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测速的车门开启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8792发布日期:2018-07-07 15:2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车安全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激光测速的车门开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作为现代生活的一种常见交通工具,已经越来越普遍的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车辆的品种和数量也急剧增加,私家车越来越普遍,交通道路上的车辆密度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也频频发生,成为交通领域的一大难题。能够有效的避免或者减少交通事故可以极大地保障我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在行车的时候,由于乘客开门不当,或者开门没有注意,造成与后方来车碰撞刮擦,造成的交通事故也是不在少数。如果后方来车速度很快的时候,乘客不要开门下车,这样会减少很多事故的发生。但是很多时候,乘客会按照以往的经验觉得开门下车没有什么危险,只是通过后视镜看一眼,或者根本就没看就开门下车了,这样就有可能和后方开过来的速度很快的车发生碰撞事故。

目前的激光测速测距的车门开启控制系统所是用的激光测速传感器射出一束光,方向不能改变,测量的范围很有限,不能保证后方来车在危险范围内都能被扫描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测速的车门开启控制系统。通过车尾安装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自动转动一定的角度的支座,激光测速传感器安装在可转动的支座上面,可以随着支座转动一定的角度,扩大了扫描范围,保证了后方可能存在危险的来车都被扫描到,提高了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激光测速的车门开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速比较模块;

所述测速比较模块包括激光测速传感器,所述激光测速传感器安装在可自动水平转动一定角度的支座上,所述激光测速传感器用于测量来车的速度;

所述支座包括底座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包括带内齿轮的外转动环、带外齿轮的内转动环和电机,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有一圆孔,所述外转动环设置在所述圆孔内,所述圆孔直径大于所述外转动环的直径,所述外转动环可以在圆孔内转动;

所述内转动环设置于外转动环的内部,所述外转动环通过齿轮和内转动环的齿轮相互咬合,所述外转动环通过齿轮受所述内转动环的驱动而转动;

所述内转动环套设在电机的转动轴上,并可受电机的驱动,往复转动一定的角度;

所述激光测速传感器安装在外转动环上,并随外转动环的驱动而在水平方向上可转动一定的角度。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外转动环的内齿轮数目多于所述内转动环的齿轮数目。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电机的低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外转动环的下端有一底面高低不平的凸台,所述底座的底面上设置有和外转动环相同大小的一圆形轨道,所述圆形轨道上设置有若干凸起,所述外转动环转动的时候,所述凸台在带有若干凸起的所述圆形轨道上运动,导致所述外转动环在水平转动时还上下运动,同时可带动安装在支座上的激光测速传感器水平和上下运动。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支座安装在吸盘上,所述吸盘吸附在车的尾部的车盖上。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基于激光测速的车门开启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来自测速比较模块的数据,并连接所述执行模块,所述执行模块可控制车门锁电机的正转或者反转,可实现车门的开启或者关闭。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测速的车门开启控制系统,通过电机带动支座的内转动环往复运动,内转动环通过齿轮再带动有内齿轮的外转动环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安装在支座上的激光测速传感器在水平方向上可以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可以保证激光测速传感器将可能存在危险隐患的后方来车都扫描到。这种可活动的支座,大大提高了测量范围,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测速的车门开启控制系统的支座立体立体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测速的车门开启控制系统的支座的外转动环和底座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测速的车门开启控制系统的内转动环和电机的立体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测速的车门开启控制系统的内转动环和底座内轨道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测速的车门开启控制系统的激光测速仪安装在车尾的平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测速的车门开启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激光测速的车门开启控制系统的执行模块和车门锁电机的平面图;

图中:1、测速比较模块;11、激光测速传感器;12、支座;121、转动座; 1211、外转动环;12111、凸台;1212、内转动环;1213、电机;122、底座;1221、圆孔;1222、圆形轨道;13、测速比较电路;2、控制模块;3、执行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测速的车门开启控制系统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转动,同时在竖直方向上也可转动的支座12,支座12用于支撑和固定激光测速传感器11,支座12安装在汽车的尾部,可以安装在车后备箱的盖子上,也可以安装在后保险杠上,只要保证扫描枪对准正后方。支座 12包括底座122和安装在底座122上的转动座121,转动座121可以在底座122上转动。转动座121包括外转动环1211,外转动环1211带有内齿轮,转动座121还包括设置于外转动环1211内部空间的内转动环1212,内转动环1212带有外齿轮,两个内外转动环的齿轮相互咬合。内转动环1212套设在电机1213的主轴上,电机1213通过电源控制模块4控制可以正转或者反转一定的角度,从而带动内转动环1212往复转动一定的角度,内转动环1212再带动外转动环1211往复转动,安装在外转动环1211上的激光测速传感器11随外转动环1211一起在水平方向上做往复运动,这种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使得激光测速传感器11的扫描范围从一束直线变为有一定夹角的一个扇形,这样大大提高了扫描的范围,也提高了安全性能。同时由图2可以看到,外转动环1211的下部为一个凸台12111,这个凸台 12111比外转动环1211的上半部分的直径要大,同时凸台12111的直径也大于底座122上的圆孔1221的直径,这样通过凸台12111可以将外转动环1211卡在底座122 内,使得外转动环1211上半部分露出底座122,下半部分卡在底座122里。同时可以看到外转动环1211的底面凸台12111的下底面设置为波浪形的高低不平的凸起,同时底座122内设置有同样直径的一个圆形轨道1222,这个圆形轨道1222上同样设置有波浪形凸起,外转动环1211的凸台12111的下底面在这个圆形轨道 1222上运动,被高低不平的凸起一会顶起一会放下,导致外转动环在水平转动的时候还上下运动。因为底座122上的圆孔1221直径大于外转动环1211些许,使得外转动环1211可以在圆孔1221里发生倾斜的运动,这样就保证了外转动环可以带动安装在其上的激光测速传感器11在水平转动的时候可以上下运动。这样保证了车辆在水平的路面上可以扫描到后方来车,同时在坡上或者坡下的时候通过激光测速仪的上下运动,也可以扫描到坡上和坡下的来车的车速。

激光测速的扫描距离为200米左右,所以可以调整电源控制电路4,保证支座12的水平方向上的转动夹角a不能过于大,可以调整支座转动一个较小的角度,只要能扫描到可能会碰到车门的后方来车即可。这种角度范围,比单一的一束光线的扫描范围要大,当车停下来的时候,支座的转动座121开始转动,激光测速传感器开始工作,在一定的范围内扫描后方来车,并计算车速,再将结果传给测速比较电路去处理。这种可以转动一定角度的支座,扩大了扫描范围,提高了安全性。

参照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测速的车门开启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图中可见,测速比较模块1控制模块2,控制模块连接执行模块3。测速比较模块1将激光测速传感器采集的来车的速度信息和自身设定的速度值进行比较,如果来车的速度高于设定的速度值,将结果输入给控制模块2,控制模块2接受的来自测速比较模块1的电平较低,但是执行模块3需要的电平较高一些,控制模块2将较低的触发电平转换为较高的可执行电平。控制模块2触发执行模块3控制车门锁电机4的正转或者反转,将车门锁上或者不锁上。

参照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执行摸块3和车门锁电机4的连接平面框图。执行模块3控制车门锁电机4的正转或者反转,来控制车门锁开启或者锁定。汽车共有4个车门,每个车门的开启都可能存在风险,都需要在监控状态下,来控制是否锁定或者不锁定。执行模块3分别和右前车门锁电机41、左前车门锁电机42、右后车门锁电机43、左后车门锁电机44相连接。当后方来车处于正后方时,执行模块3通过采集的数据信息,可以同时锁定4个车门锁的电机,当来车处于后右方时,执行模块3可以控制车辆右方的右前车门锁电机41和右后车门锁电机43 是否锁定。当来车处于左后方时,执行模块3可以控制车辆左方的左前车门锁电机42和左后车门锁电机44是否锁定。

作为改进的一种可实施方式,控制模块2还连接汽车的速度传感器,当速度传感器传来的本车车速不为零的时候,控制模块2处于断开不工作的状态。当速度传感器传来的本车车速为零的时候,控制模块2才处于接通状态,开始工作。当汽车行驶的时候,这种安装在车上的激光测速的车门开启控制系统停止工作。这种激光测速的车门开启控制系统在当汽车停止行驶的时候才开始测量来车的速度,当车停下来的时候,乘客才会有开门下车的举动。通过连接的汽车速度传感器来判断是否接通或者断开控制模块2工作电源。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