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调节装置以及车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994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车灯调节装置以及车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灯调节装置以及车灯,该车灯调节装置包括:反光镜壳体,所述反光镜壳体具有俯仰调节部;杠杆装置,所述杠杆装置的第一端与车灯灯壳固定连接,第二端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抵靠反光镜壳体的俯仰调节部以限定反光镜壳体的俯仰角,在杠杆装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位置处设有触头接合部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具有触头,所述触头与杠杆装置的触头接合部接合且能够伸缩移动。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杠杆装置来增大用于调节反光镜壳体的俯仰角的驱动装置的动态范围。
【专利说明】车灯调节装置以及车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灯调节装置以及包括该车灯调节装置的车灯。
【背景技术】
[0002]对于机动车辆的照明设备,例如远光灯、近光灯,都需要对光束的方向进行调节的装置。对于前照灯而言,尤其重要的是在竖直方向上调节,即调节光束的俯仰角度,因为光束在竖直方向上的俯仰角过高可能导致对行人和其它车辆的驾驶员的炫目而俯仰角过低又可能导致不能正确的实现照明和/或信号指示功能。在实际中,由于车身载荷分布的变化等原因,在实际使用中,光束的俯仰角度也经常会发生变化,因此驾驶员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该俯仰角度,即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调节。
[0003]在现有的前照灯中,光束的俯仰角度调节是通过手动或利用电机推动安装有光学部件的壳体(例如反光镜壳体)来实现的。在实际中,出于结构紧凑和车型设计的需要,期望驱动装置(例如电机)具有更灵活的安装位置和提供更大的调整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提高车灯光束的俯仰角调节范围的车灯调节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灯调节装置,包括:
[0007]反光镜壳体,所述反光镜壳体具有俯仰调节部;
[0008]杠杆装置,所述杠杆装置的第一端与车灯灯壳固定连接,第二端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抵靠反光镜壳体的俯仰调节部以限定反光镜壳体的俯仰角,在杠杆装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位置处设有触头接合部;和
[0009]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具有触头,所述触头与杠杆装置的触头接合部接合且能够伸缩移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杠杆装置能够在触头的伸缩移动的带动下围绕杠杆装置的第一端与车灯灯壳固定的位置旋转并带动顶杆移动。
[0011]更近一步地,在所述杠杆装置旋转过程中,所述顶杆的移动的位移可以大于触头的伸缩移动的位移。
[0012]再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的移动方向可以与触头的伸缩移动的移动方向基本上平行。
[0013]具体地,所述顶杆可以与杠杆装置一体形成或与杠杆装置螺纹接合。
[0014]具体地,所述驱动装置可以为电动调节装置或手动调节装置。
[0015]具体地,所述反光镜壳体可以与车灯的光源和光学元件固定连接。
[0016]具体地,所述顶杆与俯仰调节部的接触位置至杠杆装置的第一端的距离可以大于触头与杠杆装置的触头接合部接合的位置至杠杆装置的第一端的距离。
[0017]具体地,所述车灯调节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调节反光镜壳体在水平面中的方向的水平调节部。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照明设备,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车灯调节装置。
[0019]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至少一个方面能够通过杠杆装置来增大用于调节反光镜壳体的俯仰角的驱动装置的动态范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灯调节装置可以对于不同车型的设计和结构具有更好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车灯调节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1]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车灯调节装置的正视图;和
[0022]图3示出如图2所示的车灯调节装置的沿剖切面A-A截得的通过杠杆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0024]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灯调节装置100的实施例。该车灯调节装置100包括反光镜壳体1、杠杆装置2和驱动装置3。反光镜壳体I具有俯仰调节部11。该俯仰调节部11是反光镜壳体I上设置的调节位置,通过将推力或拉力作用于俯仰调节部11,反光镜壳体I的俯仰角度可以被调整。例如,俯仰调节部11被推移4_,可能使反光镜壳体I的俯仰角产生2?3度的变化。杠杆装置2的第一端21与车灯灯壳4固定连接,第二端22设置有顶杆23。顶杆23抵靠反光镜壳体I的俯仰调节部11以限定反光镜壳体I的俯仰角。在杠杆装置2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之间的位置处设有触头接合部24。驱动装置3例如是电机,具有触头31,所述触头31与杠杆装置2的触头接合部24接合。触头31能够伸缩移动以通过杠杆装置2带动顶杆23来移动反光镜壳体I的俯仰调节部11以实现对反光镜壳体I的俯仰角的调节。
[0025]作为示例,杠杆装置2能够在触头31的伸缩移动的带动下围绕杠杆装置2的第一端21与车灯灯壳4固定的位置旋转并带动顶杆23移动。第一端21与车灯灯壳4固定的位置可以看成是杠杆装置2的支点,由于触头接合部24位于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之间,因此,触头31对杠杆装置2的施力点的位置与该支点的距离小于顶杆23与该支点的距离。于是,在所述杠杆装置2的旋转过程中,所述顶杆23的移动的位移将大于触头31的伸缩移动的位移。
[0026]可见,触头31的位移被通过杠杆装置2放大成顶杆23的位移。由于直接作用于反光镜壳体I的俯仰调节部11的是顶杆23而不是触头31,因此,与驱动装置3直接作用于反光镜壳体I的俯仰调节部11相比,上述结构能够扩大俯仰角的调节范围。这意味着,可以采用行程较短的驱动装置3来实现较大的俯仰角的调节范围。在实际中,由于机动车辆的车型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相应地,不同的车型的俯仰角调节范围所对应的俯仰调节部11的调节位移也可能不同,借助于杠杆装置2,可以将同一标准的驱动装置3 (例如电机)用于不同的调节需求。对于相同的驱动装置3,可以通过触头接合部24的位置来选择不同的顶杆23的位移范围,进而满足俯仰调节部11的调节位移的要求。同时,杠杆装置2的设置还使得驱动装置3的设置位置更为灵活,其不需要正对反光镜壳体I的俯仰调节部11设置,而只需要保证触头31能够与杠杆装置2的触头接合部24正确地接合即可。这对于机动车辆的结构紧凑化和灵活设计很有帮助。
[0027]在一示例中,所述顶杆23与俯仰调节部11的接触位置至杠杆装置2的第一端21的距离大于触头31与杠杆装置2的触头接合部24接合的位置至杠杆装置2的第一端21的距离,例如可以大于触头31与杠杆装置2的触头接合部24接合的位置至杠杆装置2的第一端21的距离的1.1倍、1.2倍、1.3倍、甚至1.5倍。
[0028]如图1和图3所示,反光镜壳体I的俯仰调节部11还设有滑动型球头卡接件111,用于保证调节过程中反光镜壳体I能够实现俯仰变化。但这不是必需的,也可以不设置滑动型球头卡接件111。在一示例中,顶杆23的移动方向与触头31的伸缩移动的移动方向基本上平行。这有助于防止杠杆装置2的扭曲,从而提高位移调节的准确性。
[0029]在上述示例中,顶杆23可以由球头卡接件、销、凸起等来实现,顶杆23可以与杠杆装置2 —体形成,也可以与杠杆装置2螺纹接合。
[0030]虽然?示出的杠杆装置2具有一定的弯折形状,但是应当理解,这不是必须的。杠杆装置2可以根据实际的结构和强度需要来设计,可以具有各种形状,如棒状、条状以及各种复杂形状,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杠杆装置2的第一端21、第二端22和触头接合部24可以处于一条直线上,也可以不处于一条直线上(如图2所示)。
[0031]在上述示例中,驱动装置3是手动或电动调节装置,例如外置/内置静态调节电机或外置/内置动态调节电机,或手动调节装置。外置/内置静态调节电机是根据使用者的输入(例如拨档、按钮)来对触头31的伸缩位置进行调节。外/内置动态调节电机可以实现根据探测器(例如座椅传感器、轮胎高度传感器等)的信号来自动地调整触头31的伸缩位置,从而能够在行车过程中实现光束的俯仰角的自动调节。
[0032]在一示例中,反光镜壳体I可以与车灯的光源和光学元件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光束可以稳定地随着反光镜壳体I的俯仰而改变俯仰角度。
[0033]作为示例,车灯调节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用于调节反光镜壳体I在水平面中的方向的水平调节部13。例如,如图2所示,反光镜壳体I可以设置利用“三点式结构”来实现对于光束的调节。固定点12用于将反光镜壳体I与车灯灯壳4固定连接,与该固定点12处于同一竖直方向的俯仰调节部11构成了竖直方向的调节点,而与该固定点12处于同一水平方向的水平调节部13构成了水平方向的调节点。利用固定点12、俯仰调节部11和水平调节部13这种三点式结构,可以对光束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调整。上述杠杆装置2也可以用于对水平调节部13进行调节。
[0034]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车灯,其包含车灯灯壳以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车灯调节装置。
[0035]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0036]虽然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灯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光镜壳体,所述反光镜壳体具有俯仰调节部; 杠杆装置,所述杠杆装置的第一端与车灯灯壳固定连接,第二端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抵靠反光镜壳体的俯仰调节部以限定反光镜壳体的俯仰角,在杠杆装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位置处设有触头接合部;和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具有触头,所述触头与杠杆装置的触头接合部接合且能够伸缩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装置能够在触头的伸缩移动的带动下围绕杠杆装置的第一端与车灯灯壳固定的位置旋转并带动顶杆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杠杆装置旋转过程中,所述顶杆的移动的位移大于触头的伸缩移动的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灯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的移动方向与触头的伸缩移动的移动方向基本上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与杠杆装置一体形成或与杠杆装置螺纹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调节装置或手动调节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壳体与车灯的光源和光学元件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与俯仰调节部的接触位置至杠杆装置的第一端的距离大于触头与杠杆装置的触头接合部接合的位置至杠杆装置的第一端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反光镜壳体在水平面中的方向的水平调节部。
10.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灯灯壳;和 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调节装置。
【文档编号】B60Q1/068GK203780399SQ201420030325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7日
【发明者】吕良涛, 肖辉, 吴丰雄 申请人:法雷奥照明湖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