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船高效节能环保冷暖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69979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车船高效节能环保冷暖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车船高效节能环保冷暖装置,由主附件喇叭筒、抽热器、风涡轮、抽风器、集能筒、散发箱、外排管、导能管、排尘阀、主电阀、副电阀、热电阀、风电阀构成,其中喇叭筒后端和集能筒连通,抽热器设于喇叭筒内侧和内端设有管状齿轴,风涡轮设于喇叭筒一侧,抽风器设于集能筒前端内侧,集能筒前后端分别与喇叭筒和主电阀连通,散热箱前后端分别与主电阀和外排管连通,外排管前端与散热箱连通和一侧与导能管后端连通,导能管前端与集能筒上侧连通,排尘阀设于喇叭筒前端一侧,主电阀设于集能筒与散热箱间,副电阀设于导能管与集能筒间,热电阀设于抽热器齿轴后端,风电阀设于喇叭筒一侧。故本发明应用综合节能环保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极为明显。
【专利说明】车船高效节能环保冷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冷暖装置,特别是一种先进的车船高效节能环保冷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国家交通事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令人遗憾的是城乡公交车、快巴和火车快慢客运中,所用的各种车船均采用普通电能与燃能专用空调和以单体粗放式进行降温保暖,此类设置技术不仅滞后和能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甚大,且运行成本偏高,并直接导致全社会整体节能环保降耗增效和低碳运行效果下降。为此,有必要发明一种整体设计技术结构独到、优质多能广用、运行风能降温、余热巧秒供暖、降耗降噪低碳、高效节能环保、可靠便利耐用的公交车降温保暖装置。
[00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各种公路、铁路和轮船客运车船所使用普通专用电能与燃能空调制冷供暖技术滞后和水陆交通事业发展需求问题,提供一种技术结构优越、精巧多能广用、无需用电费油、运行风能降温、余热巧秒供暖、降耗降噪低碳、高效节能环保、安装使用便利、优质可靠耐用、制用成本极低和综合性价比更高的车船高效节能环保冷暖装置。
[0004]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船高效节能环保冷暖装置,包括主件、附件两个部分,其主要特征在于:
所述主件包括喇叭筒、抽热器、风涡轮、抽风器、集能筒、散发箱、外排管、导能管,所述喇叭筒前端为喇叭口和后端为直筒,以及直筒后端和集能筒前端连通及喇叭口内侧设有抽热器,所述抽热器设置于喇叭筒喇叭口内侧和内端设有管状齿轴,以及管状齿轴前端外侧连接有喇叭罩及罩的边缘与喇叭筒前端喇叭口内侧壁连接形成漏斗状,且管状齿轴后端设有热电阀,所述风涡轮设置于喇叭筒一侧和中间设有轴杆与突入喇叭筒一侧与主齿轮连接,而主齿轮与从齿轮吻接和从齿轮与抽热器齿轴吻接,所述抽风器设置于集能筒前端内侧,所述集能筒前端与喇叭筒后端连通和前端内侧壁设有若干层微滤尘埃兼集热缓风网及后端与主电阀前端连通,所述散热箱由上层防护栅板和下层集散冷暖气网层组成,以及前端与主电阀后端连通和后端与外排管前端连通,所述外排管前端与散热箱后端连通和一侧与导能管后端下侧连通,所述导能管前端下侧与集能筒后端上侧连通;
所述附件包括排尘阀、主电阀、副电阀、热电阀、风电阀,所述排尘阀设置于喇叭筒前端一侧和抽热器后侧,所述主电阀前端与集能筒后端连通和后端与散热箱前端下层连通,所述副电阀上端与导能管前端下侧连通和下端与集能筒后端上侧连通,所述热电阀设置于抽热器内端所设管状齿轴后端,所述风电阀为一个或一个以上设置于喇叭筒上侧或另一侧。
[0005]由于采取上述技术结构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车船高效节能环保冷暖装置,主要是采用超前综合设计理念与技术结构,将现有各种车船普通专用空调直接依赖电能和燃能制冷供暖技术特点,以及易造成能耗大和环境污染严重等设置技术滞后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剔除、揉和、优化与提高,设计成由主件的喇叭筒、抽热器、风涡轮、抽风器、集能筒、散发箱、外排管、导能管和附件的排尘阀、主电阀、副电阀、热电阀、风电阀等所构成的车船高效节能环保冷暖装置,该供暖装置以收集利用公交车船自身发动机和排气管余热为主,无需另用电能与燃能和综合技术与能效超前,可免除现有普通客运车船专用电能和燃能空调制暖不节能环保的滞后设置技术弊端,并在使用过程中能有效促进全社会车船运行整体高效节能环保的快速发展,且可广泛用于各种使用电能、燃能的火车、汽车、轮船等车厢和船舱的高效节能环保制冷供暖。试验证明,其使用综合节能环保效率比现有普通客运车船专用电能燃能空调制暖高达(85)%以上。因此,本发明具有综合技术性能优越、精巧多能广用、无需用电费油、运行风能制冷、余热巧妙制暖、降耗降噪低碳、高效节能环保、安装使用便利、优质可靠耐用、制用成本极低和综合性价比更高,其推广使用综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极为明显。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车船高效节能环保冷暖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车船高效节能环保冷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8]元件标号说明:1-喇叭筒,2-抽热器,3-排尘阀,4-风涡轮,5-抽风器,6_集能筒,7-主电阀,8-散发箱,9-外排管,10-导能管,11-副电阀,12-热电阀,13-风电阀。
[0009]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车船高效节能环保冷暖装置,其包括主件和附件两个部分。
[0010]所述主件包括喇叭筒1、抽热器2、风涡轮4、抽风器5、集能筒6、散发箱8、外排管9、导能管10,
所述喇叭筒I前端为喇叭口和后端为直筒,以及直筒后端和集能筒6前端连通及喇叭口内侧设有抽热器2,其主要作用是设置抽热器2和与风涡轮4配合的齿轴、主齿轮与从齿轮,
所述抽热器2设置于喇叭筒I喇叭口内侧和内端设有管状齿轴,以及管状齿轴前端外侧连接有喇叭罩及罩的边缘与喇叭筒I前端喇叭口内侧壁连接形成漏斗状,且管状齿轴后端设有热电阀12,其主要作用是抽取车船发动机外侧余热或接通与利用排气管尾气热能,所述风涡轮4设置于喇叭筒I一侧和中间设有轴杆与突入喇叭筒I一侧与主齿轮连接,而主齿轮与从齿轮吻接和从齿轮与抽热器2齿轴吻接,其主要作用是利用车船驰行风力驱转抽热器2抽取热能,
所述抽风器5设置于集能筒6前端内侧和可设为电动抽风扇式或不设,其主要作用是从风电阀13中抽取车船驰行冷风,
所述集能筒6前端与喇叭筒I后端连通和前端内侧壁设有若干层微滤尘埃兼集热缓风网及后端与主电阀7前端连通,其主要作用是微滤清洁优化和积存暖气与缓和冷气,
所述散热箱8由上层防护栅板和下层集散冷暖气网层组成,以及前端与主电阀7后端连通和后端与外排管9前端连通,其主要作用是安全有效集散冷暖气,
所述外排管9前端与散热箱8后端连通和一侧与导能管10后端下侧连通,其主要作用是将净化和利用过的尾气进行欧4达标以上排放,
所述导能管10前端下侧与集能筒6后端上侧连通,其主要作用是将热能或冷气输送到与之相连通的车辆相关冷暖口和扶手管、座位和卧铺夹层中;
所述附件包括排尘阀3、主电阀7、副电阀11、热电阀12、风电阀13, 所述排尘阀3设置于喇叭筒I前端一侧和抽热器2后侧,其主要作用是将微滤积存的尘埃排出喇叭筒I体外,
所述主电阀7前端与集能筒6后端连通和后端与散热箱8前端下层连通,其主要作用是接受外部自控器指令适时开闭热能与冷气下通道,
所述副电阀11上端与导能管10前端下侧连通和下端与集能筒6后端上侧连通,其主要作用是接受外部自控器指令适时开闭热能与冷气上通道,
所述热电阀12设置于抽热器2内端所设管状齿轴后端,其主要作用是接受外部自控器指令适时开闭抽热器2热能通道,
所述风电阀13为一个或一个以上设置于喇叭筒I上侧或另一侧,其主要作用是接受外部自控器指令适时开闭车船驰行冷风通道。
[0011]主要实施过程:将本发明车船高效节能环保冷暖装置的喇叭筒I与车船发动机外侧或直接与排气管进行密闭连通,并分别将主电阀7、副电阀11、热电阀12与外部具有温控功能的自控器连接并设定相关温控和自动开闭程序,这时即可运行相关车船。当气温高于设定温度时,自控器即将热电阀12关闭并开通风电阀13,车船驰行冷风即从风电阀13喇叭口(说明中叙述)进入喇叭筒I后端直管中并驱转抽风器5,而抽风器5又可助增抽风量并将冷风抽入集能筒6中,并经集能筒6前端内侧壁所附设的若干层微滤网将冷风中夹带的尘埃进行清洁净化和将驰速冷风滞缓成较柔和的冷气,随之冷气即可根据需要分别经主电阀7、副电阀11进入散发箱8、导能管10给车船内冷暖口和扶手管、座位和卧铺夹层中供冷降温;当气温低于设定温度时,自控器即将风电阀13关闭并开通热电阀12,车船驰行风即驱动风涡轮4驱转抽热器2抽取发动机外侧余热或排气管尾气(也可同步安装抽取),被抽取的余热或尾气即经附设齿轴通管和热电阀12进入喇叭筒I后端直管中,并驱转抽风器5协助增大抽余热或尾气量和将余热或尾气抽入集能筒6中,再经集能筒6前端内侧壁所附设的若干层微滤网将余热或尾气中夹带的尘埃进行清洁净化和滞缓成较柔和的暖气,随之暖气即可根据需要分别经主电阀7、副电阀11进入散发箱8、导能管10给车船内冷暖口和扶手管、座位和卧铺夹层中供暖升温,最终经外排管9排除。在实际使用中,对于车船尾气利用可不从冷暖口散放,而直接进行封闭式利用最后经外排管9排除。当使用一段时间后,打开排尘阀3即可将积存灰尘排除掉。因此,本发明推广使用综合节能环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为明显。
[0012]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与简要实施例,本发明的技术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列举的形式,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及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船高效节能环保冷暖装置,包括主件、附件两个部分,其主要特征在于:所述主件包括喇叭筒(I)、抽热器(2)、风涡轮(4)、抽风器(5)、集能筒(6)、散发箱(8)、外排管(9)、导能管(10),所述喇叭筒(I)前端为喇叭口和后端为直筒,以及直筒后端和集能筒(6)前端连通及喇叭口内侧设有抽热器(2 ),所述抽热器(2 )设置于喇叭筒(I)喇叭口内侧和内端设有管状齿轴,以及管状齿轴前端外侧连接有喇叭罩及罩的边缘与喇叭筒(I)前端喇叭口内侧壁连接形成漏斗状,且管状齿轴后端设有热电阀(12),所述风涡轮(4)设置于喇叭筒(I) 一侧和中间设有轴杆与突入喇叭筒(I) 一侧与主齿轮连接,而主齿轮与从齿轮吻接和从齿轮与抽热器(2)齿轴吻接,所述抽风器(5)设置于集能筒(6)前端内侧,所述集能筒(6)前端与喇叭筒(I)后端连通和前端内侧壁设有若干层微滤尘埃兼集热缓风网及后端与主电阀(7)前端连通,所述散热箱(8)由上层防护栅板和下层集散冷暖气网层组成,以及前端与主电阀(7)后端连通和后端与外排管(9)前端连通,所述外排管(9)前端与散热箱(8)后端连通和一侧与导能管(10)后端下侧连通,所述导能管(10)前端下侧与集能筒(6)后端上侧连通; 所述附件包括排尘阀(3)、主电阀(7)、副电阀(11)、热电阀(12)、风电阀(13),所述排尘阀(3)设置于喇叭筒(I)前端一侧和抽热器(2)后侧,所述主电阀(7)前端与集能筒(6)后端连通和后端与散热箱(8 )前端下层连通,所述副电阀(11)上端与导能管(10 )前端下侧连通和下端与集能筒(6)后端上侧连通,所述热电阀(12)设置于抽热器(2)内端所设管状齿轴后端,所述风电阀(13)为一个或一个以上设置于喇叭筒(I)上侧或另一侧。
【文档编号】B60H1/00GK103786548SQ201310710733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9日
【发明者】韦战 申请人:柳州市京阳节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