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能量吸收装置的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9108发布日期:2018-11-14 04:5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包括能量吸收装置的车辆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包括能量吸收装置的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如机动车辆的车辆可以包括多个座椅。座椅可以是斗式座椅、长条椅座椅或其他类型座椅,并且座椅可以相对于车辆朝前。座椅包括乘员乘坐的座椅底部和乘员搁置其背部的座椅靠背。座椅底部通常是水平的并且座椅靠背通常是直立的。

在车辆碰撞期间,车辆在乘员减速之前减速。具体而言,在后部车辆碰撞期间,在车辆已经减速后,乘员仍可能具有向后的动量。在这种情况下,乘员可能被迫进入(即碰撞)乘员占据的座椅的座椅靠背中。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座椅,包含:

座椅底部和座椅靠背;

将座椅靠背支撑在座椅底部上的装置;

装置包括支撑在座椅底部上的壳体和支撑在壳体上的转子,壳体和转子在其间限定腔体;

装置包括在壳体和转子之间的螺旋界面,转子可沿螺旋界面相对于壳体移动;和

设置在腔体中的弹性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壳体包括内壁和围绕内壁环形延伸的外壁,并且腔体在内壁和外壁之间围绕内壁环形地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螺旋界面位于腔体中的内壁和外壁中的至少一个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螺旋界面包括设置在壳体和转子上的螺纹,并且壳体的螺纹和转子的螺纹可以彼此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弹性材料可以包括液体和液体中的疏水纳米多孔颗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弹性材料在腔体中邻接转子和壳体二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装置包括斜倚机构(recliningmechanism),斜倚机构包括固定到壳体和转子中的一个的齿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壳体和转子中的另一个固定到座椅靠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座椅底部包括与斜倚机构的齿轮可释放地接合的锁定齿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座椅底部包括与装置可释放地接合的锁定齿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壳体和转子包括彼此可释放地接合的锁定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装置包括设置在腔体中的o形环,o形环邻接壳体和转子二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螺旋界面位于腔体内。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装置,包含:

壳体;

支撑在壳体上的转子,壳体和转子在其间限定腔体;

在壳体与转子之间的螺旋界面,转子可沿着螺旋界面相对于壳体移动;和

设置在腔体中的弹性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壳体包括内壁和围绕内壁环形延伸的外壁,并且腔体在内壁和外壁之间围绕内壁环形地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螺旋界面位于腔体中的内壁和外壁中的至少一个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装置还包含设置在腔体中的o形环,o形环邻接壳体和转子二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弹性材料可以包括液体和液体中的疏水纳米多孔颗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弹性材料在腔体中邻接转子和壳体二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壳体和转子包括彼此可释放地接合的锁定元件。

附图说明

图1a是包括前排座椅的车辆的侧视图,该前排座椅具有座椅底部和支撑在座椅底部上并且可相对于座椅底部移动的座椅靠背;

图1b是相对于座椅底部从标准位置移动到后部碰撞位置的座椅靠背的侧视图;

图2是包括将处于标准位置的座椅靠背支撑在座椅底部上的装置的座椅的透视图;

图3a是包括支撑在座椅底部上的壳体和支撑在壳体上的转子的装置的放大图;

图3b是座椅靠背处于后部碰撞位置并且转子相对于壳体移动的装置的放大图;

图3c是包括与座椅底部上的锁定齿轮接合的斜倚机构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包括o形环和设置在壳体和转子之间的弹性材料的装置的分解图;

图5a是弹性材料处于未压缩状态的沿着装置的轴线的截面图;

图5b是弹性材料处于压缩状态的沿着装置的轴线的截面图;

图6a是处于未压缩状态的弹性材料的图示;

图6b是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材料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座椅包括座椅底部、座椅靠背以及将座椅靠背支撑在座椅底部上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在座椅底部上的壳体和支撑在壳体上的转子。转子和壳体在其间限定腔体。该装置包括在壳体和转子之间的螺旋界面。转子可沿螺旋界面相对于壳体移动。在腔体中设置有弹性材料。

壳体可以包括内壁和围绕内壁环形延伸的外壁。腔体可以在内壁和外壁之间围绕内壁环形地延伸。该装置可以包括设置在腔体中的o形环。o形环可以邻接转子和壳体二者。

螺旋界面可以包括在壳体和转子二者上的螺纹。壳体的螺纹和转子的螺纹可以彼此接合。螺旋界面可以位于腔体内的内壁和外壁中的至少一个上。

弹性材料可以包括液体和液体中的疏水纳米多孔颗粒。弹性材料可以邻接腔体中的转子和壳体二者。

该装置可以包括斜倚机构。斜倚机构可以包括固定到壳体和转子中的一个的齿轮。壳体和转子中的另一个可以固定到座椅靠背。座椅底部可以包括可与斜倚机构的齿轮可释放地接合的锁定齿轮。

壳体和转子可以包括彼此可释放地接合的锁定元件。

参考附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几个视图中表示相同的部件,总体上示出车辆10。车辆10包括座椅12,座椅12具有座椅底部14、座椅靠背16以及将座椅靠背16支撑在座椅底部14上的装置18,即装置18直接地或通过中间部件将座椅靠背16支撑在座椅底部14上,如图2所示。在车辆碰撞期间,乘员的动量使乘员相对于座椅靠背16偏移。例如,在前部碰撞或后部碰撞中,乘员的动量可能分别使乘员偏离或偏向座椅靠背16。当乘员在后部碰撞期间碰撞座椅12的座椅靠背16时,装置18可以允许座椅靠背16相对于座椅底部14枢转。具体地,在后部碰撞期间,座椅靠背16可相对于座椅底部14从标准位置(如图1a、和图1b中的虚线所示)移动到后部碰撞位置(如图1b中的实线所示)。当座椅靠背16朝向后部碰撞位置移动时,装置18吸收能量以减小乘员对座椅靠背16的碰撞。

具体地,装置18包括支撑在座椅底部14上(即直接支撑在座椅底部14上或通过中间部件支撑在座椅底部14上)的壳体20,以及支撑在壳体20上(即直接支撑在壳体20上或者通过中间部件支撑在壳体20上)的转子22。壳体20和转子22在其间限定腔体24,并且在腔体24中设置有弹性材料26。装置18包括壳体20和转子22之间的螺旋界面28,并且转子22可沿着螺旋界面28相对于壳体20移动。在座椅靠背16相对于座椅底部14从标准位置朝向后部碰撞位置旋转时,座椅靠背16使得转子22相对于壳体20旋转。当转子22相对于壳体20旋转时,弹性材料26在转子22与壳体20之间被压缩。通过允许座椅靠背16相对于座椅底部14枢转,装置18的弹性材料26吸收来自乘员的能量,并且可以在车辆碰撞期间帮助减小座椅12(即座椅靠背16和/或座椅底部14)的变形。

参考图1a和1b,车辆10可以例如是任何适合类型的机动车辆。车辆10包括乘客舱30以容纳车辆10的乘员(如果有的话)。乘客舱30包括一个或多个座椅12(例如任何合适数量的座椅12)。座椅12可以设置在乘客舱30中的任何合适的位置。例如,座椅12可以是设置在乘客舱30的前部34处的前排座椅32。作为另一示例,座椅12可以是与前排座椅32间隔开的后排座椅36。后排座椅36在乘客舱30中可以例如设置在前排座椅32的后面。乘客舱30还可以包括在乘客舱30的后部的第三排座椅(未示出),在这种情况下,前排座椅32可以是替代前排座椅32或除前排座椅32之外的第二排座椅(未编号)。前排座椅32和后排座椅36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座椅。前排座椅32和后排座椅36可以是任何合适类型的座椅(例如斗式座椅、长条座椅等)。前排座椅32可以例如是斗式座椅。

前排座椅32和后排座椅36可以面向相同或不同的方向。前排座椅32和后排座椅36可以面向任何合适的方向。例如,如图1a所示,前排座椅32和后排座椅36可以分别面向乘客舱30的前部34(即沿相同的方向)。可选地,前排座椅32和后排座椅36可以分别面向彼此(即沿相反的方向)。彼此面对的前排座椅32和后排座椅36可以用在自主车辆10中。前排座椅32和/或后排座椅36可以围绕大致水平的轴线旋转以面向和远离彼此。

座椅12(即前排座椅32和后排座椅36)可以包括座椅靠背16、座椅底部14和头枕38。头枕38可以支撑在座椅靠背16上并且可以相对于座椅靠背16静止或可移动。座椅靠背16可以支撑在座椅底部14上并且可以从座椅底部14向上延伸。座椅靠背16可以相对于座椅底部14静止或可移动。例如,座椅靠背16可以围绕座椅底部14从图1a中所示的标准位置枢转到图1b中所示的后部碰撞位置。标准位置可以是座椅靠背16从座椅底部14向上延伸的任何合适位置。后部碰撞位置可绕座椅底部14枢转远离乘员,例如枢转远离乘客舱30的前部34。后部碰撞位置可以以任何合适的量(即角度)枢转远离乘员。

座椅靠背16、座椅底部14和/或头枕38可以以多个自由度进行调节。具体而言,座椅靠背16、座椅底部14和/或头枕38本身可以是可调节的(换句话说,其本身内可具有可调节的部件),和/或可相对于彼此调节。

参考图2,座椅底部14和座椅靠背16可以分别包括彼此接合的框架40、42。例如,座椅靠背16的框架40可以支撑在座椅底部14的框架42上。座椅靠背16(即座椅靠背16的框架40)可以围绕座椅底部14的框架42从标准位置枢转到后部碰撞位置。

框架40、42可以包括面板和/或可以包括管、梁等。座椅底部14的框架42和座椅靠背16的框架40可以由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形成。例如,框架40、42可以由任何合适的塑料材料(例如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玻璃纤维增强的半成品热塑性复合材料(有机片)等)形成。可选地,框架40、42的一些或全部部件可以由合适的金属(例如钢或铝)形成。

参考图3a,装置18的壳体20支撑在座椅底部14(例如座椅底部14的框架42)上,并且装置18的转子22支撑在壳体20上。换句话说,壳体20可以直接安装到座椅底部14(例如座椅底部14的框架42),或者可以由座椅底部14(例如座椅底部14的框架42)支撑在一个或多个中间部件上。另外,转子22可以直接安装到壳体20上或者可以由壳体20支撑在一个或多个中间部件上。装置18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环形、圆柱形等。

参考图4,壳体20可以包括内壁44和围绕内壁44环形地延伸的外壁46。例如,内壁44可以围绕轴线a环形地延伸。换句话说,内壁44可以设置在轴线a和外壁46之间。内壁44和外壁46可以彼此间隔开。例如,内壁44和外壁46可以围绕轴线a彼此径向间隔开。

继续参考图4,壳体20可以包括后表面48和沿着轴线a与后表面48间隔开的前表面50。壳体20(例如内壁44和外壁46)可以沿着轴线a从后表面48延伸到前表面50。后表面48可以围绕轴线a从内壁44环形地延伸到外壁46。前表面50可以围绕轴线a沿着内壁44和外壁46中的每一个环形地延伸。

继续参考图4,转子22可以包括内侧52和围绕转子22的内侧52环形地延伸的外侧54。例如,内侧52可以围绕轴线a环形地延伸。换句话说,内侧52可以设置在轴线a和外侧54之间。内侧52和外侧54可以彼此间隔开。例如,内侧52和外侧54可以围绕轴线a彼此径向地间隔开。

参考图5a,转子22可以设置在壳体20的内壁44和外壁46之间。换句话说,转子22的内侧52和外侧54可以设置在壳体20的内壁44和外壁46之间。例如,转子22的内侧52可以与壳体20的内壁44相邻,并且转子22的外侧54可以与壳体20的外壁46相邻。

参考图4,转子22可以包括内表面56和沿着轴线a与内表面56间隔开的外表面58。转子22(例如内侧52和外侧54)可以沿着轴线a从内表面56延伸到外表面58。转子22的内表面56和外表面58可以分别围绕轴线a从转子22的内侧52环形地延伸到外侧54。换句话说,内表面56和外表面58都从转子22的内侧52延伸到外侧54。

参考图5a和5b,转子22可以部分地设置在壳体20中。例如,转子22的内表面56可以设置在壳体20的后表面48和前表面50之间。例如,转子22的外表面58可以沿着轴线a与壳体20的前表面50间隔开。换句话说,壳体20的前表面50可以设置在转子22的内表面56和外表面58之间。转子22的内表面56可以沿着轴线a设置在壳体20的后表面48和前表面50之间的任何合适的位置处。换句话说,转子22可以沿着轴线a延伸任何合适的量进入壳体20中。

参考图4,腔体24可以位于壳体20的内壁44和外壁46之间。换句话说,外壁46可以通过腔体24与内壁44间隔开。例如,腔体24可以围绕内壁44在内壁44和外壁46之间环形地延伸。换句话说,腔体24可以从壳体20的内壁44延伸到外壁46。另外,腔体24可以在壳体20的后表面48和转子22的内表面56之间。例如,腔体24可以沿着轴线a从壳体20的后表面48延伸到转子22的内表面56。

转子22和壳体20可以由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形成。转子22和壳体20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例如,转子22和壳体20可以由任何合适的金属(例如钢、铝等)形成。可选地,转子22和壳体20可以由塑料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形成。

转子22和壳体20可以包括彼此可释放地接合的锁定元件60、62。如图3a所示,转子22的锁定元件60可以在锁定位置与壳体20的锁定元件62接合以防止转子22相对于壳体20移动。如图3b所示,转子22的锁定元件60可以在解锁位置与壳体20的锁定元件62脱离,以允许转子22相对于壳体20移动。

转子22的锁定元件60可以包括臂64和设置在臂64上的指状件66。臂64可以可枢转地连接到转子22(例如转子22的外侧54)。具体地,该装置包括位于臂64和转子22(例如外壁54)之间的铰链94,以允许臂64相对于转子22枢转。例如,臂64可以从锁定位置枢转到解锁位置。如图3a所示,在锁定位置,臂64可以围绕轴线a沿转子22的外侧54伸长。例如,臂64可以在锁定位置沿着转子22的外侧54周向弯曲。换句话说,臂64可以在锁定位置围绕转子22的外侧54部分地延伸。臂64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例如紧固件、粘合剂等)连接到转子22(例如转子22的外侧54)。

如图4所示,指状件66可以包括与臂64间隔开的远端68。指状件66可以从臂64延伸到远端68。例如,指状件66的远端68可以在锁定位置中设置在轴线a与臂64之间。如图4和5a所示,在锁定位置中,指状件66例如可以从臂64朝向轴线a延伸。换句话说,指状件66可以在锁定位置中从臂64朝向轴线a径向地延伸。

指状件66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指状件66可以从臂64向远端68渐缩。可选地,指状件66可以是平截头体、梯形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形状。

继续参考图4,壳体20的锁定元件62可以包括突片70和横向于轴线a延伸穿过突片70的孔72。例如,突片70可以设置在壳体20的外壁46上。突片70可以沿着轴线a从壳体20的前表面50朝向转子22的外表面58延伸。换言之,突片70可以邻近转子22的外侧54,即沿转子22的外侧54延伸。具体地,突片70可以邻接转子22的外侧54。另外,突片70可以沿壳体20的外壁46周向弯曲。

继续参考图4,孔72可以沿着轴线a与壳体20的前表面50间隔开。例如,孔72可以设置在壳体20的前表面50和转子22的外表面58之间。孔72可以延伸穿过突片70到转子22(例如转子22的外侧54)。孔72可以设计成接收指状件66。换句话说,当臂64处于锁定位置时,孔72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可以设计为接收指状件66。另外地或可选地,如图5a所示,转子22可以包括与突片70的孔对齐的孔74。转子22的孔74可以延伸任何合适的量来通过转子22。例如,如图5a所示,转子22的孔74可以从转子22的外侧54延伸到内侧52,即完全穿过转子22。可选地,转子22的孔74可以从转子22的外侧54朝向内侧52延伸,即部分地穿过转子22。在这种情况下,指状件66可以在锁定位置中延伸穿过突片70的孔和转子22的孔二者。

参考图4-5b,如上所述,螺旋界面28位于壳体20和转子22之间。转子22可沿螺旋界面28相对于壳体20移动。转子22可沿着螺旋界面28相对于壳体20旋转地并且平移地移动。例如,当座椅靠背16移动转子22时,转子22可围绕轴线a相对于壳体20旋转。可选地,当座椅靠背16移动转子22时,转子22可以沿着轴线a相对于壳体20前后移动。

参考图5a和5b,螺旋界面28可以设置在腔体24中。例如,螺旋界面28可以位于壳体20的内壁44和外壁46中的至少一个上。另外,螺旋界面28可以位于转子22的内侧52和外侧54中的至少一个上。具体地,螺旋界面28可以位于壳体20和转子22的相邻部件上。例如,螺旋界面28可以位于壳体20的外壁46和转子22的外侧54上。可选地,螺旋界面28可以位于壳体20的内壁44和转子22的内侧52上。

螺旋界面28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界面。例如,如图5a和5b所示,螺旋界面28可以包括设置在壳体20(即外壁46)和转子22(即外侧54)两者上的螺纹76。转子22的螺纹76和壳体20的螺纹76可以彼此接合。换句话说,转子22的螺纹76可以设计成接收壳体20的螺纹76(即与壳体20的螺纹76啮合)。例如,当座椅靠背16移动转子22时,转子22的螺纹76可以围绕轴线a沿着壳体20的螺纹76螺旋地移动。作为另一示例,螺旋界面28可以包括凹槽(未示出)和设置在凹槽中的舌部(未示出)。凹槽可以围绕转子22和壳体20中的一个螺旋地延伸,并且舌部可以设置在转子22和壳体20中的另一个上。在这种情况下,当座椅靠背16移动转子22时,舌部可以在凹槽内围绕轴线a旋转地移动并且沿着轴线a平移地移动。换句话说,舌部可以在凹槽中围绕轴线a螺旋地移动。

参考图5a和5b,如上所述,弹性材料26设置在腔体24中。换句话说,壳体20和转子22包含弹性材料26并且防止弹性材料26自由地流出腔体24。弹性材料26可以填充腔体24,即腔体24可以仅包含弹性材料26。换句话说,弹性材料26可以邻接腔体24中的壳体20和转子22。例如,弹性材料26可以邻接后表面48、内壁44、外壁46和内表面56中的每一个。

弹性材料26可以包括液体80和在液体80中的疏水纳米多孔颗粒78。弹性材料26可以由保持分离的不同物质(例如胶体或悬浮液)制成。例如,弹性材料26可以是液体80中的疏水纳米多孔颗粒78的胶体。液体80可以是任何惰性(即非反应性)液体80,例如水、氯化锂等。可选地,弹性材料26可以由固体泡沫(例如开孔泡沫)材料制成。

颗粒78是纳米多孔的,即颗粒78具有纳米孔82。纳米孔82可以具有1nm至100nm量级的直径。颗粒78可以由例如硅形成。颗粒78是疏水的,即倾向于排斥水或不能与水混合。颗粒78可以由疏水材料形成,或者颗粒78可以具有疏水表面处理,例如在甲苯中的三甲基氯硅烷(chlorotrimethylsilane)或氯二甲基辛基硅烷(chlorodimethyloctylsilane)。

弹性材料26可以在壳体20和转子22之间从如图5a所示的未压缩状态压缩到如图5b所示的压缩状态。例如,当座椅靠背16(即转子22)从标准位置移动到后部碰撞位置时,弹性材料26可以被转子22的内表面56和壳体20的后表面48压缩。在未压缩状态下,如图6a所示,空气填充颗粒78的纳米孔82,并且表面张力防止液体80进入纳米孔82。当座椅靠背16(即转子22)从标准位置移动到后部碰撞位置时,可以通过壳体20和转子22对弹性材料26施加压力。在压缩状态下,如图6b所示,压力变得足以克服表面张力,并且液体80进入纳米孔82并且压缩纳米孔82内部的空气。当液体80进入纳米孔82时(即当弹性材料26被压缩到压缩状态时),弹性材料26可以吸收来自乘员的能量。一旦纳米孔82大部分充满液体80,则在压缩状态下,压力显著增加。弹性材料26的体积可以减小多达80%。压力受以下影响:颗粒78的材料选择、颗粒78的平均尺寸、每个颗粒的纳米孔82的数量、纳米孔82的平均尺寸、表面处理和液体80的选择。

座椅靠背16(即转子22)可从纳米孔82大体上填充有气体的标准位置移动到纳米孔82大体上填充有液体80的后部碰撞位置。弹性材料26在座椅靠背16(即转子22)处于后部碰撞位置时的体积可以是弹性材料26在座椅靠背16(即转子22)处于标准位置时的体积的至多一半(即体积的一半或小于体积的一半)(例如小到体积的20%)。

壳体20可以缺少出口,即没有为弹性材料26提供离开壳体20的路线。弹性材料26的压缩可以是部分或完全可逆的。在车辆碰撞之后,当座椅靠背16(即转子22)从后部碰撞位置移动到标准位置时,弹性材料26可以从压缩状态膨胀到未压缩状态。换句话说,装置18可以在车辆碰撞之后重置。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压力降低,在纳米孔82中压缩的空气膨胀,并且由弹性材料26占据的体积膨胀。换句话说,液体80排出(即离开)纳米孔82。

参考图4,装置18可以包括设置在腔体24中的o形环84。o形环84可以通过腔体24与螺旋界面28间隔开。换句话说,o形环84和螺旋界面28可以位于腔体24的相对侧上。o形环84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例如橡胶、塑料等)形成。

例如,如图5a和5b所示,o形环84可以夹在壳体20(例如壳体20的内壁44)和转子22(例如转子22的内侧52)之间。换言之,o形环84可以在壳体20和转子22之间被压缩。例如,o形环84可以邻接壳体20的内壁44和外壁46中的至少一个。另外,o形环84可以邻接转子22的内侧52和外侧54中的至少一个。具体地,o形环84可以邻接壳体20和转子22的相邻部件。例如,o形环84可以邻接壳体20的内壁44和转子22的内侧52。在这种情况下,o形环84可以设计成接收壳体20的内壁44。换句话说,o形环84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可以设计成接收壳体20的内壁44。例如,o形环84可以在壳体20的内壁44与转子22的内侧52之间围绕壳体20的内壁44环形地延伸。另外,o形环84例如可以在壳体20的内壁44与转子22的内侧52之间围绕转子22的内侧52环形地延伸。可选地,o形环84可以邻接壳体20的外壁46和转子22的外侧54。

装置18可以包括用于允许座椅靠背16相对于座椅底部14斜倚(即枢转)的斜倚机构86。斜倚机构86可以包括固定到壳体20和转子22中的一个上的齿轮88。例如,如图3a所示,齿轮88可以固定到壳体20(例如外壁46)。齿轮88(即斜倚机构86)可以将壳体20支撑在座椅底部14的框架42上。例如,齿轮88可以围绕轴线a相对于座椅底部14旋转。例如,壳体20可以围绕轴线a随着齿轮88旋转。齿轮88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例如焊接、紧固件、粘合剂等)固定到壳体20和转子22中的一个。

壳体20和转子22中的另一个可以固定到座椅靠背16。具体地,壳体20和转子22中的另一个可以固定到座椅靠背16的框架40上。例如,如图3a所示,转子22(例如外侧54)可以固定到座椅靠背16的框架40。在这种情况下,转子22可以与座椅靠背16一起旋转,例如从标准位置旋转到后部碰撞位置。壳体20和转子22中的另一个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例如焊接、紧固件、粘合剂等)固定到座椅靠背16(例如座椅靠背16的框架40)。

座椅底部14可以包括锁定齿轮90,锁定齿轮90用于选择性地将座椅靠背16(例如装置18)相对于座椅底部14锁定,并且用于选择性地将座椅靠背16(例如装置18)相对于座椅底部14解锁以使座椅靠背16相对于座椅底部14枢转。例如,锁定齿轮90可以与装置18可释放地接合。具体地,锁定齿轮90可以与斜倚机构86的齿轮88可释放地接合。换句话说,锁定齿轮90可以在图3c所示的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接合,以与斜倚机构86的齿轮88相互作用。

在解锁位置,斜倚机构86的齿轮88可以与座椅靠背16(例如座椅靠背16的框架40)一起移动。换句话说,在解锁位置,齿轮88、装置18、和座椅靠背16(例如座椅靠背16的框架40)可以全部一起旋转。例如,锁定齿轮90可以从锁定位置脱离到解锁位置,以允许斜倚机构86的齿轮88相对于座椅底部14旋转,即允许座椅靠背16相对于座椅底部14斜倚。在锁定位置,齿轮88和壳体20可以相对于座椅底部14固定。例如,锁定齿轮90、88可以从解锁位置接合到锁定位置,以防止斜倚机构86的齿轮88相对于座椅底部14旋转,即,将座椅靠背16相对于座椅底部14锁定。在这种情况下,座椅靠背16(例如座椅靠背16的框架40)和转子22处于标准位置,即能够移动到后部碰撞位置。

锁定齿轮90可以可移动地附接到座椅底部14。具体地,锁定齿轮90可以可移动地附接到座椅底部14的框架42。例如,锁定齿轮90可以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例如,锁定齿轮90可以相对于座椅底部14的框架42从锁定位置可枢转到解锁位置。锁定齿轮90可以通过弹簧偏置在锁定位置。锁定齿轮90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例如紧固件、销槽对等)附接到座椅底部14的框架42。

锁定齿轮90和斜倚机构86的齿轮88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彼此接合。例如,如图3c所示,锁定齿轮90和斜倚机构86的齿轮88都可以包括彼此可接合的齿(未编号)。换言之,锁定齿轮90的齿可以与斜倚机构86的齿轮88的齿啮合。可选地,锁定齿轮90和斜倚机构86的齿轮88可以彼此摩擦接合。

锁定齿轮90和斜倚机构86的齿轮88可以由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形成。锁定齿轮90和斜倚机构86的齿轮88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例如,锁定齿轮90和斜倚机构86的齿轮88可以由任何合适的金属(例如钢、铝等)形成。可选地,锁定齿轮90和斜倚机构86的齿轮88可以由塑料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形成。

参考图3c,杆92可以连接到座椅底部14上的锁定齿轮90,以用于将锁定齿轮90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杆92可相对于座椅底部14的框架42移动。例如,锁定齿轮90可与杆92一起移动。当杆92移动时,杆92可将锁定齿轮90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换句话说,杆92可以克服来自弹簧的偏压。

杆92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连接到锁定齿轮90。例如,如图3c所示,杆92可以通过销槽对来连接到锁定齿轮90。可选地,杆92可以通过焊接、紧固件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方式固定到锁定齿轮90。

在正常操作状况下,乘员可以在座椅靠背16处于标准位置的情况下占据座椅12。在正常操作期间,斜倚机构86可以与座椅底部14的锁定齿轮90接合(即固定到座椅底部14的锁定齿轮90)。在车辆碰撞期间,车辆10可能受到力f。力f可能导致车辆10比乘员减速得更快。在车辆碰撞期间,车辆的动量可能导致臂64的指状件66与突片70的孔72脱离。换句话说,车辆动量可能导致转子22的锁定元件60、62和壳体20从锁定位置脱离到解锁位置。具体地,指状件66可以从孔72脱离,并且臂64可以围绕铰链94枢转到解锁位置。在解锁位置,转子22可以相对于壳体20移动。如图1b所示,当车辆10减速时,乘员的动量可能导致乘员碰撞座椅靠背16并且在座椅靠背16上施加乘员力i。当乘员碰撞座椅靠背16时,斜倚机构86可以保持接合(即固定)到座椅底部14的锁定齿轮90。在这种情况下,装置18可以允许座椅靠背16相对于座椅底部14枢转,即从标准位置移动到后部碰撞位置。当座椅靠背16被乘员碰撞时,座椅靠背16(例如座椅靠背16的框架40)可以移动转子22,即,使转子22围绕轴线a相对于壳体20旋转。另外,螺旋界面28可以允许转子22(例如内表面56)沿着轴线a朝壳体20的后表面48平移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弹性材料26可以被压缩在转子22的内表面56与壳体20的后表面48之间。例如,当弹性材料26是疏水纳米多孔颗粒78时,如上所述,在压缩弹性材料26期间,液体80可以被迫进入疏水纳米多孔颗粒78的纳米孔82中。当液体80被迫进入纳米孔82时,弹性材料26可以吸收乘员力i的能量。装置18可以在车辆碰撞期间帮助吸收来自乘员的能量并且减少对座椅12(例如座椅靠背16、座椅底部14、锁定齿轮90等)的损害。

在车辆碰撞之后,装置18可以被重置。换句话说,装置18可以是可重复使用的。在这种情况下,座椅靠背16可以从后部碰撞位置枢转到标准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转子22(例如内表面56)可以沿着轴线a相对于壳体20平移地远离壳体20的后表面48移动。当转子22移动远离壳体20的后表面48时,液体80可以从疏水纳米多孔颗粒78的纳米孔82中释放。换句话说,弹性材料26可以返回到未压缩状态。

已经以说明性方式描述了本公开,并且应该理解的是,已经使用的术语旨在具有描述性词语的性质而不是限制性的。鉴于上述教导,本公开的许多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并且可以以与具体描述不同的方式来实施本公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