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双轴承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7570发布日期:2019-04-03 00:32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车轮双轴承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轮双轴承支撑结构,属于轴的支撑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扫地车车轮架与车轮轮毂之间依靠连接盘联接在一起,中间穿过车轮轴,连接盘一端与轮毂固定联接在一起,连接盘另一端上安放有轴承,车轮轴与车轮架固定联接在一起。其中,车轮的轮毂是直接套在车轮轴上的,推动阻力很大,对轮毂和轴的磨损很严重,轴承的承受压力大,车轮行走不稳定,造成各个部件的使用寿命变短,增加了维修成本和维修次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使扫地车行走阻力更小、行走更稳定的车轮双轴承支撑结构,较少了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节约了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即一种车轮双轴承支撑结构,包括车轮和车轮架,车轮包括轮胎和轮毂,轮毂内端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盘,连接盘内端上设有内转盘齿轮,车轮架位于内转盘齿轮内端,穿过车轮架、连接盘以及轮毂设有车轮轴,车轮轴与车轮架之间固定联接,车轮轴与连接盘之间套有轴承二,车轮轴与轮毂之间套有两个尼龙轴套,轮毂外端的孔内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内安放有轴承一,车轮轴的外端面上开设有内螺纹盲孔,车轮轴的内螺纹盲孔内安装有螺栓和垫片,垫片压紧轴承一的内圈,轴承座外端面上卡接有轴承座封盖。

本实用新型使得扫地车行走阻力更小,行走更稳定,较少了各个部件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节约了维护成本。

进一步优选,靠近外端的尼龙轴套压紧轴承一的内圈。

进一步优选,轴承座内开设有阶梯通孔,内径较大的孔靠内,轴承一安装在内径较大的内孔内,轴承座封盖内端卡在内径较小的内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使得扫地车行走阻力更小,行走更稳定,较少了各个部件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节约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承座封盖;2、螺栓;3、垫片;4、轴承一;5、轴承座;6、尼龙轴套;7、车轮;8、车轮架;9、内转盘齿轮;10、轴承二;11、车轮轴;12、连接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车轮双轴承支撑结构,包括车轮7和车轮架8,车轮7包括轮胎和轮毂,轮毂内端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盘12,连接盘12内端上设有内转盘齿轮9,车轮架8位于内转盘齿轮9内端,穿过车轮架8、连接盘12以及轮毂设有车轮轴11,车轮轴11与车轮架8之间固定联接,车轮轴11与连接盘12之间套有轴承二10,车轮轴11与轮毂之间套有两个尼龙轴套6,轮毂外端的孔内安装有轴承座5,轴承座5内开设有阶梯通孔,内径较大的孔靠内,内径较大的内孔内安放有轴承座5,车轮轴11的外端面上开设有内螺纹盲孔,车轮轴11的内螺纹盲孔内安装有螺栓2和垫片3,垫片3压紧轴承一4的内圈外侧面,靠近外端的尼龙轴套6压紧轴承一4的内圈内侧面,轴承座5内径较小的内孔内卡接有轴承座封盖 1。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主要体现在设置有轴承一4和轴承二10两个轴承,现有技术中只有尼龙轴套 6和轴承二10两个结构,又增加了螺栓2、垫片3、轴承一4以及轴承座5,车轮架8与车轮轴11之间是固定的,当推动扫地车时,车轮7运转,同时带动轴承一4、尼龙轴套6、内转盘齿轮9以及轴承二10随之运转,与车轮轴11之间就会产生摩擦力,继而产生阻力,本实用新型增加的轴承能分担承载重量,同时把表面摩擦变滚动摩擦,大大减小了摩擦力,继而减小了推动阻力,推动起来即轻便又省力,同时轴承及尼龙轴套6不易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减少更换维修次数,继而节约了维护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