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安全防撞底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6997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汽车头安全防撞底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汽车头安全防撞底架装置,其中的后杠管两端分别和左右后管连接,左后管后端与后杠管左端连接和前端容置左中管后端,左中管后端置于左后管前端和前端容置左前管后端,左前管后端置于左中管前端内侧和前端与前杠管后侧连接,前杠管后侧两端分别和左前管与右前管前端连接,前缓杠设于前杠管前侧,右前管前端与前杠管后侧连接和后端置于左中管内,右中管前端内侧容置右前管后端和后端置于右后管前端内,机器杠分别设于左右后管和左右中管之间,右后管前端内容置右中管后端和后端与后杠管前侧连接,左后簧设于左后管内,左前簧设于左中管内,感应头设于前缓杠两端,感应栓设于左右后管与中管内,右前簧设于右中管内,右后簧设于右后管内。
【专利说明】汽车头安全防撞底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底架装置,特别是一种汽车头安全防撞底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当今,各种机动车头底架均为非缓冲的硬性技术结构装置,而近年来国内外汽车行业虽有不少专业和业余人士不断对机动车头底架装置进行研究,但至今各种汽车尤其是乘用汽车所配置使用的机动车头底架装置研发技术还是无明显进展,以致机动车头在交通事故中所产生的安全后果依然如故。为此,有必要发明一种技术结构超前、性能优适应广、缓冲安全防撞和优质高效节能的汽车头防撞装置。
[00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汽车头底架技术滞后和汽车技术产业市场发展需求问题,提供一种技术结构超前、性能优适用广、缓冲安全防撞、优质高效节能、安用可靠便利、制用成本较低的汽车头安全防撞底架装置。
[0004]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头安全防撞底架装置,包括主件、附件两个部分,其主要特征在于:
所述主件包括后杠管、左后管、左中管、左前管、前杠管、前缓杠、右前管、右中管、机器杠、右后管,所述后杠管前侧两端分别和左后管与右后管后端连接,所述左后管后端与后杠管左端连接和前端容置左中管后端,所述左中管后端置于左后管前端和前端容置左前管后端及内置左前簧,所述左前管后端置于左中管前端内侧和前端与前杠管后侧连接,所述前杠管后侧两端分别和左前管与右前管前端连接,所述前缓杠设置于前杠管前侧,所述右前管前端与前杠管后侧连接和后端置于左中管前端内侧,所述右中管前端内侧容置右前管后端和后端置于右后管前端内侧及内置右前簧,所述机器杠包括分别设置于左后管与右后管和左中管与右中管之间的前后两杠或两杠以上的机器杠,所述右后管前端内侧容置右中管后端和后端与后杠管前侧连接;
所述主件包括左后簧、左前簧、感应头、感应栓、右前簧、右后簧,所述左后簧设置于左后管内侧,所述左前簧设置于左中管内侧,所述感应头设置于前缓杠前侧两端,所述感应栓包括设置于左后管、左中管、右后管、右中管前端内侧的各相关感应栓,所述右前簧设置于右中管内侧,所述右后簧设置于右后管内侧。
[0005]由于采取上述技术结构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汽车头安全防撞底架装置,是采用超前综合设计理念与技术结构,将现有各种汽车底架装置安全技术滞后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剔除、揉和、优化与提高,设计成以主件和附件的所构成的综合技术性能超前和缓冲安全防撞的汽车底架装置,该装置以简要结构和先进层次进行综合设置,可有效克服现有普通汽车头底架装置技术结构繁陋、浪费、硬性与滞后等弊端,其可广泛适用于各种车辆尤其是乘用汽车车头底架的新配套设置于更换,且制用综合经济效率与安全防撞效益比现有普通汽车头底架技术设置效益高35%以上。因此,本发明具有综合技术性能优越、性能优适用广、缓冲安全防撞、制用简捷便利、高效节能环保、安全可靠耐用,推广使用综合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极为明显。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汽车头安全防撞底架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汽车头安全防撞底架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08]元件标号说明:1_后杠管,2-左后簧,3-左后管,4-左中管,5-左前簧,6-左前管,7-前杠管,8-前缓杠,9-感应头,10感应栓,11-右前管,12-右前簧,13-右中管,14-机器杠,15-右后簧,16-右后管。
[0009]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汽车头安全防撞底架装置,其包括主件和附件两个部分。
[0010]所述主件包括后杠管1、左后管3、左中管4、左前管6、前杠管7、前缓杠8、右前管11、右中管13、机器杠14、右后管16,
所述后杠管I前侧两端分别和左后管3与右后管16后端连接,其主要作用是支持左后管3与右后管16,
所述左后管3后端与后杠管I左端连接和前端容置左中管4后端,其主要作用是支持左中管4和内置左后簧2,
所述左中管4后端置于左后管3前端和前端容置左前管6后端及内置左前簧5,其主要作用是联合左后管3和支持左前管6,
所述左前管6后端置于左中管4前端内侧和前端与前杠管7后侧连接,其主要作用是联合左中管4和缓冲前杠管7,
所述前杠管7后侧两端分别和左前管6与右前管11前端连接,其主要作用是支持左前管6与右前管11,
所述前缓杠8设置于前杠管7前侧,其主要作用是缓冲外部碰撞力,
所述右前管11前端与前杠管7后侧连接和后端置于左中管4前端内侧,其主要作用是联合左中管4和缓冲前杠管7,
所述右中管13前端内侧容置右前管11后端和后端置于右后管16前端内侧及内置右前簧12,其主要作用是联合右后管16和支持右前管11,
所述机器杠14包括分别设置于左后管3与右后管16和左中管4与右中管13之间的前后两杠或两杠以上的机器杠,其主要作用是支撑车头机器和相关配件,
所述右后管16前端内侧容置右中管13后端和后端与后杠管I前侧连接,其主要作用是联合后杠管I和支持右中管13 ;
所述王件包括左后黃2、左如黃5、感应头9、感应检10、右如黃12、右后黃15,
所述左后簧2设置于左后管3内侧,其主要作用是缓冲左中管4,
所述左前簧5设置于左中管4内侧,其主要作用是缓冲左前管6,
所述感应头9设置于前缓杠8前侧两端,其主要作用是及时感应与反馈设定距离内的碰撞信息,
所述感应栓10包括设置于左后管3、左中管4、右后管16、右中管13前端内侧的各相关感应栓,其主要作用是配合感应头9即时同步打开栓住左后管3与左中管4、左中管4与左前管6和右后管16与右中管13、右中管13与右前管11的相关感应栓, 所述右前簧12设置于右中管13内侧,其主要作用是缓冲右前管11,
所述右后簧15设置于右后管16内侧,其主要作用是缓冲右中管13。
[0011]简要实施过程:先在本发明汽车头安全防撞底架装置的机器杠14设置汽车机器及其相关配件,当车头在运行过程中,若前缓杠8与前杠管7或后杠管I受到外力碰撞时,在感应头9和感应栓10同步作用下,原栓住左后管3与左中管4、左中管4与左前管6和右后管16与右中管13、右中管13与右前管11的相关感应栓即同步打开,左后簧2、左前簧
5、右前簧12、右后簧15随即起到缓冲作用,进而起到保护驾驶室驾驶员和车厢乘员的重要作用。
[0012]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与简要实施例,本发明的技术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列举的形式,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及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头安全防撞底架装置,包括主件、附件两个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件包括后杠管(I)、左后管(3)、左中管(4)、左前管(6)、前杠管(7)、前缓杠(8)、右前管(11)、右中管(13)、机器杠(14)、右后管(16),所述后杠管(I)前侧两端分别和左后管(3)与右后管(16)后端连接,所述左后管(3)后端与后杠管(I)左端连接和前端容置左中管(4)后端,所述左中管(4)后端置于左后管(3)前端和前端容置左前管(6)后端及内置左前簧(5),所述左前管(6)后端置于左中管(4)前端内侧和前端与前杠管(7)后侧连接,所述前杠管(7)后侧两端分别和左前管(6)与右前管(11)前端连接,所述前缓杠(8)设置于前杠管(7)前侧,所述右前管(11)前端与前杠管(7)后侧连接和后端置于左中管(4)前端内侧,所述右中管(13)前端内侧容置右前管(11)后端和后端置于右后管(16)前端内侧及内置右前簧(12),所述机器杠(14)包括分别设置于左后管(3)与右后管(16)和左中管(4)与右中管(13)之间的前后两杠或两杠以上的机器杠,所述右后管(16)前端内侧容置右中管(13)后端和后端与后杠管(I)前侧连接; 所述王件包括左后黃(2)、左如黃(5)、感应头(9)、感应检(10)、右如黃(12)、右后黃(15),所述左后簧(2)设置于左后管(3)内侧,所述左前簧(5)设置于左中管(4)内侧,所述感应头(9)设置于前缓杠(8)前侧两端,所述感应栓(10)包括设置于左后管(3)、左中管(4)、右后管(16)、右中管(13)前端内侧的各相关感应栓,所述右前簧(12)设置于右中管(13)内侧,所述右后簧(15)设置于右后管(16)内侧。
【文档编号】B60R19/02GK103786668SQ201310710607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9日
【发明者】韦战 申请人:柳州市京阳节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