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车车厢前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533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卸车车厢前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卸车车厢前板,在前板的下部与车厢底板的连接段为防死角区,防死角区为从上到下向车厢内倾斜的斜板或者为弧形板,弧形板向车厢外凸。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无聊倾倒干净。
【专利说明】一种自卸车车厢前板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自卸车车厢。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使用的自卸汽车,车厢前板和底板均为平板,其夹角为直角,前板和底板之间容易形成死角,在倾倒物料时不易倒干净。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自卸车车厢前板,能保证物料倾倒干净。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卸车车厢前板,所述前板的下部与车厢底板的连接段为防死角区,所述防死角区为从上到下向车厢内倾斜的斜板或者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向车厢外凸。
[0006]进一步的,所述防死角区的上端连接竖直段,所述竖直段设置有横向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前板一体制造,加强筋为前板的相应部分向车厢内突起而成。
[0007]进一步的,所述竖直段上方连接顶板,所述顶板为前板向车厢外横向折弯形成。
[0008]进一步的,所述顶板远离车厢的一端向上折弯。
[0009]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卸车车厢前板,将前板先不制作为斜板或者弧形板,有利于无聊倾倒干净;其次,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增强了前板的强度;再者,由于斜板或者弧形板外侧与底板间形成敞开的空间,方便了车厢前方其他部件的拆卸和检修,降低劳动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实施例一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1]图2为实施例二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自卸车车厢前板,前板的下部与车厢底板5的连接段为防死角区2,防死角区2为从上到下向车厢内倾斜的斜板,防死角区2的上端连接竖直段1,竖直段I设置有横向的加强筋3,加强筋3与前板一体制造,加强筋3为前板的相应部分向车厢内突起而成;竖直段I上方连接顶板4,顶板4为前板向车厢外横向折弯形成;顶板4远离车厢的一端向上折弯。
[0014]防死角区2使得物料容易倾倒干净,加强筋3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增强了前板的强度。
[0015]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防死角区2为弧形板,弧形板向车厢外凸,其他部分相同,股部赘述。
[0016]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卸车车厢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的下部与车厢底板(5)的连接段为防死角区(2),所述防死角区(2)为从上到下向车厢内倾斜的斜板或者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向车厢外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车厢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死角区(2)的上端连接竖直段(I ),所述竖直段(I)设置有横向的加强筋(3),所述加强筋(3)与前板一体制造,加强筋(3)为前板的相应部分向车厢内突起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车厢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段(I)上方连接顶板(4),所述顶板(4)为前板向车厢外横向折弯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自卸车车厢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远离车厢的一立而向上折弯。
【文档编号】B60P1/28GK203511409SQ201320643242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8日
【发明者】樊高荣, 魏万里 申请人:成都樊哈儿车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