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车载破窗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88393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车载破窗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车载破窗器,包括壳体、破窗机构、照明机构、车载充电机构、安全带切割机构以及电路板,破窗机构包括腔体、设置于腔体内的滑筒以及设置于滑筒内的撞杆、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撞杆的顶部设置有撞击部和第一滑块,腔体的底板于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通孔,滑筒的顶面偏心设置有第二通孔,撞杆的底部呈可伸出的穿过第一通孔,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滑筒与腔体的底板之间,第二弹性件设置于第一滑块与腔体的底板之间,滑筒的侧壁设置有U型缺口,腔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楔形驱动部,U型缺口抵触楔形驱动部时楔形驱动部驱使滑筒偏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多功能车载破窗器体积小、功能多,且使用时更为省力、方便。
【专利说明】多功能车载破窗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破窗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多功能车载破窗器。

【背景技术】
[0002]汽车安全锤是紧急事故发生时驾车人员逃生的必要工具之一,但是现有的安全锤大多数功能较为单一,虽然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集成了常用的功能的多功能安全锤,比如集成了安全带割刀、应急指示灯等,但对于行车人员的需求来说,这些功能还是远远不够的;且当前汽车安全锤的结构多为普通的金属头,使用时需要用户用力将金属头撞击玻璃才能实现破窗,较为费力。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车载破窗器,以实现破窗器与安全带切割、照明、车载充电等功能的结合,并减小破窗器的体积以及使破窗器在使用时更为省力。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车载破窗器,包括壳体、破窗机构、照明机构、车载充电机构、安全带切割机构以及电路板,所述车载充电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照明机构以及所述破窗机构并排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所述安全带切割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且与所述壳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破窗机构包括腔体、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的滑筒以及设置于所述滑筒内的撞杆、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容所述滑筒伸出所述壳体的第一开口,所述撞杆的顶部设置有撞击部和第一滑块,所述腔体的底板于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滑筒的顶面偏心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撞杆的底部呈可伸出的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滑筒与所述腔体的底板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腔体的底板之间,所述滑筒的侧壁设置有[型缺口,所述腔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楔形驱动部,所述滑筒在所述腔体内移动至所述[型缺口抵触所述楔形驱动部时,所述楔形驱动部驱使所述滑筒偏移而使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正向相对。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多功能车载破窗器除设置有破窗机构外,还设置有车载充电机构、照明机构、安全带切割机构,实现了多功能于一体的结合,且照明机构与破窗机构在壳体内并排设置,能够减小占用空间,使得多功能车载破窗器更加小巧;此外,破窗机构包括腔体、设置于腔体内的滑筒以及设置于滑筒内的撞杆、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撞杆的顶部设置有撞击部和第一滑块,腔体的底板于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通孔,滑筒的顶面偏心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滑筒与腔体的底板之间,第二弹性件设置于第一滑块与腔体的底板之间,滑筒的侧壁设置有[型缺口,腔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楔形驱动部,滑筒在腔体内移动至[型缺口抵触楔形驱动部时,楔形驱动部驱使滑筒偏移而使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正向相对;工作时,用户用力将滑筒抵触于玻璃上,挤压滑筒,滑筒向腔体内移动,由于滑筒上的第二通孔呈偏心设置,故此时撞杆非正对着第二通孔,撞杆受滑筒施加的压力而随之一起向腔体内移动,同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被压缩,当滑筒在腔体内移动至V型缺口抵触楔形驱动部时,楔形驱动部驱使滑筒偏移而使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正向相对,此时撞杆脱离与滑筒的抵触,在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冲出壳体,给玻璃一个较大的冲击力,相比现有的破窗器,本发明破窗机构通过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得到一个较大的冲击力,使用时更为省力、方便。
[0006]较佳地,所述腔体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限位槽和沿所述腔体的中心轴线方向设置的导向凸棱,所述滑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凸棱相应的导向凹槽以及与所述限位槽相应的限位部,所述限位槽设置于任一所述导向凸棱位置处而断开所述导向凸棱,所述限位部设置于与所述导向凸棱相配合的导向凹槽内,所述滑筒沿所述腔体移动时所述限位部在所述限位槽内移动。
[0007]较佳地,所述腔体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抵触凸棱,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滑筒与所述抵触凸棱之间。
[0008]较佳地,所述车载充电机构包括触头、正极弹簧和负极弹簧,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置所述正极弹簧的中空柱体,所述正极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触头的一端连接,所述正极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触头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两对称的第二开口,所述负极弹簧包括弹簧底板和对称的两侧臂,所述两侧臂分别设置于所述中空柱体与所述壳体之间且分别由两所述第二开口凸出所述壳体,所述弹簧底板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
[0009]较佳地,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正极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突起,所述弹簧底板上设置有第二突起,所述第一突起伸入所述第一卡合部实现所述正极弹簧与所述电路板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突起伸入所述第二卡合部实现所述负极弹簧与所述电路板的固定连接。
[0010]较佳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左盖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左盖体与所述上壳体及所述下壳体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左盖体上设置有允许所述触头伸出所述壳体的第三通孔。
[0011〕 较佳地,所述安全带切割机构包括刀片以及遮蔽盖,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夹持部,所述遮蔽盖在与所述下壳体靠近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夹持部,所述刀片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所述遮蔽盖与所述下壳体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0012]较佳地,所述照明机构包括两个[£0灯,两所述1^0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且两所述120灯对称设置于所述腔体的两侧。
[0013]较佳地,所述多功能车载破窗器还包括旧8接口和开关接口,所述上壳体以及所述下壳体在连接位置处对应设置有旧8开口以及开关开口。
[0014]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多功能车载破窗器的立体图。
[0016]图2为图1中多功能车载破窗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17]图3为图2中多功能破窗器的局部分解图
[0018]图4为图1中多功能车载破窗器的分解图。
[0019]图5为图1中多功能车载破窗器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0020]图6为图4中破窗机构的立体图。
[0021]图7为图6中破窗机构的分解图。
[0022]图8为图6中破窗机构的正视图图。
[0023]图9为图8中破窗机构沿八-八方向的剖面图。
[0024]图10为图4中腔体的剖面图。
[0025]图11为图4中滑筒一角度的立体图。
[0026]图12为图4中滑筒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0028]请参考图1至图5,本发明多功能车载破窗器100包括壳体10、破窗机构11、车载充电机构12、照明机构13、安全带切割机构14以及电路板15,其中车载充电机构12设置于壳体10的一端,破窗机构11与照明机构13并排设置于壳体10的另一端,且破窗机构可伸出壳体10,电路板15设置于壳体10内,安全带切割机构14设置于壳体10外且与壳体10固定连接。具体的,如图4所示,电路板15为设置有一开口的结构,而破窗机构11可以伸入电路板15的开口内,从而可以节省破窗结构的占用空间。
[0029]如图4至图5所示,壳体10包括上壳体101、下壳体102以及左盖体103,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固定连接形成一中空的容置空间,上壳体101以及下壳体102上设置有第一开口 104。
[0030]如图6至图12所示,破窗机构11包括腔体110、设置于腔体110内的滑筒112以及设置于滑筒112内的撞杆114、第一弹性件116以及第二弹性件118,滑筒112通过第一开口 104伸出壳体10,腔体110固定设置于壳体10内,撞杆114的顶部设置有撞击部1141和第一滑块1142,腔体110的底板1101于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通孔1102,滑筒112的顶面偏心设置有第二通孔1121,撞杆114的底部呈可伸出的穿过第一通孔1102,第一弹性件116设置于滑筒112与腔体110的底板1101之间,第二弹性件118设置于第一滑块1142与腔体110的底板1101之间,滑筒112的侧壁上设置有I型缺口 1123,腔体11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楔形驱动部1104,滑筒112在腔体110内移动至[型缺口 1123抵触楔形驱动部1104时,楔形驱动部1104驱使滑筒112偏移而使第二通孔1121与第一通孔1102正向相对,而撞杆114由于在运动过程中伸出第一通孔1102,因此受到第一通孔1102的限制而定位,从而在滑筒112偏移时撞杆114不会随之偏移,故此时撞击部1141会脱尚与滑筒112的抵触而受第一弹性件116和第二弹性件118的作用冲出壳体10。
[0031]优选的,腔体110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限位槽1105(限位槽1105为长方形的通槽)、沿腔体110的中心轴线方向设置的导向凸棱1103以及抵触凸棱1106,滑筒11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导向凸棱1103相应的导向凹槽1122以及与限位槽1105相应的限位部1124,限位部1124伸入限位槽1105内且在限位槽1105内上下移动,限位槽1105设置于任一导向凸棱1103上,限位部1124设置于与该导向凸棱1103相配合的导向凹槽1122内,滑筒112向腔体110内移动时限位部1124在限位槽1105内移动,第一弹性件116设置于滑筒112与抵触凸棱1106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导向凸棱1103与导向凹槽1122之间有一定的缝隙,从而可以允许滑筒112在腔体110内偏移。具体的,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腔体11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向凸棱1103,而导向凸棱1103的长度为腔体110的高度,楔形驱动部1104的高度小于导向凸棱1103的高度,且抵触凸棱1106的高度小于楔形驱动部1104的高度,其中楔形驱动部1104与滑筒112相接触的一面为向下倾斜的坡面,从而当滑筒112在腔体110内移动至V型缺口 1123抵触楔形驱动部1104时,楔形驱动部1104会施加一个偏移力至滑筒112,进而驱使滑筒112偏移而使撞击部1141脱离与滑筒112的抵触,此时第二通孔1121与第一通孔1102正向相对,撞击部1141在第一弹性件116和第二弹性件118的弹力的作用下冲出壳体10。
[0032]请参考图1至图9,破窗机构11在不使用时,滑筒112的顶部伸出壳体10 —段距离,撞杆114位于滑筒112的内部,撞杆114的底部位于第一通孔1102处且未伸出腔体10,而限位部1124位于限位槽1105的顶部;当使用时,用户将滑筒112抵触于玻璃上,用力挤压滑筒112,滑筒112向腔体110内移动,由于滑筒112上的第二通孔1121呈偏心设置,故此时撞杆114的撞击部1141非正对着第二通孔1121,从而滑筒112会驱使撞杆114随之一起向腔体110内移动,此时限位部1124由限位槽1105的顶端向底端移动,第一弹性件116和第二弹性件118被压缩而储蓄了弹性势能,当滑筒112在腔体110内移动至[型缺口 1123抵触楔形驱动部1104时(此时限位部1124移动至限位槽1105的底端),楔形驱动部1104会驱使滑筒112偏移而使撞击部1141脱离与滑筒112的抵触,且滑筒112偏移导致第二通孔1121与第一通孔1102正向相对,从而撞杆114的撞击部在1141脱离与滑筒112的抵触后,会在第一弹性件116和第二弹性件118的作用下冲出壳体10,给玻璃一个较大的冲击力,相比现有的破窗器,本发明破窗机构11通过第一弹性件116和第二弹性件118得到一个较大的冲击力,使用时更为省力、方便。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16和第二弹性件118均为弹簧。
[0033]再请参考图4至图5,车载充电机构12包括触头121、正极弹簧122和负极弹簧123,壳体10内设置有容置正极弹簧的中空柱体105,正极弹簧122的一端与触头121的一端连接,正极弹簧122的另一端与电路板15固定连接,触头的121另一端伸出壳体10,壳体10上还设置有两对称的第二开口 106,负极弹簧123包括弹簧底板1231和对称的两侧臂1232,两侧臂1232分别设置于中空柱体105与壳体10之间且分别由两第二开口 106凸出壳体10,弹簧底板1231与电路板15固定连接。
[0034]具体的,左盖体103与上壳体101及下壳体102的一端螺纹连接,左盖体103上设置有允许触头121伸出壳体10的第三通孔107,电路板15上设置有第一^^合部151和第二卡合部152,正极弹簧12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突起1221,负极弹簧123的弹簧底板1231上设置有第二突起1233,第一突起1221伸入第一卡合部151实现正极弹簧122与电路板15的固定连接,第二突起1233伸入第二卡合部152实现负极弹簧123与电路板15的固定连接。工作时,将车载充电机构12插入汽车点烟口中,可以实现充电。
[0035]其中,安全带切割机构14包括刀片141以及遮蔽盖142,下壳体102上设置有第一夹持部1021,遮蔽盖142在与下壳体102靠近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夹持部1421,刀片141固定于第一夹持部1021和第二夹持部1421之间,遮蔽盖142与下壳体102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具体的,下壳体102上设置有一凹槽,凹槽内设置有两通孔,遮蔽盖142与下壳体102靠近的一侧上设置有螺纹,在壳体10的容置空间内有两螺钉,两螺钉穿过两通孔分别与两螺纹连接,从而使得遮蔽盖142与下壳体102固定连接。而刀片141设置于遮蔽盖142以及下壳体102之间,可以避免刀片141暴露在外时造成的误伤,使用时,可以将安全带伸入遮蔽盖142下侧,通过刀片141将其割断。
[0036]再请参考图3至图5,照明机构13包括多个120灯,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120灯131,120灯131与电路板15连接,且对称设置于腔体110的两侧,通过将[£0灯131与破窗机构11并排设置,可以减少占用空间,使得多功能破窗器100更加小巧。
[0037]此外,如图4至图5所示,本发明多功能车载破窗器100还包括旧8接口 16和开关接口 17,…8接口 16和开关接口 17与电路板15连接,且壳体10上设置有相应的…8开口以及开关开口,具体的,…8开口以及开关开口设置于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的连接位置处,将移动终端(如手机、电脑等)通过…8接口 16与多功能车载破窗器100连接,可以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充电。
[0038]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发明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车载破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破窗机构、照明机构、车载充电机构、安全带切割机构以及电路板,所述车载充电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照明机构以及所述破窗机构并排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所述安全带切割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且与所述壳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破窗机构包括腔体、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的滑筒以及设置于所述滑筒内的撞杆、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容所述滑筒伸出所述壳体的第一开口,所述撞杆的顶部设置有撞击部和第一滑块,所述腔体的底板于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滑筒的顶面偏心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撞杆的底部呈可伸出的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滑筒与所述腔体的底板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腔体的底板之间,所述滑筒的侧壁设置有U型缺口,所述腔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楔形驱动部,所述滑筒在所述腔体内移动至所述U型缺口抵触所述楔形驱动部时,所述楔形驱动部驱使所述滑筒偏移而使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正向相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车载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限位槽和沿所述腔体的中心轴线方向设置的导向凸棱,所述滑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凸棱相应的导向凹槽以及与所述限位槽相应的限位部,所述限位槽设置于任一所述导向凸棱位置处而断开所述导向凸棱,所述限位部设置于与所述导向凸棱相配合的导向凹槽内,所述滑筒沿所述腔体移动时所述限位部在所述限位槽内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车载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抵触凸棱,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滑筒与所述抵触凸棱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车载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充电机构包括触头、正极弹簧和负极弹簧,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置所述正极弹簧的中空柱体,所述正极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触头的一端连接,所述正极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触头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两对称的第二开口,所述负极弹簧包括弹簧底板和对称的两侧臂,所述两侧臂分别设置于所述中空柱体与所述壳体之间且分别由两所述第二开口凸出所述壳体,所述弹簧底板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车载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正极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突起,所述弹簧底板上设置有第二突起,所述第一突起伸入所述第一卡合部实现所述正极弹簧与所述电路板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突起伸入所述第二卡合部实现所述负极弹簧与所述电路板的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5所述的多功能车载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左盖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左盖体与所述上壳体及所述下壳体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左盖体上设置有允许所述触头伸出所述壳体的第三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车载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切割机构包括刀片以及遮蔽盖,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夹持部,所述遮蔽盖在与所述下壳体靠近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夹持部,所述刀片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所述遮蔽盖与所述下壳体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车载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机构包括两个LED灯,两所述LED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且两所述LED灯对称设置于所述腔体的两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车载破窗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SB接口和开关接口,所述上壳体以及所述下壳体在连接位置处对应设置有USB开口以及开关开口。
【文档编号】B60R21/02GK104309567SQ201410652393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7日
【发明者】唐光世, 余少明 申请人:东莞市洁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