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缓冲防撞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5714阅读:803来源:国知局
电磁缓冲防撞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汽车安全防护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电磁缓冲防撞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安全历来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和财产的损失。汽车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汽车安全性能不断提高的历史。目前,各国都在努力降低交通事故的伤亡率,并且取得了显著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汽车的安全性能在不断提高,现代汽车的安全设计都在从整体上来考虑,不仅要在事故发生时尽量较少乘员受伤的机率,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轻松和舒适的驾驶条件下帮助驾驶者避免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电磁缓冲防撞系统,其结构简单,利用电流流过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同极性电磁力互相排斥的原理,达到缓冲并防止驾驶员身体上部碰撞方向盘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电磁缓冲防撞系统包括碰撞传感器、处理器、车载电源、安全带超导线圈、方向盘超导线圈,其结构简单,利用电流流过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同极性电磁力互相排斥的原理,达到缓冲并防止驾驶员身体上部碰撞方向盘的目的。

其中,所述碰撞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着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车载电源的输出端连接着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着安全带超导线圈的输入端;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着方向盘超导线圈的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电磁缓冲防撞系统所述处理器采用612630080007ECU电子控制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电磁缓冲防撞系统所述碰撞传感器采用48802725470汽车加速度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电磁缓冲防撞系统所述车载电源采用6-QW-68汽车电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电磁缓冲防撞系统所述安全带超导线圈、方向盘超导线圈均采用CR超导磁体线圈。

控制效果:本实用新型电磁缓冲防撞系统,其结构简单,利用电流流过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同极性电磁力互相排斥的原理,达到缓冲并防止驾驶员身体上部碰撞方向盘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缓冲防撞系统的硬件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缓冲防撞系统的处理器的连接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缓冲防撞系统的碰撞传感器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缓冲防撞系统的超导线圈接线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缓冲防撞系统的车载电源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结合图1、2、3、4、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电磁缓冲防撞系统包括碰撞传感器、处理器、车载电源、安全带超导线圈、方向盘超导线圈,其结构简单,利用电流流过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同极性电磁力互相排斥的原理,达到缓冲并防止驾驶员身体上部碰撞方向盘的目的。

其中,所述碰撞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着处理器的输入端,碰撞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是否发生碰撞,碰撞传感器一般由压电材料制造,当在特定方向上加上载荷后,会引起电荷的分布不均,测出这些电荷的大小,即可知道载荷的大小,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知道加速度大小了。碰撞传感器所产生的加速度信号实时传至处理器,检测到加速度信号从DATA端通过P1.7引脚传送到处理器。

所述车载电源的输出端连接着处理器的输入端,车载电源采用6-QW-68汽车电瓶,汽车电瓶的输出电压为12V,可以直接给处理器进行供电,车载电源通过VCC进行供电。

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着安全带超导线圈的输入端,当处理器判断碰撞传感器输出的加速度值超过安全气囊触发阈值时,处理器通过A1、A2口输出高电平信号到超导线圈,超导线圈中有电流流过,安全带超导线圈相当于一个电磁铁,电磁铁产生电磁力,该电磁力与方向盘超导线圈产生的磁场极性相同。

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着方向盘超导线圈的输入端,当处理器判断碰撞传感器输出的加速度值超过安全气囊触发阈值时,处理器通过A1、A2口输出高电平信号到超导线圈,超导线圈中有电流流过,方向盘超导线圈相当于一个电磁铁,电磁铁产生电磁力,该电磁力与安全带超导线圈产生的磁场极性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

结合图1、2、3、4、5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采用612630080007ECU电子控制单元。ECU电子控制单元,又称“行车电脑”、“车载电脑”等。从用途上讲则是汽车专用微机控制器。它和普通的电脑一样,由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模数转换器以及整形、驱动等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ECU的电压工作范围一般在6.5-16V、工作电流在0.015-0.1A、工作温度在-40℃~80℃。能承受1000Hz以下的振动,因此ECU损坏的概率非常小,在ECU中CPU是核心部分,它具有运算与控制的功能,发动机在运行时,它采集各传感器的信号,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的结果转变为控制信号,控制被控对象的工作。

具体实施方式三:

结合图1、2、3、4、5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碰撞传感器采用48802725470汽车加速度传感器。本专利中的传感器信号取自于每辆汽车都具备的安全气囊检测系统,根据安全气囊系统中的碰撞传感器检测的信号,对超导线圈进行通电,通过安全带和方向盘中设置的超导线圈超声的同极性的磁场,对驾驶员进行安全保护。碰撞传感器是安全气囊系统中的控制信号输入装置。其作用是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由碰撞传感器检测汽车碰撞的强度信号,并将信号输入安全气囊电脑,安全气囊电脑根据碰撞传感器的信号来判定是否引爆充气元件使气囊充气。

具体实施方式四:

结合图1、2、3、4、5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车载电源采用6-QW-68汽车电瓶。电瓶,也叫蓄电池,蓄电池是电池的一种,它的工作原理就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通常,人们所说的电瓶是指铅酸蓄电池。即一种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五:

结合图1、2、3、4、5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安全带超导线圈、方向盘超导线圈均采用CR超导磁体线圈。电磁力是一种非接触力,其大小主要与电流、距离等因素有关,电磁力变化是非线性变化。根据电磁力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可知,电磁力主要集中在1-300mm之间,距离越小,电磁力越大,成指数上升。当出现车辆强烈碰撞时,线圈内会流过强大的电流,人体向前倾,会产生强大的电磁力,此强大的电磁力会缓冲人体和方向盘的接触,很大限度的防止人体直接接触方向盘而造成二次伤害。

本实用新型电磁缓冲防撞系统的工作原理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缓冲防撞系统通过在方向盘内放置超导线圈,安全带需要特殊设计,使正对方向盘的安全带部分需要内置超导线圈,当车辆车头猛烈撞击时,碰撞传感器发出信号,信号传递到ECU中进行处理,使方向盘和安全带内的超导线圈通电,产生同极性磁场,互相排斥,使人身前倾缓冲,两者越接近,排斥力越大,致使人体不碰撞到方向盘。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的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各种改动和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