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91391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属于机动车缓冲减震器结构【技术领域】。它由安装在底盘前部两侧大梁前端的第一安全缓冲装置和安装在底盘前部与前保险杠相接的第二安全缓冲装置组成;第一安全缓冲装置包括撞击头、外壳、安装在外壳内的柔性垫片和环形刀槽,每组环形刀槽和每组柔性垫片交替装配,每组环形刀槽的轴心位置设有中心轴,尾端外壳套装在末端组环形刀槽的外围刀槽上;第二安全缓冲装置包括与汽车底盘及前保险杠相匹配的底板,底板固定安装在汽车底盘前部大梁前端内侧的空间位置上,底板上装有剪切柱,底板与前保险杠之间设有剪切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和第二安全缓冲装置复合受力,可减轻机动车碰撞时部件受损程度,有效保障司乘人员安全。
【专利说明】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属于机动车缓冲减震器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汽车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汽车碰撞过程中司乘人员的安全和对车辆的损伤尤为重视,人们寻求各种方法缓释汽车碰撞时的巨大冲击力,目前大多采用破坏汽车这种消极的方式,以减少人员伤亡,达到保障司乘人员安全的目的。但是这种方式不仅使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及其配件损坏严重,而且对司乘人员的保护作用也十分有限,其代价太大。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造价低廉、可有效减轻车辆碰撞时部件受损、人员受伤的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该装置由安装在底盘前部两侧大梁前端的第一安全缓冲装置I和安装在底盘前部与前保险杠相接的第二安全缓冲装置2两部分组成;
[0006]安装在底盘前部两侧大梁前端的第一安全缓冲装置1:包括撞击头1-1、外壳1-2、安装在外壳内的柔性垫片和环形刀槽,外壳1-2的前端套装在撞击头上,撞击头的尾端与第一组柔性垫片的一端接触,柔性垫片另一端与第一组环形刀槽接触,第一组环形刀槽的另一端与第二组柔性垫片的一端接触,第二组柔性垫片的另一端与第二组环形刀槽接触,依次循环,每组环形刀槽和每组柔性垫片交替装配,每组环形刀槽的轴心位置设有中心轴,外壳1-2的尾端套装在末端组环形刀槽的外围刀槽1-8上。
[0007]安装在底盘前部与前保险杠相接的第二安全缓冲装置2:其左右两端与底盘两侧大梁连接,前端又与前保险杠相连接,它包括与机动车底盘及前保险杠相匹配的底板2-5,固定在该底板前端且带通孔的端板2-6,固定在该底板上的剪切柱,以及位于底板与前保险杠之间的剪切板组成。第二安全缓冲装置2通过底板2-5与底盘前部大梁固定连接。
[0008]所述外壳1-2内设有2-20组柔性垫片和2-20组环形刀槽。
[0009]所述外围刀槽1-8的尾端为长管状,长管内腔设有带中心孔的柔性垫片和小型环形刀槽。
[0010]所述每组环形刀槽由1-5只不同孔径的环形刀槽同轴线装配组成,环形刀槽的内壁或外壁上设有支撑辐。
[00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是,所述环形刀槽、小型环形刀槽、中心轴的轴向端面与圆周面均为圆弧面过渡,以降低车辆发生碰撞时的冲击力。[0012]所述柔性垫片是由多个圆形金属薄片叠加组成,叠加的金属薄片具有弹性,可缓解所受撞击。
[0013]安装在底盘前部两侧大梁前端的第一安全缓冲装置,其特点是环形刀槽的刀刃是圆形,不具备对垫片的剪切力,并设有多组柔性垫片,在环形刀槽与柔性垫片撞击时产生对柔性垫片的拉力,且叠加的金属薄片具有弹性,从而达到缓冲撞击力的目的。
[0014]所述剪切柱分组排列,共有2-10组,每组有剪切柱6-60个。
[0015]所述剪切板的一端为尖角形,剪切板的尖角插入端板上相对应的通孔内,其另一端外形与前保险杠的外形、间距相匹配
[0016]所述剪切板尖端的两侧面与顶面和底面之间为圆弧面过渡,即剪切板的切割刃面为弧形,车辆发生碰撞时可降低剪切板切割剪切柱的能力。
[0017]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0018]由于安装在机动车左右两侧大梁前端的第一安全缓冲装置与安装在底盘前部与前保险杠相接的第二安全缓冲装置复合受力,在机动车头部发生碰撞时,前保险杆首先接触外来力,并将外力传递给第一安全缓冲装置及通过剪切板将外力传递给底板的剪切柱。第一安全缓冲装置,其环形刀槽与柔性垫片撞击时产生对柔性垫片的冲击力,且叠加的金属薄片具有弹性,可以缓冲机动车两侧所受冲击力;第二安全缓冲装置,通过与前保险杠相触的剪切板将外力传递给底板的剪切柱,剪切板切割剪切柱将外力消耗,从而达到保护汽车及司乘人员安全的目的。
[0019]本实用新型优点:结构设计科学合理,通过第一安全缓冲装置与第二安全缓冲装置复合受力,可有效减轻机动车碰撞时部件受损程度,有效保障司乘人员安全,且制作简单,安装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第一安全缓冲装置I的A向剖视图;
[0022]图3:为图1的C向视图;
[0023]图4:为第一安全缓冲装置I中撞击头1-1、外壳1-2、第一环形刀槽1_4、第二环形刀槽1-5、第三环形刀槽1-6接触、第四环形刀槽1-7、第五环形刀槽1-8、第六环形刀槽1-9、第七环形刀槽1-11、第四中心轴1-12、第三中心轴1-13零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第二安全缓冲装置2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图5的左视图;
[0026]图7:为底板2-5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端板2-6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第二安全缓冲装置2中第一剪切板2-2、第二剪切板2_3、第三剪切板2_4零件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为剪切板尖端切割刃面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0031]本实施例的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该装置由安装在底盘前部两侧大梁前端的第一安全缓冲装置和安装在底盘前部与前保险杠相接的第二安全缓冲装置两部分组成;
[0032]安装在底盘前部两侧大梁前端的第一安全缓冲装置1:如图2所示,包括撞击头1-1、外壳1-2,外壳套装在撞击头上,外壳1-2内设有三组柔性垫片和三组环形刀槽,撞击头的尾端与第一组柔性垫片1-3的一端接触,该柔性垫片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环形刀槽1-4和第二环形刀槽1-5的一端接触,第一环形刀槽和第二环形刀槽同心套装,其轴心位置设有第一中心轴1-14。第一环形刀槽和第二环形刀槽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组柔性垫片1-15的一端接触,第二组柔性垫片1-1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环形刀槽1-6和第四环形刀槽1-7的一端接触,第三环形刀槽和第四环形刀槽同心套装,其轴心位置设有第二中心轴1-17,第三环形刀槽1-6和第四环形刀槽1-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组柔性垫片1-16的一端接触,第三组柔性垫片1-16的另一端与第五环形刀槽1-8和第六环形刀槽1-9的一端接触,第五环形刀槽和第六环形刀槽同心套装,其轴心位置设有第三中心轴1-13,第五环形刀槽1-8又是两件第七环形刀槽1-11和三组小型柔性垫片1-10的外壳,第七环形刀槽1-11和小型柔性垫片1-10均设有中心孔,二者交替安装,其内装有第四中心轴1-12。对三组小型柔性垫片的冲击力是通过第一中心轴1-14、第二中心轴1-17、第三中心轴1-13、第四中心轴1-12完成的。
[0033]环形刀槽、小型环形刀槽、中心轴的轴向端面与圆周面均为圆弧面过渡,以降低机动车发生碰撞时的冲击力。
[0034]第一组柔性垫片是由150个厚度为0.2mm的圆形金属薄片叠加组成,第二组柔性垫片是由100个厚度为0.2mm的圆形金属薄片叠加组成,第三组柔性垫片是由120个厚度为0.1mm的圆形金属薄片叠加组成。
[0035]安装在底盘前部两侧大梁前端的第一安全缓冲装置,其特点是环形刀槽的刀刃是圆形,不具备对垫片的剪切力,并设有多组柔性垫片,在环形刀槽与柔性垫片撞击时产生对柔性垫片的冲击力,且叠加的金属薄片具有弹性,从而达到缓冲撞击力的目的。
[0036]2)、安装在底盘前部与前保险杠相接的第二安全缓冲装置2:包括与汽车底盘及前保险杠相匹配的底板2-5,底板固定安装在汽车底盘前部大梁前端内侧的空间位置上,底板上装有剪切柱,底板与前保险杠之间设有第一剪切板2-2、第二剪切板2-3、第三剪切板2_4。
[0037]剪切柱分组排列,共有五组,每组剪切柱分别为26、23、16、23、26个。
[0038]剪切板的一端为尖角形,剪切板的尖角插入端板上相对应的通孔内,其另一端外形与前保险杠的外形、间距相匹配。
[0039]剪切板尖端的两侧面与顶面和底面之间为圆弧面过渡,圆弧半径为0.2毫米,即剪切板的切割刃面为弧形,机动车发生碰撞时可降低剪切板切割剪切柱的能力。
[0040]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工作原理:
[0041]由于安装在机动车左右两侧大梁前端的第一安全缓冲装置与安装在底盘前部与前保险杠相接的第二安全缓冲装置复合受力,在机动车头部发生碰撞时,前保险杆首先接触外来力,并将外力传递给第一安全缓冲装置及通过剪切板将外力传递给底板的剪切柱。第一安全缓冲装置,其环形刀槽与柔性垫片撞击时产生对柔性垫片的拉力,且叠加的金属薄片具有弹性,可以缓冲机动车两侧所受冲击力;第二安全缓冲装置,通过与前保险杠相触的剪切板将外力传递给底板的剪切柱,剪切板切割剪切柱将外力消耗,从而达到保护汽车及司乘人员安全的目的。
[004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权利要求】
1.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安装在底盘前部两侧大梁前端的第一安全缓冲装置(I)和安装在底盘前部与前保险杠相接的第二安全缓冲装置(2)两部分组成; 安装在底盘前部两侧大梁前端的第一安全缓冲装置(I):包括撞击头(1-1)、外壳(1-2)、安装在外壳内的柔性垫片和环形刀槽,外壳(1-2)的前端套装在撞击头上,撞击头的尾端与第一组柔性垫片的一端接触,柔性垫片另一端与第一组环形刀槽接触,第一组环形刀槽的另一端与第二组柔性垫片接触,第二组柔性垫片的另一端与第二组环形刀槽接触,依次循环,每组环形刀槽和每组柔性垫片交替装配,每组环形刀槽的轴心位置设有中心轴,外壳(1-2)的尾端套装在末端组环形刀槽的外围刀槽(1-8)上; 安装在底盘前部与前保险杠相接的第二安全缓冲装置(2):其左右两端与底盘两侧大梁连接,前端又与前保险杠相连接,它包括与机动车底盘及前保险杠相匹配的底板(2-5),固定在该底板前端且带通孔的端板(2-6),固定在该底板上的剪切柱,以及位于底板与前保险杠之间的剪切板组成;第二安全缓冲装置(2 )通过底板(2-5 )与底盘前部大梁固定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2)内设有2-20组柔性垫片和2-20组环形刀槽。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刀槽(1-8)的尾端为长管状,长管内腔设有带中心孔的柔性垫片和小型环形刀槽。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环形刀槽由1-5只不同孔径的环形刀槽同轴线装配组成,环形刀槽的内壁或外壁上设有支撑辐。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环形刀槽由1-5只不同孔径的环形刀槽同轴线装配组成,环形刀槽的内壁或外壁上设有支撑辐。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柱分组排列,共有2-10组,每组有剪切柱6-60个。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板的一端为尖角形,剪切板的尖角插入端板上相对应的通孔内,其另一端外形与前保险杠的外形、间距相匹配。
8.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板的一端为尖角形,剪切板的尖角插入端板上相对应的通孔内,其另一端外形与前保险杠的外形、间距相匹配。
9.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刀槽、小型环形刀槽、中心轴的轴向端面与圆周面均为圆弧面过渡。
10.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板尖端的两侧面与顶面和底面之间为圆弧面过渡。
【文档编号】B60R19/18GK203698181SQ201420102076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7日
【发明者】李宝江, 李宗祎 申请人:李宝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