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车后视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3138阅读:633来源:国知局
童车后视镜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童车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童车后视镜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儿童四轮车,儿童四轮车的结构与普通汽车的结构基本相同,在电池的驱动下,儿童可在车子内操控汽车,进行前进、后退等控制,一方面,可锻炼儿童的驾驶技巧;另一方面,也为儿童带来娱乐趣味性。

然而,现有的儿童四轮车,后视镜采用固定安装方式,主要起到装饰作用,具有仿真度不高的问题,从而降低了儿童的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童车后视镜结构,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童车后视镜结构,包括左底座(1)、右底座(2)、前挡风玻璃(3)、前挡风玻璃框体(4)、左后视镜(5)和右后视镜(6);

所述左底座(1)和所述右底座(2)左右对称固定安装于车身骨架上;所述前挡风玻璃(3)固定到所述前挡风玻璃框体(4)后,所述前挡风玻璃框体(4)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到所述左底座(1)的右端和所述右底座(2)的左端;所述左后视镜(5)和所述右后视镜(6)分别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左底座(1)的左端和所述右底座(2)的右端。

优选的,所述左底座(1)和所述右底座(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车身骨架上。

优选的,所述左底座(1)包括底座本体(1.1),所述底座本体(1.1)的右端设置有前挡风玻璃框体安装槽位(1.2),所述前挡风玻璃框体安装槽位(1.2)为竖向槽,与所述前挡风玻璃框体(4)的左端底脚相适配;所述底座本体(1.1)开设有与所述竖向槽相连通的水平向的螺栓安装孔(1.3),所述前挡风玻璃框体(4)的左端底脚置于所述前挡风玻璃框体安装槽位(1.2)后,采用螺栓依次穿过所述螺栓安装孔(1.3)和所述左端底脚的螺栓安装孔,进而将所述前挡风玻璃框体(4)的左端固定到所述左底座(1)。

优选的,所述底座本体(1.1)的左端与所述左后视镜(5)通过球连接结构实现万向旋转;

其中,所述球连接结构包括球连接杆(1.4)、卡簧(1.5)和壳体(1.6);所述球连接杆(1.4)包括球头(1.4.1)以及固定于所述球头(1.4.1)下方的螺杆(1.4.2);

所述壳体(1.6)固定到所述左后视镜(5)的镜壳上;所述壳体(1.6)开设有凹槽(1.6.1),所述球连接杆(1.4)的所述球头(1.4.1)置于所述凹槽(1.6.1)中,且与所述凹槽(1.6.1)过盈配合;

所述底座本体(1.1)设置有柱状凸起(1.7),所述柱状凸起(1.7)开设有与所述螺杆(1.4.2)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所述球连接杆(1.4)的所述螺杆(1.4.2)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到所述柱状凸起(1.7)的内腔中;所述卡簧(1.5)卡设于靠近所述球头(1.4.1)的所述螺杆(1.4.2)的外部,用于阻止所述球头(1.4.1)脱离所述凹槽(1.6.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童车后视镜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后视镜和挡风玻璃共用相同的底座,可有效缩小童车后视镜结构整体占用空间,降低成本;

(2)后视镜在结构上采用可全方位旋转功能,镜面采用曲面玻璃,整体可快拆,方便运输。

(3)造型设计美观,结构灵活,改变传统童车的设计理念,有效提高童车的仿真度,从而提高儿童的驾车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童车后视镜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童车后视镜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的第1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的第2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球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童车后视镜结构,改变传统童车的设计理念,可实现后视镜全方位转动,从而提高童车的仿真度。

具体的,结合图1-图5,童车后视镜结构包括左底座1、右底座2、前挡风玻璃3、前挡风玻璃框体4、左后视镜5和右后视镜6;

左底座1和右底座2左右对称固定安装于车身骨架上;实际应用中,为实现易安装拆卸的优点,左底座1和右底座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车身骨架上。

前挡风玻璃3固定到前挡风玻璃框体4后,前挡风玻璃框体4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到左底座1的右端和右底座2的左端;左后视镜5和右后视镜6分别可转动安装于左底座1的左端和右底座2的右端。

前挡风玻璃框体和左底座的固定安装方法,与前挡风玻璃框体和右底座的固定安装方法完全相同,因此,为描述方便,此处只介绍前挡风玻璃框体和左底座的固定安装方式:

参考图3和图4,左底座1包括底座本体1.1,底座本体1.1的右端设置有前挡风玻璃框体安装槽位1.2,前挡风玻璃框体安装槽位1.2为竖向槽,与前挡风玻璃框体4的左端底脚相适配;底座本体1.1开设有与竖向槽相连通的水平向的螺栓安装孔1.3,前挡风玻璃框体4的左端底脚置于前挡风玻璃框体安装槽位1.2后,采用螺栓依次穿过螺栓安装孔1.3和左端底脚的螺栓安装孔,进而将前挡风玻璃框体4的左端固定到左底座1。

左后视镜和左底座的可转动安装方式,与右后视镜和右底座的可转动安装方式完全相同,因此,为描述方便,此处只介绍左后视镜和左底座的可转动安装方式:

底座本体1.1的左端与左后视镜5通过球连接结构实现万向旋转;

其中,参考图5,球连接结构包括球连接杆1.4、卡簧1.5和壳体1.6;球连接杆1.4包括球头1.4.1以及固定于球头1.4.1下方的螺杆1.4.2;

壳体1.6固定到左后视镜5的镜壳上;具体可采用螺接方式,实现易安装拆卸的优点。壳体1.6开设有凹槽1.6.1,球连接杆1.4的球头1.4.1置于凹槽1.6.1中,且与凹槽1.6.1过盈配合;由于球头和凹槽过盈配合,因此,二者之间存在阻尼,当用力旋转后视镜,使后视镜旋转到所需的角度时,由于阻尼作用,可保证在颠簸不是特别强烈的情况下,后视镜持续处于所需的角度不变。

底座本体1.1设置有柱状凸起1.7,柱状凸起1.7开设有与螺杆1.4.2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球连接杆1.4的螺杆1.4.2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到柱状凸起1.7的内腔中;卡簧1.5卡设于靠近球头1.4.1的螺杆1.4.2的外部,用于阻止球头1.4.1脱离凹槽1.6.1。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童车后视镜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后视镜和挡风玻璃共用相同的底座,可有效缩小童车后视镜结构整体占用空间,降低成本;

(2)后视镜在结构上采用可全方位旋转功能,镜面采用曲面玻璃,整体可快拆,方便运输。

(3)造型设计美观,结构灵活,改变传统童车的设计理念,有效提高童车的仿真度,从而提高儿童的驾车体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