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乘用车5°DC系列新型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8210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乘用车5°DC系列新型车轮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乘用车车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乘用车5°DC系列新型车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车的性能成了评定该车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想让车整体都好,要从每个部件和细节入手,哪怕是一个螺钉也要走到最好。

乘用车(passenger vehicle)是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在现阶段SUV风靡一时的时代里,车辆制造厂家想在这个严峻的社会中生存,必须要创新。

现阶段乘用车5°DC系列车轮,是运用比较广的,如图3所示,可是在其螺母座与固定圆盘固定的部位是存在问题的,由于其设计在螺母座与固定圆盘之间存在空隙,在使用螺母进行固定连接的时候,由于空隙过大的问题,会出现螺栓松动或者轮辐螺母座处由于长时间的挤压变形的问题,故极大降低了车轮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系数,后果严重者会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制造方便,效果优秀的用于乘用车5°DC系列新型车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乘用车5°DC系列新型车轮,包括轮辋以及与轮辋黏结并固定在车底盘转动轴固定圆盘上的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包括轮辐壳体,所述轮辐壳体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外侧设置有设置在轮辐壳体边缘的风孔,所述风孔与中心孔之间设置有螺母座孔,所述螺母座孔上靠近固定圆盘的一侧设置有由冲压模冲压所得的螺母支撑座套。

作为优选,所述螺母支撑座套的高度L为1.2cm~1.8cm。

作为优选,所述螺母支撑座套的高度L为1.4cm。

作为优选,所述螺母座孔上远离固定圆盘一侧与固定圆盘之间的距离M为6cm~7cm。

作为优选,所述螺母座孔上远离固定圆盘一侧与固定圆盘之间的距离M为6.5cm。

作为优选,所述螺母座孔的个数为5~7个。

作为优选,所述螺母座孔的个数为6个。

作为优选,所述风孔的个数为12~16个。

作为优选,所述风孔的个数为14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螺母座孔的内侧设置了有冲压所制的螺母支撑座套,并且得出了螺母支撑座套最好的高度,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即提高了螺栓的连接度,又防止了轮辐由于长时间固定所导致的轮辐变形问题,故大大的提高了车轮的性能,高效的保证了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用于乘用车5°DC系列新型车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的剖面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剖面图(剖切方向与图1中A的方向相同);

图4为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

以上各图中,1、轮辋;2、轮辐;21、风孔;22、螺母座孔;23、中心孔;24、螺母支撑座套;3、固定圆盘;L、螺母支撑座套的高度;M、螺母座孔上远离固定圆盘一侧与固定圆盘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乘用车5°DC系列新型车轮,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5°DC系列新型车轮的轮辐2螺母座处由于长时间使用出现的问题做出的改进,下面先说一下该新型车轮的组成,该新型车轮又由轮辋1和轮辐2组成,其连接方式和现有的一些轮辋1和轮辐2的连接方式方式相同的,轮辐2主要是由模具经过挤压、切削、打磨等制成的,为了方便叙述,将轮辐2定义为有轮辐2壳体和上面设置的孔组成的,在轮辐2壳体的中心部位设置了中心孔23和风孔21,风孔21设置在中心孔23的外侧,接近于轮辐2壳体的边缘凸起的部分,在中心孔23与风孔21之间通常会设置多个螺母座孔22,该螺母座孔22主要是车轮与车底盘上转轴的连接部位,即使用螺栓穿过螺母座孔22与固定圆盘3上的螺栓孔固定连接,发明人为了提供其连接效果并防止轮辐2螺母座孔22处变形现象的出现,故在螺母座孔22的内侧(螺母座孔22上靠近固定圆盘3的一侧)设置了螺母支撑座套24,该螺母支撑座套24是由模具进行冲压而成的,也就是说螺母支撑座套24和轮辐2是一体的,采用一体式的连接主要是为了增加韧性、降低成本、节省材料,故设置了螺母支撑座套24之后,在使用螺栓进行连接的时候,如果过度的上紧螺栓,这时螺母支撑座套24就会与固定圆盘3接触,即防止了轮辐2由于过渡挤压而导致的变形问题,其轮辐2由于变形还会给螺栓一个反向的力,使其螺栓固定连接的效果更好。

发明人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更好,将轮辐2各处的形状做了具体以下的变化,

螺母支撑座套24的高度L为1.2cm~1.8cm,该区间要求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的试验得出的,其中螺母支撑座套24的高度L为1.4cm时,效果是最好的;

螺母座孔22上远离固定圆盘3一侧与固定圆盘3之间的距离M为6cm~7cm,当螺母座孔22上远离固定圆盘3一侧与固定圆盘3之间的距离M为6.5cm时,与螺母支撑座套24的高度L相配合可以使轮辐2上螺母座孔22处的设计达到最好的效果;

螺母座孔22的个数为5~7个;螺母座孔22的个数为6个;

风孔21的个数为12~16个;风孔21的个数为14个。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