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0355发布日期:2018-09-18 22:29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及世界各个国家都对新车安全性能评估方面做出了规定,中国对正面100%及正面40%偏置碰撞,对乘员伤害做了相应规定。从强制性法规的角度要求乘员头部、颈部、胸部、大腿、小腿对应伤害值满足要求,并且在碰撞后车门能在不借助额外工具的情况下正常打开,从而确保车辆在发生碰撞后能够顺利逃生。吸能盒作为汽车前舱的吸能件,当车辆发生碰撞时通过纵梁变形吸收碰撞能量,避免乘员舱发生大变形,降低乘员伤害并增加乘员逃生空间。

在实际的碰撞发生中,并不能保证完全的正面碰撞,多数碰撞会导致前保横梁在碰撞的过程中给吸能盒带来了侧向力,此刻吸能盒不是按照预想的中心线方向溃缩,甚至会发生弯折的现象,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吸能盒完全起不到吸能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吸能盒容易受到侧向力折弯,而失去吸能作用的问题,目的在于,通过设计一种碰撞吸能结构,不仅可提高吸能盒的刚度,而且具有二次吸能的作用,减小了因受到侧向力而折弯的危险,提高了吸能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汽车碰撞吸能结构,包括前保横梁和与之固定的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包括一端开口的盒体,盒体内固定有加强板,加强板与盒体围成空腔结构,加强板的外部边缘与盒体的外端相隔一段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汽车前纵梁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分别与盒体和加强板焊接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由两个相同的槽型板件搭接后烧焊连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槽型板件的结合处设置有相互扣接的搭接结构,所述搭接结构包括卡钩和与卡钩配合的翻边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槽型板件的端部设置有与前保横梁固定的连接耳片。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上冲压有多个与其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一条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设置为L形板件,L形板件的两端分别折弯90°形成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与盒体内壁烧焊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的中部冲压有与其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二条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设置有1个,且焊接在盒体的一个边角处。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设置有2个,且分别焊接在盒体的两个对角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吸能盒盒体内焊接有加强板,则在碰撞过程中增加了吸能盒的侧向刚度,降低了折弯风险;而且在吸能盒与前保横梁固定后,加强板与前保横梁之间留有间隙,在碰撞过程中,随着前保横梁变形量的增加,吸能盒的外壁先起到吸能的作用,然后加强板和吸能盒围成的空腔结构起到二次吸能的作用,使吸能效果大大增加,确保了发动机舱内的零件不损坏,同时保证乘员舱内乘员的安全;

2、盒体由两个相同的槽型板件通过相互扣接的搭接结构搭接,然后烧焊连接;以及加强板设置2个,且分别焊接在盒体的两个对角处,均提高了吸能盒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进一步降低了折弯风险;

3、盒体上冲压的第一条形凹槽和加强板中部冲压的第二条形凹槽均与盒体的长度方向垂直,在碰撞的过程中使吸能盒在第一条形凹槽和第二条形凹槽的位置进行最大限度地溃缩吸能,进一步提高了吸能盒的吸能效果;

综上,所述吸能结构在吸能盒内部增加加强板,对外部进行结构设计,加工简单、成本低,使整体刚度和强度较高,具有很好的二次吸能和引导变形方向的作用,降低了吸能盒折弯风险,提高了吸能效果,保护了乘员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吸能盒一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吸能盒另一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前保横梁,2.吸能盒,3.盒体,31.槽型板件,32.搭接结构,321.卡钩,322.翻边结构,33.连接耳片,34.第一条形凹槽,4.加强板,41.第一连接部,42.第二连接部,43.第二条形凹槽,5.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案为: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结构,包括前保横梁1和与之固定的吸能盒2,吸能盒2包括一端开口的盒体3,盒体3内固定有加强板4,加强板4与盒体3围成空腔结构,加强板4的外部边缘与盒体3的外端相隔一段距离。

为了提高吸能盒2整体的稳定性,盒体3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汽车前纵梁连接的安装板5,安装板5分别与盒体3和加强板4焊接相连;为了提高盒体3的连接刚度,盒体3由两个相同的槽型板件31搭接后烧焊连接而成,具体结构是,两个槽型板件31的结合处设置有相互扣接的搭接结构32,搭接结构32包括卡钩321和与卡钩321配合的翻边结构322,两个槽型板件31扣接后再焊接提高了连接强度和刚度;为了使盒体3与前保横梁1连接更牢固,槽型板件31的端部设置有与前保横梁1固定的连接耳片33,通过连接耳片33搭接在前保横梁1上后再焊接相连,增加了焊接面,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盒体3上冲压有多个与其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一条形凹槽34,在碰撞的过程中使吸能盒2在第一条形凹槽和第一条形凹槽的位置进行最大限度地溃缩吸能,进一步提高了吸能盒的吸能效果;

加强板4的具体结构是,加强板4设置为L形板件,L形板件的两端分别折弯90°形成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均与盒体3内壁烧焊连接,增加了焊接面积,使连接更稳定;加强板4的中部冲压有与其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二条形凹槽43,在碰撞过程中,吸能盒被挤压,第二条形凹槽43起到变形导向作用,进行最大限度的二次溃缩吸能;加强板4也可设置承平直的钢板,平直的钢板之间相互焊接后与盒体3的内壁焊接,将盒体3分割成多个空腔。

如图2所示,加强板4设置有1个,且焊接在盒体3的一个边角处,即可焊接在上部的槽型板件31内侧也可焊接在下部的槽型板件31内侧,结构简单,提高了侧向刚度,降低了盒体3的折弯风险。

如图3所示,加强板4设置有2个,且分别焊接在盒体3的两个对角处,加工工艺简单,而且提高了整体的刚度,进一步降低了盒体3的折弯风险。加强板4也可设置为4个,分别焊接在盒体3的四个边角处,或加强板4设置为4个以上,将盒体3分割成多个空腔,进一步增加了盒体3的刚度和稳定性。

所述汽车碰撞吸能结构在碰撞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是,当前保横梁1受到碰撞时,前保横梁1压迫与之相连的吸能盒2的槽型板件31,槽型板件31上的第一条形凹槽34引导盒体3沿着其中心线稳定地进行溃缩变形,则完成了一次吸能,同时吸能盒2内部的加强板4增加了侧向刚度;随着碰撞的进行,前保横梁1逐渐变形而与加强板4的外缘接触,加强板4和吸能盒2围成的空腔结构起到在第一条形凹槽34和第二条形凹槽43的导向作用下,继续沿着吸能盒2的中心线稳定地进行二次溃缩变形,起到了二次吸能的作用。

综上,所述吸能结构在吸能盒内部增加加强板,对外部进行结构设计,加工简单、成本低,使整体刚度和强度较高,具有很好的二次吸能和引导变形方向的作用,减小了吸能盒折弯风险,提高了吸能效果,保护了乘员安全。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原理,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