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应急强力砸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4158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应急强力砸窗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品设备,具体是一种汽车应急强力砸窗器。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破窗器结构比较简单,在使用的时候需要用较大的力气才能实现破窗,但是如果车内人员受伤较严重,难以使出较大力气时就不能实现破窗,这就造成车内人员不能及时被救助,造成更严重的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应急强力砸窗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应急强力砸窗器,包括撞击体和压缩杆;所述撞击体设置有蓄力弹簧和卡槽;所述蓄力弹簧设置在撞击体内部的上端面上;所述卡槽共有两个,均设置在撞击体下侧内圆侧壁上;所述压缩杆设置有压缩板、过渡块、过渡杆、压缩杆、缓冲弹簧、接触板、卡块、卡位弹簧、过渡旋钮、操作杆、操作钮、压缩钮、推力杆、手把、控制阀和钢绳;所述压缩板设置在蓄力弹簧的底端;所述过渡杆设置在过渡板的的下端面上;所述压缩杆设置在压缩板的下侧面上,且其贯穿过渡块,并穿过过渡杆;所述缓冲弹簧共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过渡块下端面的左右两侧;所述接触板共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缓冲弹簧下端点处;所述卡块共有两个,均设置在过渡杆上,且与卡槽咬合;所述卡位弹簧设置在两个卡块与过渡杆之间;所述过渡旋钮共有两个,均设置在过渡杆下端点处,且两者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操作杆共有两个,其一端分别与左右两个过渡旋钮连接;所述操作钮共有两个,均设置在两个操作杆内侧的中间位置上;所述压缩钮设置在压缩杆的下端点处;所述手把共有两个,均设置在两个操作杆的下端点处;所述控制阀共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手把上;所述钢绳共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控制阀与两个卡块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渡块设置在压缩板的正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力杆共有两个,均设置在两个操作钮与压缩钮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杆用来挤压压缩板,以使蓄力弹簧产生形变量;缓冲弹簧用来缓冲运动中的撞击体对过渡块的撞击;卡块锁定在卡槽内,固定撞击体;推力杆使压缩杆向上运动;控制阀便于使用者控制卡块与卡槽的咬合;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好,实用性强,充分展现了现代化工具的特点,发展前景十分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应急强力砸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汽车应急强力砸窗器中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撞击体,2-蓄力弹簧,3-压缩板,4-压缩杆,5-过渡块,6-缓冲弹簧,7-接触板,8-过渡杆,9-卡槽,10-卡块,11-卡位弹簧,12-钢绳,13-过渡旋钮,14-操作杆,15-压缩钮,16-操作钮,17-推力杆,18-控制阀,19-手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汽车应急强力砸窗器,包括撞击体1和压缩杆4;所述撞击体1设置有蓄力弹簧2和卡槽9;所述蓄力弹簧2设置在撞击体1内部的上端面上;所述卡槽9共有两个,均设置在撞击体1下侧内圆侧壁上;所述压缩杆4设置有压缩板3、过渡块5、过渡杆8、压缩杆4、缓冲弹簧6、接触板7、卡块10、卡位弹簧11、过渡旋钮13、操作杆14、操作钮16、压缩钮15、推力杆17、手把19、控制阀18和钢绳12;所述压缩板3设置在蓄力弹簧2的底端;所述过渡块5设置在压缩板3的正下方;所述过渡杆8设置在过渡板5的的下端面上;所述压缩杆4设置在压缩板3的下侧面上,且其贯穿过渡块5,并穿过过渡杆8,压缩杆4用来挤压压缩板3,以使蓄力弹簧2产生形变量;所述缓冲弹簧6共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过渡块5下端面的左右两侧,缓冲弹簧6用来缓冲运动中的撞击体1对过渡块5的撞击;所述接触板7共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缓冲弹簧6下端点处;所述卡块10共有两个,均设置在过渡杆8上,且与卡槽9咬合,卡块10锁定在卡槽9内,固定撞击体1;所述卡位弹簧11设置在两个卡块10与过渡杆8之间;所述过渡旋钮13共有两个,均设置在过渡杆8下端点处,且两者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操作杆14共有两个,其一端分别与左右两个过渡旋钮13连接;所述操作钮16共有两个,均设置在两个操作杆14内侧的中间位置上;所述压缩钮15设置在压缩杆4的下端点处;所述推力杆17共有两个,均设置在两个操作钮16与压缩钮15之间,推力杆17使压缩杆4向上运动;所述手把19共有两个,均设置在两个操作杆14的下端点处;所述控制阀18共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手把上,控制阀18便于使用者控制卡块10与卡槽9的咬合;所述钢绳12共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控制阀18与两个卡块10之间。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