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灯自动水平调节的步进调光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8549发布日期:2018-12-11 19:31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车灯自动水平调节的步进调光马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灯步进调光马达,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车灯自动水平调节的步进调光马达。



背景技术: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会遇到路面高低不平、上下坡或过桥等各种各样的路况。尤其在夜间行驶时,除了需要保证本身对路面的安全照明以外,还需要避免灯光对会车车辆产生的眩光。当车头上倾时,会对驾驶员造成眩目;而车头下倾时,自身的照明距离则会大幅下降。

法规GB 4785-2007规定:当前照灯的光通量超过2000lm时,车辆必须配备能够自动水平调光的装置。由于法规的强制要求,所以光通量较高的HID大灯和LED大灯均配备有自动水平调光装置,而卤素大灯光通量较低,且无法规强制要求,考虑到成本的因素,所以一般只配备手动调光装置。

现有的自动水平调光装置由2个悬架高度传感器、1个ECU(电子控制单元)和2个步进调光马达组成的一个系统。当车身高度发生变化时,前轴和后轴高度传感器会实时输出不同的信号给ECU,ECU根据前后轴高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和车身轴距可以计算出车身相对于初始位置的倾角,然后通过控制步进调光马达来调整前照灯的照射高度,从而补偿这种变化。然而现有的这种调光系统组成零件较多,结构复杂,装配繁琐,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车灯自动水平调节的步进调光马达,较传统的车灯自动水平调光装置节省了1个ECU和2个悬架高度传感器,简化了整个自动水平调光系统结构并极大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车灯自动水平调节的步进调光马达,包括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微控制单元、步进调光电机;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集成在步进调光马达内,步进调光马达安装在车辆前照灯内,所述微控制单元分别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步进调光电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步进调光电机与调光支架连接,所述调光支架与光源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外壳3、下盖8;外壳3和下盖8构成容纳部件的空腔,印刷线路板6固定在所述下盖8上,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7固定在所述印刷线路板6上,所述印刷线路板6与微控制单元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空腔内固定设置上轴承12和下轴承9,上、下轴承对步进调光电机转子总成10进行径向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较传统的车灯自动水平调光装置节省了1个ECU和2个悬架高度传感器,在简化了整个自动水平调光系统结构的同时也极大降低了成本;

2)省去了ECU与悬架高度传感器在整车流水线上的装配工位,生产工艺进一步优化;

3)降低了自动水平调光装置的重量,满足整车厂对于轻量化的追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车灯自动水平调节的步进调光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车灯自动水平调节的步进调光马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车灯自动水平调节的步进调光马达的初始状态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车灯自动水平调节的步进调光马达的光线向下调节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车灯自动水平调节的步进调光马达的原理结构图。

图中,1.球头,2.丝杆,3.外壳,4.两项绕组,5.接插件,6.线路板,7.三轴加速度传感器,8.下盖,9.下轴承,10.转子总成,11.定子总成,12.上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5,一种用于车灯自动水平调节的步进调光马达,包括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微控制单元、步进调光电机;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集成在步进调光马达内,步进调光马达安装在车辆前照灯内,所述微控制单元分别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步进调光电机连接。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3-图4,所述步进调光电机与调光支架连接,所述调光支架与光源连接。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2,还包括外壳3、下盖8;外壳3和下盖8构成容纳部件的空腔,印刷线路板6固定在所述下盖8上,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7固定在所述印刷线路板6上,所述印刷线路板6与微控制单元连接。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述空腔内固定设置上轴承12和下轴承9,上、下轴承对步进调光电机转子总成10进行径向定位。

当汽车车身姿态发生变化时,如图5所示,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实时输出信号通过微控制单元处理后,转化为两相脉冲信号对马达的引脚进行通电励磁,使马达的转子在电磁力的推动下转动,再通过传动螺纹,使转子的转动转化为丝杆的前后伸缩运动,如图4所示实现自动调光。

本实用新型较传统的车灯自动水平调光装置节省了1个ECU和2个悬架高度传感器,在简化了整个自动水平调光系统结构的同时也极大降低了成本;省去了ECU与悬架高度传感器在整车流水线上的装配工位,生产工艺进一步优化;降低了自动水平调光装置的重量,满足整车厂对于轻量化的追求。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