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臂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6257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控制臂总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挂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臂总成。



背景技术:

悬架系统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汽车控制臂(Control arm,也称摆臂)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导向和传力元件,将作用在车轮上的各种力传递给车身,同时保证车轮按一定轨迹运动。

汽车控制臂分别通过交接或者衬套把车轮和车身弹性地连接在一起,但现有的汽车控制臂只能围绕连接轴在一个平面内周向转动,但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其所受到外界的力的方向是难以确定的,即汽车不仅仅会产生上下震动,还有左右前后等方向的震动或者摆动,因此只能在一个平面内转动的控制臂其减震效果不佳,同时也会使该控制臂难以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同平面内的方向上的防震的控制臂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控制臂总成,包括臂体,所述臂体的一端设有第一衬套,另一端设有第二衬套,所述第一衬套包括第一芯轴,所述芯轴中部为球状凸起,所述球状凸起外套设有球座,所述球座外套设有第一焊接件,所述的第一焊接件与臂体一端焊接;所述第二衬套包括第二芯轴,所述第二芯轴外设套有弹性材料制成的环套,所述环套嵌设于一固定环内,所述固定环外套设有第二焊接件,所述第二焊接件与臂体另一端焊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芯轴与球座球接,第一焊接件与臂体一端焊接,故臂体不仅仅可以围绕第一芯轴周向转动,还可向两侧扭摆;另外由于第二芯轴外设套有弹性材料制成的环套,环套嵌设于一固定环内,固定环、第二焊接件、臂体三者成固定关系,故臂体不仅仅可以围绕第二芯轴周向转动,还可向两侧扭摆;经两者的结合,该控制臂不仅仅可以在一个平面内周向转动,还可以朝该平面的两侧方向摆动,再加上弹性材料制成的环套,其实现了在不同平面内的方向上的防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焊接件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密封芯轴与第一焊接件之间缝隙的防尘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尘罩将第一衬套内的球接结构密封,能很好的防止灰尘等杂物的进入,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减震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罩呈环状,其一端与芯轴密封固定,另一端与第一焊接件密封固定,中部为褶皱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臂体会朝多个方向震动或摆动,因此防尘罩中部为褶皱段,形成类似波纹管的形状,其能承受多方向的挤压,而依然保持好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芯轴与防尘罩接触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嵌槽,所述防尘罩上设有环形嵌槽配合的环形凸条,所述防尘罩背向环形凸条的一侧卡有卡圈;所述第一焊接件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防尘罩另一端被另一卡圈卡于环形凹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尘罩一端通过环形嵌槽与环形凸条的配合,以及用卡圈卡紧,另一端直接用卡圈卡在环形凹槽内,使得防尘罩能牢牢的被固定住,而且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的环形嵌槽设有多个,所述环形凸条的数量与环形嵌槽相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环形凸条与环形嵌槽的配合,能大大提高防尘罩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焊接件呈环状,其内径一端大,一端小,所述第一焊接件内径较大一端处固定有封板,所述封板与球座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将球座和芯轴都从焊接件的较大端装入,再用封板固定,其结构简单、稳定,便于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焊接件与封板铆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铆接能牢牢的将封板固定在第一焊接件上,提高了封板的密封性和稳定性,对球座有着很好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芯轴与套环接触的中部向外环形凸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这样使得臂体在围绕第二芯轴多个方向转动或者摆动时,具有一个围绕的中心点,而不是一根轴,同时也是提高了第二芯轴在抵抗非截面方向力的承受力,再加上相应的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环套,使得第二衬套也具备较强的多角度的减震能力;另外,环形凸起也能使第二芯轴与环套结合的更加紧密,防止松脱。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的两端均有向轴线防线缩小的缩口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缩口段能够让环套牢牢的固定在固定环内,使得其在实现减震作用时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罩内填充有油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球座与第一芯轴之间的润滑度,使得两者之间的转动更加顺畅,从而能跟有效的使得整个控制臂能跟随汽车一起震动,同事起到更及时的减震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第一衬套内的球接结构,再结合第二衬套内的环套,使得该控制臂总成在应用到汽车悬挂系统上时,能具有多角度的减震效果,而且这些角度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的角度,大大提高了汽车悬挂系统的多角度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面图;

图4图3中C处放大图;

图5是图2中B-B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1、臂体;2、第一衬套;21、第一芯轴;211、球状凸起;212、环形嵌槽;22、球座;23、第一焊接件;231、环形凹槽;232、封板;233、翻边;3、第二衬套;31、第二芯轴;311、环形凸起;32、环套;33、固定环;331、缩口段;34、第二焊接件;4、防尘罩;41、褶皱段;42、环形凸条;5、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控制臂总成,包括臂体1,臂体1的一端第一衬套2,另一端设有第二衬套3;如图3、图4所示,第一衬套2包括第一芯轴21,芯轴中部为球状凸起211,球状凸起211外套设有球座22,球座22外套设有第一焊接件23,第一焊接件23与臂体1一端焊接。为了防止灰尘等杂物,在第一焊接件23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密封芯轴与第一焊接件23之间缝隙的防尘罩4;防尘罩4呈环状,第一芯轴21与防尘罩4接触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嵌槽212,防尘罩4上设有环形嵌槽212配合的环形凸条42,环形凸条42卡于环形嵌槽212后,在防尘罩4外圈的对应位置用卡圈5卡紧,作为优选,环形嵌槽212可以设有多个,环形凸条42的数量与环形嵌槽212相同;或者可以是环形凸条42上设置多个密封唇,形成多唇密封;第一焊接件23上设有环形凹槽231,防尘罩4另一端被另一卡圈5卡于环形凹槽231内。由于臂体1会朝多个方向震动或摆动,因此防尘罩4中部为褶皱段41,形成类似波纹管的形状,其能承受多方向的挤压,而依然保持好密封效;其内部还可以填充油脂之类的润滑物,保持润滑,也同时提高密封性能。

如图3所示,其中,第一焊接件23呈环状,其内径一端大,一端小,安装时,球座22和第一芯轴21均从内劲较大的一端插入,内径较小的一端会将球座22抵住;然后在第一焊接件23的大内径端用封板232盖上,封板232是中空的环形盖体,第一芯轴21会从其中间穿过;最后封板232会被第一焊接件23预留的翻边233铆接,将封板232压住,此时封板232也会抵住球座22另一端。此处还要说明的是,第一焊接件23一端的环形凹槽231是本体沿伸向外翻折形成,另一端的环形凹槽231就是由封板232翻折形成,两者均是为了卡住防尘罩4设置。

如图5所示,第二衬套3包括第二芯轴31,第二芯轴31外设套有弹性材料制成的环套32,可以是橡胶套,环套32嵌设于一固定环33内,固定环33的两端均有向轴线防线缩小的缩口段331,能够让环套32牢牢的固定在固定环33内,使得其在实现减震作用时更加稳定。固定环33外套设有第二焊接件34,第二焊接件34与臂体1另一端焊接。这样臂体1不仅仅可以围绕第二芯轴31周向转动,还可向两侧扭摆,再加上弹性材料制成的环套32,其实现了在不同平面内的方向上的防震。作为优化方案,第二芯轴31与套环接触的中部向外环形凸起311;这样使得臂体1在围绕第二芯轴31多个方向转动或者摆动时,具有一个围绕的中心点,而不是一根轴,同时也是提高了第二芯轴31在抵抗非截面方向力的承受力,再加上相应的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环套32,使得第二衬套3也具备较强的多角度的减震能力。

其主要工作原理是:第一衬套2内的球接结构,可以让臂体1相对第一芯轴21在非在同一平面内的多角度转动;合第二衬套3内的橡胶套也可以让臂体1相对第二芯轴31在非在同一平面内的多角度转动。当该控制臂总成在应用到汽车悬挂系统上时,第一芯轴21和第二芯轴31中间会被穿设杆状物体并固定,一端与车身链接,一端与轮毂架连接,当路面不平整有跳动时,臂体1可以承受各个角度的力并利用弹性的环套32将冲击力消减,即该控制臂总成具有多角度的减震效果,而且这些角度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的角度,大大提高了汽车悬挂系统的多角度减震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