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及其驻车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8970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及其驻车空调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的驻车空调系统。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驻车空调系统的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已得到广泛使用。

汽车产业作为机械工业的支柱,现已日臻成熟。汽车上的系统、机构、总成和零件众多,比如启动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以及空调系统等。

以车载空调系统为例,空调系统是实现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的装置。它可以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性能。

目前,汽车的空调系统的动力源为发动机,发动机通过皮带轮驱动压缩机等部件工作,对车内进行降温。传统的车载空调系统适合在车辆运行时使用,能够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但是,当车辆处于驻车状态时,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或熄火,此时发动机转速很低,车载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夏天时,驾驶员和乘客需要良好的休息和放松,而使用传统的车载空调系统进行降温,降温效果差,车内的温度令人难以忍受。

因此,如何在汽车的发动机处于怠速或熄火时为车内环境散热降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的驻车空调系统,能够在汽车的发动机处于怠速或熄火时仍然有效地为车内环境散热降温。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驻车空调系统的汽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的驻车空调系统,包括设置于车体上、由独立于发动机之外的能源所驱动且用于对车内环境进行温度调节的空调装置。

优选地,所述空调装置的驱动能源包括车载蓄电池或市电。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在所述车载蓄电池的电压低于预设阈值时使所述空调装置停止运行的低压保护模块。

优选地,还包括根据用户设置操作调节所述空调装置输出功率的控制模块。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检测车内环境温度并对所述空调装置的输出功率调节值进行修正的温度检测模块。

优选地,所述空调装置内设置有用于对自身部件进行功能检测的自检模块,以及用于根据所述自检模块的检测结果提示故障信息的显示模块。

优选地,所述空调装置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天窗位置。

优选地,所述空调装置具体包括设置于所述车体顶棚上的安装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体内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鼓风机;所述安装壳体上设置有与车厢内部连通、用于输送冷暖风的出风管道。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压缩机信号连接、用于根据用户操作控制所述出风管道的出风温度或风量的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体和驻车空调系统,其中,所述驻车空调系统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驻车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的驻车空调系统,核心部件为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设置在车体上,主要用于对车内环境进行温度调节,重要的是,该空调装置的运行所需电能来自独立于发动机之外的能源,也就是说,空调装置运动制冷或加热等操作时无需通过发动机的动力来完成。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驻车空调系统,空调装置在运行时,以外部能源作为能量来源,无需依靠发动机的运行,如此,即使在发动机处于怠速或熄火状态时,驻车空调系统也能够有效地为车内环境散热降温,为车内乘员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模块原理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空调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图3中:

车体-1,空调装置-2,低压保护模块-3,控制模块-4,温度检测模块-5,自检模块-6,显示模块-7,安装壳体-201,压缩机-202,冷凝器-203,蒸发器-204,鼓风机-205,控制单元-20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驻车空调系统主要包括空调装置2。其中,该空调装置2为驻车空调系统的核心部件。空调装置2与常规的空调器的功能相同,均为制冷或制暖等,其具体的架构部件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风机等。在本实施例中,空调装置2主要用于对车内环境进行温度调节。重要的是,空调装置2运行所需电能该来自独立于发动机之外的能源,也就是说,空调装置2运动制冷或加热等操作时无需通过发动机的动力来完成。此处优选地,该空调装置2的驱动能源可来自车载蓄电池。如此,即可使用车载蓄电池的电能为空调装置2供电。由于车载蓄电池的电能供应并不依赖于发动机,因此空调装置2能够在发动机怠速或熄火时运行。同时,在汽车正常运行时,还可通过发电机为车载蓄电池进行供电,补充车载蓄电池的电能储备。当然,空调装置2的运行所需电能还可以来源于市电,比如可通过串联交流逆变器与市电插口相连,即可正常运行。另外,空调装置2的运行所需电能还可来自于太阳能发电板等。不仅如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驻车空调系统,其独立于车载空调系统之外,无需并入原有的车载空调系统中,因此开发周期短、架设方便,性价比高。

如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模块原理图。

进一步的,考虑到如果空调装置2的动力来源为车载蓄电池时,车载蓄电池的电能消耗将会增加,为保证车载蓄电池内保留有足够的电能完成其余必须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低压保护模块3对车载蓄电池的电压进行监控,当车载蓄电池的电压低于预设阈值时,比如21~22V时,即可断开对空调装置2的供电,使其停止运行,同时也能够提醒驾驶员。

另外,为使空调装置2能够根据乘员的实际需求运行,在本实施例中增设了控制模块4。该控制模块4能够根据用户的设置操作调节空调装置2的输出功率。具体的,用户(即驾驶员或乘客)可通过操作遥控器或控制面板按键等设置空调装置2的输出功率,比如压缩机、冷凝器散热风扇、蒸发器等的输出功率,控制参数包括出风温度、风量及出风模式等。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增了温度检测模块5,比如温度传感器等部件,用于检测车内环境温度,从而结合用于设置操作所需的温度与车内温度进行综合判断,进而对空调装置2的输出功率调节值进行修正。比如,用于设置操作所需的温度值为18℃,而室内实际温度值为25℃,温差较大,则控制模块4将对空调装置2的输出功率提高,以期能够迅速达到7℃的降温效果。

此外,本实施例还在空调装置2设置了自检模块6和显示模块7。其中,自检模块6主要用于对空调装置2自身的部件进行功能检测,比如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风机等,判断各个部件是否可以正常运行。而显示模块7与自检模块6信号连接,主要用于根据自检模块6的功率检测结果进行输出显示,比如可在显示屏上显示故障码等信息,以提醒驾驶员注意。比如,当故障码为E1时,出现问题为电量不足,蓄电池电压低于21.5V;当故障码为E2时,出现问题为冷凝器或蒸发器风扇过载,电路系统存在短路或风扇堵转;当故障码为E3时,出现问题为压缩机锁止,转轮锁止或系统中压力过大;当故障码为E4时,出现问题为压缩机不能达到工作的最低转速,制冷回路过载;当故障码为E5时,出现问题为过热,制冷回路过载或环境温度过高;当故障码为E6时,出现为题为无显示,控制模块与液晶屏通信故障;当故障码为E7时,出现问题为自动调节空调开关断开,电路存在短路或断路;当故障码为E8时,出现问题为车身倾斜,由于车身倾斜空调无法工作。

不仅如此,考虑到空调装置2的安装方便问题,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将空调装置2设置在车体1上的天窗位置,从而取代天窗,无需并入原车载空调系统中,并且无需对车身进行破坏,同时,空调装置2与车体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作为选装配置安装灵活性较高。

如图3所示,图3为图1中所示的空调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在关于空调装置2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该空调装置2具体包括安装壳体201、压缩机202、冷凝器203、蒸发器204和鼓风机205。其中,安装壳体201可设置在车体1的顶棚上,比如天窗位置等,主要用于安装空调装置2的其余部件。而压缩机202、冷凝器203、蒸发器204和鼓风机205为空调装置2进行制冷或制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为保证冷风或暖风顺利进入到车厢内,本实施例在安装壳体201上设置有出风管道,使其与车厢内部连通。

以制冷循环为例,当空调装置2通电后,制冷系统内制冷剂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202吸入并压缩为高压蒸汽后排至冷凝器203。同时风扇吸入的室外空气流经冷凝器203,带走制冷剂放出的热量,使高压制冷剂蒸汽凝结为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过过滤器、节流机构后喷入蒸发器204,并在相应的低压下蒸发,吸取周围的热量。同时鼓风机205使空气不断进入蒸发器204的肋片间进行热交换,并将放热后变冷的空气送向室内。如此室内空气不断循环流动,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另外,本实施例还在空调装置2中增设了控制单元206。该控制单元206与压缩机202信号连接,可控制其压缩效率,如此可以根据用户操作控制出风管道的出风温度或出风风量。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体1和驻车空调系统,其中,该驻车空调系统与上述内容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