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中央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5483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汽车座椅中央扶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座椅中央扶手,包括主框架,第一托盘及第二托盘;所述主框架包括下片结构和上片结构,上片结构与下片结构相互固定,所述上片结构贯穿有一上片圆孔,从所述上片圆孔朝向下片结构延伸形成一圆筒;所述第一托盘贯穿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圆孔围绕所述圆筒的外壁,所述圆筒形成第一托盘的旋转轴,第二托盘贯穿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围绕所述圆筒的外壁,所述圆筒形成第二托盘的旋转轴,所述第二托盘和所述第一托盘沿着圆筒的延伸方向上下叠置;通过使用托盘式结构,乘客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展开托盘,方便、安全的放置移动电子设备。
【专利说明】汽车座椅中央扶手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中央扶手。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汽车和电子影音设备的不断普及,乘客对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第 二排乘客希望能够在旅行途中可以观看移动电子设备(如IPAD等)上储存的电影,目前在 售的乘用车通常会在座椅中间设计出一个可以打开作为扶手的结构,也有一些车上在此扶 手上增加储物盒的功能,但是这种短小的扶手结构不能满足后排乘客放置移动电子设备的 要求,即使勉强放置乘客在观看时也要侧身才能放置观看,不但影响乘坐舒适性,且有极大 的安全隐患。
[0003]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汽车座椅中央扶手,解决乘客无法安全、舒适的使用移动电 子设备。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目的是实现乘客在旅途中可以将移动电子设 备放置在汽车座椅中央扶手上,并达到安全、舒适的使用移动电子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 -种汽车座椅中央扶手,包括:
[0006] 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包括下片结构和上片结构,上片结构与下片结构相互固定,所 述上片结构贯穿有一上片圆孔,从所述上片圆孔朝向下片结构延伸形成一圆筒;
[0007] 第一托盘及第二托盘,所述第一托盘贯穿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圆孔围绕所述圆 筒的外壁,所述圆筒形成第一托盘的旋转轴,第二托盘贯穿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围绕 所述圆筒的外壁,所述圆筒形成第二托盘的旋转轴,所述第二托盘和所述第一托盘沿着圆 筒的延伸方向上下叠置。
[0008] 优选地,所述汽车座椅中央扶手进一步包括储物盒,所述储物盒的上表面朝下表 面凹陷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储物孔,所述储物盒穿过所述上片圆孔嵌入所述圆筒,并与所述 主框架卡合固定。
[0009] 优选地,所述储物盒为圆柱形,所述储物孔为圆形。
[0010] 优选地,所述上片、下片结构是两长边、两短边首尾相连出的大致长方形结构,所 述上片结构靠近所述短边处贯穿有所述上片圆孔,所述下片结构短边向上片结构延伸设置 有下片加强筋,所述上片结构短边向下片结构延伸设置有上片加强筋,所述下片结构与所 述上片结构通过所述下片加强筋与上片加强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托盘靠近第一圆孔的一 端围绕第一圆孔形成半圆边,所述第二托盘靠近第二圆孔的一端围绕第二圆孔形成半圆 边。
[0011] 优选地,所述上片、下片结构靠近所述上片圆孔的短边中间向所述上片圆孔靠近 形成"V"行结构。
[0012] 优选地,所述"V"形结构的夹角为150°。
[0013] 优选地,所述第一托盘、第二托盘四周向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挡边与第二挡边。
[0014]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边与第二挡边高度相同,所述上片结构左侧长边边缘向下延 伸设置有与第二挡边高度相同的上片挡边,所述下片结构右侧长边边缘向上延伸设置有与 第一挡边高度相同的下片挡边。
[0015] 优选地,所述上片结构远离第一圆孔的短边两角设置有倒角结构,所述第二托盘 远离第一圆孔的一边左角设置有与上片结构相同的倒角结构。
[0016] 优选地,所述主框架的宽度为200毫米,所述主框架的长度为500毫米,主框架的 厚度为60毫米,所述下片加强筋的高度为60毫米,所述上片加强筋的高度为25毫米,所述 第一、第二挡边的高度为25毫米,所述上片挡边与所述下片挡边的高度为25毫米,所述上 片圆孔的直径尺寸为160毫米,所述圆筒的高度为60毫米,圆筒壁厚为8毫米,所述第一圆 孔、第二圆孔的直径尺寸为170毫米。
[0017] 由于本实用新型使用了托盘式结构,乘客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展开托盘,方便、 安全的放置移动电子设备;不需要使用的情况下也可以折叠起来,确实达到了本实用新型 的目的,并且由于是嵌入式的座椅中央扶手,所以中央扶手主体不会占用舱内的空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托盘打开状态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托盘闭合状态图;
[0020] 图3为图1中下片结构图;
[0021] 图4为图1中上片结构图;
[0022] 图5为图1中第一托盘的结构图;
[0023] 图6为图1中第二托盘的结构图;
[0024] 图7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25] 图8为图1中储物盒的结构图;
[0026] 其中,I-主框架,2-上片结构,3-下片结构,4-卡柱,5-第一托盘,6_第一沟槽, 7_第二托盘,8-第二沟槽,9-储物盒,10-下片加强筋,11-下片挡边,12-上片加强筋, 13-上片挡边,14-圆筒,15-第一圆孔,16-第一加强筋,17-第一挡边,18-第二圆孔,19-第 二加强筋,20-第二挡边,21-第一储物圆孔,22-第二储物圆孔,23-第三储物圆孔,24-第四 储物圆孔,25-上片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只意在详 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不对本实用新型产生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0028] 结合参照图1及图4,其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汽车座椅中央扶手,包 括主框架1、第一托盘5及第二托盘7。主框架1包括下片结构3和上片结构2,上片结构 2与下片结构3相互固定,所述上片结构2贯穿有一上片圆孔25,从所述上片圆孔25朝向 下片结构3延伸形成一圆筒14。所述第一托盘5贯穿有第一圆孔15,所述第一圆孔15围 绕所述圆筒14的外壁,所述圆筒14形成第一托盘5的旋转轴,第二托盘7贯穿有第二圆孔 18,所述第二圆孔18围绕所述圆筒14的外壁,所述圆筒14形成第二托盘7的旋转轴,所述 第二托盘7和所述第一托盘5沿着圆筒14的延伸方向上下叠置,由于第一托盘5及第二托 盘7可绕圆筒14旋转打开,使得乘坐者可以将移动电子设备放置到第一托盘5及第二托盘 7上使用,不但可以舒适、安全的使用移动电子设备,确实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0029] 结合参照图8,所述圆筒14内嵌入一个储物盒9,所述储物盒9的上表面朝下表面 凹陷设置右两个较大的储物圆孔21与22、两个较小的储物圆孔23与24,储物圆孔21与22 以储物盒9上表面圆心为切点互切,储物圆孔23与24分别与储物圆孔21与22互切。乘 客可以将饮料瓶等物品分类放置到上述储物圆孔内,非常方便。在本实施例中储物盒9与 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清楚,储物圆孔的数量不限于四个,储物圆孔的位置也不限于上 述的互切位置,本实施例只是示出了一种最优选的方案。
[0030] 下面结合参照图1及图3、图4,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中央扶手的详细结 构。其中上片结构2、下片结构3是两长边、两短边首尾相连出的大致长方形结构,所述上片 结构2的所述短边处贯穿有所述上片圆孔25,通过上片结构2 -端处设置的上片圆孔25向 下片结构3延伸形成的圆筒14作为第一托盘5及第二托盘7的转轴可以方便打开及闭合 第一托盘5及第二托盘7。所述下片结构3短边向上片结构2延伸设置有下片加强筋10, 所述上片结构2短边向下片结构3延伸设置有上片加强筋12,所述下片结构3与所述上片 结构2通过所述下片加强筋10与上片加强筋12固定连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清楚,上片 加强筋12与下片加强筋10可以通过螺接、铆接、粘接、焊接等本领域多种公知常识,此处不 再赘述。
[0031] 参照图5及图6,第一托盘5靠近第一圆孔15的一端围绕第一圆孔15形成半圆 边,所述第二托盘7靠近第二圆孔18的一端围绕第二圆孔18形成半圆边,使的第一托盘5 及第二托盘7可方便的绕圆筒14形成的转轴旋转于打开状态(图1)及闭合状态(图2),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清楚,第一托盘5及第二托盘7在此处的半圆边设置只是优选方案,只 要能实现第一托盘5与第二托盘7可绕圆筒14旋转的目的,其他本领域公知常识演变出的 结构都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2] 所述第一托盘5、第二托盘7四周向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挡边17与第二挡边20。所 述第一挡边17与第二挡边20高度相同,所述上片结构2左侧长边边缘向下延伸设置有与 第二挡边20高度相同的上片挡边13,所述下片结构3右侧长边边缘向上延伸设置有与第 一挡边17高度相同的下片挡边11,下片结构13远离第一圆孔25的底边两侧凸出设置有 两个卡柱4(如图7所示,其中右侧卡柱4未示出),用于与汽车座椅(图中未示出)连接。 当第一托盘5向右旋转闭合时,下片结构3的下片挡边11形成边界,使第一托盘5无法继 续向右转动出下片挡边11形成的边界。当第二托盘7向左旋转闭合时,上片结构2左侧的 上片挡边13形成边界,使第二托盘7无法继续向左转动出上片挡边13形成的边界。上片 结构2远离第一圆孔25的短边两角设置有倒角结构,所述第二托盘7远离第一圆孔15的 一边左角设置有与上片结构2相同的倒角结构方便乘坐者将第一托盘5及第二托盘7旋转 出主框架1界定的空间。第一托盘5 -侧平行于第一挡边17的一边处设计有第一加强筋 16,所述第一加强筋16与该挡边界定出一个第一沟槽6。第二托盘7的一侧平行于第二挡 边20的一边处设计有第二加强筋19,所述第二加强筋19与该挡边界定出一第二沟槽8,以 便乘坐者放置水笔、圆珠笔等。
[0033] 参照图1,其中,所述上片结构2、下片结构3靠近所述上片圆孔25的短边中间向 所述上片圆孔25靠近形成夹角为150°的"V"行结构,使得第一托盘5与第二托盘7在处 于打开位置时,与乘客身体之间形成较大的空隙,减小了第一托盘5与第二托盘7对乘客的 压迫感。
[0034] 优选地,主框架1的宽度为200毫米,所述主框架1的长度为500毫米,主框架1的 厚度为60毫米,所述下片加强筋10的高度为60毫米,所述上片加强筋12的高度为25毫 米,所述第一 17、第二挡边20的高度为25毫米,所述上片挡边13与所述下片挡边11的高 度为25毫米,所述上片圆孔25的直径尺寸为160毫米,所述圆筒14的高度为60毫米,圆 筒14壁厚为8毫米,所述第一圆孔15、第二圆孔18的直径尺寸为170毫米。储物盒9外圈 直径为160毫米,高度为55毫米,第一、第二储物圆孔的直径约为70毫米,第三、第四储物 圆孔的直径约为50毫米,本实施例中的尺寸仅为应用于四人座私家汽车用尺寸,当应用于 其他汽车时,可根据具体的车尺寸调整具体结构的尺寸,在此不再具体描述。
[0035]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 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 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
1. 一种汽车座椅中央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中央扶手包括: 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包括下片结构和上片结构,上片结构与下片结构相互固定,所述上 片结构贯穿有一上片圆孔,从所述上片圆孔朝向下片结构延伸形成一圆筒; 第一托盘及第二托盘,所述第一托盘贯穿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圆孔围绕所述圆筒的 外壁,所述圆筒形成第一托盘的旋转轴,第二托盘贯穿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围绕所述 圆筒的外壁,所述圆筒形成第二托盘的旋转轴,所述第二托盘和所述第一托盘沿着圆筒的 延伸方向上下叠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中央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中央扶手进 一步包括储物盒,所述储物盒的上表面朝下表面凹陷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储物孔,所述储物 盒穿过所述上片圆孔嵌入所述圆筒,并与所述主框架卡合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中央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盒为圆柱形,所述 储物孔为圆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中央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片、下片结构是两长 边、两短边首尾相连出的大致长方形结构,所述上片结构靠近所述短边处贯穿有所述上片 圆孔,所述下片结构短边向上片结构延伸设置有下片加强筋,所述上片结构短边向下片结 构延伸设置有上片加强筋,所述下片结构与所述上片结构通过所述下片加强筋与上片加强 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托盘靠近第一圆孔的一端围绕第一圆孔形成半圆边,所述第二托盘 靠近第二圆孔的一端围绕第二圆孔形成半圆边。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中央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片、下片结构靠近所 述上片圆孔的短边中间向所述上片圆孔靠近形成"V"行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座椅中央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结构的夹角为 150。。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座椅中央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盘、第二托盘四 周向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挡边与第二挡边。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座椅中央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边与第二挡边 高度相同,所述上片结构左侧长边边缘向下延伸设置有与第二挡边高度相同的上片挡边, 所述下片结构右侧长边边缘向上延伸设置有与第一挡边高度相同的下片挡边。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座椅中央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片结构远离第一圆 孔的短边两角设置有倒角结构,所述第二托盘远离第一圆孔的一边左角设置有与上片结构 相同的倒角结构。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座椅中央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的宽度为200 毫米,所述主框架的长度为500毫米,主框架的厚度为60毫米,所述下片加强筋的高度为60 毫米,所述上片加强筋的高度为25毫米,所述第一、第二挡边的高度为25毫米,所述上片挡 边与所述下片挡边的高度为25毫米,所述上片圆孔的直径尺寸为160毫米,所述圆筒的高 度为60毫米,圆筒壁厚为8毫米,所述第一圆孔、第二圆孔的直径尺寸为170毫米。
【文档编号】B60R11/02GK203902420SQ201420301461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6日
【发明者】蔡庆荣, 董丹丹, 江楷涛, 张瑞妍, 王明, 陆百迅, 范俊 申请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