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3343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物流运输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车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物流运输车。



背景技术:

物流运输车在进行车厢内货物装卸时需要人员进入车厢内逐一进行搬运,尤其对于车厢内远离车尾的货物,其需要操作人员将货物搬运至车厢的尾部近车厢门的位置再进行卸料,因此这一过程不仅效率低而且货物堆叠于车厢内时不便于人员对车厢内的货物进行翻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物流运输车,其可以快速高效的对车厢内的货物进行卸料,同时也便于对车厢内的货物进行翻找。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物流运输车,它包括车厢,其特征在于:车厢内设有多个水平放置的托板,全部的托板沿水平方向排列形成矩阵结构,各托板通过各自对应的导轨沿车厢的宽度方向与车厢滑动配合,任一托板沿车厢宽度方向上与同排的相邻托板之间留有间隔,所述间隔内置入一可拆卸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两侧分别与同排的相邻托板相抵靠,任一托板沿车厢长度方向上与同列的相邻托板之间相互抵靠。

所述托板包括基板和设于基板上的顶板,基板的上端面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滚子,滚子与基板转动配合,且滚子外露于基板上方的部分与顶板的下端面相抵靠,所述顶板通过滚子沿车厢的长度方向与基板滑动配合。

所述托板的数量为六个,且全部托板的形状均相同,任意同排的托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同排的托板之间的间隔宽度等于托板的宽度。

所述的支撑板为一个,支撑板的长度等于三块托板沿车厢长度方向拼接后的长度。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物流运输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抽出支撑板,同时完成支撑板上货物的卸料,然后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支撑板所在位置的空间进入车厢内部进行货物的翻找,其次,移动托板可以对需要的货物连同托板滑动至车尾完成卸料,人员的劳动强度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物流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1、车厢,2、托板,2.1、基板,2.2、顶板,2.3、滚子,3、导轨,4、间隔,5、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流运输车,它包括车厢1,其特征在于:车厢1内设有多个水平放置的托板2,全部的托板2沿水平方向排列形成矩阵结构,各托板2通过各自对应的导轨3沿车厢1的宽度方向与车厢1滑动配合,任一托板2沿车厢1宽度方向上与同排的相邻托板2之间留有间隔4,所述间隔4内置入一可拆卸的支撑板5,支撑板5的两侧分别与同排的相邻托板2相抵靠,任一托板2沿车厢长度方向上与同列的相邻托板2之间相互抵靠。

所述托板2包括基板2.1和设于基板2.1上的顶板2.2,基板2.1的上端面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滚子2.3,滚子2.3与基板2.1转动配合,且滚子2.3外露于基板2.1上方的部分与顶板2.2的下端面相抵靠,所述顶板2.2通过滚子2.3沿车厢1的长度方向与基板2.1滑动配合。

所述托板2的数量为六个,且全部托板2的形状均相同,任意同排的托板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同排的托板2之间的间隔4宽度等于托板2的宽度。

所述的支撑板5为一个,支撑板5的长度等于三块托板2沿车厢1长度方向拼接后的长度。

所述的支撑板5的宽度等于托板2的宽度,因此当支撑板5抽离后,可以利用支撑板5所在位置的间隔4使内部的托板2移动至车尾,针对个别货物进行卸料,而不用整车车厢的货物全部卸料。

以上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