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环状轮缘轮辋的轻量化无内胎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3084阅读:7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环状轮缘轮辋的轻量化无内胎车轮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轻量化无内胎车轮轮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环状轮缘轮辋的轻量化无内胎车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个行业都在迅速的进步。低能耗对于每个行业来说都是在该行业生存的重要法宝。在汽车行业中,能耗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该车的销售前景以及整个车的性能指数。

随着汽车行业蓬勃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称为汽车发展趋势,为此,汽车企业愈加重视汽车轻量化的研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车轮需要同时应对车身自重载荷及各种动载产生的应力。因此,车轮质量成为评判整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汽车零部件向高性能、安全、节能、降耗方向发展,高强度钢制车轮已成为车轮轻量化研究的焦点。

现阶段的汽车企业对车轮做的轻量化处理,主要是来提高车轮的材料,使其能够达到应有的刚度和强度,可是由于现在的技术有限,很难使车轮在降低轮辋厚度的前提下,就能够满足要求,所以说,轻量化车轮还需要很大的进步才能满足现在高要求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带有环状轮缘轮辋的轻量化无内胎车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环状轮缘轮辋的轻量化无内胎车轮,包括轮辋和轮辐,所述轮辋上设置有气门嘴孔,所述气门嘴孔内部设置有气门嘴,所述轮辋的外侧设置有与轮辋一体成型设置的环状轮缘,所述轮辋中部设置有向内凹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外侧设置有向外凸的凸峰。

作为优选,所述凸峰为加宽凸峰。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向外凸的加宽凸峰。

作为优选,所述环状轮缘一端与轮辋一体成型,另一端以圆环状向内蜷缩。

作为优选,所述环状轮缘向内蜷缩的一端与轮辋紧贴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轮辋的两侧均设置有与轮辋一体成型设置的环状轮缘。

作为优选,所述轮辋的厚度为3.5~6.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轮辋的两侧做了环状轮缘的一体式设计,该环状轮缘可以有效的提高轻量化车轮的强度和刚度,即提高了车轮收到重力之后多带来的径向承受能力和轴向承受能力;除此之外,还在凹槽的两侧设置了加宽凸峰,即凸峰宽度的增加,可以有效的提高轻量化车轮的径向承受能力;通过这种设计,可以在车轮做了轻量化处理的前提下,又可以保持原有的承载能力,即在车轮具体使用时,降低了汽车能耗,从而开阔了车轮未来销售的市场趋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带有环状轮缘轮辋的轻量化无内胎车轮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带有环状轮缘轮辋的轻量化无内胎车轮的径向剖视图;

以上各图中,1、轮辋;11、凹槽;12、环状轮缘;13、凸峰;2、轮辐;3、气门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环状轮缘轮辋的轻量化无内胎车轮,从本专利的名称中可以看出,轻量化无内胎车轮是发明人主要体现和说明的东西,发明人相应现在大环境以及未来的需求,将原本笨重高能耗的车轮做了轻量化处理,什么叫做轻量化,轻量化的意思是降低原有车轮自身的重量,从而降低将该车轮运用到汽车所需要的能耗。降低了原有车轮的重量,会有很多的连锁反应,比如说,其自身的刚度和强度是否能达到要求,又或者加工工艺是否满足生产轻量化无内胎车轮的标准,对于发明人所设计的轻量化无内胎车轮,是将原有轮辋厚度为6.5~7.5mm设计成了轮辋厚度为3.5~6.5mm,可想而知,重量已经小了很多,除了减小轮辋的厚度外,轮辐的厚度也是要减少的。本实用新型中设计的轻量化无内胎车轮,其轮辋、轮辐采用的是研发的新一代高轻度钢,轮辐采用了拓扑优化的设计。

为了保证轻量化无内胎车轮的强度和刚度,发明人对轻量化无内胎车轮中轮辋做了相应的设计,如图1、图2所示,即一种带有环状轮缘轮辋的轻量化无内胎车轮,包括轮辋1和轮辐2,轮辋上设置了气门嘴孔,在气门嘴孔内部设置了气门嘴3;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轮辋的外侧设置了环状轮缘13,该环状轮缘是与轮辋一体设计的,即用相应的模具制造的,其环状轮缘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轻量化车轮的强度和刚度,即提高了车轮收到重力之后多带来的径向承受能力和轴向承受能力,即虽然车轮的重量降低了,其所承受重量的能力,在该结构的设计下,也是可以达到原有的承载能力的;除此之外了发明人为了进一步提高轻量化车轮的承载能力,发明人在轮辋中部向内凹的凹槽11的两侧设置了向外凸的凸峰12,并且对该凸峰做了相应的加宽处理,即加宽凸峰,该加宽凸峰的设计可以起到类似于支撑梁的作用,对凸峰进行加宽处理,可以大大提高轮辋的径向承受能力,即又进一步的提高了轻量化车轮的强度和刚度。

当然,对于环状轮缘的设计,在轮辋的一侧设置和在两侧都设置其作用都是一样的,不过,在两侧都设置了相同的环状轮缘的设计,可以更好的提高轻量化车轮的强度和刚度;同样的道理,加宽凸峰也是在凹槽的两侧都设置了,是最好的方案选择。

从图2中可以看出,对于环状轮缘而言,环状轮缘的一端是与轮辋一体成型,由模具制造而成的,另一端则是向内蜷缩成圆环状,圆环状的设计使得该轮缘的承载能力更加均匀,更加稳定;其另一端是紧贴轮辋设置的,这样的设计不仅便于加工,也是该轮缘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

综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