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4968发布日期:2019-09-21 02:13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汽车安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汽车安全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是当今社会常用的出行工具,同时对人和社会造成的伤害也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大的,并且随着汽车保有量迅猛增加,交通运输系统日趋复杂,在安全方面对汽车安全提出了更高的现实要求。近些年来,中国在行车坏境感知、危险驾驶行为辨识和异常状态监测预警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

当时目前安全汽车技术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行车安全上,对停车之后驾乘人员的安全并没有过多的引起关注。例如,当车辆到达目的地后,由于儿童的贪玩习性或生病睡着,再加上驾乘人员的粗心大意,几乎每年都会有儿童滞留车内身亡的事件发生。针对这类问题,现在主要的解决方法是在车内安装生命探测装置,当汽车熄火后,探测仪开启,发现移动人体后向外发送信息。例如通过声音探测器和震动感应器检测车内的情况,如果出现异常主动报警。

但是上述方案,由于采用的是声音探测器和震动感应器,这就需要被困在车内的儿童在车内活动,才能被检测到;如果儿童在车内熟睡,然后引发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中毒,或者高温曝晒后导致之间导致昏迷,会导致儿童无法清醒就发生悲剧的情况。声音探测器和震动感应器不能及时进行报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被困车内的人员熟睡后难以探测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汽车安全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为:

汽车安全系统,包括:行车电脑和安装在车内的控制主机,控制主机内设有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处理器相连的信号采集单元和报警单元;行车电脑与处理器连接;信号采集单元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红外对管传感器;红外对管传感器安装在后排座椅两侧的车体上;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安装在车体的顶部;

当汽车停止且车门上锁时,行车电脑向处理器发送开始工作的信号;处理器从热释电传感器获取信号判断后排座椅上是否有人;当后排座椅上有人时,处理器从红外对管传感器获取信号判断后排座椅上的人是否睡着,如果睡着,处理器开始计时,在计时时间A结束后通过报警单元报警。

基础方案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儿童被锁在车内且未睡着,会在车窗旁呼救,容易被路人发现而获救;儿童睡着后无法自主求救,窒息的风险会大大增加。本方案中,通过红外对管传感器获取信号判断后排座椅上的人是否睡着,能在儿童睡着后进行报警,安全性更高。

由于副驾驶位于驾驶员的右边,驾驶员在下车的时候能很容易观察到副驾驶有没有人,故儿童在副驾驶时不容易被遗忘,后排座椅位于驾驶员的视觉盲区,加上儿童睡着后没有动静,被遗忘在车内的风险高。本方案将红外对管传感器设置在后排座椅针对性更强。

实际生活中,驾驶员可能是短暂的离开汽车,因为儿童睡着了不忍心打扰才没有带上儿童一起下车,只要驾驶员能及时返回汽车,就不会引发安全问题,本方案中,在计时时间A结束后才报警,正是考虑到了上述情况,给驾驶员预留了主动返回的时间,能降低误报的几率。

进一步,所述红外对管传感器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接收端和发射端分别安装在后排座椅两侧的车体上,处理器从接收端获取信号,判断在预定时间B内,红外线中断次数是否低于阈值α,如果低于,判断为人已经睡着。

当儿童被锁在车内且清醒时,会焦躁不安,视图寻找出去的方法,这个时候,儿童的身体容易离开后排座椅,不再遮挡红外线;而睡着的儿童由于不会移动,会一直遮挡红外线;故,本方案中,通过判断在预定时间B内,红外线中断次数可以准确的知道儿童是否睡着。

进一步,所述接收端和发射端所在的平面高于后排座椅坐垫的平面2-4cm。

便于检测儿童平躺着睡觉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报警单元包括通讯器,通讯器内置有电话卡,通讯器用于自动发送提醒短信到预留的电话号码上。

通过短信提醒,能及时告知驾驶员儿童被遗忘在了车内。

进一步,所述报警单元还包括扬声器,处理器在通讯器发送提醒短信后开始计时,当时间超过预定时间C时,处理器控制扬声器发出警报。

当经过短信提醒,而驾驶员没有在预定时间C内返回时,通过扬声器发出警报,可以引起路人的注意,让路人来帮助儿童,提高儿童生还的几率。

进一步,所述计时时间A为5-10分钟。

给驾驶员预留了时间,能降低误报的几率。

进一步,所述预定时间B为1-2分钟,阈值α的范围为1-3次。

儿童睡着后,活动较少,阈值α的范围为1-3次,能使判断较为准确。

进一步,所述预定时间C为5-10分钟。

为驾驶员收到短信后预留了足够的返回时间。

进一步,所述信号采集单元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车体内,处理器从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信号,当温度高于第一警戒值时,处理模块控制扬声器发出报警同时控制通讯器发送提醒短信。

当汽车内温度过高时,容易引发中暑而导致儿童直接昏迷,只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已经不能保证儿童及时得到救助,同时通过扬声器发出报警,可以引起路人的注意,让路人来帮助儿童,提高儿童生还的几率。

进一步,当温度高于第二警戒值时,处理模块降低计时时间A和预定时间C的值,其中第二警戒值低于第一警戒值。

当温度超过第二警戒值时,儿童中暑的风险在增高,处理模块降低计时时间A和预定时间C的值可以提起进行报警或发送提醒短信,能提高儿童生还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安全系统实施例一的逻辑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汽车安全系统,包括:行车电脑和安装在车内的控制主机;行车电脑用于获取汽车是否停止和车门是否上锁的信息,目前汽车均配备有行车电能,而行车电能检测汽车是否停止和车门是否上锁是标配功能,属于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控制主机内设有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处理器相连的电源输入单元、信号采集单元和报警单元;行车电脑与处理器连接。本实施例中,处理器采用STM32系列处理器,其在保证处理能力的同时,具有较低的功耗。电源输入单元采用汽车内置的蓄电池。

信号采集单元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红外对管传感器。红外对管传感器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接收端和发射端分别安装在后排座椅两侧的车体上,接收端和发射端所在的平面高于后排座椅的坐垫的平面2-4cm。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安装在车体的顶部,热释电传感器正对汽车后排座椅;本实施例中,红外对管传感器采用具体采用CHQPT-06型红外对管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具体采用RD-624型人体感应探头。

报警单元包括通讯器和扬声器;通讯器内置有电话卡,通讯器用于自动发送提醒短信到预留的电话号码上。通讯器具体采用SIM900型通讯模块。

当汽车停止且车门上锁时,行车电脑向处理器发送开始工作的信号;处理器从热释电传感器获取信号判断后排座椅上是否有人。当后排座椅上有人时,处理器从红外对管传感器的接收端获取信号,判断在预定时间B内,红外线中断次数是否低于阈值α,如果低于,判断为人已经睡着。如果睡着,处理器开始计时,在计时时间A结束后通过通讯器发送提醒短信到预留的电话号码上。处理器在通讯器发送提醒短信后开始计时,当时间超过预定时间C时,处理器控制扬声器发出警报。计时时间A为5-10分钟;预定时间B为1-2分钟;阈值α的范围为1-3次;预定时间C为5-10分钟。本实施例中,计时时间为5分钟,预定时间B为1分钟,阈值α为1次,预定时间C为5分钟。

本实施例中,安装方式可以是粘接,也可是螺钉连接;以上安装方式均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汽车安全系统,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信号采集单元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热释电传感器旁边。将温度传感器和热释电传感器安装在一起可以避免分散布局时需要分散走线导致安装的麻烦,同时也避免分散布局时需要在汽车内饰的多个地方打孔对美观的影响。

处理器接收到行车电脑开始工作的信号时;还从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信号,当温度高于第一警戒值时,处理模块控制扬声器发出报警同时控制通讯器发送提醒短信。当温度高于第二警戒值时,处理模块降低计时时间A和预定时间C的值。本实施例中,降低3分钟。

第一警戒值为33°-35°,本实施例中采用35°。第二警戒值为28°-30°,本实施例中采用28°。

当汽车内温度过高时,容易引发中暑而导致儿童直接昏迷,只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已经不能保证儿童及时得到救助,同时通过扬声器发出报警,可以引起路人的注意,让路人来帮助儿童,提高儿童生还的几率。当温度超过第二警戒值时,儿童中暑的风险在增高,处理模块降低计时时间A和预定时间C的值可以提起进行报警或发送提醒短信,能提高儿童生还的几率。

实施例三

汽车安全系统,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还包括手动报警按钮,手动报警按钮包括控制扬声器发出警报的按钮A和控制通讯器发送提醒短信的按钮B。按钮A和按钮B均安装在车门上。方便儿童在清醒的时候直接通过按按钮的方式进行报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