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阳板滑动折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8457发布日期:2019-02-10 23:30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遮阳板滑动折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阳板滑动折叠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遮阳帘技术大部分是采用卷轴的形式。一般而言,全景天窗首先面积较大,甚至是整块玻璃的车顶,坐在车中可以将上方的景象一览无余,目前较多的全景天窗遮阳帘多数采用卷轴式的遮阳帘。遮阳帘包括帘布、卷轴组合、帘布边条、铝边条、钢线、遮阳帘滑块等组成,滑块限位在导轨内,其技术要点是:所述遮阳帘滑块通过软轴的运动来实现遮阳帘的打开和关闭。大部分车顶是弧面,为了增加车内内顶空间,天窗、内顶板都是与车顶弧面匹配,遮阳帘导轨也是弧形的。全景天窗车顶面积大,遮阳帘在关闭的状态下,帘布中间会下垂问题;在颠簸路段或震荡时帘布震荡时,帘布边缘会拍打导轨会有噪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采用卷轴的遮阳帘形式进行全景天窗封闭然而遮阳帘在关闭的状态下,帘布中间会下垂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遮阳板滑动折叠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导轨及设置于一对导轨之间的多块遮阳板,所述遮阳板设置包括由前侧向后侧依次设置的前块遮阳板、中块遮阳板及后块遮阳板,所述前块遮阳板两侧固定连接有与导轨滑动配合的前滑块,所述中块遮阳板及后块遮阳板两固定连接有与导轨滑动配合的后滑块,所述导轨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层槽道、第二层槽道及第三层槽道,所述导轨中部间隔嵌有前导向块及后导向块,所述前导向块及后导向块中部设置有斜导槽,所述前导向块的斜导槽下端与第二层槽道联通,所述后导向块的斜导槽下端与第一层槽道联通;

所述前滑块的后侧端具有钩状的前滑块拉钩,所述后滑块的后侧端具有钩状的后滑块拉钩,所述后滑块的前侧端具有用于与前滑块拉钩或后滑块拉钩的相配合的扭簧拉环;

所述前滑块的外侧端设置有扣入第一层槽道内的前一级导向滑块,所述前滑块由驱动装置驱动移动;

所述后滑块朝向导轨一侧由前向后固定连接有后二级导向滑块及后一级导向滑块,所述后一级导向滑块与第一层槽道配合,后二级导向滑块与第二层槽道配合,所述后二级导向滑块位于前导向块前侧的第二层槽道内。

进一步的,前滑块及后滑块侧部具有用于扣入遮阳板的卡槽。

进一步的,驱动装置驱动为软轴,所述前滑块侧部与软轴端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滑块及后滑块的前侧上表面均具有凸起的挡片,所述挡片向后侧延伸有逐渐下降的缓冲坡面。

进一步的,所述挡片前侧固定有缓冲垫。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前端固定连接能与前滑块端部配合的横梁,导轨后侧端固定有驱动软轴伸缩的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三片式折叠遮阳板结构,结构稳定能够解决遮阳帘在关闭的状态下,帘布中间会下垂问题,实现窗口的启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前导向块及后导向块嵌入导轨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遮阳板封闭状态时各个滑块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遮阳板开启结构时各个滑块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8所示,一种遮阳板滑动折叠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导轨10及设置于一对导轨10之间的多块遮阳板,所述遮阳板设置包括由前侧向后侧依次设置的前块遮阳板20、中块遮阳板30及后块遮阳板40,所述前块遮阳板20两侧固定连接有与导轨滑动配合的前滑块50,所述中块遮阳板30及后块遮阳板40两固定连接有与导轨滑动配合的后滑块60,所述导轨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层槽道101、第二层槽道102及第三层槽道103,所述导轨中部间隔嵌有前导向块110及后导向块120,所述前导向块110及后导向块120中部设置有斜导槽,所述前导向块的斜导槽下端与第二层槽道联通,所述后导向块的斜导槽下端与第一层槽道联通;

本实施例中,前滑块及后滑块侧部具有用于扣入遮阳板的卡槽210,遮阳板侧部通过卡槽嵌入前滑块内,前滑块及后滑块中部还设置有卡扣220。

所述前滑块50的外侧端设置有扣入第一层槽道内的前一级导向滑块510,所述前滑块由驱动装置驱动移动;

所述后滑块60朝向导轨一侧由前向后固定连接有后二级导向滑块610及后一级导向滑块620,所述后一级导向滑块620与第一层槽101道滑动配合,后二级导向滑块610与第二层槽道102滑动配合,所述后二级导向滑块位于前导向块110前侧的第二层槽道102内。

第三层槽道103一般用于设置遮蔽轨道的遮蔽条。

后导向块120的斜导槽目的在于将前一级导向滑块及后一级导向滑块从第一层槽道的高度逐渐抬升至后导向块120及前导向块110的顶部高度,而前导向块110的的斜导槽目的在于将后二级导向滑块滑入后导向块120及前导向块110的顶部高度,以利于三个遮阳板在收缩时的折叠。

为了能够实现在拖动前滑块50能钩带动后滑块60,所述前滑块50的后侧端具有钩状的前滑块拉钩501,所述后滑块60的后侧端具有钩状的后滑块拉钩601,所述后滑块60的前侧端具有用于与前滑块拉钩501或后滑块拉钩601的相配合的扭簧拉环602;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滑块50及后滑块60的前侧上表面均具有凸起的挡片502,所述挡片向后侧延伸有逐渐下降的缓冲坡面,挡片502还可固定有缓冲橡胶垫以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驱动为软轴,所述前滑块侧部与软轴端部固定连接,软轴外部具有包胶,包胶与前滑块固定连接,包胶端部可以与扣入导轨内,导轨前端固定连接能与前滑块端部配合的横梁70,导轨后侧端固定有驱动软轴伸缩的电机80。

关闭天窗时,软轴驱动滑块带动前块遮阳板向前运动,前滑块后端运动到中遮阳板两侧的后滑块前侧,中块遮阳板两侧的后滑块前端的扭簧拉环602住前块遮阳板滑块两侧前滑块对后端的前滑块拉钩501,前滑块继续向前运动拉动中块遮阳板对应的后滑块向前运动,同理,中块遮阳板对应的后滑块向前运动运动时中块遮阳板对应的后滑块拉钩601拉住与后块遮阳板对应的后滑块上的扭簧拉环602,直到三块遮阳板完全关闭位置停止。

遮阳板打开时,前滑块朝向前导向块及后导向块方向移动,前滑块拉钩501与中块遮阳板对应的扭簧拉环602脱离,同时中块遮阳板对应的后滑块升上缓冲坡面后在挡片502的抵顶下与前滑块同步运动,同样的,后块遮阳板对应的后滑块被中块遮阳板对应的后滑块缓冲坡面抬升并被后块遮阳板对应的后滑块挡片502推动同步移动,由于后导向块120及前导向块110的斜导槽能将中块遮阳板对应的后滑块上的后一级导向滑块从第一层槽道高度滑入第二层槽道高度,将后块遮阳板对应的后滑块的后一级导向滑块从第一层槽道高度滑入后导向块120及前导向块110的顶部高度;将后块遮阳板对应的后滑块上的后二级导向滑块从第二层槽道高度提升至后导向块120及前导向块110的顶部高度,最终前块遮阳板20、中块遮阳板30及后块遮阳板40能叠合形成附图8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