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空调系统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8159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空调系统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空调系统总成。



背景技术:

后空调总成是汽车双系统空调系统中非常关键的部件之一,后空调总成经常会装在车身钣金与内饰之间,后轮包后面,空间十分有限,后空调系统总成装上之后,下面的芯体固定支架得螺栓用气枪就很难垂直打入,所以如何有效的固定后芯体及排水管就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后空调系统总成,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后空调系统总成,以解决现有的后空调系统总成装上之后,下面的芯体固定支架得螺栓用气枪就很难垂直打入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后空调系统总成,包括:连接支架、芯体固定支架和壳体总成,所述连接支架位于所述壳体总成下方,所述芯体固定支架位于所述连接支架下方,所述连接支架固定在所述壳体总成上,所述芯体固定支架与所述连接支架连接,并固定在所述壳体总成上;

所述壳体总成底部设置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支架顶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芯体固定支架底面设置有镂空圆孔和垫板,所述垫板的厚度为所述芯体固定支架厚度的三分之二,所述镂空圆孔贯穿所述芯体固定支架的上下表面,所述垫板上设置有两个镂空方孔,所述两个镂空方孔贯穿所述垫板的上下表面。

所述连接支架的宽度小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宽度。

所述芯体固定支架与所述连接支架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种后空调系统总成,包括:连接支架、芯体固定支架和壳体总成,所述连接支架位于所述壳体总成下方,所述芯体固定支架位于所述连接支架下方,所述连接支架固定在所述壳体总成上,所述芯体固定支架与所述连接支架连接,并固定在所述壳体总成上;壳体总成底部设置有连接凸起,连接凸起上设置有通孔,连接支架顶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内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穿过通孔;芯体固定支架底面设置有镂空圆孔和垫板,垫板的厚度为芯体固定支架厚度的三分之二,镂空圆孔贯穿芯体固定支架的上下表面,垫板上设置有两个镂空方孔,两个镂空方孔贯穿垫板的上下表面;通过将固定点移动到壳体总成上,减少了芯体固定螺栓的使用,有效解决了空间有限无法使用气枪的问题,后空调系统总成固定之后,芯体固定支架会压紧在车身钣金上,解决现有汽车后系统总成难固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种后空调系统总成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中:接支架1、芯体固定支架2、壳体总成3、连接凸起31、连接板11、连接轴12、镂空圆孔21、垫板22、镂空方孔2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空调系统总成,包括:连接支架1、芯体固定支架2和壳体总成3,所述连接支架1位于所述壳体总成3下方,所述芯体固定支架2位于所述连接支架1下方,所述连接支架1固定在所述壳体总成3上,所述芯体固定支架2与所述连接支架1连接,并固定在所述壳体总成3上。其中,所述壳体总成3底部设置有连接凸起31,所述连接凸起31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支架1顶部设置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内设置有连接轴12,所述连接轴12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芯体固定支架2底面设置有镂空圆孔21和垫板22,所述垫板22的厚度为所述芯体固定支架2厚度的三分之二,所述镂空圆孔21贯穿所述芯体固定支架2的上下表面,所述垫板22上设置有两个镂空方孔23,所述两个镂空方孔23贯穿所述垫板22的上下表面;具体地,所述连接支架1的宽度小于所述固定支架2的宽度。所述芯体固定支架2与所述连接支架1通过螺栓连接,通过将固定点移动到壳体总成上,减少了芯体固定螺栓的使用,有效解决了空间有限无法使用气枪的问题,后空调系统总成固定之后,芯体固定支架会压紧在车身钣金上,解决现有汽车后系统总成难固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