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雪地牵引性能的AT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6627发布日期:2018-12-28 18:47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雪地牵引性能的AT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雪地牵引性能的AT轮胎,适用于全地形路况越野车型,解决了气候多变、山地较多且常常有薄雪的越野市场需求现状。



背景技术:

现有的AT轮胎一般局限于通过配方来提升雪地性能,因为雪地性能需求的配方一般较特殊,如果通过花纹的变更,很难达到雪地性能的提升,而此款轮胎又需要保证其正常路况的操控越野性能,因此,不能通过调整胎面配方来达成,而必须要攻破胎面花纹的瓶颈,使其既不会影响其干湿地及越野路况的性能,又能较大幅度的提升雪地抓地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雪地牵引性能的AT轮胎,保留胎面的主花纹样式,而通过对胎面钢片数量及深浅度的调整来达到雪地性能的提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雪地牵引性能的AT轮胎,包括胎面,以及开设在胎面上沿轮胎圆周方向延伸的四条周向沟槽和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横向沟槽,所述周向沟槽与该横向沟槽将胎面划分成多个花纹块,所述花纹块由轮胎内侧至外侧依次包括内侧肩部块、内侧靠中央块、中间块、外侧靠中央块和外侧肩部块,所述花纹块上开设有多类深度不一致和/或深度为台阶状分布的钢片槽,该钢片槽的深度包含第一深度a、第二深度b和第三深度c,并满足如下关系:

a=(40%±2%)GD

b=(60%±2%)GD

c=(85%±2%)GD

其中GD为周向沟槽的沟深。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肩部块和外侧肩部块的每一个花纹块上均开设有第一类钢片槽和第二类钢片槽,所述第一类钢片槽分布在内侧肩部块和外侧肩部块的一侧或两侧边缘位置,第一类钢片槽的沟深为第一深度a,第二类钢片槽为台阶状沟深,其两端的沟深为第一深度a,其中部的沟深为第三深度c。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靠中央块和外侧靠中央块的每一个花纹块上均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三类钢片槽,该第三类钢片槽为台阶状沟深,其连接周向沟槽的一端的沟深为第二深度b,其朝向花纹块的一端的沟深为第三深度c。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块的每一个花纹块上均开设有第一类钢片槽、第二类钢片槽和第四类钢片槽,其中第一类钢片槽分布在中间块的一侧或两侧边缘位置,第一类钢片槽的沟深为第一深度a,所述第二类钢片槽为两端与周向沟槽连通的台阶状沟深,其两端的沟深为第一深度a,其中部的沟深为第三深度c,所述第四类钢片槽的沟深为台阶状沟深,其两端的沟深为第二深度b,其中部的沟深为第一深度a。

进一步地,所述钢片槽的长度小于10mm时,采用第一深度a的沟深,钢片槽的长度大于等于10mm时,采用台阶状沟深。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胎面花纹的改良和设计,以良好稳定的轮廓及结构设计为基础,通过花纹沟槽和钢片的深浅搭配,通过沟槽的形态和尺寸,达到性能的平衡,通过钢片的位置和数量,综合匹配出最佳的需求性能,使其成为一款具有雪地牵引及制动性能的AT轮胎,在保证其越野爬坡、恶劣路况通过性、高速操控排水的基础上,增加雪地抓地性能、雪地牵引及制动抓地指数,可达到雪地标识标准法规数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AT轮胎的胎面花纹块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内侧肩部块和外侧肩部块上单节距花纹块的结构示意图,并采用不同填充图案和标记区分不同沟深;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内侧靠中央块和外侧靠中央块上单节距花纹块的结构示意图,并采用不同填充图案和标记区分不同沟深;

图4为中间块上单节距花纹块的结构示意图,并采用不同填充图案和标记区分不同沟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雪地牵引性能的AT轮胎,包括胎面10,以及开设在胎面上沿轮胎圆周方向延伸的四条周向沟槽11和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横向沟槽12,其中胎冠1/4处的两条周向沟槽采用直纵沟,确保AT轮胎的湿地排水和高速直线稳定性,冠部中心的周向沟槽呈现折弯的曲折沟槽设计,提高了非铺装路面的抓地性能和越野爬坡等性能。

所述周向沟槽11与横向沟槽12将胎面划分成多个花纹块,所述花纹块由轮胎内侧至外侧依次包括内侧肩部块21、内侧靠中央块22、中间块23、外侧靠中央块24和外侧肩部块25,这些花纹块区域在轮胎周向上由多个根据节距分布的花纹块构成,本实施例中,上述花纹块区域单个节距包括有两个花纹块。

本实用新型胎面轮廓采用宽大的接地面设计,采用胎冠二段弧设计,确保接地面积,保证高速良好的操控性能,断面宽SW及上胎侧弧RSW均是根据作图法得出,可以确保轮胎轮廓受力均匀。

如图1所示,所述花纹块上开设有多类深度不一致和/或深度为台阶状分布的钢片槽,其中钢片槽的深度包含第一深度a、第二深度b和第三深度c,并满足如下关系:

a=(40%±2%)GD

b=(60%±2%)GD

c=(85%±2%)GD

其中GD为周向沟槽的沟深。

本实用新型通过深钢片槽和浅钢片槽的搭配,搭配出精确的花纹刚性,确保越野和雪地性能的兼得,具体在胎面花纹上设置有四种类型的钢片槽,包括第一类钢片槽31、第二类钢片槽32、第三类钢片槽33和第四类钢片槽34。

所述第一类钢片槽31的沟深为第一深度a,第二类钢片槽32为台阶状沟深,其两端的沟深为第一深度a,其中部的沟深为第三深度c。第三类钢片槽33为台阶状沟深,其连接周向沟槽的一端的沟深为第二深度b,其朝向花纹块的一端的沟深为第三深度c。所述第四类钢片槽34的沟深为台阶状沟深,其两端的沟深为第二深度b,其中部的沟深为第一深度a。采用台阶状沟深,用以过段沟槽与钢片槽,当钢片槽靠近花纹块的部分采用第三深度c,加强雪地抓地性能。本实施例中第一深度a为5mm,第二深度b为8mm,第三深度c为11mm。

如图2所示,所述内侧肩部块21和外侧肩部块25的每一个花纹块上均开设有两个第一类钢片槽31和一个第二类钢片槽32,所述第一类钢片槽分布在内侧肩部块和外侧肩部块的两侧边缘位置,所述第二类钢片槽的开槽方向倾斜于内侧肩部块或外侧肩部块的布置方向,该第二类钢片槽的一端与周向沟槽连通,另一端与横向沟槽连通。第二类钢片槽台阶状沟深设计,当钢片槽与花纹沟槽连接时,连接处5mm均采用第一深度a,当钢片槽与花纹块连接时,采用第三深度c,加强雪地抓地性能,有利于力的渐进分布,提升花纹块的整体刚度,提升抗撕裂性能。

如图3所示,所述内侧靠中央块22和外侧靠中央块24的每一个花纹块上均开设有两个第三类钢片槽33,所述第三类钢片槽的第三深度部分采用弯折结构。折弯的效果主要是提升恶路和雪地时的抓地性能,内侧靠中央块和外侧靠中央块为花纹块接地面中主要的驱动块,是影响雪地抓地性能指数的关键,弯曲的钢片使得轮胎花纹接地时,各个方向的受力更均匀,有效地吸收水分,排水以及提升抓地性能。单个节距内相邻的两个花纹块之间也可以采用第一类钢片槽31进行分割。

图3中,采用5个钢片槽均匀的将花纹块分割,其中四个三类钢片槽为台阶状沟深设计,当钢片槽与花纹沟槽连接时,连接处5mm均采用第二深度b,当钢片槽与花纹块连接时,采用第三深度c,加强雪地抓地性能。

如图4所示,所述中间块23的折弯型花纹筋条上开设有第一类钢片槽31、第二类钢片槽32和第四类钢片槽34。在中间块的单个节距中的相邻花纹块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条26,可以进一步提高刚性及抓地性能。

所述第一类钢片槽为纵向短钢片,分布在中间块的两侧边缘位置,并与周向沟槽连通,沟深为第一深度a。所述第四类钢片槽为周向长钢片,其开设方向与所述中间块的布置方向相同,呈S型分布,采用台阶状沟深设计,钢片槽在中间块单个节距的两侧边缘连接处5mm时采用第二深度b,钢片槽中间部分采用第一深度a,加强雪地抓地性能。

所述第一类钢片槽、第二类钢片槽均与第四类钢片槽连通。中间块上的钢片槽设计,能够提高轮胎的排水性能,保持一定的刚性。

还可以从钢片槽的长度进行分类,所述钢片槽的长度小于10mm时,采用第一深度a的沟深,钢片槽的长度大于等于10mm时,采用台阶状沟深,可以提高刚性及抓地性能。

经过本实用新型的改善,AT越野轮胎的雪地牵引指数可达到115的较高水平,较市场上普通的AT轮胎高出10-30左右,高出法规标准5个,对于非专门针对雪地路况和天气的轮胎来说,这款AT轮胎具备了很强的四季越野轮胎的性能,而对于非雪地的操控抓地等性能,本实用新型的AT轮胎,不仅具有了优秀的雪地性能,也具有了卓越的普通路面干湿地操控性能和非铺装路面的爬坡越野性能,给需要远途的车主提供了极大的安全保障。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