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积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9390发布日期:2019-07-27 11:12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独立积液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独立积液器。属于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油是易挥发的燃料,油箱内的燃油会很快挥发增加油箱内部的压力,当压力到达一定值时就会产生一定的危险,因此汽车设置有碳罐,碳罐一般装在油箱和发动机之间,碳罐内部由吸附性很强的活性炭填充,油箱中多余的燃油蒸汽通过一根管子引入活性炭罐,活性炭吸附燃油蒸汽;当汽车开动的时候,活性炭罐电磁阀适时打开,将吸收的燃油蒸汽重新倒入进气歧管,以达到节约燃油和环保的目的。

油箱在车辆颠簸工况下,有部分油液会通过阀进入通向碳罐的管路。如果油液进入碳罐,会导致碳罐失效。所以在阀到碳罐间需要有积液功能的装置。

目前的积液装置大多是与碳罐、CVS或者其他部件集成的,此种设计在汽车底盘很小的情况下,会产生如下问题:底盘空间小,会导致部件安装困难甚至无法安装;在小底盘空间下,上述集成式的积液器可能由于容量限制或设计参数限制,导致无法满足厂家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独立积液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独立积液器,其特点是:它包括本体、第一挡流板和第二挡流板,本体包括进口和出口,第一挡流板的一端设置在本体内壁的一边,且位于进口的上方;第二挡流板的一端设置在本体内壁的另一边,且位于出口的下方;

第一挡流板靠近进口的一端的高度高于其远离进口的一端的高度,第二挡流板靠近出口的一端的高度低于其远离出口的一端的高度;

第一挡流板与第二挡流板有错位布置。

进一步的,第一挡流板包括第一斜段和第一直段,第一斜段与第一直段通过圆弧段过渡,第一斜段位于进口的上方,第一斜段的一端与本体内壁连接,第一斜段斜向下布置,且第一斜段的另一端与第一直段连接,第一直段水平布置;第二挡流板包括第二斜段和第二直段,第二斜段与第二直段通过圆弧段过渡,第二斜段位于出口的下方,第二斜段的一端与本体的内壁连接,第二斜段斜向上布置,且第二斜段的另一端与第二直段连接,第二直段水平布置;第二直段位于第一直段上方。

进一步的,进口位于本体的侧面,出口位于本体的端部。

进一步的,本体的表面设置有第三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独立积液器,容量大,在底盘不大的空间里可以灵活的布置;并可被多款车型使用,节约汽车的设计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独立积液器的半剖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独立积液器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气流向示意图。

图中:

进口1,出口2,第一挡流板3,第一加强筋3.1,第一斜段3.2,第一直段3.3第二挡流板4,第二加强筋4.1,第二斜段4.2,第二直段4.3,本体5,第三加强筋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独立积液器,它包括本体5、第一挡流板 3和第二挡流板4,本体5包括进口1和出口2,进口1位于本体5的侧面,出口2位于本体5的端部,本体5的表面设置有第三加强筋5.1。

第一挡流板3的一端设置在本体5内壁的一边,第二挡流板4的一端设置在本体5内壁的另一边。

进口1位于第一挡流板3的下方,出口2位于第二挡流板4的上方。

第一挡流板3包括第一斜段3.2和第一直段3.3,第一斜段3.2与第一直段 3.3通过圆弧段过渡,第一斜段3.2位于进口1的上方,第一斜段3.2的一端与本体5内壁连接,第一斜段3.2斜向下布置,且第一斜段3.2的另一端与第一直段3.3连接,第一直段3.3水平布置;第二挡流板4包括第二斜段4.2和第二直段4.3,第二斜段4.2与第二直段4.3通过圆弧段过渡,第二斜段4.2位于出口2的下方,第二斜段4.2的一端与本体5的内壁连接,第二斜段4.2斜向上布置,且第二斜段4.2的另一端与第二直段4.3连接,第二直段4.3水平布置;第二直段4.3位于第一直段3.3上方。

工作原理:

参见图3,车辆在颠簸路段上行驶时,油箱内的部分油液经阀然后从进口 1进入本体5内,在第一挡流板3和第二挡流板4的共同作用下,油液被阻挡,回流到本体5底部;油气则沿着图3中的箭头方向从出口2排出到碳罐。

第一挡流板3靠近进口1的一端的高度高于其远离进口1的一端的高度(图 1-2中为左高右低),第二挡流板4靠近出口2的一端的高度低于其远离出口2 的一端的高度(图1-2中为左高右低),且第一挡流板3与第二挡流板4有错位部分(图1-2中,第二直段4.3位于第一直段3.3上方),因此油液难以进入进口2,不会影响碳罐的功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仅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示范性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专利申请后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