前行走马达(12)和后行走马达(13);所述变量泵(2)的吸油Ql 口和泵体卸压Tl 口分别连通着油箱,变量泵(2)的进油Pl 口通过三通管分别与系统溢流阀(4)的进油P2 口、单稳分流阀(5)的进油P3 口连通;系统溢流阀(4)的回油T2 口连通油箱;单稳分流阀(5)具有非稳态分流A3 口和稳态分流B3 口 ;单稳分流阀(5)的非稳态分流A3口通过三通管分别连通着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进油P4 口和变量泵(2)的反馈油LS口 ;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回油T4 口连通着油箱;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第一工作A4 口通过三通管分别连通着前行走马达(12)的第一工作A5 口和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的第一工作Al 口 ;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第二工作B4 口通过三通管分别连通着前行走马达(12)的第二工作B5 口和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的第二工作BI 口 ;前行走马达(12)的卸压T5 口连通着油箱;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的第三工作Cl 口连通着后行走马达(13)的第一工作A6 口,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的第四工作Dl 口连通着后行走马达(13)的第二工作B6 口 ;后行走马达(13)的卸压T6 口连通着油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6)和副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7)、主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8)、副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9)、梭阀(20)和梭阀(21);所述单稳分流阀(5)的稳态分流B3 口通过三通管分别连通着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6)的进油El 口和副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7)的进油E2 口 ;所述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6)的工作油Fl 口连通着主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8)的进油Jl口,主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6)的回油Gl 口通过三通管分别与主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8)的回油Kl 口和油箱连通;所述主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8)的第一工作Ml 口连通着梭阀(21)的第一进油U2 口,主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8)的第二工作NI 口连通着梭阀(20)的第一进油口 Ul ;所述副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7)的工作F2 口连通着副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9)的进油J2 口,副驾踏板式两位三通先导阀(17)的回油G2 口通过三通管分别连通着副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9)的回油K2 口和油箱;所述副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9)的第一工作油口 M2连通着梭阀(20)的第二进油Vl 口,副驾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9)的第二工作油N2 口连通着梭阀(21)的第二进油V2 口 ;梭阀(20)的出油Wl 口连通着所述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第一控制油X 口,梭阀(21)的出油W2 口连通着所述三位四通液控换向阀(9)的第二控制油Y 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驾驶室叉车的液压行走开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稳分流阀(5)的稳态分流B3 口上设有控制溢流阀。
【文档编号】B60K17/14GK103507629SQ201310510353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6日
【发明者】徐家祥, 周齐齐, 温跃清, 田原, 马杰, 陈曾 申请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