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止冲走固定装置以及实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6375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防止冲走固定装置以及实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防止冲走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当流域内发生暴雨或融雪产生径流时,都依其远近先后汇集于河道的出口断面处。当近处的径流到达时,河水流量开始增加,水位相应上涨,洪水起涨。中国是一个水灾频发国家,每年因灾造成大量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暴雨洪涝灾害频繁发生,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车辆数量迅速增加,因此城市洪水中车辆滑移失稳后引起的灾害十分严重,直接或间接危害洪泛区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随着汽车普及程度的提高,汽车在突发性洪水中被冲走的现象越来越多,现有技术中,普通车辆在设计制造时没有考虑到道路积水的情况,在突遇降雨或未知水域时,容易导致汽车被冲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法是,在轿车本体的四周设置安全气囊,可在遇到洪水时打开安全气囊,使轿车漂浮在水中。但是该方法较为复杂,安全气囊在平时缺少实用性。还有一些方法中采用防止汽车被水淹的浮力保护装置,也是通过提供浮力防止汽车在洪水来临时被水淹,虽然可以一定程度防止汽车被水淹,但是无法有效防止汽车被冲走的根本问题,汽车被洪水冲走后依然会造成财产损失。如图1所述,是现有技术中的采用高停车平台防止汽车被洪水淹没的方式,主要是采用高停车平台的方式预防洪水,但是应用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入智能控制水装置入水,从而增加汽车重力,汽车防止冲走固定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防止冲走固定装置,包括:

设置于汽车底盘底部的入水装置;

设置于汽车底盘底部的用于获取汽车底部水位信息和水压信息的传感器;

与所述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获取的水位信息以及水压信息判断是否弹开入水装置,并在需要弹开入水装置时将控制信号发送至入水装置的控制器;

设置于所述入水装置内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后,弹开产生气压充入所述入水装置的压力发生器;

分别与所述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以及所述压力发生器连接,用于提供电源的电控单元。

更进一步,固定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汽车后备箱中的油箱备用装置,在所述油箱备用装置中包括:用于储放汽车油箱中的剩余用油的存放器,与所述存放器连接用以将汽车油箱中的剩余用油抽取至所述油箱备用装置的动力器,所述油箱备用装置通过输送软管与所述汽车油箱相连。

更进一步,所述存放器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油口,在所述存放器的顶部设置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通过单向阀与所述输送软管的抽油口接通,在所述存放器的底壁和侧壁分别设置有油箱底壁连接孔和侧壁连接孔。

更进一步,所述存放器是由耐油软体橡胶材料和/或塑料材料制成的软体油箱。

更进一步,所述传感器包括:水位传感器和水压传感器,

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汽车前保险杠和/或后保险杠上,用以检测汽车前后端的水位数值;并将水位数值反馈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水压传感器,用以根据对汽车的水压受力分解,分别检测汽车所受到的:重力、浮力、支持力、拖曳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更进一步,所述入水装置,包括通过开设于所述汽车底盘底部开孔固定的塞体,所述塞体经过所述压力发生器产生气压的触发后自动弹开。

更进一步,通过车内的汽车仪表电控单元将供电开关和电量控制信号通过CAN总线传递给电控单元。

更进一步,所述入水装置包括5个,所述5个入水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汽车发动机下护板、所述汽车后保险杠下端、所述汽车前保险杠下端、所述汽车左侧后开门下端、所述汽车右侧后开门下端。

基于上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防止冲走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汽车底盘底部设置入水装置,打开所述汽车的油箱并与油箱备用装置连接,将所述油箱备用装置通过输送软管与所述汽车油箱相连,通过存放器储放汽车油箱中的剩余用油的存放器,以及与所述存放器连接的动力器将汽车油箱中的剩余用油抽取至所述油箱备用装置;

在汽车底盘底部设置用于获取汽车底部水位信息和水压信息的传感器;

通过安装与所述传感器连接控制器,根据所述传感器获取的水位信息以及水压信息判断是否弹开入水装置,并在需要弹开入水装置时将控制信号发送至入水装置的控制器;

根据设置于所述入水装置内部的且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压力发生器,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后,弹开产生气压充入所述入水装置的压力发生器;

通过电控单元,分别与所述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以及所述压力发生器连接,提供电源。

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汽车防止冲走固定装置,所述汽车防止冲走固定装置中的控制器通过RS232接口与上位机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的汽车防止冲走固定装置,由于设置于汽车底盘底部的入水装置,可以在突遇降雨或洪水爆发时,根据智能部署自主进行入水,从而提前增加汽车的重力。由于设置于汽车底盘底部的用于获取汽车底部水位信息和水压信息的传感器;通过传感器能够对汽车附近的水位/水量进行实时检测,实现水位和水压的数据采集与监控功能。由于与所述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获取的水位信息以及水压信息判断是否弹开入水装置,并在需要弹开入水装置时将控制信号发送至入水装置的控制器;通过控制器能够对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进行简单处理和计算,并将得到的对应指令信号进行分发。由于设置于所述入水装置内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后,弹开产生气压充入所述入水装置的压力发生器。通过压力发生器和入水装置的配合,能够对入水装置是否开始进水进行智能控制,从而使驾驶员不必担心无法确认开启入水装置的时机。由于分别与所述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以及所述压力发生器连接,用于提供电源的电控单元,通过所述电控单元给元件进行充电,保证了汽车防止冲走固定装置的高度智能化。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防止冲走固定方法,由于在汽车底盘底部设置入水装置,打开所述汽车的油箱并与油箱备用装置连接,将所述油箱备用装置通过输送软管与所述汽车油箱相连,通过存放器储放汽车油箱中的剩余用油的存放器,以及与所述存放器连接的动力器将汽车油箱中的剩余用油抽取至所述油箱备用装置;通过所述入水装置能够将水提前放入汽车壳体内,用以增加汽车的自身重力,通过所述油箱备用装置能够将汽车的油箱中剩余的用油抽出并存放,从而在汽车油箱盖打开时,能够将水提前引流进入汽车壳体内,同样也能够增加汽车的自身重力。

由于在汽车底盘底部设置用于获取汽车底部水位信息和水压信息的传感器;通过安装与所述传感器连接控制器,根据所述传感器获取的水位信息以及水压信息判断是否弹开入水装置,并在需要弹开入水装置时将控制信号发送至入水装置的控制器;根据设置于所述入水装置内部的且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压力发生器,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后,弹开产生气压充入所述入水装置的压力发生器;通过所述传感器、控制器以及压力发生器实现提前入水的智能控制,流程自动化、反应速度快,符合紧急发水或者强降雨的情况下对汽车形成重力增量,而从防止汽车被冲走。通过电控单元,分别与所述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以及所述压力发生器连接,提供电源。

3)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汽车防止冲走固定装置,所述汽车防止冲走固定装置中的控制器通过RS232接口与上位机连接。由于所述上位机可以是车载中控或者导航设备,所以在该汽车上就能够直接实现对汽车防止冲走固定装置的调控,通过本发明中带有汽车防止冲走固定装置的汽车,有效防止汽车被冲走的根本问题,降低汽车被洪水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采用高停车平台防止汽车被洪水淹没的方式。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汽车防止冲走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一优选实施例中的油箱备用装置与车内油箱连接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油箱备用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a)-图5(c)是图3中的油箱备用装置从充满油到排出油的变化过程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的传感器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的入水装置中塞体与压力发生器的关系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塞体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塞体在汽车底盘底部的分布示意图。

图10是图2中电控单元与CAN总线连接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汽车防止冲走固定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2是图3中的油箱备用装置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的示意图。

图13所示是图3中的油箱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2中的蓄水部中另一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蓄水部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蓄水部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的蓄水部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的蓄水部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汽车防止冲走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汽车防止冲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汽车底盘底部的入水装置101;设置于汽车底盘底部的用于获取汽车底部水位信息和水压信息的传感器102;与所述传感器102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获取的水位信息以及水压信息判断是否弹开入水装置101,并在需要弹开入水装置101时将控制信号发送至入水装置的控制器103;设置于所述入水装置101内部,与所述控制器103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103发送的控制信号后,弹开产生气压充入所述入水装置101的压力发生器104;分别与所述入传感器102、所述控制器103以及所述压力发生器104连接,用于提供电源的电控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入水装置101的可以在突遇降雨或洪水爆发时,根据智能部署自主进行入水,从而提前增加汽车的重力,有效防止被洪水冲走。通过传感器102能够对汽车附近的水位/水量进行实时检测,实现水位和水压的数据采集与监控功能。通过控制器103能够对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进行简单处理和计算,并将得到的对应指令信号进行分发。通过压力发生器104和入水装置101的配合,能够对入水装置101是否开始进水进行智能控制,从而使驾驶员不必担心无法确认开启入水装置的时机。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本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入智能控制水装置入水,从而增加汽车重力,有效防止汽车被水冲走。不同于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浮力,将车辆进行漂浮处理的方案,本实施例中的汽车防止冲走固定装置,主动进行进水,从而增加汽车的承重,通过重力克服水的浮力以及其它冲击力等。

请参考图3-图4,其中图3是本发明中一优选实施例中的油箱备用装置与车内油箱连接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油箱备用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汽车防止冲走固定装置,包括了:入水装置101、传感器102、控制器103、压力发生器104以及电控单元105,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还包括设置于汽车后备箱中的油箱备用装置2,在所述油箱备用装置2中包括:用于储放汽车油箱中的剩余用油的存放器201,与所述存放器连接用以将汽车油箱中的剩余用油抽取至所述油箱备用装置的动力器202,所述油箱备用装置2通过输送软管203与所述汽车油箱相连。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还可以包括无线装置,通过与用户智能终端相连接,可以实现对压力发生器104的远程控制,从而更加及时的对增加入水口,从而进一步增加汽车的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领技术人员能够明了,所述控制器103是指MCU,是把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 Unit;CPU)的频率与规格做适当缩减,并将内存(memory)、计数器(Timer)、USB、A/D转换、UART、PLC、DMA等周边接口,甚至LCD驱动电路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领技术人员能够明了,所述电控单元105主要用以在汽车熄火状态下提供提供电能。通过与汽车内的电瓶连通,即可实现。电瓶充电有两种方法:一是快速充电,二是慢充电。汽车电瓶快速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控单元105是ECU。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器202包括但不限马达或者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软管203是由耐油软体橡胶材料和/或塑料材料制成的输油管。

在本实施例中,避免由于水量过大将汽车冲走的风险,同时由于油箱备用装置2,将汽车油箱中的剩余用油抽取至油箱备用装置,有效避免由于发动机涉水以及混合机油而造成汽车损坏。

如图3所示,所述油箱备用装置2与汽车的油箱连接,汽车油箱直接与汽车的发动机相连。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入水装置101能够将水提前放入汽车壳体内,用以增加汽车的自身重力,通过所述油箱备用装置能够将汽车的油箱中剩余的用油抽出并存放,从而在汽车油箱盖打开时,能够将水提前引流进入汽车壳体内,同样也能够增加汽车的自身重力。通过油箱备用装置2能够将汽车的油箱中剩余的用油抽出,同时将水通过汽车油箱盖打开时引流如水至油箱中,从而也能够增加汽车的重量,通过重力增量实现克服洪水的压力或者其它冲击力。

图5(a)-图5(c)是图3中的油箱备用装置从充满油到排出油的变化过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汽车防止冲走固定装置,包括了:入水装置101、传感器102、控制器103、压力发生104器以及电控单元105,还包括设置于汽车后备箱中的油箱备用装置2。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所述存放器201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油口2011,在所述存放器201的顶部设置有进油口2012,所述进油口2012通过单向阀与所述输送软管的抽油口接通,在所述存放器的底壁和侧壁分别设置有油箱底壁连接孔2014和侧壁连接孔2013。通过所述单向阀可以有效克服油体倒流以及隔绝发送机和油箱。

如图5(a)所示,是存放器201充满液体时的状态图,可以看出存放器201被填充满且具有固定形状。而通过所述油箱底壁连接孔2014和侧壁连接孔2013能够实现在汽车后备箱中的简单固定,油箱底壁连接孔2014用以固定在后备箱的底面,侧壁连接孔2013用以固定在后备箱的侧面。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所述存放器201是由耐油软体橡胶材料和/或塑料材料制成的软体油箱。通过所述存放器201的软体构造,能够实现在后备箱中的按照需要进行压缩或者膨胀,如图5(b)、(c)所示。在正常情况下,压缩在后备箱中,在遇到洪水或者其它突发情况是,通过进油口2012抽取汽车的油箱中剩余的用油后存放器201膨胀。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明了,存放器201的膨胀体积不大于汽车后备箱的体积。另外耐油软体橡胶材料和/或塑料材料制成的软体油箱,由于具有耐油性和密封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免了剩余用油的意外泄漏、降低了污染。

图6是图2中的传感器具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汽车防止冲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汽车底盘底部的入水装置101;设置于汽车底盘底部的用于获取汽车底部水位信息和水压信息的传感器102;与所述传感器102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102获取的水位信息以及水压信息判断是否弹开入水装置101,并在需要弹开入水装置101时将控制信号发送至入水装置101的控制器103;

设置于所述入水装置内部,与所述控制器103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103发送的控制信号后,弹开产生气压充入所述入水装置101的压力发生器104;分别与所述传感器102、所述控制器103以及所述压力发生器104连接,用于提供电源的电控单元所述传感器包括:水位传感器1021和水压传感器1022,所述水位传感器1021,设置于汽车前保险杠和/或后保险杠上,用以检测汽车前后端的水位数值,并将水位数值反馈至所述控制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明了,通过所述水位传感器1021可检测到汽车前保险杠和/或后保险杠的水位数值,从而在控制器中判断是否超过了设定的水位阈值,若超过了水位阈值,则说明汽车有被冲走的或者被淹没的危险。所述水压传感器1022,用以根据对汽车的水压受力分解,分别检测汽车所受到的:重力、浮力、支持力、拖曳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考虑到洪水作用下车辆失稳是因水平方向上受力不平衡造成的,即洪水对车辆的拖曳力大于地面提供的摩擦力。

根据所述水压传感器1022的检测数据,可按照申请号:CN201610137545.6,《一种洪水作用下车辆稳定程度的判别方法》,对上述的重力、浮力、支持力、拖曳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进行受力分析,并设定好水压传感器1022的水压受力分解后的各项阈值参数。

请参考图7是图2的入水装置中塞体与压力发生器的关系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汽车防止冲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汽车底盘底部的入水装置101;设置于汽车底盘底部的用于获取汽车底部水位信息和水压信息的传感器102;与所述传感器102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获取的水位信息以及水压信息判断是否弹开入水装置101,并在需要弹开入水装置101时将控制信号发送至入水装置的控制器103;设置于所述入水装置101内部,与所述控制器103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103发送的控制信号后,弹开产生气压充入所述入水装置101的压力发生器104;分别与所述入传感器102、所述控制器103以及所述压力发生器104连接,用于提供电源的电控单元。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所述入水装置104,包括通过开设于所述汽车底盘底部开孔固定的塞体106,所述塞体106经过所述压力发生器104产生气压的触发后自动弹开。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塞体106还通过固定链条与汽车底盘底部相连接,用以在塞体106被弹出后拴住,以便下次继续使用或者重复利用。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通过使用挺杆将汽车抬高一定高度,便于水流灌入。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通过将车内地胶顶起,便于水流灌入。

本领域技术能够明了地胶是一层防水、易擦洗的保护物。

如图8所示是图7中的塞体具体结构示意图,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塞体106还包括如下的具体结构:吸盘1061、凸起1062以及固定拉扣1063,所述凸起1062设置于汽车底盘底部内侧与吸盘1061连接,所述固定拉扣1063设置于汽车底盘底部外侧与与吸盘1061连接,当超出了阈值则压力发生器启动,所述塞体106经过所述压力发生器104产生气压的触发后自动弹开。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所述塞体106是采用橡胶或者塑料材料的塞体。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所述塞体106通过汽车底盘底部的开孔进行吸附。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在所述塞体106其外表面涂有可防水的涂料如PU塑胶涂层等,或采用密封性好,保温性好的橡胶等材料。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当驾驶员正在汽车附近,且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手动拔出塞体106和/或打开邮箱盖,进行引流入水。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入水装置101中的塞体106在接收到压力发生器104所触发的压力时,由于内部气压增大,而使得吸盘1061失去吸附力而被弹出,使得汽车底盘底部的开孔导入水流,增加汽车的重力,克服洪水的冲击力或者浮力。

如图9所示是塞体在汽车底盘底部的分布示意图。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所述入水装置包括5个,所述5个入水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汽车发动机下护板、所述汽车后保险杠下端、所述汽车前保险杠下端、所述汽车左侧后开门下端、所述汽车右侧后开门下端。通过多个入水装置的设置,可以增大水流流入车辆内的速率,从而今早地填满汽车,借用车内所包含的水量的重力,克服汽车被水冲走。

如图10所示,是图2中电控单元与CAN总线连接示意图。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通过车内的汽车仪表电控单元将供电开关和电量控制信号通过CAN总线传递给电控单元。所述汽车仪表电控单元通过CAN总线与电控单元连接,可以向电控单元发出控制信号,开启或关闭汽车防止冲走固定装置。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汽车防止冲走固定装置,所述汽车防止冲走固定装置中的控制器通过RS232接口与上位机连接,所述上位机包括但不限于:车辆中控或者车载导航仪器等,该种汽车可以使驾驶员尽快实现引流增重,防止车辆被洪水冲走。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汽车防止冲走固定方法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汽车防止冲走固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在汽车底盘底部设置入水装置,打开所述汽车的油箱并与油箱备用装置连接,将所述油箱备用装置通过输送软管与所述汽车油箱相连,通过存放器储放汽车油箱中的剩余用油的存放器,以及与所述存放器连接的动力器将汽车油箱中的剩余用油抽取至所述油箱备用装置;通过入水装置将水引流的方法和油箱备用装置抽取汽车油箱中剩余油量后按照汽车油箱的入油口进行引流的两种并行方式,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给汽车增加重力。

步骤S102在汽车底盘底部设置用于获取汽车底部水位信息和水压信息的传感器;

步骤S103通过安装与所述传感器连接控制器,根据所述传感器获取的水位信息以及水压信息判断是否弹开入水装置,并在需要弹开入水装置时将控制信号发送至入水装置的控制器;

步骤S104根据设置于所述入水装置内部的且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压力发生器,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后,弹开产生气压充入所述入水装置的压力发生器;

步骤S105通过电控单元,分别与所述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以及所述压力发生器连接,提供电源。

通过配置所述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以及所述压力发生器,配合所述入水装置进行引流,从而智能化实现汽车增重。

如图12所示是图3中的油箱备用装置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放器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油口2011,在所述存放器的顶部设置有进油口2012,所述进油口2012通过单向阀与所述输送软管的抽油口接通,在所述存放器的底壁和侧壁分别设置有油箱底壁连接孔2014和侧壁连接孔2013,以及与所述进油口2012相连,设置于所述存放器内部的蓄水部2015,用以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将收集的剩余汽油从出油口2011排出后,在蓄水部2015中迅速引流入水,这样既可以增加入水的通道,也能够防止存放器中入水而被损坏或者遭到影响。

如图13所示是图3中的油箱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在油箱中增设蓄水部2015,用以在紧急情况发生时,直接在油箱中迅速引流入水,同样的这样既可以增加入水的通道,也能够防止油箱中入水而被损坏或者遭到影响。

如图14所示是图12中的蓄水部中另一实施方式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放器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油口2011,在所述存放器的顶部设置有进油口2012,所述进油口2012通过单向阀与所述输送软管的抽油口接通,在所述存放器的底壁和侧壁分别设置有油箱底壁连接孔2014和侧壁连接孔2013,以及与所述进油口2012相连,设置于所述存放器内部的蓄水部2015,在正常情况下蓄水部2015为无固定形状的软体。

其中,所述图12—图14中的蓄水部2015均采用耐油软体橡胶材料和/或塑料材料制成的软体蓄水箱。

如图15所示,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蓄水部安装位置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放器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油口2011,在所述存放器的顶部设置有进油口2012,所述进油口2012通过单向阀与所述输送软管的抽油口接通,在所述存放器的底壁和侧壁分别设置有油箱底壁连接孔2014和侧壁连接孔2013,以及与所述进油口2012相连,蓄水部2015与出油口2011连接,用以盛放存放器中的剩余用油,同时可以通过进油口2012引流进入更多的水。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还可以通过蓄水部2015储放已经在存放器中的水,用以让存放器能够装入更大体积的水。

如图16所示,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蓄水部安装位置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放器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油口2011,在所述存放器的顶部设置有进油口2012,所述进油口2012通过单向阀与所述输送软管的抽油口接通,在所述存放器的底壁和侧壁分别设置有油箱底壁连接孔2014和侧壁连接孔2013,以及与所述进油口2012相连,蓄水部2015位于所述存放器的底部,并与出油口2011相连,用以将水逆向引流进入到所述蓄水部2015中,同时保证进油口2012可以抽取与发动机相连的油箱中的剩余使用油体。

如图17所示,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的蓄水部安装位置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放器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油口2011,在所述存放器的顶部设置有进油口2012,所述进油口2012通过单向阀与所述输送软管的抽油口接通,在所述存放器的底壁和侧壁分别设置有油箱底壁连接孔2014和侧壁连接孔2013,以及与所述进油口2012相连,蓄水部2015为中间部分膨胀,而两侧具有开口的结构,当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加快汽车的进水。

如图18所示,是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的蓄水部安装位置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放器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油口2011,在所述存放器的顶部设置有进油口2012,所述进油口2012通过单向阀与所述输送软管的抽油口接通,在所述存放器的底壁和侧壁分别设置有油箱底壁连接孔2014和侧壁连接孔2013,以及与所述进油口2012相连,蓄水部2015包括多个,一个与蓄水部2015与进油口2011连接,另一个蓄水部2015放置于存放器中,用以在存放器抽取汽油同时引水灌入存放器。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在油箱中增设多个蓄水部2015,用以在紧急情况发生时,直接在油箱中迅速引流入水和存放剩余用油。同样的这样既可以增加入水的通道,也能够防止油箱中入水而被损坏或者遭到影响。

由上可知,采用蓄水部2015的作用不仅可以临时存放剩余用油体,还能够增加存水的体积,在紧急状态下能够大大增加汽车蓄水的能力,在短时间内增加汽车的质量,用以克服水的冲击力和浮力。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