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控制装置、空调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89456发布日期:2019-04-03 03:50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空调控制装置、空调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基于在2016年8月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152357号,并通过参照将本公开内容纳入本申请。

本公开涉及使用用于对车室内进行空气调节的热泵来冷却二次电池的技术。



背景技术:

开发出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那样安装有大容量的二次电池的车辆。一般而言,二次电池中存在适合放电或充电的动作温度范围,若在适当的动作温度范围外放电或充电,则二次电池的寿命变短。因此,监视二次电池的电池温度,在电池温度过低的情况下对二次电池进行加热,相反,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对二次电池进行冷却,从而能够将电池温度保持在适当的动作温度范围。

在这里,由于适当的动作温度范围的上限温度相对较低,所以在如发动机等那样使用冷却水和散热器的冷却中,很难将电池温度冷却到上限温度以下。因此,在二次电池的冷却中可利用所谓的热泵。另外,若为了冷却二次电池而安装有专用的热泵,则从安装空间、制造成本等观点考虑会产生问题,所以将用于车室内的制冷而安装的热泵也利用于二次电池的冷却(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89118号公报

但是,根据本申请的发明人的研究,若在车室内的空气调节实施中开始二次电池的冷却,则存在无法如通常那样进行空气调节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若作为空调装置的异常而进行检查修理,则无法确定异常的原因而需要大量的劳动来进行检查修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使用空调装置的热泵冷却二次电池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花费大量的劳动来进行空调装置的检查修理的情况的技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空调控制装置安装于车辆。车辆具备空调装置和二次电池,上述空调装置利用使被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减压膨胀时的温度变化来调整车室内的空气温度。空调控制装置控制空调装置的动作。空调控制装置具备:室内温度获取部,获取车室内的室内温度;目标温度获取部,获取对室内温度设定的目标温度;动作状态控制部,基于室内温度和目标温度控制空调装置的动作状态;电池温度获取部,获取二次电池的电池温度;冷却必要性判断部,基于电池温度来判断是否需要二次电池的电池冷却;电池冷却部,在需要电池冷却的情况下,利用制冷剂气体的温度变化对二次电池进行电池冷却;以及冷却发生存储部,在进行电池冷却时,判断空调装置的动作状态是否符合规定条件,在符合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存储电池冷却的发生。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式,通过空调控制方法来控制适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的动作。车辆具备空调装置和二次电池,该空调装置利用使被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减压膨胀时的温度变化来调整车室内的空气温度。空调控制方法具备:获取车室内的室内温度的工序;获取对室内温度设定的目标温度的工序;基于室内温度和目标温度控制空调装置的动作状态的工序;获取二次电池的电池温度的工序;基于电池温度来判断是否需要二次电池的电池冷却的工序;在需要电池冷却的情况下,利用制冷剂气体的温度变化对二次电池进行电池冷却的工序;在进行电池冷却时,判断空调装置的动作状态是否符合规定条件的工序;以及在符合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存储电池冷却的发生的工序。

在上述的空调控制装置以及空调控制方法中,利用对车室内进行空气调节的空调装置的热泵,进行二次电池的电池冷却。而且,在进行电池冷却时,判断空调装置的动作状态是否符合规定条件,在符合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存储电池冷却的发生。这样,即使在作为空调装置的异常而进行检查修理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确认是否存储有电池冷却的发生,来判断进行检查修理的原因是否是因为电池冷却的发生。其结果,能够避免无法确定异常的原因而需要大量的劳动来进行检查修理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实施例的空调控制装置的空调系统的大致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空调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空调控制装置执行的空调控制处理的部分流程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空调控制处理的部分流程图。

图5是表示制冷运转中的空调系统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制热运转中的空调系统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7是在空调控制处理中执行的电池冷却处理的部分流程图。

图8是电池冷却处理的部分流程图。

图9是表示在制热运转中进行电池冷却的情况下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在制冷运转中进行电池冷却的情况下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1是例示出空调控制装置收集的二次电池的冷却条件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变形例的空调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13是例示出在触摸面板上显示的报告电池冷却的开始的画面的说明图。

图14是变形例的电池冷却处理的部分流程图。

图15是变形例的电池冷却处理的部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了明确上述的本申请公开的内容对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图1中,示出了具备本实施例的空调控制装置100的空调系统1的大致结构。如图示那样,空调系统1具备用于对未图示的车辆的室内进行空气调节的空调装置10、用于对安装于未图示的车辆的二次电池50进行冷却的电池冷却装置40、以及控制空调装置10和电池冷却装置40的动作的空调控制装置100。

空调装置10具备压缩制冷剂气体的电动压缩机11、室内冷凝器12、制冷用二通阀13、第一膨胀阀14、室外冷凝器15、第二膨胀阀16、三通阀17、蒸发器18、储液器19、以及连接这些构件的制冷剂配管。此外,本实施例的电动压缩机11是压缩制冷剂气体的压缩机的一个例子。其中,室内冷凝器12、室外冷凝器15、蒸发器18是在制冷剂气体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一种热交换器,安装于向车室内吹入空气的送风通路20内。另外,第一膨胀阀14、第二膨胀阀16为固定节流阀,在被电动压缩机11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第一膨胀阀14或第二膨胀阀16时减压膨胀的结果,制冷剂气体的温度降低。

制冷用二通阀13以及三通阀17具有切换供被电动压缩机11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流动的路径的功能。例如,在制冷用二通阀13关闭的状态下,制冷剂气体通过作为固定节流阀的第一膨胀阀14。与此相对,在制冷用二通阀13打开的状态下,制冷剂气体不会通过通过阻力较大的第一膨胀阀14,而通过制冷用二通阀13。另外,通过切换三通阀17,能够切换制冷剂气体从三通阀17经由蒸发器18流入储液器19的路径、和不经由蒸发器18从三通阀17流入储液器19的路径。

在储液器19中,流入的制冷剂气体所包含的液相部分被分离,气相的制冷剂气体被供给至电动压缩机11。在电动压缩机11的下游侧的制冷剂配管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1s,检测被电动压缩机11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的压力(以下,制冷剂压力)并输出至空调控制装置100。另外,在蒸发器18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8s,检测蒸发器18的温度(以下,蒸发器温度)并输出至空调控制装置100。

在空调装置10也设置有鼓风机21、空气混合板22。鼓风机21安装于送风通路20内的比蒸发器18靠上游侧,通过在空调控制装置100的控制下旋转而向蒸发器18吹入空气。另外,空气混合板22安装于送风通路20内的比蒸发器18靠下游侧且比室内冷凝器12靠上游侧的位置,并能够调整位置。空调控制装置100通过控制空气混合板22的位置,来调整通过蒸发器18的空气流入室内冷凝器12的流入量。

本实施例的电池冷却装置40具有冷却安装于未图示的车辆的二次电池50的功能,具备电池冷却用热交换器41、电池冷却用二通阀42、以及冷却水泵43。电池冷却用二通阀42与使连接上述的空调装置10的三通阀17和蒸发器18的制冷剂配管分岔而引出的电池冷却用制冷剂配管44连接。而且,电池冷却用二通阀42的下游侧的电池冷却用制冷剂配管44经由电池冷却用热交换器41,在上述的空调装置10的蒸发器18与储液器19之间合流到制冷剂配管。因此,若电池冷却用二通阀42被开阀,则在空调装置10的三通阀17与蒸发器18之间流动的制冷剂气体分流至电池冷却用制冷剂配管44,并在经过电池冷却用热交换器41之后,在蒸发器18与储液器19之间回流到制冷剂配管。

冷却水泵43与用于冷却二次电池50的冷却水配管45连接,冷却水泵43的下游侧的冷却水配管45经由电池冷却用热交换器41与二次电池50连接。因此,若空调控制装置100驱动冷却水泵43,则冷却水经由冷却水配管45在二次电池50与电池冷却用热交换器41之间循环。而且,此时,在电池冷却用制冷剂配管44中流动的制冷剂气体和在冷却水配管45中流动的冷却水在电池冷却用热交换器41中进行热交换,从而冷却水被冷却,通过该冷却水环流而二次电池50被冷却。在二次电池50中安装有检测电池温度的电池温度传感器50s,由电池温度传感器50s检测出的电池温度被输出至空调控制装置100。

在空调控制装置100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1s、温度传感器18s、电池温度传感器50s,而从压力传感器11s输入有制冷剂压力,从温度传感器18s输入有蒸发器温度,从电池温度传感器50s输入有电池温度。另外,在空调控制装置100还连接有供未图示的车辆的乘员操作的触摸面板2,通过乘员操作触摸面板2,能够对空调控制装置100设定制冷运转或者制热运转的任意一个的空调运转、或设定空调的目标温度。另外,在空调控制装置100连接有后述的各种传感器,通过基于这些传感器的输出来控制电动压缩机11、制冷用二通阀13、三通阀17、鼓风机21、空气混合板22的动作,来进行车室内的空气调节。进一步,在判断为需要二次电池50的电池冷却的情况下,通过实施电池冷却用二通阀42以及冷却水泵43来实施电池冷却。对于这一点,在后面详细说明。

在图2中,示有本实施例的空调控制装置100的大致内部结构。如图示那样,本实施例的空调控制装置100具备空调动作获取部101、目标温度获取部102、室内温度获取部103、室外温度获取部104、日射量获取部105、动作状态控制部106、电池温度获取部107、冷却必要性判断部108、电池冷却部109、行驶状态获取部110、冷却条件收集部111、以及冷却发生存储部112。此外,这些“部”是着眼于为了实施车室内的空气调节、电池冷却而空调控制装置100所具备的功能,为了方便对空调控制装置100的内部进行分类而成的抽象的概念。因此,并不表示将空调控制装置100物理地划分为这些“部”。这些“部”能够作为由cpu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也能够作为包含lsi、存储器的电子电路来实现,进一步而言也能够通过对它们进行组合来实现。在本实施例中,空调控制装置100主要由具备cpu、rom、ram等的微型计算机来形成,因此,上述的“部”主要由cpu所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

空调动作获取部101与触摸面板2连接,获取通过未图示的车辆的乘员操作触摸面板2而设定的空调动作(在本实施例中,为制冷运转或者制热运转的任意一个),并输出至后述的动作状态控制部106。目标温度获取部102也与触摸面板2连接,获取车辆的乘员操作触摸面板2而设定的空调的目标温度,并输出至后述的动作状态控制部106。室内温度获取部103与安装于未图示的车辆的车室内的室内温度传感器3连接,获取由室内温度传感器3检测出的车室内的温度(以下,室内温度),并输出至动作状态控制部106。室外温度获取部104与安装于未图示的车辆的室外温度传感器4连接,获取由室外温度传感器4检测出的车室外的温度(以下,室外温度),并输出至动作状态控制部106。日射量获取部105与安装于未图示的车辆的日射量传感器5连接,获取由日射量传感器5检测出的日射量,并输出至动作状态控制部106。

若从空调动作获取部101获取由车辆的乘员设定的空调动作,则动作状态控制部106根据所设定的空调动作,来切换制冷用二通阀13、三通阀17、空气混合板22的设定。另外,基于从目标温度获取部102获取到的目标温度、从室内温度获取部103获取到的室内温度、从室外温度获取部104获取到的室外温度、从日射量获取部105获取到的日射量,来控制电动压缩机11、鼓风机21的旋转速度。另外,虽然详细内容稍后描述,但在空调动作为制冷运转的情况下,由温度传感器18s检测出的蒸发器温度也用于控制,在空调动作为制热运转的情况下,由压力传感器11s检测出的制冷剂压力也用于控制。

电池温度获取部107与电池温度传感器50s连接,获取二次电池50的电池温度并输出至冷却必要性判断部108。冷却必要性判断部108基于从电池温度获取部107获取到的电池温度,来判断是否需要二次电池50的电池冷却,并将判断结果输出至电池冷却部109。电池冷却部109与使用图1所述的电池冷却用二通阀42、冷却水泵43连接,在无需电池冷却的情况下,打开电池冷却用二通阀42,使得制冷剂气体流过电池冷却用制冷剂配管44,并且驱动冷却水泵43使冷却水循环。进一步,电池冷却部109在开始电池冷却时将该意思也输出至动作状态控制部106以及冷却条件收集部111。

若从电池冷却部109接收开始电池冷却的意思的信息,则动作状态控制部106在制冷运转中的情况下使制冷能力增加电池冷却的量。但是,也可能存在未剩余使制冷能力增加的余量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抽出空调用的制冷能力的一部分实施电池冷却。另外,在制热运转中的情况下,通过暂时切换为制冷运转,可将低温的制冷剂气体供给至电池冷却用制冷剂配管44以及电池冷却用热交换器41。进一步,若发生电池冷却,则动作状态控制部106将此时的动作条件(空调动作的内容、目标温度、室内温度、室外温度、日射量等)输出至冷却条件收集部。

冷却条件收集部111除了发生电池冷却时的动作条件以外,也收集车辆的行驶速度、位置信息、从行驶开始起的行驶距离、行驶时间等行驶状态的信息作为电池冷却发生条件。即,在冷却条件收集部111连接有行驶状态获取部110,在行驶状态获取部110连接有车速传感器6、导航装置7。因此,冷却条件收集部111能够经由行驶状态获取部110获取通过车速传感器6检测出的行驶速度。另外,对于位置信息、从行驶开始起的行驶距离、行驶时间等信息,能够经由行驶状态获取部110获取导航装置7所具有的信息。进一步,冷却条件收集部111与无线通信装置8连接,将收集到的电池冷却发生条件朝向外部的服务器发送,并且判断是否需要电池冷却发生条件的存储。而且,在判断为需要存储的情况下,将电池冷却发生条件的一部分输出至冷却发生存储部112。稍后对判断是否需要存储电池冷却发生条件的方法、在判断为需要存储的的情况下输出至冷却发生存储部112的电池冷却发生条件进行详细说明。冷却发生存储部112以能够读出的状态存储从冷却条件收集部111接受的信息。

在图3中,示有本实施例的空调控制装置100执行的空调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如图示那样,若开始空调控制处理,则首先,获取由车辆的乘员设定的空调动作(s100)。如使用图2所述的那样,通过车辆的乘员操作触摸面板2,能够对空调控制装置100设定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任意一个空调动作。接着,获取由车辆的乘员设定的空调的目标温度(s101)。如使用图2所述的那样,通过车辆的乘员操作触摸面板2,也能够设定空调的目标温度。进一步,获取由室内温度传感器3、室外温度传感器4、日射量传感器5检测出的检测值(即室内温度、室外温度、日射量)(s102)。

然后,基于这些目标温度、室内温度、室外温度、日射量等信息,计算排出至车室内的空气的目标温度(以下,目标排出温度tao)(s103)。例如,在制冷运转时,室内温度高于目标温度的情况下,由于需要降低室内温度所以目标排出温度tao降低。当然,室内温度越高于目标温度,目标排出温度tao越低。另外,由于认为室外温度越高、或日射量越多,室内温度越容易上升,所以需要降低目标排出温度tao。这样,目标排出温度tao基于目标温度、室内温度、室外温度、日射量等信息来决定。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以下的计算式来计算目标排出温度tao。

目标排出温度tao=k1·目标温度-k2·室内温度-k3·室外温度-k4·日射量+c

在这里,k1~k4是比例系数,c是修正用的常量。

接着,判断由车辆的乘员设定的空调动作是否是制冷运转(s104),在是制冷运转的情况下(s104:是),将制冷用二通阀13、三通阀17、空气混合板22切换为制冷运转状态(s105)。在制冷运转状态下,制冷用二通阀13为开阀状态,另外,三通阀17被切换为制冷剂气体朝向蒸发器18流动的状态。进一步,空气混合板22被切换为妨碍空气流入室内冷凝器12的状态。

在图5中,示有制冷运转状态的空调装置10的动作。如使用图1所述的那样,在空调装置10中设置有各种制冷剂配管,但在制冷运转状态下,成为制冷剂气体在图5中用粗实线表示的制冷剂配管中流动的状态。此外,在图5中沿着制冷剂配管标注的箭头表示制冷剂气体流动的方向。以下,参照图5对制冷运转状态下的空调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制冷运转状态下,通过使电动压缩机11动作,将压缩为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压送至制冷剂配管。所压送的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经由室内冷凝器12以及制冷用二通阀13被供给至室外冷凝器15。此外,从室内冷凝器12到室外冷凝器15的制冷剂配管被分为通过制冷用二通阀13的路径和通过第一膨胀阀14的路径。但是,由于在制冷运转状态下制冷用二通阀13成为开阀状态,所以制冷剂气体避开通过阻力较大的第一膨胀阀14,专门以通过制冷用二通阀13的路径供给至室外冷凝器15。在图5中,用细虚线表示通过第一膨胀阀14的制冷剂配管是表示该部分的制冷剂配管中未流过制冷剂气体。

另外,在制冷剂气体被电动压缩机11压缩为高压时,由于从外部(在这里为电动压缩机11)接受工作,所以内部能量增加,其结果,从电动压缩机11压送出的制冷剂气体成为高压并且高温。然后,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从室内冷凝器12经由制冷用二通阀13流入室外冷凝器15。室外冷凝器15为热交换器,接触车辆的行驶风、由未图示的送风机吹出的风。因此,流入室外冷凝器15的高温的制冷剂气体通过与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温度降低。此外,被电动压缩机11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首先流入的室内冷凝器12也为热交换器,但如图5所示,室内冷凝器12由于空气混合板22而成为风吹不到的状态。因此,在制冷运转状态下,在室内冷凝器12中,事实上未进行制冷剂气体的散热,专门通过室外冷凝器15散热。

这样,通过室外冷凝器15散热而被冷却的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在通过第二膨胀阀16时减压并膨胀。此时,由于膨胀的制冷剂气体对外部进行工作,所以内部能量减少。因此,通过室外冷凝器15散热而被冷却的制冷剂气体的温度进一步降低。而且,在制冷运转状态下,由于三通阀17被切换为将制冷剂气体供给至蒸发器18的状态,所以通过第二膨胀阀16减压膨胀而成为低温的制冷剂气体被供给至蒸发器18。因此,若使鼓风机21旋转而朝向蒸发器18吹出空气,则被低温的制冷剂气体冷却后的空气成为冷风,在从蒸发器18流出后,被空气混合板22引导从送风通路20排出至室内。

另外,被供给至蒸发器18的低温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由蒸发器18吸收空气的热量从而温度上升,并以该状态流入储液器19。而且,在储液器19中,制冷剂气体被分离为液相部分和气相部分,气相部分的制冷剂气体被供给至电动压缩机11,并被电动压缩机11压缩。即,电动压缩机11对通过蒸发器18从空气中吸收了热量后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所以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的温度大幅上升。而且,在将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导入至室外冷凝器15散热之后,通过第二膨胀阀16使其减压膨胀而生成低温的制冷剂气体,并将该低温的制冷剂气体导入至蒸发器18吸收空气的热量。因此,若将该一系列的动作视为整体,则进行如将通过鼓风机21吹出的空气的热量通过蒸发器18抽出,并通过室外冷凝器15排出至室外的泵的动作。由此,有将上述的热循环称为“热泵”的情况。

以上,对制冷运转状态下的空调装置10的动作进行了说明。在图3所示的空调控制处理中,在判定为空调动作被设定为制冷运转的情况下(s104:是),为了进行上述的动作,而切换制冷用二通阀13、三通阀17、空气混合板22的设定(s105)。即,制冷用二通阀13成为开阀状态,三通阀17成为将制冷剂气体供给至蒸发器18的状态,并且,空气混合板22被切换为妨碍空气流入室内冷凝器12的状态。

接着,基于在s103中计算出的目标排出温度tao来决定蒸发器18的目标温度(以下,目标蒸发器温度teo)(s106)。决定目标蒸发器温度teo的方法能够使用公知的各种方法。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参照对目标排出温度tao设定有适当的目标蒸发器温度teo的映射,来决定目标蒸发器温度teo。

之后,基于目标蒸发器温度teo与蒸发器18的实际的温度(以下,蒸发器温度te)的温度差,来决定电动压缩机11的旋转速度rc的变化量(以下,旋转速度变化量δrc)(s107)。蒸发器温度te能够使用安装于蒸发器18的温度传感器18s来检测。基于目标蒸发器温度teo与蒸发器温度te的温度差来决定电动压缩机11的旋转速度变化量δrc的方法能够使用公知的各种方法,但若如以下那样考虑则能够理解能够根据目标蒸发器温度teo与蒸发器温度te的温度差来决定旋转速度变化量δrc的理由。例如,目标蒸发器温度teo与蒸发器温度te相同。在该情况下,由于无需变更当前的旋转速度rc,所以旋转速度变化量δrc为“0”。与此相对,在目标蒸发器温度teo低于蒸发器温度te的情况下,由于需要使制冷能力增加,所以旋转速度变化量δrc为正值。另外,目标蒸发器温度teo相对于蒸发器温度te越低,旋转速度变化量δrc的绝对值越大。相反,由于在目标蒸发器温度teo高于蒸发器温度te的情况下,认为制冷能力过大,所以旋转速度变化量δrc为负值。另外,目标蒸发器温度teo相对于蒸发器温度te越高,旋转速度变化量δrc的负的绝对值越大。根据以上的说明可知,若知道目标蒸发器温度teo与蒸发器温度te的温度差,则能够据此决定电动压缩机11的旋转速度变化量δrc。

若像这样求出旋转速度变化量δrc(s107),则使用下式来计算电动压缩机11的临时的目标旋转速度(以下,临时目标旋转速度rtmp)(s111)。

临时目标旋转速度rtmp=旋转速度rc+旋转速度变化量δrc

此外,对于计算出的旋转速度为“临时的”目标旋转速度的理由将在后面描述。

以上,对在由车辆的乘员设定的空调动作为制冷运转的情况下,即,在s104中判断为“是”的情况下的处理进行了说明。与此相对,在空调动作被设定为制热运转的情况下(s104:否)进行以下的处理。首先,将制冷用二通阀13、三通阀17、空气混合板22切换为制热运转状态(s108)。在制热运转状态下,制冷用二通阀13成为闭阀状态,三通阀17被切换为制冷剂气体绕过蒸发器18的状态。另外,空气混合板22被切换为空气流入室内冷凝器12的状态。通过像这样切换制冷用二通阀13、三通阀17、空气混合板22的设定,能够通过空调装置10实现制热运转。以下,对这一点进行说明。

在图6中,示有制热运转状态下的空调装置10的动作。与上述的表示制冷运转状态的图5的情况相同,在图6中,也用粗实线表示制冷剂气体流动的制冷剂配管,用沿着制冷剂配管标注的箭头表示制冷剂气体流动的方向。在制热运转状态下,也与上述的制冷运转状态的情况相同,通过使电动压缩机11动作,将压缩为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压送至制冷剂配管。由于制冷剂气体在被压缩为高压时从电动压缩机11进行工作,所以内部能量增加从而温度上升,而成为高温并且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并被供给至室内冷凝器12。另外,室内冷凝器12为热交换器,并且,在制热运转状态下,如图6所示,空气混合板22被设定为通过鼓风机21吹出的空气被导入至室内冷凝器12的状态。因此,若高温的制冷剂气体被供给至室内冷凝器12,则通过鼓风机21吹出的空气被加热而成为暖风,并从送风通路20排出至室内。另外,伴随着对空气进行加热,被供给至室内冷凝器12的高温并且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以被冷却的状态从室内冷凝器12流出。

另外,在制热运转中,制冷用二通阀13成为闭阀状态。因此,从室内冷凝器12流出的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如图6所示通过设置有第一膨胀阀14的路径。此时,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第一膨胀阀14减压膨胀,从而内部能量减少。因此,通过室内冷凝器12散热而被冷却的制冷剂气体的温度进一步降低。而且,该制冷剂气体流入室外冷凝器15。如上所述,由于向室外冷凝器15吹送车辆的行驶风、由未图示的送风机吹出的风,所以若低温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室外冷凝器15,则制冷剂气体吸收周围的空气的热量而温度上升。

之后,通过室外冷凝器15而温度上升后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第二膨胀阀16到达三通阀17。如上所述,由于在制热运转中,三通阀17被设定为制冷剂气体绕过蒸发器18的状态,所以到达三通阀17的制冷剂气体不经由蒸发器18而流入储液器19。此外,在上述的制冷运转中,制冷剂气体通过第二膨胀阀16减压膨胀而温度降低,但在制热运转时,制冷剂气体不会因第二膨胀阀16减压膨胀而温度降低。该理由是因为在制热运转时已经通过第一膨胀阀14减压膨胀而制冷剂气体的压力降低了。

在储液器19中,制冷剂气体被分离为液相部分和气相部分,气相部分的制冷剂气体被供给至电动压缩机11,并被电动压缩机11压缩。即,在制热运转中,通过电动压缩机11对通过室外冷凝器15从空气中吸收了热量后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所以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的温度大幅上升。而且,在将上升为高温的制冷剂气体导入室内冷凝器12并散热之后,进一步,通过第一膨胀阀14减压膨胀从而生成更低温的制冷剂气体,并将该低温的制冷剂气体导入室外冷凝器15吸收空气的热量。因此,若将该一系列的动作视为整体,则进行如将通过室外冷凝器15从车室外的空气中抽出的热量通过室内冷凝器12排出至送风通路20内的空气的泵的动作。由此,能够认为上述的热循环相对于前面叙述的制冷运转,热循环的动作方向,即,将热量抽出并排出的方向不同。

在图3所示的空调控制处理中,在判断为空调动作被设定为制热运转的情况下(s104:否),为了进行上述的动作,而切换制冷用二通阀13、三通阀17、空气混合板22的设定(s108)。即,制冷用二通阀13成为闭阀状态,三通阀17成为制冷剂气体绕过蒸发器18的状态,进一步,空气混合板22切换为空气流入室内冷凝器12的状态。

接着,在制热运转中,基于在s103中计算出的目标排出温度tao,来决定电动压缩机11压送制冷剂气体的目标压力(以下,目标制冷剂压力peo)(s109)。决定目标制冷剂压力peo的方法能够使用公知的各种方法。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参照对目标排出温度tao设定有适当的目标制冷剂压力peo的映射来决定。

之后,基于目标制冷剂压力peo与电动压缩机11压送制冷剂气体的实际的压力(以下,实际的制冷剂压力pre)的压力差,来决定电动压缩机11的旋转速度rc的变化量(以下,旋转速度变化量δrc)(s110)。实际的制冷剂压力pre能够使用安装于电动压缩机11的下游侧的制冷剂配管的压力传感器11s来检测。基于目标制冷剂压力peo与实际的制冷剂压力pre的压力差来决定电动压缩机11的旋转速度变化量δrc的方法也能够使用公知的各种方法,但若如以下那样考虑则能够理解能够根据目标制冷剂压力peo与实际的制冷剂压力pre的压力差来决定旋转速度变化量δrc的理由。例如,若目标制冷剂压力peo与实际的制冷剂压力pre相同,则由于无需变更当前的旋转速度rc,所以旋转速度变化量δrc为“0”。与此相对,由于在目标制冷剂压力peo低于实际的制冷剂压力pre的情况下,需要使制热能力增加,所以旋转速度变化量δrc为正值。另外,目标制冷剂压力peo相对于实际的制冷剂压力pre越低,旋转速度变化量δrc的绝对值越大。相反,由于在目标制冷剂压力peo高于实际的制冷剂压力pre的情况下,认为制热能力过大,所以旋转速度变化量δrc为负值。另外,目标制冷剂压力peo相对于实际的制冷剂压力pre越高,旋转速度变化量δrc的负的绝对值越大。根据以上的说明可知,若知道目标制冷剂压力peo与实际的制冷剂压力pre的压力差,则能够据此决定电动压缩机11的旋转速度变化量δrc。

若像这样在制热运转的情况下也求出旋转速度变化量δrc(s110),则与制冷运转的情况相同,使用下式来计算电动压缩机11的临时的目标旋转速度(以下,临时目标旋转速度rtmp)(s111)。

临时目标旋转速度rtmp=旋转速度rc+旋转速度变化量δrc

如以上那样,在由车辆的乘员设定的空调动作为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都计算电动压缩机11的临时的目标旋转速度(即,临时目标旋转速度rtmp)(s111)。

接着,判断临时目标旋转速度rtmp是否超过电动压缩机11的最高旋转速度rmax(图4的s112)。然后,在临时目标旋转速度rtmp不超过最高旋转速度rmax的情况下(s112:否),将临时目标旋转速度rtmp设定为“真正的”目标旋转速度rm(s114)。与此相对,在临时目标旋转速度rtmp超过了最高旋转速度rmax的情况下(s112:是),将最高旋转速度rmax设定为电动压缩机11的目标旋转速度rm(s113)。

若像这样决定电动压缩机11的目标旋转速度rm(s113或者s114),则以决定出的目标旋转速度rm驱动电动压缩机11(s115)。即,控制对电动压缩机11加上的电流值或交流频率,以使电动压缩机11的旋转速度rc接近目标旋转速度rm。

接着,获取二次电池50的电池温度(s116)。如使用图2所述的那样,电池温度能够使用电池温度传感器50s来检测。然后,基于获取到的电池温度,来判断是否需要二次电池50的电池冷却(s117)。是否需要电池冷却能够考虑各种条件来判断,但也可以单纯地若电池温度超过规定的阈值温度就判断为需要电池冷却。其结果,在判断为需要电池冷却的情况下(s117:是),开始后述的电池冷却处理(s200)。

与此相对,在判断为不需要电池冷却的情况下(s117:否),判断是否结束图3以及图4所示的空调控制处理(s118),在未结束处理的情况下(s118:否),返回到开头,在获取到由车辆的乘员设定的空调动作之后(图3的s100),接着执行上述的一系列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断为结束处理的情况下(图4的s118:否),结束图3以及图4所示的空调控制处理。

在图7以及图8中,示有电池冷却处理的流程图。该处理是在上述的空调控制处理中判断为需要电池冷却的情况下(图4的s117:是),由空调控制装置100开始的处理。如图7所示,若开始电池冷却处理(s200),则首先,存储空调装置10的当前的运转条件,即,空调动作是制冷运转或者制热运转的哪一个、以及电动压缩机11的旋转速度rc(s201)。如使用图1所述的那样,该理由是因为由于电池冷却装置40使用空调装置10的热泵进行电池冷却,所以若开始电池冷却,则基于车辆的乘员的设定的空调装置10的运转条件发生变化。因此,存储有空调装置10的运转条件,使得在电池冷却结束后,恢复到原来的运转条件。

接着,判断空调装置10的当前的空调动作是否是制冷运转(s202)。其结果,在当前的空调动作是制热运转的情况下(s202:否),将制冷用二通阀13以及三通阀17的设定切换为制冷运转状态的设定(s203)。此外,对于空气混合板22而言,保持使用图6所述的制热运转状态的设定,即,成为将来自鼓风机21的空气导入室内冷凝器12的状态。在这里,对在制热运转中实施电池冷却的方法的概要进行说明。

在图9中,示有在制热运转中实施电池冷却的情况下的空调装置10以及电池冷却装置40的动作。与上述的图5或图6的情况相同,在图9中,也用粗实线表示制冷剂气体所流动的制冷剂配管以及电池冷却用制冷剂配管44,并用沿着制冷剂配管标注的箭头表示制冷剂气体流动的方向。如图9所示,在进行电池冷却的情况下,制冷用二通阀13以及三通阀17的设定与图5所示的制冷运转时相同,为使制冷用二通阀13开阀,三通阀17将制冷剂气体供给至蒸发器18的设定。因此,若使电动压缩机11动作,则与使用图5所述的制冷运转的情况相同,将被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供给至室内冷凝器12。而且,在通过室内冷凝器12散热后,经由制冷用二通阀13流入室外冷凝器15,并通过室外冷凝器15进一步散热而被冷却的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第二膨胀阀16减压膨胀,从而制冷剂气体的温度进一步降低。这样生成的低温的制冷剂气体通过三通阀17被朝向蒸发器18供给,并在通过蒸发器18吸收了空气的热量之后,流入储液器19。

在这里,从连接三通阀17和蒸发器18的制冷剂配管在中途分岔出电池冷却用制冷剂配管44,该电池冷却用制冷剂配管44与电池冷却用二通阀42连接。由于电池冷却用二通阀42在未进行电池冷却的期间成为闭阀状态,所以从三通阀17朝向蒸发器18流动的制冷剂气体不会分流至电池冷却用制冷剂配管44。但是,由于在进行电池冷却的情况下电池冷却用二通阀42被开阀,所以朝向蒸发器18流动的制冷剂气体的一部分分流至电池冷却用制冷剂配管44。而且,流入电池冷却用制冷剂配管44的制冷剂气体在经由电池冷却用二通阀42通过了电池冷却用热交换器41之后,在蒸发器18与储液器19之间,与从蒸发器18朝向储液器19流动的制冷剂气体合流(参照图9)。

如上所述,由于从三通阀17朝向蒸发器18流动的制冷剂气体为通过第二膨胀阀16减压膨胀后的低温的制冷剂气体,所以低温的制冷剂气体被供给至电池冷却用热交换器41。因此,驱动冷却水泵43,使冷却水在冷却水配管45中循环。这样,能够利用低温的制冷剂气体对冷却水进行冷却从而生成冷水,并使用该冷水对二次电池50进行冷却。在图9中,通过用粗虚线显示冷却水配管45,来表示有冷却水在流动。另外,沿着冷却水配管45显示的虚线的箭头表示冷却水流动的方向。

在图7所示的电池冷却处理中,若判断为当前的空调动作为制热运转(s202:否),则为了执行上述的电池冷却,将制冷用二通阀13以及三通阀17的设定切换为制冷运转状态的设定(s203)。接着,将作为电池冷却时用的旋转速度预先设定的规定的旋转速度(以下,电池冷却用旋转速度rb)设定为电动压缩机11的目标旋转速度rm(s204)。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电池冷却用旋转速度rb预先设定有适当的值的情况来进行说明,但也可以根据电池温度、室外温度等来变更。

之后,将电池冷却存储标志设定为on(s209)。所谓的电池冷却存储标志是表示是否存储电池冷却的发生的标志,电池冷却存储标志被设定为on的状态表示存储电池冷却的发生的意思,电池冷却存储标志被设定为off的状态表示未存储电池冷却的发生的意思。若像这样设定有电池冷却存储标志,则使电池冷却用二通阀42开阀,并且在驱动冷却水泵43之后(s210),以目标旋转速度rm驱动电动压缩机11(s211)。通过这样,如使用图9所述的那样,开始二次电池50的电池冷却。

以上,对在需要电池冷却时的空调动作为制热运转的情况下(s202:否)开始电池冷却的处理进行了说明。与此相对,在空调动作为制冷运转的情况下(s202:是),无需切换制冷用二通阀13、三通阀17的设定。在这里,对于在制冷运转中实施电池冷却的方法的概要简单地说明。

在图10中,示有在制冷运转中实施电池冷却的情况下的空调装置10以及电池冷却装置40的动作。与对制热运转中实施电池冷却的情况进行说明的图9相同,在图10中,也用粗实线表示制冷剂气体流动的制冷剂配管以及电池冷却用制冷剂配管44,用沿着制冷剂配管标注的箭头表示制冷剂气体流动的方向。若对图9和图10进行比较可知,虽然与设定有空气混合板22的状态不同,但在制热运转中进行电池冷却的情况下(参照图9),在制冷运转中进行电池冷却的情况下(参照图10),制冷剂气体以及冷却水的流动都相同。因此,制冷用二通阀13以及三通阀17的设定与图9所示的情况相同,在制冷运转中开始电池冷却的情况下,无需变更制冷用二通阀13以及三通阀17的设定。也无需变更空气混合板22的设定。

在制冷运转中进行电池冷却的情况下,被电动压缩机11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被供给至室内冷凝器12,并经由制冷用二通阀13流入室外冷凝器15。而且,通过室外冷凝器15散热而被冷却的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第二膨胀阀16减压膨胀,从而温度进一步降低。这样生成的低温的制冷剂气体在三通阀17的下游分流为2个,一方的制冷剂气体经由蒸发器18流入储液器19。另外,另一方的制冷剂气体在通过电池冷却用制冷剂配管44从电池冷却用二通阀42经过电池冷却用热交换器41之后,流入储液器19。在电池冷却用热交换器41中,这样供给的低温的制冷剂气体与通过冷却水泵43在冷却水配管45中循环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生成冷水,从而二次电池50被该冷水冷却。

这样,在制冷运转中产生电池冷却的情况下(图7的s202:是),通过使在此之前从三通阀17朝向蒸发器18流动的制冷剂气体的一部分分流至电池冷却用制冷剂配管44,来进行电池冷却。因此,若简单地开始电池冷却,则在此之前进行的用于制冷运转的制冷剂气体的供给不足。因此,为了使由电动压缩机11压送的制冷剂气体的流量增加,而使电动压缩机11的旋转速度rc增加。

因此,在制冷运转中产生了电池冷却的情况下(s202:是),首先,对制冷运转中的电动压缩机11的旋转速度rc加上电池冷却用旋转速度rb(s205)。然后,判断所得到的相加值是否大于电动压缩机11的最高旋转速度rmax(s206)。其结果,在相加值大于最高旋转速度rmax的情况下(s206:是),不将相加值,而将最高旋转速度rmax设定为电动压缩机11的目标旋转速度rm(s207),之后将电池冷却存储标志设定为on(s209)。如上所述,所谓的电池冷却存储标志是表示是否存储电池冷却的发生的标志,电池冷却存储标志被设定为on的状态表示存储电池冷却的发生的意思。之后,使电池冷却用二通阀42开阀,并且驱动冷却水泵43(s210),然后,通过以目标旋转速度rm驱动电动压缩机11,来开始二次电池50的电池冷却(s211)。

另一方面,在对制冷运转中的电动压缩机11的旋转速度rc加上电池冷却用旋转速度rb所得的相加值小于最高旋转速度rmax的情况下(s206:否),将相加值设定为电动压缩机11的目标旋转速度rm(s208)。而且,在该情况下,不将电池冷却存储标志设定为on,就使电池冷却用二通阀42开阀,并且驱动冷却水泵43(s210),然后,以目标旋转速度rm驱动电动压缩机11,来开始二次电池50的电池冷却(s211)。此外,对于在相加值小于最高旋转速度rmax的情况下(s206:否),不管是否进行电池冷却,都不将电池冷却存储标志设定为on的理由,在后面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以上那样,若以目标旋转速度rm驱动了电动压缩机11(s211),则判断二次电池50的电池温度是否降低到规定的目标温度(即电池温度是否为目标温度以下)(s212)。其结果,在电池温度未降低到目标温度的情况下(s212:否),保持原样继续电池冷却,但若电池温度降低到目标温度(s212:是),则关闭电池冷却用二通阀42并且使冷却水泵43停止(图8的s213)。通过这样,电池冷却停止。之后,将发生电池冷却时的条件(即,电池冷却发生条件)发送至外部的服务器(s214)。如使用图2所述的那样,空调控制装置100与无线通信装置8连接,使用无线通信装置8发送至外部的服务器。

在图11中,例示有被发送至外部的服务器的电池冷却发生条件。在图示的例子中,作为电池冷却发生条件,将发生电池冷却时的空调装置10的空调动作、电池冷却开始以及结束的日期和时间、发生电池冷却时的室内温度、室外温度、车辆的行驶速度、从车辆的行驶开始起的经过时间(若是发动机安装车则为从发动机启动开始的经过时间)、从车辆的行驶开始起的行驶距离(若是发动机安装车则为从发动机启动开始的行驶距离)等信息朝向外部的服务器发送。

伴随着电池冷却的发生,在图7的s201中存储空调装置10的运转条件时,存储这些信息中的电池冷却发生时的室内温度、室外温度、车辆的行驶速度。另外,如图11所示,空调装置10的空调动作存在“制热中”、“低负荷制冷中”、“高负荷制冷中”这3种情况,但“制热中”在图7的s201中存储空调装置10的运转条件时存储。另外,“低负荷制冷中”或者“高负荷制冷中”基于图7的s206中的判断结果来存储。即,在对电动压缩机11的当前的旋转速度rc加上电池冷却用旋转速度rb所得的值小于电动压缩机11的最高旋转速度rmax的情况下(s206:否),将空调装置10的空调动作存储为“低负荷制冷中”,相反,在大于最高旋转速度rmax的情况下(s206:是),存储为“高负荷制冷中”。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从车辆的行驶开始起的经过时间、行驶距离而言,获取由导航装置7收集的信息。当然,也可以不从导航装置7中获取,而是空调控制装置100从车辆的控制装置中获取。

此外,作为电池冷却发生条件,也可以从导航装置7中获取电池冷却发生时的车辆的位置信息。进一步,若能够从导航装置7中获取,则也可以获取道路的形式(例如,是否铺设、是否是坡道、道路的角度等)作为电池冷却发生条件。

在外部的服务器中,通过积蓄被发送来的这些信息,能够明确发生电池冷却的条件,并能够提高电池冷却装置40、空调系统1的开发效率。

若如以上这样将电池冷却发生条件发送至外部的服务器(图8的s214),则判断电池冷却存储标志是否被设定为on(s215)。如上所述,所谓的电池冷却存储标志是表示是否存储电池冷却的标志。其结果,在将电池冷却存储标志设定为on的情况下(s215:是),将从发送至外部的服务器的各种信息中预先选择出的规定的信息作为表示电池冷却的发生的信息,存储至空调控制装置100的未图示的存储器(s216)。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从电池冷却发生时的条件(即,电池冷却发生条件)中,将空调装置10的空调动作和电池冷却的开始日期和时间这2个信息作为表示电池冷却的发生的信息存储。

与此相对,在电池冷却存储标志未被设定为on的情况下(s215:否),不存储表示电池冷却的发生的信息。因此,虽然每当发生电池冷却,都将表示电池冷却发生条件的信息发送至外部的服务器,但即使发生电池冷却,若电池冷却存储标志未被设定为on,则也不存储表示电池冷却的发生的信息。例如,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示有伴随着9次的电池冷却的发生的电池冷却发生条件,但其中,在最上方显示的第一次的电池冷却在空调装置10的空调动作为制热中发生电池冷却。而且,如使用图7所述的那样,在制热运转中发生电池冷却的情况下(s202:否),电池冷却存储标志被设定为on(s209)。因此,对于第一次的电池冷却而言,将电池冷却发生时的空调动作和电池冷却开始的日期和时间的这2个信息作为表示电池冷却的发生的信息存储至空调控制装置100的存储器。在图11中,第一次的电池冷却的电池冷却发生时的空调动作和电池冷却开始的日期和时间这2个信息被虚线的矩形包围表示这些信息被作为表示电池冷却的发生的信息存储。图11中的第二次的电池冷却也与第一次的电池冷却相同,存储表示电池冷却的发生的信息。

另外,对于在图11中从上数第三个所示的第三次的电池冷却而言,在低负荷制冷中(即,在图7的s206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下)发生电池冷却,在s206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下,电池冷却存储标志保持被设定为off。因此,对于第三次电池冷却,不会将表示电池冷却的发生的信息存储至空调控制装置100的存储器。图11中的第四次电池冷却也与第三次的电池冷却相同,不存储表示电池冷却的发生的信息。

进一步,对于在图11中从上数第五个所示的第五次的电池冷却而言,在高负荷制冷中(即,在图7的s206中判断为“是”的情况下)发生电池冷却,在s206中判断为“是”的情况下,电池冷却存储标志被设定为on(参照s209)。因此,对于第五次的电池冷却而言,如在图11中用虚线的矩形包围所示,电池冷却发生时的空调动作和电池冷却开始的日期和时间这2个信息被存储为表示电池冷却的发生的信息。此外,在这里,为作为表示电池冷却的发生的信息,除了电池冷却发生时的空调动作以外,还存储电池冷却开始时的日期和时间的结构来进行说明,但也可以不存储日期和时间,而存储电池冷却开始时的日期。或者,也可以不存储电池冷却开始时的日期和时间,而存储电池冷却结束时的日期和时间。

像这样,存储有表示电池冷却的发生的信息的为所发生的电池冷却的一部分(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为9次电池冷却中的5次)。并且,即使在存储有电池冷却的发生的情况下,所存储的信息也只是被发送至外部的服务器的电池冷却发生条件的部分信息。因此,即使在频繁地发生电池冷却的情况下,也不会较大地消耗空调控制装置100的存储器容量,而能够存储电池冷却的发生。

如以上那样,若存储电池冷却的发生(s216),则将电池冷却存储标志设定为off(s217)。另外,在未存储电池冷却的发生的情况下,也将电池冷却存储标志设定为off(s217)。而且,在使空调装置10的运转状态恢复到电池冷却发生前的状态之后(s218),结束图7以及图8所示的电池冷却处理,并恢复到图3以及图4的空调控制处理。

如以上详细说明的那样,若在空调控制处理的执行中判断为需要二次电池50的电池冷却(图4的s117:是),则开始电池冷却处理(s200)。而且,如使用图7以及图8所述的那样,电池冷却处理持续到二次电池50的电池温度降低到规定的目标温度(参照图7的s212)。因此,在进行电池冷却期间,在此之前由空调装置10进行的空调动作被中断。

例如,在空调装置10为制热运转中发生了电池冷却的情况下,空调装置10的动作状态从图6所示的动作状态切换为图9所示的动作状态。而且,图9所示的动作状态整体为通过蒸发器18吸收空气的热量,并通过室外冷凝器15散热的制冷运转的动作状态。因此,在电池冷却期间,无法进行制热运转。另外,在空调装置10为制热运转中发生了电池冷却的情况下,空调装置10的动作状态从图5所示的动作状态切换为图10所示的动作状态。在该情况下,在空调装置10的整体的动作中没有较大的差异,但在图5中,通过三通阀17的全部的制冷剂气体被供给至蒸发器18,相对于此,在图10中,部分制冷剂气体分流至电池冷却用制冷剂配管44。因此,为了避免向蒸发器18供给的制冷剂气体不足的情况,而需要使电动压缩机11的旋转速度rc增加,并增加压送的制冷剂气体的流量。然而,由于电动压缩机11的旋转速度rc无法高于最高旋转速度rmax,所以产生向蒸发器18供给的制冷剂气体不足而制冷能力降低的情况。

而且,若发生这些情况(即,在制热运转中无法制热的情况、在制冷运转中制冷能力降低的情况),则可能发生车辆的乘员认为空调装置10发生不正常,而进行空调装置10的检查修理的情况。当然,由于空调装置10没有问题,所以不论如何检查都不能发现不正常的原因,而将车辆返还给车主。若是这样的话,不光是需要大量的劳动来进行不必要的检查,也会产生因为未发现不正常的原因,而车主对检查修理的能力抱有不信任感的可能。

与此相对,在上述的本实施例的空调控制装置100中,在制热运转中发生电池冷却的情况下(图7的s202:否)、在高负荷的制冷运转中发生电池冷却的情况下(s206:是),电池冷却存储标志被设定为on的结果(s209),电池冷却的发生被存储至存储器(图8的s216)。因此,在进行空调装置10的检查修理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读出空调控制装置100的存储器中存储的电池冷却的历史,来判断进行检查修理的原因是否在于电池冷却。此外,作为电池冷却的历史存储的信息中包含有电池冷却发生时的空调动作、电池冷却开始时的日期或日期和时间。因此,通过确认这些信息,能够容易地判断空调的不正常的原因是否是由电池冷却的发生引起的。其结果,能够避免花费大量的劳动来进行不必要的检查、或给车主带来对检查修理的能力不信任的情况。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在低负荷的制冷运转中发生电池冷却的情况下(图7的s206:否),保持将电池冷却存储标志设为off,因此,作为没有将电池冷却的发生存储至存储器的情况进行说明。该理由如下所示。首先,在低负荷的制冷运转中发生了电池冷却的情况下,即使制冷剂气体的一部分分流至电池冷却用制冷剂配管44,通过使电动压缩机11的旋转速度rc上升,能够补偿向蒸发器18供给的制冷剂气体的降低。而且,这是因为认为若能够补偿向蒸发器18供给的制冷剂气体的降低,则在发生电池冷却之前和之后制冷能力没有改变,所以车辆的乘员不会感觉到空调装置10的不正常而进行检查修理。但是,即使使电动压缩机11的旋转速度rc上升,也不一定精确地补偿分流至电池冷却用制冷剂配管44的量的制冷剂气体。因此,在发生电池冷却之前和之后,也可能发生向蒸发器18供给的制冷剂气体的流量发生变化,而制冷能力发生变化的情况。由此,即使在低负荷的制冷运转中发生了电池冷却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电池冷却的发生存储至存储器。这样,即使在车辆的乘员注意到轻微的制冷能力的变化,而进行空调装置10的检查修理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花费大量的劳动进行不必要的检查的情况。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作为在制热运转中发生电池冷却的情况下、在低负荷的制冷运转中发生电池冷却的情况下,存储电池冷却的发生的情况进行了说明。这样,即使在将电池冷却的发生误认为空调装置10的不正常而进行检查修理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应对。但是,认为即使在制热运转中、低负荷的制冷运转中发生了电池冷却的情况下,若车辆的乘员注意到电池冷却的发生,则误认为是空调装置10的不正常而进行检查修理的可能性也较低。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无需存储电池冷却的发生。因此,如以下说明的那样,在变形例的空调控制装置150中,成为将发生电池冷却的情况报告给车辆的乘员的结构,在车辆的乘员对报告未进行确认动作的情况下,存储电池冷却的发生。

在图12中,示有变形例的空调控制装置150的内部结构。图12所示的变形例的空调控制装置150相对于使用图2所述的本实施例的空调控制装置100,在设置有确认请求输出部113和确认动作检测部114的点大不相同。以下,以与上述的本实施例的空调控制装置100的不同点为中心,对变形例的空调控制装置150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变形例的空调控制装置150也具备空调动作获取部101、目标温度获取部102、室内温度获取部103、室外温度获取部104、日射量获取部105、动作状态控制部106、电池温度获取部107、冷却必要性判断部108、电池冷却部109、行驶状态获取部110、冷却条件收集部111以及冷却发生存储部112。其中,由于除了电池冷却部109以及冷却条件收集部111以外,其他的“部”的动作与上述的本实施例的空调控制装置100相同,所说在这里省略说明。

在变形例的情况下,也与上述的本实施例的情况相同,电池冷却部109通过使电池冷却用二通阀42开阀,并且驱动冷却水泵43来进行电池冷却。另外,在开始电池冷却时,也将该意思输出至动作状态控制部106以及冷却条件收集部111。除此之外,变形例的电池冷却部109在开始电池冷却时,也将该意思输出至确认请求输出部113。确认请求输出部113与触摸面板2连接,若从电池冷却部109接受开始电池冷却的意思的信息,则将对车辆的乘员报告电池冷却的开始并且请求针对报告的确认的显示输出至触摸面板2。

在图13中,例示有在触摸面板2上显示的报告电池冷却的开始的画面。在图示的画面中,报告了开始电池冷却的意思,并且显示有在电池冷却中空调能力暂时降低的意思、以及督促按压确认按钮的意思。车辆的乘员通过显示有这样的画面,而识别出开始电池冷却,并且识别出存在在电池冷却中空调能力暂时降低的情况。而且,若确认显示,则进行按压确认按钮的确认动作。

如图12所示,触摸面板2也与确认动作检测部114连接,若在触摸面板2上确认按钮被按压,则确认动作检测部114检测该情况并输出至冷却条件收集部111。变形例的冷却条件收集部111也与上述的本实施例的冷却条件收集部111相同,收集发生电池冷却时的各种条件(参照图11),并使用无线通信装置8发送至外部的服务器。另外,判断是否存储电池冷却的发生,并在判断为存储的情况下,将从所收集的信息中选择出的信息输出至冷却发生存储部112。

在这里,在变形例的冷却条件收集部111判断是否存储电池冷却的发生时,确认在触摸面板2上确认按钮是否被按压。而且,在从触摸面板2的画面上显示有图13中例示出的报告电池冷却的开始的图像开始到经过规定的确认时间的期间确认按钮被按下的情况下,判断为不需要存储电池冷却的发生。这样,车辆的乘员识别出发生电池冷却、存在伴随着电池冷却的发生空调能力暂时降低的情况,因此,能够避免在错误地进行空调装置10的检查修理的可能性较低的情况也存储电池冷却的发生的情况。以下,对上述的变形例的空调控制装置150进行二次电池50的电池冷却,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存储电池冷却的发生的处理进行说明。

在图14以及图15中,示有变形例的空调控制装置150进行的电池冷却处理(s250)的流程图。该处理是在使用图3以及图4所述的空调控制处理中,若判断为需要电池冷却(图4的s117:是),则代替上述的本实施例的电池冷却处理(s200)而开始的处理。该变形例的电池冷却处理(s250)相对于使用图7以及图8所述的本实施例的电池冷却处理,在显示开始电池冷却的意思的图像(参照图13)的点、判断在从显示图像开始到经过规定的确认时间的期间确认按钮是否被按下的点大不相同。以下,以这些不同点为中心,对变形例的电池冷却处理进行简单说明。

如图14所示的那样,在变形例的电池冷却处理(s250)的情况下,若开始处理,则也首先存储空调装置10的当前的运转条件(空调动作是制冷运转或者制热运转的哪一个、以及电动压缩机11的旋转速度rc等)(s251)。接着,判断当前的空调动作是否是制冷运转(s252),在空调动作是制热运转的情况下(s252:否),如使用图9所述的那样,将制冷用二通阀13以及三通阀17的设定切换为制冷运转状态的设定(s253)。而且,将电池冷却用旋转速度rb设定为电动压缩机11的目标旋转速度rm(s254)。

之后,在变形例的电池冷却处理中,在触摸面板2的画面上显示出报告电池冷却的开始的图像(参照图13)(s259),之后,判断在触摸面板2的画面上显示出的确认按钮是否被按下(s260)。此外,在变形例的电池冷却处理中,作为在触摸面板2的画面上显示图13中例示出的图像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只要能够对车辆的乘员报告电池冷却的发生,则报告的方式并不限于图像的显示。例如,也可以通过从未图示的扬声器输出规定的声音来进行报告。

其结果,在确认按钮未被按下的情况下(s260:否),判断从在触摸面板2的画面上显示图像开始是否经过了规定的确认时间(例如,5秒)(s261),在未经过确认时间的情况下(s261:否),再次判断确认按钮是否被按下(s260)。

若反复进行这样的判断,则最后,确认按钮被按下、或保持确认按钮未被按下地经过确认时间。因此,在经过了确认时间的情况下(s261:是),将电池冷却存储标志设定为on(s262)。如上所述,电池冷却存储标志被设定为on的状态表示存储电池冷却的发生的意思。与此相对,在经过确认时间之前确认按钮被按下的情况下(s260:是),保持电池冷却存储标志被设定为off。如上所述,电池冷却存储标志被设定为off的状态表示不存储电池冷却的发生。若像这样设定了电池冷却存储标志,则使电池冷却用二通阀42开阀,并且驱动冷却水泵43(图15的s263),之后,以目标旋转速度rm驱动电动压缩机11(s264),从而开始电池冷却。

与此相对,在需要电池冷却时的空调动作为制冷运转的情况下(图14的s252:是),对制冷运转中的电动压缩机11的旋转速度rc加上电池冷却用旋转速度rb(s255),并判断所得的相加值是否大于电动压缩机11的最高旋转速度rmax(s256)。其结果,在相加值大于最高旋转速度rmax的情况下(s256:是),将最高旋转速度rmax设定为电动压缩机11的目标旋转速度rm(s257)。

接着,在触摸面板2的画面上显示出报告电池冷却的开始的图像(s259),之后,判断在触摸面板2的画面上显示的确认按钮是否被按下(s260),在确认按钮未被按下的情况下(s260:否),判断从在触摸面板2的画面上显示图像开始是否经过了规定的确认时间(例如,5秒)(s261)。这样,反复进行s260以及s261的判断,直至确认被按钮被按下(s260:是)、或者保持确认按钮未被按下地经过确认时间(s261:是)。其结果,在经过了确认时间的情况下(s261:是),将电池冷却存储标志设定为on(s262)。与此相对,在经过确认时间之前确认按钮被按下的情况下(s260:是),保持电池冷却存储标志被设定为off。之后,使电池冷却用二通阀42开阀,并且驱动冷却水泵43(图15的s263),之后,以目标旋转速度rm驱动电动压缩机11(s264),从而开始电池冷却。

另一方面,在对制冷运转中的电动压缩机11的旋转速度rc加上电池冷却用旋转速度rb所得的相加值小于最高旋转速度rmax的情况下(s256:否),将相加值设定为电动压缩机11的目标旋转速度rm(s258)。而且,在该情况下,不显示报告进行电池冷却的意思的图像、或不将电池冷却存储标志设定为on,就使电池冷却用二通阀42开阀,并且驱动冷却水泵43(图15的s263),之后,以目标旋转速度rm驱动电动压缩机11,从而开始二次电池50的电池冷却(s264)。

对于以后的处理而言,变形例的电池冷却处理也与上述的本实施例的电池冷却处理相同。即,持续电池冷却直至二次电池50的电池温度降低到规定的目标温度,但若电池温度降低到目标温度(即若电池温度成为目标温度以下)(s265:是),则将电池冷却用二通阀42闭阀,并且停止冷却水泵43(s266)。而且,将发生电池冷却时的条件(即,电池冷却发生条件)发送至外部的服务器(s267),并在电池冷却存储标志被设定为on的情况下(s268:是),将表示电池冷却的发生的信息存储至空调控制装置100的未图示的存储器(s269)。之后,在将电池冷却存储标志设定为off之后(s270),使空调装置10的运转状态恢复到电池冷却发生前的状态(s271),并结束图14以及图15所示的变形例的电池冷却处理。

在以上说明的变形例的电池冷却处理中,在制热运转中发生了电池冷却的情况下(图14的s252:否)、在高负荷的制冷运转中发生了电池冷却的情况下(s256:是),都报告电池冷却的发生(s259)。而且,在针对该报告,在经过确认时间之前的期间确认按钮被按下的情况下(s260:是),也可以认为车辆的乘员识别出发生电池冷却的意思、伴随着电池冷却的发生空调能力暂时降低的意思。因此,由于不会产生将暂时的空调的不正常误解为空调装置10的异常而进行检查修理的可能,所以无需存储电池冷却的发生。与此相对,针对报告电池冷却的发生的显示,即使经过确认时间确认按钮也未被按下的情况下(s260:否),存在车辆的乘员未注意到报告了电池冷却的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在该情况下,由于存在将暂时的空调的不正常误解为空调装置10的异常而进行检查修理的可能,所以需要存储电池冷却的发生。因此,将电池冷却存储标志设定为on(s262),并将电池冷却的发生存储至存储器(图15的s269)。

像这样,在变形例的空调控制装置150中,即使在空调装置10中进行制热运转时发生了电池冷却的情况下、在高负荷的制冷运转中发生了电池冷却的情况下,也在车辆的乘员注意到电池冷却的发生的情况下,不存储电池冷却的发生。因此,能够减少存储电池冷却的发生的次数,节约存储所需要的存储器容量。另外,由于对车辆的乘员报告电池冷却的发生,所以针对电池冷却的理解逐渐进展。其结果,即使发生伴随着电池冷却的发生的暂时的空调的不正常,也能够减少误解为空调装置10的异常而进行检查修理的情况。

以上,对本实施例以及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以及变形例,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来实施。虽然本公开参照实施例来记载,但应理解为本公开并不限于所公开的上述实施例、结构。当然,本公开包含各种变形例、等同范围内的变形。此外,本公开的各种要素通过各种组合、方式来表示,但包含比上述要素多或少的要素、或者只有其中一个要素的其他组合、方式也被纳入本公开的范畴、思想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