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空间限制式气动助力刹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3231发布日期:2019-09-29 14:37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空间限制式气动助力刹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动助力刹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空间限制式气动助力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动四轮车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从而对于电动四轮车使用性及舒适性的要求随之越来越高,例如刹车系统,传动的刹车系统为机械式鼓刹或者机械式油刹。对于机械式鼓刹刹车系统,在最近几年已经越来越迅速推出市场,随之而来的是电动四轮车的技术标准在向汽车标志上延伸,油刹已经成为电动四轮车标准,并配备刹车气动助力。而市场上主流的气动刹车助力油刹系统,由于设计理念关系统一在前置,真空助力泵直接与脚踏的连杆直接连接,真空助力泵的另一端与油闸连接,实现真空助力刹车的功能,不过真空助力泵的位置相对固定,占用相应的空间,安装不灵活,这就导致产品设计的局限性,以及整车尺寸过大,造成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无空间限制式气动助力刹车装置,解决了真空助力泵占用空间以及安装不灵活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空间限制式气动助力刹车装置,包括:

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真空助力泵,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转动设置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和所述真空助力泵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两侧,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一固定座铰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真空助力泵的推杆铰接,另一端通过第一钢丝绳与拉动装置连接,

所述拉动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转动设置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二固定座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钢丝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复位装置,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侧连接有拐臂,所述拐臂的自由端连接有脚踏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复位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的端部一侧,所述第二传动杆自由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上分别铰接设置有第一限位管和第二限位管,所述第二限位管的自由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管内,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管和所述第二限位管外。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座和所述第二传动杆之间设置有第二钢丝绳,所述第二钢丝绳靠近所述复位装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一钢丝绳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脚踏板的截面为弧形,且开口朝向所述拐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真空助力泵,第一固定座上转动设置有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和真空助力泵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座的两侧,第一传动杆的中部与第一固定座铰接,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真空助力泵的推杆铰接,另一端通过第一钢丝绳与拉动装置连接,拉动第一钢丝绳可以实现第一传动杆的转动,然后推动真空助力泵的推杆实现工作,这样,可以通过移动第一固定座的位置来实现对于真空助力泵位置的变化,根据需求灵活安排位置,拉动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上转动设置有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的中部与第二固定座铰接,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与第一钢丝绳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复位装置,第二传动杆的一侧连接有拐臂,拐臂的自由端连接有脚踏板,拐臂与第二传动杆固定连接处靠近第二传动杆与第二固定座的铰接处,拉动装置是独立的一部分,通过第一钢丝绳来与第一传动杆连接,实现传动,所以真空助力泵与拉动装置就可以根据空间限制灵活安装,中间通过第一钢丝绳来连接,简单方便,第二传动杆上远离与第一钢丝绳连接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复位装置,保证了第二传动杆在转动后可以快速返回原位置,提高了装置使用的稳定性,以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刹车过程闸的灵敏度进而提高了安全系数。

2、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分别设置在第二固定座的端部一侧和第二传动杆自由端的一侧,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相对设置,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上分别铰接设置有第一限位管和第二限位管,第一限位管的自由端套设在第二限位管外,并且相对滑动,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分别与第一弹簧的两端连接,第一弹簧起到支撑力的作用。

3、第二钢丝绳的设置,可以限制第二传动杆的转动角度,防止了由于第一弹簧弹力过大导致第一限位管与第二限位管分离,提高了稳定性,第二弹簧起到拉力的作用,防止了由于拉动第一传动杆后导致其不能及时返回原位置的缺陷,脚踏板的截面为弧形,且开口朝向拐臂,这样可以在脚用力时贴合脚踏板,提高了舒适度,以及由于在踩脚踏板时脚部也会呈弧形,从而提高了摩擦力,防止脚部与脚踏板之间的相对滑动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固定座,2-真空助力泵,3-第一传动杆,4-第一钢丝绳,5-拉动装置,51-第二固定座,52-第二传动杆,53-拐臂,54-脚踏板,6-复位装置,61-第一连接块,62-第二连接块,63-第一限位管,64-第二限位管,65-第一弹簧,7-第二钢丝绳,8-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空间限制式气动助力刹车装置,包括:

第一固定座1,第一固定座1上设置有真空助力泵2,第一固定座1上转动设置有第一传动杆3,第一传动杆3和真空助力泵2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座1的两侧,第一传动杆3的中部与第一固定座1铰接,第一传动杆3的一端与真空助力泵2的推杆铰接,另一端通过第一钢丝绳4与拉动装置5连接,

拉动装置5包括第二固定座51,第二固定座51上转动设置有第二传动杆52,第二传动杆52的中部与第二固定座51铰接,第二传动杆52的一端与第一钢丝绳4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座51之间设置有复位装置6,第二传动杆52的一侧连接有拐臂53,拐臂53的自由端连接有脚踏板54。

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座1上设置有真空助力泵2,第一固定座1上转动设置有第一传动杆3,第一传动杆3和真空助力泵2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座1的两侧,第一传动杆3的中部与第一固定座1铰接,第一传动杆3的一端与真空助力泵2的推杆铰接,另一端通过第一钢丝绳4与拉动装置5连接,拉动第一钢丝绳4可以实现第一传动杆3的转动,然后推动真空助力泵2的推杆实现工作,这样,可以通过移动第一固定座1的位置来实现对于真空助力泵2位置的变化,根据需求灵活安排位置,拉动装置5包括第二固定座51,第二固定座51上转动设置有第二传动杆52,第二传动杆52的中部与第二固定座51铰接,第二传动杆52的一端与第一钢丝绳4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座51之间设置有复位装置6,第二传动杆52的一侧连接有拐臂53,拐臂53的自由端连接有脚踏板54,拐臂53与第二传动杆52固定连接处靠近第二传动杆52与第二固定座51的铰接处,拉动装置5是独立的一部分,通过第一钢丝绳4来与第一传动杆3连接,实现传动,所以真空助力泵2与拉动装置5就可以根据空间限制灵活安装,中间通过第一钢丝绳4来连接,简单方便,第二传动杆5上远离与第一钢丝绳4连接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座51之间设置有复位装置6,保证了第二传动杆5在转动后可以快速返回原位置,提高了装置使用的稳定性,以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刹车过程闸的灵敏度进而提高了安全系数。

进一步,复位装置6包括第一连接块61,第一连接块61设置在第二固定座51的端部一侧,第二传动杆52自由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块62,第一连接块61和第二连接块62相对设置,第一连接块61和第二连接块62上分别铰接设置有第一限位管63和第二限位管64,第二限位管64的自由端滑动设置于第一限位管63内,第一连接块61和第二连接块62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65,且第一弹簧6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块61和第二连接块62连接,第一弹簧65套设在第一限位管63和第二限位管64外。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块61和第二连接块62分别设置在第二固定座51的端部一侧和第二传动杆52自由端的一侧,第一连接块61和第二连接块62相对设置,第一连接块61和第二连接块62上分别铰接设置有第一限位管63和第二限位管64,第一限位管63的自由端套设在第二限位管64外,并且相对滑动,第一连接块61和第二连接块62分别与第一弹簧65的两端连接,第一弹簧65起到支撑力的作用。

进一步,第二固定座51和第二传动杆52之间设置有第二钢丝绳7,第二钢丝绳7靠近复位装置6。

本实施例中,第二钢丝绳7的设置,可以限制第二传动杆52的转动角度,防止了由于第一弹簧65弹力过大导致第一限位管63与第二限位管64分离,提高了稳定性。

进一步,第一传动杆3与第一钢丝绳4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弹簧8,第二弹簧8的自由端与第一固定座1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弹簧8起到拉力的作用,防止了由于拉动第一传动杆3后导致其不能及时返回原位置的缺陷。

进一步,脚踏板54的截面为弧形,且开口朝向拐臂53。

本实施例中,脚踏板54的截面为弧形,且开口朝向拐臂53,这样可以在脚用力时贴合脚踏板54,提高了舒适度,以及由于在踩脚踏板54时脚部也会呈弧形,从而提高了摩擦力,防止脚部与脚踏板54之间的相对滑动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