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3190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挂臂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悬挂臂。



背景技术:

现代汽车除了保证其基本性能,即行驶性、转向性和制动性等之外,目前正致力于提高安全性与舒适性,向高附加价值、高性能和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对此尤其作为提高操纵 稳定性、乘坐舒适性的轿车车用悬挂臂必须进行相应的改进,舒适性是汽车最重要的使用性能之一,舒适性与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有关,而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又与车用悬挂臂的特性相关。车用悬挂臂是汽车上的重要总成之一,它把车身和车轮弹性地连接在一起,车用悬挂臂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

目前,市场上的悬挂臂,它包括悬挂臂本体。这种悬挂臂本体虽然结构简单,但因为连接轴套和悬挂臂本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较差,容易影响传动,并且连接轴套的减震效果较差都是目前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强度高以及减震效果好的悬挂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挂臂,包括悬挂臂本体,其特征是:所述悬挂臂本体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以及第三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上设有第一连接轴套,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上均设有第二连接轴套,第一连接轴套和第一连接端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交替设置,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均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部和抗震部,抗震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减震部、第二连接部以及抵触部,第一连接部、减震部和第二连接部依次连接,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连接轴套相互连接,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端相互连接,抵触部与支撑部相互连接,减震部呈圆弧状,支撑部呈三角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悬挂臂本体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以及第三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上设有第一连接轴套,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上均设有第二连接轴套,为了增加第一连接轴套和第一连接端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在第一连接轴套和第一连接端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并且将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交替设置,则进一步保证了第一连接轴套和第一连接端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均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部和抗震部,抗震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减震部、第二连接部以及抵触部,第一连接部、减震部和第二连接部依次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设置,保证了第一连接部、减震部以及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连接轴套相互连接,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端相互连接,抵触部与支撑部相互连接,保证了加强筋和第一连接轴套以及第一连接端之间的连接强度,而圆弧状的减震部则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抵触部的支撑下,保证了减震效果,同时支撑部呈三角状,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则进一步保证了第一连接轴套和第一连接端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轴套包括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设有减震块,减震块包括第一减震端、第二减震端以及抵触面,第一减震端和第二减震端均与第二衬套相抵触,抵触面和第一衬套相抵触,减震块上设有减震孔,减震块具有弹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轴套包括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设有减震块,通过在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设有的减震块,增加了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的减震效果,并且减震块包括第一减震端、第二减震端以及抵触面,第一减震端和第二减震端均与第二衬套相抵触,抵触面和第一衬套相抵触,通过将减震块和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的充分抵触,并且第一抵触端和第二抵触端之间形成有呈圆弧状结构的减震区,圆弧状减震区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二衬套,从而保证了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存在挤压时,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进一步的减震块上设有减震孔,减震块具有弹性,具有弹性以及设有减震孔的减震块则进一步增加了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轴套和第二连接端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第二连接轴套和第三连接端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轴套和第二连接端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第二连接轴套和第三连接端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则进一步保证了第二连接轴套和第二连接端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第二连接轴套和第三连接端之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悬挂臂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悬挂臂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悬挂臂实施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0-第一连接端,11-第一连接轴套,12-第一加强筋,120-支撑部,121-抗震部,1210-第一连接部,1211-减震部,1212-第二连接部,1213-抵触部,13-第二加强筋,14-减震块,140-第一减震端,141-第二减震端,142-抵触面,143-减震孔,2-第二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悬挂臂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悬挂臂,包括悬挂臂本体,悬挂臂本体包括第一连接端10、第二连接端以及第三连接端,第一连接端10上设有第一连接轴套11,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上均设有第二连接轴套2,为了增加第一连接轴套11和第一连接端10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在第一连接轴套11和第一连接端10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12和第二加强筋13,并且将第一加强筋12和第二加强筋13交替设置,则进一步保证了第一连接轴套11和第一连接端10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一加强筋12和第二加强筋13均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部120和抗震部121,抗震部121包括第一连接部1210、减震部1211、第二连接部1212以及抵触部1213,第一连接部1210、减震部1211和第二连接部1212依次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设置,保证了第一连接部1210、减震部1211以及第二连接部1213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第一连接部1210与第一连接轴套11相互连接,第二连接部1212与第一连接端10相互连接,抵触部1213与支撑部120相互连接,保证了加强筋和第一连接轴套11以及第一连接端10之间的连接强度,而圆弧状的减震部1211则在第一连接部1210、第二连接部1212以及抵触部1213的支撑下,保证了减震效果,同时支撑部120呈三角状,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则进一步保证了第一连接轴套11和第一连接端10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连接轴套11包括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设有减震块14,通过在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设有的减震块14,增加了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的减震效果,并且减震块14包括第一减震端140、第二减震端141以及抵触面142,第一减震端140和第二减震端141均与第二衬套相抵触,抵触面142和第一衬套相抵触,通过将减震块14和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的充分抵触,并且第一抵触端和第二抵触端之间形成有呈圆弧状结构的减震区,圆弧状减震区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二衬套,从而保证了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存在挤压时,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进一步的减震块上设有减震孔143,减震块14具有弹性,具有弹性以及设有减震孔143的减震块14则进一步增加了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二连接轴套2和第二连接端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12和第二加强筋13,第二连接轴套2和第三连接端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12和第二加强筋13,则进一步保证了第二连接轴套2和第二连接端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第二连接轴套2和第三连接端之间的连接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