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卡自动变速器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7460发布日期:2019-07-31 20:00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卡自动变速器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重卡自动变速器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控技术的发展,重卡自动变速技术也不断完善和发展,重卡自动变速器逐渐广泛被应用。如附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沿轴向自动变速器1’的外壳前端与发动机2’的外壳后端连接;而横向采用一板簧架3’和一支架4’来实现自动变速器1’与车架纵梁5’的连接,板簧架3’包括一根板簧31’,板簧31’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一个连接座32’,2个连接座32’分别与2个车架纵梁5’螺纹连接;所述支架4’为L形板,支架4’的竖直段与自动变速器1’螺纹连接,支架4’的水平段与所述板簧31’螺纹连接;为了调整间隙,在板簧31’与支架4’的水平段之间设置有调整垫片6’;按上述方式,自动变速器轴向与发动机实现连接,横向上被连接到车架纵梁上,由于板簧为弹性零件,使用过程中板簧起到对自动变速器的缓冲作用。然而,由于自动变速器后部只通过L形板与板簧中部连接,板簧中部受力大,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永久形变,板簧与支架之间的间隙会变大,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噪声,连接螺栓也会松动,从而影响驾乘舒适性和安全性;不仅安装过程需要调节间隙,使用过程中为了消除板簧变形产生的间隙,也需要经常调整,安装及使用都费时费力;另外,板簧材料及加工的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卡自动变速器的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重卡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力学性能不好,使用过程噪音大,安装费时费力,安装和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

一种重卡自动变速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自动变速器、2个车架纵梁和2个支架,所述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均设置在2个车架纵梁之间,自动变速器壳体的前端与发动机连接,2个支架设置在自动变速器壳体后端的两侧;所述支架由2块支撑板、U形连接板、L形连接板、减震元件和多根连接杆组成;所述2块支撑板平行设置,连接杆两端分别与2块支撑板连接,连接杆的轴向与支撑板垂直;U形连接板设置在2块支撑板之间,U形连接板的两侧分别与2块支撑板连接;L形连接板设置在2块支撑板之间,L形连接板的水平段位于U形连接板的下方,L形连接板的竖向段位于U形连接板的外侧;L形连接板的水平段与U形连接板之间通过减震元件连接;自动变速器壳体后端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凸起部,2个所述凸起部分别与2个支架连接;所述凸起部上设置有多个与连接杆匹配的连接孔,所述凸起部插入2块支撑板之间,所述连接杆套装在所述连接孔内,多根连接杆与多个连接孔一一对应;所述2个L形连接板的竖直段分别与2个车架纵梁的内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45有5个,所述连接孔有5个。

进一步地,所述2块支撑板之间还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为U形,隔板的两侧分别与2块支撑板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由于自动变速器前端与发动机连接,后端两侧通过2个支架连接到2个车架纵梁,形成三点支撑,结构受力分布均匀,对自动变速器的支撑更稳固;在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设置实现缓冲,安装时利用减震元件的弹性变形补偿安装间隙,无需调整垫片,安装省时省力;减震元件材料可利用包括橡胶在内的常规弹性材料制作,成本较板簧低,使用成本有效降低;使用过程中,U形连接板、减震元件和L形连接板之间不易松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噪音明显降低。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现有技术重卡自动变速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去掉车架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I部放大图;

图5为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自动变速器;2’、发动机;3’、板簧架;4’、支架;5’、车架纵梁;6’、调整垫片;31’、板簧;32’、连接座;1、发动机;2、自动变速器;3、车架纵梁;4、支架;21、凸起部;41、支撑板;42、U形连接板;43、L形连接板;44、减震元件;45、连接杆;46、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的重卡自动变速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1、自动变速器2、2个车架纵梁3和2个支架4,所述发动机1和自动变速器2均设置在2个车架纵梁3之间,自动变速器2壳体的前端与发动机1连接,2个支架4设置在自动变速器2壳体后端的两侧;

如附图5所示的支架4由2块支撑板41、U形连接板42、L形连接板43、减震元件44和5根连接杆45组成;所述2块支撑板41平行设置,连接杆45两端分别与2块支撑板41连接,连接杆45的轴向与支撑板41垂直;U形连接板42设置在2块支撑板41之间,U形连接板42的两侧分别与2块支撑板41通过螺栓连接;L形连接板43设置在2块支撑板41之间,L形连接板43的水平段位于U形连接板42的下方,L形连接板43的竖向段位于U形连接板42的外侧;L形连接板43的水平段与U形连接板42之间通过减震元件44连接,减震元件44可采用橡胶制作,也可采用其他弹性材料制作,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元件44为圆筒形结构体,U形连接板42、减震元件44和L形连接板4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为了加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架的刚性,所述2块支撑板41之间还设置有隔板46,所述隔板46为U形,隔板46的两侧分别与2块支撑板41连接。

如附图4所示,自动变速器2壳体后端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凸起部21,2个所述凸起部21分别与2个支架4连接;所述凸起部21上设置有5个与连接杆45匹配的连接孔,所述凸起部21插入2块支撑板41之间,所述连接杆45套装在所述连接孔内,5根连接杆45与5个连接孔一一对应;所述2个L形连接板43的竖直段分别与2个车架纵梁3的内侧通过螺栓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