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内部显示器安装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25580发布日期:2020-11-25 14:21阅读:90来源:国知局
车辆内部显示器安装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在车辆内部安装显示器的结构总成,具体地实现在车体框架a柱处的安装结构,属于车辆部件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车辆驾驶过程中,驾驶员通常是主要根据安装在车外的后视镜进行路况和车辆外部两侧的观察,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观测死角,需要驾驶员不断地扭转头部或是反复地持续观察,以提高目测范围与准确度。

为提高车外环境观测的准确及时性、以及降低因反复观察而带来的驾驶疲劳,现有的车辆会采取在车外安装摄像头、同时在车内主控面板、挡风玻璃处或驾驶台面上方增加显示器的设计。此类现有车辆内部显示器安装位置与结构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显示器置于主控面板处,既不便于拆装更换,而且观察时需要低头,行驶风险较高,在仪表盘内的显示器需完全地固定而不能调节角度;2、其他安装位置直接遮挡驾驶员的部分视线,在直接视野范围留有小部分盲区,从而影响驾驶安全;3、观察时,驾驶员头部需特别地扭动,长时间观察仍易导致不适感与驾驶疲劳;4、安装位置的角度,导致驾驶员在一个并不舒适的转动角度范围内进行观察,实际车外两侧的视野范围有限,并未达到理想的观测效果,安全隐患仍较高;5、显示器安装未实现与车体框架之间的刚性连接,因此显示器与车体框架的震动不同步,仍会显示器与驾驶员相互间的震动错位而形成一定的观察障碍,目测效果不佳,在此条件下驾驶员的视觉识别时间较长,不利于在发生交通事故前及时地采取处置措施,安全隐患较大。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辆内部显示器安装总成,设计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针对车辆内部显示器安装问题,提出在车体框架a柱处的安装解决方案,以期实现驾驶员以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舒适方式来观察显示器,从而有效地减轻因长时间频繁观察而引起的疲劳,提高观测效率与准确性,提升驾驶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申请所述的车辆内部显示器安装总成,主要包括用于连接驱动器的连接块、以及安装于a柱钣金件的连接支架。

其中,连接支架具有焊接为一体式结构的前端卡爪和连接板;前端卡爪插入连接块的卡槽中、且两者通过螺钉进行紧固;前端卡爪为u型结构。

如上述基本设计构思,针对内部空间相对狭小的驾驶室内现状,基于人机工程学原理而选择将显示器安装于车体框架a柱处,在合理布置人与显示器之间位置关系和空间布局的基础上,有效地减轻长时间、集中精力状态下的观测疲劳。

同时,上述安装位置与结构设计,能够实现显示器的屏幕中心点与驾驶员眼部基准点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使得驾驶员不用抬头或低头就能观察显示器,有利于提高观测效率和提高意外发生时的反应速度,驾驶安全性较高。

本申请将显示器安装于a柱处,能够有效地减少占用空间、且不会阻挡驾驶员的视野,提高行车安全性;在显示器与a柱之间分别采取连接块、连接支架的刚性连接方式,既保证显示器相对于驾驶员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上的灵活可调,又实现了上述两组结构之间的灵活装配关系,兼具装配拆载方便与刚性连接的优点,能够保证显示器与车体框架相互间在车辆行进过程中以相同的频率震动,减小因图像跳动所带来的观察障碍与视觉疲劳;同时,连接支架与连接块通过槽位实现相对地滑动,再防松螺钉进行锁紧。

为提高在a柱处的安装稳固性,可采取如下改进与细化方案,即连接板通过螺栓紧固于a柱钣金件,在a柱钣金件上焊接有螺母。

在a柱钣金件相应空位处焊接螺母,可极大地减轻连接支架与a柱钣金件的装配难度,相应地方便不同型号与规格显示器的稳固安装。

对于车辆内部空间条件,为满足a柱钣金件与背部车身空间不足的现状,也可将连接板直接焊接于a柱钣金件,直接焊接连接支架与a柱钣金件则可无需开设打螺栓的孔位。

为提高整体连接稳定性能与装配灵活性能,可选择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的驱动器具有垂向的、带有螺纹孔的导柱,连接块具有垂向的通孔,通过螺栓依次贯穿通孔和导柱进行紧固连接,实现了驱动器与连接块连接结构的稳固性,进而达到降低维修成本的改进出发点。

本申请采取显示器与驱动器之间的卡接结构设计,以利于显示器的拆装、为维修工作带来便利。具体地,在显示器背部开设有矩形槽,在矩形槽中设置有两排锯齿状的挡块;相应地,在驱动器的前端设有锯齿状的挡板。安装时,将挡块与挡板错位并将挡板卡在挡块下方,从而将驱动器前端插入矩形槽中,相对地滑动即可实现相互限位与安装。

综上所述,本申请车辆内部显示器安装总成具有以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1、实现一种整体安全、安装稳固可靠和降低视觉疲劳的新型车内显示器安装位置与结构方式,在车体框架a柱处的安装解决方案,体现了人机工程学设计原理,满足驾驶员长时间精力集中、舒适地观察车外两侧路况与车辆自身。

2、有效地减轻因长时间、频繁观察而引起的疲劳,提高观测效率与准确性,驾驶安全性较高。

3、提出新的显示器调试安装与角度调节结构,通过驱动器实现四个方向上的角度调节,既可符合驾驶员身高条件和观察习惯,又可降低噪音。

4、整体结构拆卸与安装简便,连接结构稳固性较高,适用于后续产品的升级换代。

5、能应对车内空间布局相对狭小的局限,合理地布置人与显示器之间的位置关系。

6、实现整体刚性连接改善了人与显示器之间的空间布局,对于减轻驾驶员长时间高集中状态下工作的疲劳具有重要意义。

7、整体安装与连接结构,保证了显示器与车体框架以相同的频率震动,减小因图像跳动所带来的观察障碍与视觉疲劳。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安装总成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驱动器与显示器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安装于a柱处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向剖面示意图。

在以上各图中,显示器1、驱动器2、连接块3、连接支架4、a柱钣金件5、矩形槽11、挡块12、导柱21、挡板22、卡槽31、螺钉32、通孔33、前端卡爪41、连接板42、螺栓43、螺母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器安装总成可用于在车辆内部安装左右2个显示器1,以分别对应地显示车外两侧的环境状况。

具体地,显示器1安装于车体框架a柱处,安装总成包括用于连接驱动器2的连接块3、以及安装于a柱钣金件5的连接支架4;

所述的驱动器2具有垂向的、带有螺纹孔的导柱21,连接块3具有垂向的通孔33,通过螺栓依次贯穿通孔33和导柱21进行紧固连接。

在显示器1背部开设有矩形槽11,在矩形槽11中设置有两排锯齿状的挡块12,相应地在驱动器2的前端设有锯齿状的挡板22。

连接支架4具有焊接为一体式结构的前端卡爪41和连接板42,前端卡爪41为u型结构且其插入连接块3的卡槽31中,前端卡爪41和连接块3通过螺钉32进行紧固;

针对车内空间面布局的制约条件,可采取如下2种解决方案:一是,连接板42通过螺栓43紧固于a柱钣金件5,在a柱钣金件5上焊接有螺母51。二是,连接板42直接焊接于a柱钣金件5。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