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导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5843发布日期:2019-01-08 21:3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车体导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体导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机车的导电方式一般是靠接触网供电,也就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该接触网由接触悬挂、支持装置、定位装置、支柱与基础几部分组成,通过接触悬挂将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输送给电力机车。然而,由于该导电方式需要额外在电力机车上方架设大量的输电线路和支撑设备,因此,这种导电方式不仅会造成施工作业困难,而且也难以对输电线路进行日常检修。此外,由于输电线路是架空设置,因此,该输电线路很容易受到风雨天气影响而损坏,严重影响电机车的供电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车体导电系统,它能够方便对电源体进行施工和日常检修。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体导电系统,包括: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用于装设在车体上,并与所述车体的电机电性连接;电源体,所述电源体用于装设在地面上或者轨道上;其中,所述电源体包括导电体,所述导电体用于沿着轨道的车道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导电组件与所述导电体抵触配合,且所述导电组件能在所述导电体上来回移动。

上述的车体导电系统,包括导电组件与电源体,电源体包括导电体,导电体用于沿着车道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如此,使得车体在行驶当中能够与导电体始终保持接触。导电组件与导电体抵触配合,且能在导电体上来回移动,由此可知,车体通过导电组件与导电体电性接触,从而使得车体在行驶过程能够从电源体处得到稳定供电。相比现有的导电方式,本车体导电系统将电源体安装在地面上或者轨道上,从而避免了将大量设备架设在高空中,极大方便了车体导电系统的施工与维修,同时也降低了原材料及施工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导电件及与所述第一导电件连接的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用于与所述车体的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件与所述导电体抵触配合,所述第一导电件通过所述第二导电件能够在所述导电体上来回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装设在所述第一导电件上的轴承,所述轴承上设有开口,所述第二导电件装设在所述轴承上,且所述第二导电件凸出所述开口能与所述导电体滚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体还包括主电源板,所述导电体与所述主电源板电性连接,所述主电源板上设有第一接线柱,所述第一接线柱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导电系统包括多个所述电源体,所述主电源板上设有两个以上第二接线柱,相邻两个所述电源体通过所述第二接线柱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体还包括绝缘体,所述绝缘体用于将所述导电体与所述主电源板分别与所述地面或所述轨道绝缘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套设在所述第一导电件上,且所述保护套上远离所述第一导电件一端用于装设在所述车体上;所述保护套上开设进线孔,所述进线孔用于穿过导线使得车体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导电系统还包括安装体,所述安装体用于装设在所述地面上或者所述轨道上,且所述安装体用于与所述车道并列设置,所述电源体装设在所述安装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体上设有用于遮盖所述电源体的防护件。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件上远离所述安装体一端设有滴水檐;所述滴水檐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靠近所述安装体设置,所述第二侧面背向所述安装体设置,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距离沿着所述滴水檐上靠近所述防护件一端至所述滴水檐另一端逐渐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车体导电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导电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源体在安装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车体导电系统在轨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车体导电系统在轨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滴水檐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车体导电系统,110、安装体,111、防护件,112、滴水檐,1121、第一侧面,1122、第二侧面,120、导电组件,121、第一导电件,122、第二导电件,123、保护套,1231、进线孔,124、轴承,1241、开口,125、导线,130、电源体,131、导电体,132、绝缘体,133、主电源板,1331、第一接线柱,1332、第二接线柱,134、绝缘盖,135、绝缘体加固件,200、轨道,210、车道,220、基座,230、支撑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请参考图1和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车体导电系统100包括导电组件120与电源体130。导电组件120用于装设在车体上,并与车体的电机电性连接。电源体130用于装设在地面上或者轨道200上。其中,电源体130包括导电体131。导电体131用于沿着轨道200的车道210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导电组件120与导电体131抵触配合,且导电组件120能在导电体131上来回移动。

上述的车体导电系统100,包括导电组件120与电源体130,电源体130包括导电体131,导电体131用于沿着车道210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如此,使得车体在行驶当中能够与导电体131始终保持接触。导电组件120与导电体131抵触配合,且能在导电体131上来回移动,由此可知,车体通过导电组件120与导电体131电性接触,从而使得车体在行驶过程能够从电源体130处得到稳定供电。与现有的导电方式相比,本实施例将电源体130安装在地面上或者轨道200上,从而避免了将大量设备架设在高空中,极大方便了车体导电系统100的施工与维修,同时也降低了原材料及施工成本。此外,由于将电源体130装设在地面或者轨道200上,因此,有效避免了电源体130直接受到外界的作用力而损坏,如此,有利于提高车体导电系统100的电功率和安全性及稳定性。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电源体130直接装设在轨道200的支撑墙230上。如此,避免了需要在轨道200外部额外装设电源体130,有利于减少车体导电系统100所占空间。同时,本实施例将电源体130集成在轨道200上,使得导电组件120与电源体130的配合更加方便,从而使得车体导电系统100为车体供电更加方便、可靠。

进一步地,导电组件120包括第一导电件121及与第一导电件121连接的第二导电件122。第一导电件121用于与车体的电机电性连接。第二导电件122与导电体131抵触配合。第一导电件121通过第二导电件122能够在导电体131上来回移动。由此可知,本实施例通过第二导电件122与电源体130的导电体131电性接触,再通过第一导电件121与第二导电件122电性连接,最后通过第一导电件121将电能输送至车体上。由于第二导电件122与导电体131抵触配合,因此,当车体在行驶过程中,第二导电件122始终能够与导电体131保持接触,使得车体在行驶过程中能够得到稳定供电。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导电组件120还包括装设在第一导电件121上的轴承124。轴承124上设有开口1241。第二导电件122装设在轴承124上,且第二导电件122凸出开口1241能与导电体131滚动配合。由此可知,当车体在行驶过程中,第二导电件122在导电体131上进行滚动,如此,减少第二导电件122与导电体131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得第二导电件122在导电过程中的磨损量降低,从而有利于提高车体导电系统100的导电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由于导电体131会遮盖主电源板133的具体结构,因此,为了使得主电源板133的结构更加清晰、直观,在图3中隐藏了导电体131的结构。电源体130还包括主电源板133。导电体131与主电源板133电性连接。主电源板133上设有第一接线柱1331。第一接线柱1331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由此可知,在车体供电过程中,主电源板133通过第一接线柱1331与外部电源连接,从而使得导电体131为通电状态,进而使得车体通过导电组件120能够得到稳定供电。

进一步地,车体导电系统100包括多个电源体130。主电源板133上设有两个以上第二接线柱1332。相邻两个电源体130通过第二接线柱1332电性连接。如此,使得多个电源体130能够相互通电,从而满足车体远距离行驶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源体130还包括绝缘体132。绝缘体132用于将导电体131与主电源板133分别与地面或轨道200绝缘设置。如此,避免导电体131与主电源板133发生漏电现象,有利于提高该车体导电系统100的导电安全性。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主电源板133为“十字”或者近似“十字”状分布,具体分布可参考图3。主电源板133通过绝缘体132与轨道200或者地面隔开设置,其目的在于,避免主电源板133与轨道200或者地面直接接触。其中,为了防止轨道200漏电和保护主电源板133,本实施例的主电源板133上部分被绝缘体132包裹,而裸露的部分与导电体131直接接触。此外,绝缘体132上还设有绝缘盖134,绝缘盖134用于将绝缘体132与主电源板133固定在一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组件120还包括保护套123。保护套123套设在第一导电件121上,且保护套123上远离第一导电件121一端用于装设在车体上。如此,通过保护套123使得第一导电件121稳定装设在车体上,有利于第一导电件121与车体同步移动。保护套123上开设进线孔1231,进线孔1231用于穿过导线125使得车体与第一导电件121电性连接。如此,避免了导线125直接暴露而损坏,有利于提高该车体导电系统100的导电稳定性。

具体地,保护套123下方开设进线孔1231,即,在图1中,进线孔1231的开口朝下设置,如此,能够有效防止雨水从进线孔1231中进入而造成电路故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车体导电系统100还包括安装体110。安装体110用于装设在地面上或者轨道200上,且安装体110用于与车道210并列设置。电源体130装设在安装体110上。如此,通过安装体110使得电源体130固定在地面或者轨道200上,避免了将该电源体130架设高空,从而有利于提高该车体导电系统100的导电安全和稳定性。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安装体110装设在轨道200的基座220上,并与车道210并列设置。电源体130装设在安装体110上。由此可知,当车体在车道210上行驶时,车体通过导电组件120与安装体110上的电源体130电性连接,从而使得车体在行驶过程中得到稳定供电。由于该车体导电系统100位于轨道200上,因此,极大减少了车体导电系统100所占空间,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同时,由于该车体导电系统100将电源体130装设在安装体110上,因此,有效降低了自然灾害给车体导电系统100带来的损坏,其中,自然灾害为暴雨、飓风、山体滑坡等等。此外,通过将电源体130装设在基座220上,使得车体能够使用更短的导电组件120与电源体130电性连接,从而有效避免了因使用过长的导电组件120而容易发生折损问题。因此,将电源体130装设在轨道200上,则有利于提高该车体导电系统100的导电安全和稳定性。请参考图3,图3电源体130在安装体110上具体分布结构。主电源板133通过绝缘体132与安装体110隔开设置,其目的在于,避免主电源板133与安装体110直接接触。其中,为了防止轨道200漏电和保护主电源板133,本实施例的主电源板133上部分被绝缘体132包裹,而裸露的部分与导电体131直接接触。此外,绝缘体132上还设有绝缘盖134,绝缘盖134用于盖住第一接线柱1331和第二接线柱1332,防止第一接线柱1331和第二接线柱1332裸露而发生危险。绝缘体132与安装体110之间设有绝缘体加固件135,通过该绝缘体加固件135使得绝缘体132与主电源板133更加稳定装设在安装体110上,有利于提高该车体导电系统100的导电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4,安装体110上设有用于遮盖电源体130的防护件111。如此,通过该防护件111使得电源体130免受外界的干扰,有利于提高电源体130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6,防护件111上远离安装体110一端设有滴水檐112。当雨天时,雨水会沿着防护件111的内侧壁流入电源体130中,这样很容易造成电源体130短路,从而使得整个车体导电系统100崩溃。因此,本实施例在防护件111上设有滴水檐112,使得雨水沿着滴水檐112滴落,从而避免了雨水进入电源体130中,有利于提高车体导电系统100的导电稳定性。滴水檐112具有第一侧面1121和第二侧面1122。第一侧面1121靠近安装体110设置。第二侧面1122背向安装体110设置。第一侧面1121与第二侧面1122的距离沿着滴水檐112上靠近防护件111一端至滴水檐112另一端逐渐减小。由此可知,滴水檐112上远离防护件111的一端成锥子型或者近似锥子型,如此,使得雨水固定沿着该锥子型的一端滴落,从而更加有效避免雨水进入电源体130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