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头枕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5688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头枕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头枕配件,特别是一种汽车头枕管。



背景技术:

汽车工业的发展使得汽车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必需的交通工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不仅仅只是作为交通工具来使用,人们乘坐在汽车内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舒适及安全的乘坐环境不仅能使汽车的档次大大提高,同时能大大缓解驾驶疲劳,增加驾驶的愉快感。汽车座椅作为乘客乘坐的直接载体,其舒适及安全与否直接影响乘坐感受,为了能使汽车座椅适应现在的市场需求,汽车生产商不断对汽车座椅进行改进。汽车座椅包括座椅、靠背及头枕,头枕作为提供人们头部抵靠及保护驾驶员及乘客颈部安全的部位,被设计成可以随着不同驾驶员及乘客对头枕的不同需求而改变,即可以通过头枕调节装置调节头枕的高低或者通过颈托调节装置调节颈托位置等。

例如在专利号为CN201010120543.9的发明中公开了一种带颈托功能的座椅头枕,包含有一头枕本体,一颈托及颈托调节装置;颈托调节装置包含有一组滑杆、导套、金属管,导套与金属管固定安装于头枕本体上,导套固定于金属管中,滑杆一端固定安装于颈托上,另一端滑杆设于导套中;滑杆设有档位槽、卡止槽,且导套对应滑杆的卡止槽设有可卡扣卡止槽的卡片。上述发明通过该些结构设计能显著提高头枕对乘员的颈部支撑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但是,在该专利中是利用塑料导套下端部的两瓣所形成的台阶面,即位于U型金属管卡片附近的台阶面来与金属管的下端面相抵靠,以形成塑料导套与金属管之间的轴向限位结构并防脱落。而由于该塑料导套下端部的两瓣之间开设有贯穿至端部的开口槽,故该两瓣在使用过程中的形变量与形变空间非常大,很容易造成弹性失效或形成扩张弯曲,故极易导致塑料导套与金属管之间产生摇晃或者脱落,不能保证可靠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头枕管,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定位可靠的汽车头枕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头枕管,包括均采用塑料制成的管体和顶盖,所述管体的一端为插入端,另一端为尾端,所述尾端与顶盖相固连,所述管体内部具有轴向贯穿的安装孔,所述顶盖上具有贯穿的通孔,所述安装孔与通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中部开设有呈长条状且贯穿管体侧壁的通槽,所述通槽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沿管体周向排列,相邻两个所述通槽之间形成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的外壁上具有定位卡块。

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先将头枕管尾端穿过一金属套并使管体与金属套之间形成可靠定位才能顺利将头枕管连接在汽车头枕上,再通过一根与颈托相连的滑杆穿设在管体内实现将颈托与头枕相连。本专利中通过在管体的中部开设通槽并形成有定位片,由于整个头枕管均是由塑料制成,且定位片两侧镂空故定位片具有一定的弹性。管体的外径与金属套的内径基本相同,在进行安装时管体从插入端开始伸进金属套内,定位卡块的外表面与金属套的内表面相抵靠,使得定位片向管体内部收缩变形以提供出让位空间,直至定位卡块与金属套上与之相对应的定位槽卡扣配合嵌设在定位槽内,定位片恢复至原位。由于定位片设置在管体的中部位置,故定位片的两端都还有供其连接支撑的管体片材,即定位片的一端与管体插入端的片材相连,另一端与管体尾端的片材相连,两端均有连接支撑,方便定位片弹性恢复,长时间使用或者多次穿脱也不容易弹性失效或者变形,保证其上的定位卡块定位可靠以保证整个头枕管定位可靠。且由于定位片位于管体中部,在使用过程中定位卡块也不容易因为外力碰撞等轻易脱落,进一步保证定位可靠。

在上述的汽车头枕管中,所述定位卡块呈三角块状且具有相互连接的定位面和导向面,所述定位面与定位片的外表面相垂直,所述导向面相对定位片的外表面倾斜且朝向远离顶盖一侧设置。当定位卡块卡入金属套后,垂直设置的定位面能与金属套上相对应的定位槽的上槽面相贴靠限制管体乃至整个头枕管的轴向移动,防止头枕管从金属套中脱离,保证定位可靠。倾斜设置的导向面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帮助管体更顺畅地插接到金属套中。

在上述的汽车头枕管中,所述定位卡块从靠近管体中心轴一侧到远离管体中心轴一侧宽度逐渐减小。即定位卡块的两个侧斜面在远离管体中心轴一侧具有相互靠拢的趋势,当然,该宽度的变化不需要很大或者很明显,只要有一点即可,能帮助定位卡块更顺畅的嵌入到金属套的定位槽中,同时该两侧斜面还能与定位槽两侧的槽面进一步抵靠,保证定位可靠。

在上述的汽车头枕管中,所述定位卡块位于定位片的中部。定位片的中部具有最大的弹性及形变空间,将定位卡块设置在中部后能顺利地帮助管体插接到金属套中,避免挤压力大于形变能力而造成硬性拉扯乃至造成定位片断裂的情况发生,避免导致定位失效,该结构能保证定位可靠。

在上述的汽车头枕管中,所述通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管体在与定位片相对的一侧形成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的宽度大于定位片的宽度。通槽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既方便加工又能顺利实现可靠定位。定位片的宽度小于支撑片的宽度以保证定位片呈细长状具有较好的弹性形变空间,避免挤压力大于形变能力而造成硬性拉扯乃至定位片断裂的情况发生,避免导致定位失效,该结构同样能保证定位可靠。此外支撑片又能保证整个管体的中部仍具有较强的支撑强度,保证管体的连接强度。

在上述的汽车头枕管中,每个所述通槽在垂直于管体轴线的横剖面上呈扇形,所述定位片的左右两侧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左右通槽的横剖面均呈扇形状能保证所形成的定位片是类似长方体状的,并且使两个侧面相互平行进一步保证整个定位片的厚薄以及宽度等相对一致,保证定位片受力均匀以保证定位可靠。

在上述的汽车头枕管中,所述管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的数量至少为三条且沿管体周向均匀排列。导向条保证了穿设在管体内的滑杆与管体产生的是线接触或者局部的面接触,两者间接触面积大大减小,保证安装操作时的顺畅性,并能降低滑杆与管体的配合难度,避免产生碰撞噪音。数量为三条能保证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支撑。

在上述的汽车头枕管中,所述顶盖相对管体倾斜设置。由于考虑乘坐人员的舒适度,一般汽车在设计时都将头枕与座椅呈一定倾斜角度设置,故本专利中为了使头枕管更好地与头枕匹配,也将顶盖相对管体呈倾斜设置,提高头枕管与头枕的匹配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改变传统的利用管体插入端进行定位防脱的结构,将整个头枕管的定位防脱结构设置在管体的中部,并利用定位片上的定位卡块与金属套上的定位槽配合实现定位。由于定位片设置在管体的中部位置,定位片的两端都还有供其连接支撑的管体片材,方便定位片的弹性恢复,长时间使用或者多次穿脱也不容易弹性失效或者变形,保证定位可靠。

2、由于定位片位于管体中部,在使用过程中定位卡块也很难因为外力碰撞等轻易脱落,进一步保证定位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头枕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金属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汽车头枕管的正视图。

图4是图3的B部放大图。

图5是图3的剖面视图。

图中,1、头枕管;2、管体;21、插入端;221、通槽;222、定位片;222a、侧面;223、定位卡块;223a、定位面;223b、导向面;223c、侧斜面;224、支撑片;23、尾端;24、安装孔;25、导向条;3、顶盖;31、通孔;4、金属套;41、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汽车头枕管1,包括均采用塑料制成的管体2和顶盖3,管体2包括插入端21和尾端23,尾端23与顶盖3相固连,管体2内部具有轴向贯穿的安装孔24,顶盖3上具有贯穿的通孔31,安装孔24与通孔31相连通且安装孔24与通孔31同轴设置,管体2的中部开设有呈长条状且贯穿管体2侧壁的通槽221,本实施例中通槽221的数量为两个且沿管体2周向排列,两个通槽221之间形成有定位片222,管体2在与定位片222相对的一侧形成有支撑片224,支撑片224的宽度大于定位片222的宽度。通槽22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既方便加工又能顺利实现可靠定位。定位片222的宽度小于支撑片224的宽度以保证定位片222呈细长状具有较好的弹性形变空间。进一步来说,两个通槽221在垂直于管体2轴线的横剖面上呈扇形,定位片222在两侧的通槽221处形成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222a。左右通槽221的横剖面均呈扇形状能保证定位片222是类似长方体状的,并且使定位片222的两个侧面222a相互平行进一步保证整个定位片222的厚薄以及宽度等相对一致,保证定位片222受力均匀以保证定位可靠。

此外,如图2所示,定位片222的外壁上具有定位卡块223。定位卡块223可以与定位片222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分体设置,当然优选为一体成型设置。定位卡块223呈三角块状且具有相互连接的定位面223a和导向面223b,定位面223a与定位片222的外表面相垂直,导向面223b相对定位片222的外表面倾斜且朝向远离顶盖3一侧设置。当定位卡块223卡入金属套4的定位槽41内后,垂直设置的定位面223a能与定位槽41的上槽面相贴靠限制管体2乃至整个头枕管1的轴向移动,参照图1(当然图1中的金属套1是为了便于说明而画的示意图,实际生产应用中可能不是该种结构),防止头枕管1从金属套4中脱离,保证定位可靠。倾斜设置的导向面223b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帮助管体2更顺畅地插接到金属套4中。定位卡块223从靠近管体2中心轴一侧到远离管体2中心轴一侧宽度逐渐减小。即定位卡块223的两个侧斜面223c在远离管体2中心轴一侧具有相互靠拢的趋势,当然,该宽度的变化不需要很大或者很明显,只要有一点即可,能帮助定位卡块223更顺畅的嵌入到金属套4的定位槽41中,同时该两侧斜面223c还能与定位槽41的槽面进一步抵靠,保证定位可靠。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卡块223位于定位片222的中部。

如图3至图5所示,管体2中部的壁厚小于管体2插入端21的壁厚且还小于管体2尾端23的壁厚。中部的壁厚小于其余两端部的壁厚能保证中部具有较薄壁厚具有较好的回弹以及弹性形变能力,避免挤压力大于形变能力而造成硬性拉扯乃至定位片222断裂的情况发生,避免进一步导致定位失效,能保证定位可靠。并且可使中部内凹以形成较薄的厚度,这还能给定位卡块223进一步提供让位空间,也能避免管体2中部的外周侧与金属套4之间由于配合不精准导致接触不严密而产生碰撞噪音。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管体2的内壁上设置有导向条25,导向条25的数量至少为三条且沿管体2周向均匀排列。导向条25保证了与颈托相连的滑杆穿设在管体2内时与管体2产生的是线接触或者局部的面接触,两者间接触面积大大减小,保证安装操作时的顺畅性,并能降低滑杆与管体2的配合难度,避免产生碰撞噪音。

本实施例中的顶盖3相对管体2呈倾斜设置。由于考虑乘坐人员的舒适度,一般汽车在设计时都将头枕与座椅呈一定倾斜角度设置,故本专利中为了使头枕管1更好地与头枕匹配,也将顶盖3相对管体2呈倾斜设置,提高头枕管1与头枕的匹配度。

本头枕管1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先将头枕管1尾端23穿过一金属套4并使管体2与金属套4之间形成可靠定位才能顺利将头枕管1连接在汽车头枕上,再通过一根与颈托相连的滑杆穿设在管体2内实现将颈托与头枕相连。本专利中通过在管体2的中部开设通槽221并形成有定位片222,由于整个头枕管1均是由塑料制成,且定位片222两侧镂空故定位片222具有一定的弹性。管体2的外径与金属套4的内径基本相同,在进行安装时管体2从插入端21开始伸进金属套4内,定位卡块223的外表面与金属套4的内表面相抵靠,使得定位片222向管体2内部收缩变形以提供出让位空间,直至定位卡块223与金属套4上与之相对应的定位槽41卡扣配合嵌设在定位槽41内,定位片222恢复至原位。由于定位设置在管体2的中部位置,故定位片222的两端都还有供其连接支撑的管体2片材,即定位片222的一端与管体2插入端21的片材相连,另一端与管体2尾端23的片材相连,两端均有连接支撑,方便定位片222弹性恢复,长时间使用或者多次穿脱也不容易弹性失效或者变形,保证其上的定位卡块223定位可靠以保证整个头枕管1定位可靠。且由于定位片222位于管体2中部,在使用过程中定位卡块223也不容易因为外力碰撞等轻易脱落,进一步保证定位可靠。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头枕管1、管体2、插入端21、通槽221、定位片222、定位卡块223、定位面223a、导向面223b、支撑片224、尾端23、安装孔24、导向条25、顶盖3、通孔3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