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汽车空调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1422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动汽车空调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控制器,尤其是指一种手动汽车空调控制器。



背景技术:

手动汽车空调控制器有如下优点:1、制造成本较低,80%为塑料注塑件通过结构装配而成,一般无较多的电子元器件;2、适应性较高,因电子部分为基本电路构造而成,外界电磁辐射对之造成的功能失效较低;结构简单,紧密,外界较强的震动和冲击对电子元器件部分造成影响较小;同时耐候性较高,在不同的高低温气候下,机械传动比电子驱动也更加直接有效;3、技术成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普遍存在于各种车型中的手动空调控制器,见证了其本身强大的生命力是不可替代的。

传统的手动汽车空调控制器,一般采用主齿轮带动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带动副齿轮,副齿轮随着传动带动拉索,使拉索前后转动,拉动风机的风门,达到相应的功能。全部功能的实现,力传递如下呈现:施加操作力→主齿轮→传动齿轮→副齿轮→拉索→空调主机风门。目前考虑到成本及可制造性,主齿轮、传动齿轮、副齿轮一般采用塑料材料注塑成型,拉索一般采用钢丝(软拉丝、硬拉丝)等制作完成。而塑料材料有在受大力时变形的特性。在手动空调主机中,裸露在空气中的空调主机,风门部分有灰尘堆积后,阻力增加,导致施加的操作力增加,其在力传递过程中,容易因大力导致塑料齿轮发生跳齿现象,导致控制器功能失效或功能异常。通过对失效功能件的分析,发现失效部位为传动齿轮与主、副齿轮啮合位置不一致,是齿轮之间错齿所导致。因此说,现有的手动汽车空调控制器存在的以下缺陷:一是因常用齿轮为塑料注塑的产品,塑料材料在受到大外力的情况下,有受压后变形特性;故旋钮带动主齿轮,主齿轮与传动齿轮之间、传动齿轮与副齿轮之间有跳齿现象。二是随着产品的使用时间的增加,附加在齿轮表面的油脂会逐渐减少,齿轮和齿轮之间的摩擦增大,加重手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是避免齿轮传动之间齿轮发生跳齿现象;二是解决产品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齿轮上润滑油脂逐渐减少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手动汽车空调控制器,它包括外壳、底盖、传动副齿轮、主齿轮、传动齿轮,主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齿轮与传动副齿轮啮合,底盖上设有凸台,相应地,外壳上设有与凸台相配的凹槽,凸台上套装传动齿轮,凹槽的顶端与凸台的顶部装配后接触在一起,外壳和底盖之间形成了一种紧密配合的上下连接的中心柱结构,中心柱结构紧密限定传动齿轮在传动副齿轮传动位置上。

所述底盖上设有若干储油槽和储油池,储油槽和除油池在传动齿轮的内壁周围成线性均匀排列。

该种手动汽车空调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底盖上设有凸台,相应地,外壳上设有与凸台相配的凹槽,凸台上套装传动齿轮,凹槽的顶端与凸台的顶部装配后接触在一起,外壳和底盖之间形成了一种紧密配合的上下连接的中心柱结构,中心柱结构紧密限定传动齿轮在传动副齿轮传动位置上。传动齿轮在受到大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变形而脱离预定的位置,因而不会发生跳齿现象,提高了产品的耐用性,同时方便了模具的制作。

2、底盖上设有若干储油槽和储油池,储油槽和除油池在传动齿轮的内壁周围成线性均匀排列,油脂粘在储油槽中不易丢失,实现对传动齿轮润滑的作用,降低传动齿轮与底盖的摩擦面积,从而达到降低传动齿轮转动时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部分剖面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部分俯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储油池、储油槽示意图

图中:1、传动副齿轮,2、主齿轮,3、外壳,4、传动齿轮,5、底盖,6、储油池,7、储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一种手动汽车空调控制器,它包括外壳3、底盖5、传动副齿轮1、主齿轮2、传动齿轮4,主齿轮2与传动齿轮4啮合,传动齿轮4与传动副齿轮1啮合,底盖5上设有凸台,相应地,外壳3上设有与凸台相配的凹槽,凸台上套装传动齿轮4,凹槽的顶端与凸台的顶部装配后接触在一起,外壳3和底盖5之间形成了一种紧密配合的上下连接的中心柱结构,中心柱结构紧密限定传动齿轮4在传动副齿轮1传动位置上。

参见图2和图3,所述底盖5上设有若干储油槽7和储油池6,储油槽7和除油池6在传动齿轮4的内壁周围成线性均匀排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