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储物箱及具有该车用储物箱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8762发布日期:2018-07-07 15:2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物装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用储物箱。此外,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车用储物箱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方便携带物品,各种普通车型上均会设置储物箱,车用储物箱通常设置有锁体装置,以便对箱体进行保护和防盗。

控制储物箱零件的门的锁体装置大致分为以单锁形式、双锁形式和迷宫形式等。市场上现有的车用储物箱的锁具基本为包括0度和90度的两档式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旋拧的误操作,导致放置并不水平的箱子很容易摔在地上。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的车用储物箱,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储物箱,该车用储物箱的安全性能高,能够避免箱体误解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车用储物箱的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储物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上盖和用于与车体固定的下底装置,所述箱体设有控制所述上盖开启的控制装置、用于覆盖所述控制装置的覆盖件以及可转动的锁具,所述锁具包括把手锁止部和下底锁止部;

所述锁具处于第一角度位置下,所述把手锁止部与所述覆盖件卡接固定,所述下底锁止部与所述下底装置卡接固定;

所述锁具处于第二角度位置下,所述把手锁止部与所述覆盖件处于脱离状态,所述下底锁止部与所述下底装置卡接固定;

所述锁具处于第三角度位置下,所述把手锁止部与所述覆盖件处于脱离状态,所述下底锁止部与所述下底装置处于脱离状态;

所述第二角度位置在所述第一角度位置转向第三角度位置的行程中。

优选的,所述覆盖件为设于所述箱体的面板上的把手,所述控制装置为按钮,所述按钮与连接件连接,所述面板上可转动的设有铰接杆,所述连接件与铰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上盖卡接的勾头。

优选的,所述按钮设有按钮楔形部,所述按钮楔形部与所述连接件的楔形部相抵接,所述楔形部的一侧设有用于铰接所述铰接杆的铰接部。

优选的,所述按钮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按钮楔形部,两个所述按钮楔形部分别与一个所述楔形部相抵,两个所述楔形部及其对应的铰接杆关于所述按钮所在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箱体上可移动的设有顶子,所述顶子与所述箱体之间设有压缩状态的弹性件,所述顶子的一端与所述上盖相抵,以便将处于自由状态的所述上盖顶起。

优选的,所述下底装置包括下底和用于夹紧车体的支架底板的下底格挡件,在所述第一角度位置和所述第二角度位置下,所述下底锁止部卡接固定所述下底格挡件,以便所述下底格挡件与所述支架底板固定卡接,在所述第三角度位置下,所述下底锁止部与所述下底格挡件脱离。

优选的,所述锁具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下底装置与所述支架底板松脱的下底推出部;

所述锁具可轴向移动的设于所述面板上,所述第三角度位置下,轴向推进的所述锁具的所述下底推出部用于将所述支架底板推至与所述下底脱离的位置。

优选的,在所述锁具的转动方向上,所述第一角度位置与所述第二角度位置相距30至60度,所述第一角度位置与所述第三角度位置相距80至120度。

一种车辆,包括车用储物箱,所述车用储物箱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用储物箱。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车用储物箱的锁具具有三挡式结构。在第一档时锁住上盖和底部的下底装置,第二档时可开启上盖,第三档时储物箱可从车体的支架上分离,从而避免了上盖开启和支架上分离在同一时间进行,避免因为操作失误而造成的车用储物箱从固定支架上掉落的可能,本申请将锁具和支架分离按钮的功能合二为一,简化了结构,外观看起来更简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车用储物箱的车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车用储物箱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车用储物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用储物箱的内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用储物箱的侧剖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用储物箱的按钮部分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用储物箱的上盖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在上盖打开状态的按钮部分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在上盖打开状态的侧剖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在下底脱离状态的内部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在下底脱离状态的侧剖图。

图1-10中:

上盖1、勾头2、顶子3、面板4、按钮5、连接件6、锁具7、底板勾头8、把手9、下底10、支架底板11;

面板底框41;按钮楔形部51;楔形部61、铰接部62;

把手锁止部71、下底锁止部72、下底推出部73;

下底格挡件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车用储物箱,该车用储物箱的安全性能高,能够避免箱体误解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车用储物箱的车辆。

请参考图1至图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车用储物箱的正视图;图2为车用储物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车用储物箱的内部示意图;图4为车用储物箱的侧剖图;图5为按钮部分的剖视图;图6为上盖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7为按钮部分的剖视图;图8为上盖打开状态的侧剖图;图9为在下底脱离状态的内部示意图;图10为在下底脱离状态的侧剖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车用储物箱,包括箱体,箱体包括上盖1和用于与车体固定的下底装置,箱体设有控制上盖1开启的控制装置、用于覆盖控制装置的覆盖件以及可转动的锁具7,锁具7包括把手锁止部71和下底锁止部72。需要说明的是,锁具7为通过旋拧实现开启或关闭的锁体。在旋拧过程中,锁体至少包括三个旋拧状态,包括第一角度位置、第二角度位置厚和第三角度位置。

当将锁具7进行旋拧,并将锁具7旋拧至处于第一角度位置下,此时,把手锁止部71与覆盖件卡接固定,下底锁止部72与下底装置卡接固定;

当将锁具7旋拧并使之处于第二角度位置下,把手锁止部71与覆盖件处于脱离状态,下底锁止部72与下底装置卡接固定;

当锁具7处于第三角度位置下,把手锁止部71与覆盖件处于脱离状态,下底锁止部72与下底装置处于脱离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角度位置位于第一角度位置转向第三角度位置的行程中。

需要说明的是,锁具7包括至少两个作用部:把手锁止部71和下底锁止部72,这两个部分可以为凸起或凹陷的结构以便与对应的部件进行卡接限位。把手锁止部71和下底锁止部72均为可以跟随锁具转动的部分,也就是说,在锁具7通过钥匙的旋拧进行旋转时,设置在锁芯上的把手锁止部71和下底锁止部72均会跟随进行转动。把手锁止部71和下底锁止部72在锁具7上具有一定角度的偏差,因此,在转动至不同角度时,二者能够分别实现与对应部件的锁紧卡接和脱开。

锁具7处于第一角度位置时,可以参考图1至图5,此时为0角度,把手锁止部71与覆盖件限位固定,避免覆盖件被翻起,从而使得翻起上盖1的按钮处于隐藏位置,上盖1不能够被打开。同时,下底锁止部72与下底装置卡接固定,限制下底装置的移动,避免下底装置的活动,从而避免箱体与车体之间产生移动。

锁具7处于第二角度位置时,可以参考图6至图8,此时为45度状态,通过由0度状态旋转至45度状态,把手锁止部71在周向上的旋转使得其与覆盖件处于脱离状态,覆盖件自身可自由转动或移动,覆盖件被翻开后,可以将按钮5露出,操作者可以通过按压按钮5实现对上盖1的翻起操作。由于下底锁止部72和下底装置的限位面积大,因而旋转45度后的下底锁止部72仍与下底装置为限位卡接状态,因而箱体与车体仍保持相对固定。

锁具7转动至第三角度位置时,可以参考图9和图10,此时为90度状态,把手锁止部71与覆盖件仍处于松脱状态,旋转90度后的下底锁止部72与下底装置处于脱离状态,下底装置自身处于自由状态,可以实现转动或移动,从而下底装置可以实现与车体的松脱。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个角度位置分别对应0度、45度和90度,当然,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并非仅能够选用上述角度,可以理解的,由0至90度过程中,上述结构分步实现了箱体上盖1的解锁以及箱体与车体间的解锁,所以在角度上分别以45度的间隔更容易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车用储物箱的锁具具有三挡式结构。在第一档时锁住上盖1和底部的下底装置,第二档时可开启上盖,第三档时储物箱可从车体的支架上分离,从而避免了上盖开启和支架上分离在同一时间进行,避免因为操作失误而造成的车用储物箱从固定支架上掉落的可能,本申请将锁具和支架分离按钮的功能合二为一,简化了结构,外观看起来更简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覆盖件为设于箱体的面板4上的把手9,控制装置为按钮5,按钮5与连接件6连接,面板4上可转动的设有铰接杆,连接件6与铰接杆的一端铰接,铰接杆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上盖1卡接的勾头2。

需要说明的是,箱体的表面为面板4,上锁锁具7、连接件6、铰接杆等结构均可以设置在面板4上,当覆盖件解锁并翻起,使得按钮5外露,使用者可以对按钮5进行操作,按下按钮5推动连接件移动,连接件与铰接杆的一端铰接,铰接杆自身的中部铰接于面板4上,从而使铰接杆的另一端产生转动,铰接杆的另一端设有勾头2,勾头2用于与上盖1的勾头进行卡接限位,由于按钮5按下带动勾头2的转动,使得勾头2转动并与上盖1的勾头松脱,从而实现了对上盖1的解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提供了一种较为可靠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

可选的,上述铰接杆的连接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连接件6的形式也并不唯一。另外,上述勾头2也可以与上盖1上的其他位置进行卡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按钮5设有按钮楔形部51,按钮楔形部51与连接件6的楔形部61相抵接,楔形部61的一侧设有用于铰接连接上述铰接杆的铰接部62。

具体地,按钮5对连接件6的推动可以通过上述楔形结构实现,首先,楔形结构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方向,避免按钮5与勾头2结构在一个方向上占用过大面积,另一方面楔形结构具有易操作性以及方便加工的特点。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按钮5的两侧均设有按钮楔形部51,两个按钮楔形部51分别与一个楔形部61相抵,两个楔形部61及其对应的铰接杆关于按钮5所在轴线对称设置。

可以知道的是,本实施例中在按钮5的双侧分别设置楔形部61,实现通过按钮5的操作能够控制至少两个勾头2与上盖1的松脱,一方面使按钮的操作实现对称,另一方面增强了对上盖1的固定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箱体上可移动的设有顶子3,顶子3与箱体之间设有压缩状态的弹性件,顶子3的一端与上盖1相抵,以便将处于自由状态的上盖1顶起。

请参考附图4和图8,箱体上设置可移动的顶子3,定子在箱体上的移动是限位移动,也就是顶子3或箱体上设有限制顶子3移动范围的限位部件。顶子3的自由端顶住上盖1,顶子3与箱体之间通过压缩的弹性件连接。当上盖1为解锁状态可以实现翻转或移动时,顶子3的弹性件进行弹性回复,从而将上盖1顶起,由于顶子3上设有限位部件,因此,顶子3不会出现过度移动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下底装置包括下底10和用于夹紧车体的支架底板11的下底格挡件101,在第一角度位置和第二角度位置下,下底锁止部72卡接固定下底格挡件101,以便下底格挡件101与支架底板11固定卡接,在第三角度位置下,下底锁止部72与下底格挡件101脱离。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锁具7还包括用于控制下底装置与支架底板11松脱的下底推出部73;锁具7可轴向移动的设于面板4上,第三角度位置下,轴向推进的锁具7的下底推出部73用于将支架底板11推至与下底10脱离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在锁具7的转动方向上,第一角度位置与第二角度位置相距30至60度,第一角度位置与第三角度位置相距80至120度。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5,图1至图5为锁具在第一角度位置(0度)时的状态,上盖1的勾头和下底10的面板4上的勾头2保持锁定状态。锁具7上的把手锁定部71勾住把手9的凹槽,从而保证把手9不被开启,由于把手9是上盖1的开启按钮的覆盖件,由于把手9未开启,引起按钮5也就没办法按下,自然也无法开启上盖1。锁具7上的下底锁止部72被夹在面板底框41和下底格挡件101之间,使锁具不会左右移动,由此可以保证支架底板11和下底10之间不分离。

请参考图6至图8,图6至图8为锁具在第二角度位置(45度)时的状态,以上述45度的情况为例,由于锁具7转动45度,锁具7上把手锁止部71部位与把手9脱离,从而使得把手9处于自由状态,可以掀起把手9,从而露出内部的按钮5。若在按钮5上施加一个内推作用力,即推动按钮5向内,通过按钮5上的按钮楔形部51与连接件6上的楔形部61的进行力的传递。由于连接件6和勾头2间的铰接,从而推动上盖1的勾头移动,并使勾头2和上盖勾头分离。

可选的,设置上述实施例中的顶子3及顶子上弹簧,通过弹簧回复力作用将上盖推起,使上盖1和下底装置分离。

同时,由于锁具7的下底锁止部72和下底格挡件101是相抵接的,使锁具7不能往内推动,因此保证底板和底板勾头处于锁定状态,使箱子牢固保持在支架底板11上。

请参考图9和图10,均为锁具7在90度时的状态,此时下底锁止部72与下底格挡件101完全脱离,可以直接推动锁具7向图10中右方运动,锁具7上的下底推出部73是与底板勾头8相对应的结构,锁具7的移动带动下底推出部的移动,同时推动底板勾头8和支架底板11脱离,此时底板和箱子整体可分离、可相对移动,从而实现了箱体与支架底板的脱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储物箱,锁具具有0度、45度和90度三挡式结构。在0度时锁住上盖和底部固定支架,45度时可开启上盖,90度时储物箱可从固定支架上分离,避免了上盖开启和支架上分离在同一时间进行。避免因为操作失误而造成的储物箱从固定支架上掉落的可能,将锁具和支架分离按钮的功能合二为一,简化了结构,外观看起来更简洁。

除了上述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车用储物箱的主要结构和连接关系,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车用储物箱的车辆,该车辆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用储物箱及具有该车用储物箱的车辆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