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视镜镜面翻转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6661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后视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视镜镜面翻转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后视镜在不使用时,通常都是将其内折收起,对其进行一定的保护,但敞漏在外面会有大量的灰尘,特别是现在的雾霾,沙尘暴等严重天气下,后视镜裸露在外,或者水平转动贴合在车体上,均易沾染灰尘;且其每次使用时必须对其进行清理,操作麻烦,大量灰尘难以清理,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当在行车中遇到一些线宽的道路时,其限制宽度大都是正好保证车辆能够通过,由于整车车宽最大的位置为两后视镜之间的距离,若在通过线宽时,不能及时检测的话,则会发生车辆的碰擦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后视镜裸露在外,或者水平转动贴合在车体上,均易沾染灰尘;且其每次使用时必须对其进行清理,操作麻烦,大量灰尘难以清理,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的缺陷,提供一种后视镜镜面朝下并对折收起,且灰尘因重力作用向下运动,大大减少了吸附的灰尘量;灰尘量极少可直接使用,同时也方便清理,无清理死角,省时省力的后视镜镜面翻转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后视镜镜面翻转驱动机构,其包括竖直翻转机构和水平翻转机构,竖直翻转机构包括竖直转轴,竖直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在竖直安装座上;水平翻转机构包括水平转轴,水平转轴转动连接在水平安装座上,后视镜座安装于水平转轴的一端;水平安装座固定于竖直转轴上,竖直转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水平转轴上安装有锥齿轮一,水平安装座内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安装有第二齿轮和锥齿轮二,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传动啮合,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传动啮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第二齿轮和锥齿轮二,从而通过各自的齿轮传动驱动竖直转轴和水平转轴转动,从而最终可使后视镜座转动并使安装于后视镜座上的后视镜镜面向下并合于车体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后视镜座同时进行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翻转,从而保证镜面向下翻转,镜面朝下的同时对其进行对折收起,其不但减少了灰尘的落入,而且镜面朝下,灰尘会随着重力的作用向下运动,大大减少了吸附在镜面上的灰尘量。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后视镜镜面翻转驱动机构的车辆长期存放后,其灰尘量极少可免擦直接使用,同时还可将镜面调整至不同方向方便清理,无清理死角,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省时省力。

具体地,水平安装座内部中空,水平转轴贯穿设置水平安装座上,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均设于水平安装座内;内置式的结构可避免杂物进入各个传动机构中,防止传动失效。

优选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为锥形齿轮;传动效果好,本实用新型统一使用锥形齿轮,方便装配。

具体地,竖直安装座通过安装架安装于车体上,后视镜座与安装架之间连接有波纹橡胶套,竖直翻转机构和水平翻转机构均设于波纹橡胶套中;防水性和密封性好,进一步避免雨水、杂物或灰尘进入各个传动机构中,并且也不影响后视镜座在各个方向上的翻转。

进一步地,后视镜座远离水平转轴的前端部安装有超声波测距仪,超声波测距仪的信号线通过控制器连接至驱动电机的信号输入端上。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前端部的超声波测距仪对车体侧面的前侧部进行及时测量后视镜座和障碍物的距离。当测得障碍物后,超声波测距仪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启动,驱动后视镜座向下对折,使车辆能顺利通过限宽区域。其中,通过过程中,超声波测距仪始终能感应到障碍物的间距信号,并发送给控制器,因此控制器始终在通过过程中控制驱动电机暂时中止并不发生反转,后视镜座一直处于向下对折状态。反之,当车辆通过限宽区域后,超声波测距仪感应不到间距信号,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反转,使后视镜座恢复原样,方便车辆正常行驶,方便快捷地行驶通过限宽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视镜镜面翻转驱动机构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后视镜座同时进行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翻转,从而保证镜面向下翻转,镜面朝下的同时对其进行对折收起,其不但减少了灰尘的落入,而且镜面朝下,灰尘会随着重力的作用向下运动,大大减少了吸附在镜面上的灰尘量;

2.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后视镜镜面翻转驱动机构的车辆长期存放后,其灰尘量极少可免擦直接使用,同时还可将镜面调整至各个方向方便清理,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省时省力;

3.当测得障碍物后,超声波测距仪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启动,驱动后视镜座向下对折,使车辆能顺利通过限宽区域,当车辆通过限宽区域后,超声波测距仪感应不到间距信号,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反转,使后视镜座恢复原样,方便车辆正常行驶,方便快捷地行驶通过限宽区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视镜镜面翻转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后视镜座;2.水平转轴;3.水平安装座;4.锥齿轮一;5.竖直转轴;6.竖直安装座;7.第一齿轮;8.安装架;9.驱动电机;10.波纹橡胶套;11.超声波测距仪;12.第二齿轮;13.锥齿轮二。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视镜镜面翻转驱动机构的具体实施例,其包括竖直翻转机构和水平翻转机构,竖直翻转机构包括竖直转轴5,竖直转轴5的两端转动连接在竖直安装座6上;水平翻转机构包括水平转轴2,水平转轴2转动连接在水平安装座3上,后视镜座1安装于水平转轴2的一端;水平安装座3固定于竖直转轴5上,竖直转轴5上安装有第一齿轮7,水平转轴2上安装有锥齿轮一4,水平安装座3内安装有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上同轴安装有第二齿轮12和锥齿轮二13,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12传动啮合,锥齿轮一4和锥齿轮二13传动啮合。

本实施例通过驱动电机9的驱动第二齿轮12和锥齿轮二13,从而通过各自的齿轮传动驱动竖直转轴5和水平转轴2转动,从而最终可使后视镜座1转动并使安装于后视镜座1上的后视镜镜面向下并合于车体表面。本实施例通过对后视镜座1同时进行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翻转,从而保证镜面向下翻转,镜面朝下的同时对其进行对折收起,其不但减少了灰尘的落入,而且镜面朝下,灰尘会随着重力的作用向下运动,大大减少了吸附在镜面上的灰尘量。安装本实施例的后视镜镜面翻转驱动机构的车辆长期存放后,其灰尘量极少可免擦直接使用,同时还可将镜面调整至不同方向方便清理,无清理死角,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省时省力。

具体地,水平安装座3内部中空,水平转轴2贯穿设置水平安装座3上,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12、锥齿轮一4和锥齿轮二13均设于水平安装座3内;内置式的结构可避免杂物进入各个传动机构中,防止传动失效。

优选地,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12均为锥形齿轮;传动效果好,本实施例统一使用锥形齿轮,方便装配。

具体地,竖直安装座6通过安装架8安装于车体上,后视镜座1与安装架8之间连接有波纹橡胶套10,竖直翻转机构和水平翻转机构均设于波纹橡胶套10中;防水性和密封性好,进一步避免雨水、杂物或灰尘进入各个传动机构中,并且也不影响后视镜座1在各个方向上的翻转。

进一步地,后视镜座1远离水平转轴2的前端部安装有超声波测距仪11,超声波测距仪11的信号线通过控制器连接至驱动电机9的信号输入端上。本实施例可通过前端部的超声波测距仪11对车体侧面的前侧部进行及时测量后视镜座1和障碍物的距离。当测得障碍物后,超声波测距仪11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9启动,驱动后视镜座1向下对折,使车辆能顺利通过限宽区域。其中,通过过程中,超声波测距仪11始终能感应到障碍物的间距信号,并发送给控制器,因此控制器始终在通过过程中控制驱动电机9暂时中止并不发生反转,后视镜座1一直处于向下对折状态。反之,当车辆通过限宽区域后,超声波测距仪11感应不到间距信号,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9反转,使后视镜座1恢复原样,方便车辆正常行驶,方便快捷地行驶通过限宽区域。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